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大的缺陷、穿孔和瘘管的夹持装置

用于大的缺陷、穿孔和瘘管的夹持装置

摘要

公开了一种用于夹持组织的组织夹持装置和系统。组织夹持装置包括可滑动地布置在锁定管的通道内的具有夹臂的夹。夹被设计成在打开构造和闭合构造之间移动,在打开构造中,夹臂的远端彼此分离用以将组织接收在夹臂之间,在闭合构造中,夹臂的远端比在打开构造中接近彼此,用于夹持夹臂之间接收的组织。组织夹持系统还包括用于递送和部署组织夹持装置的递送装置。递送装置可释放地联接到组织夹持装置。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31642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980087777.7

  • 申请日2019-12-10

  • 分类号A61B17/122(20060101);A61B17/128(20060101);A61B17/08(20060101);A61B17/00(20060101);A61B17/12(20060101);A61B90/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21:13

说明书

背景技术

闭合装置(closure device)能够用于治疗伤口、切口、缺陷、穿孔和瘘管并阻止内出血。由于受伤、病变或外科手术,组织或体壁可能穿孔。例如,组织或体壁可能会在手术期间无意地受伤(例如被穿孔)或者由于诸如疝气的病变或受伤而可能被穿孔。有时,诸如在外科经腔手术期间,组织或体壁可能被有意地穿孔。诸如胃肠道的腔内组织的穿孔必须迅速控制,以防由于体液和其它内容物从胃或肠泄漏到附近的体腔而导致严重感染。

可以使用内窥镜将闭合装置引入以闭合穿孔并促进愈合。例如,闭合装置可以将止血夹递送至体内的目标区域,以夹住穿孔周围的组织,并阻止出血或其它体液和内容物的泄漏。然后,移除闭合装置,将止血夹留在原处。在伤口愈合后,夹可通过自然过程脱落或在随后的手术中去除。

根据穿孔或已穿孔的身体结构的尺寸或形状,可能难以适当地闭合穿孔并防止体液泄漏。例如,由于夹臂的开口宽度有限,通过内窥镜递送的止血夹(通常称为“内镜夹(though-the-scope clip)”)不能完全闭合大的缺陷。时常地,必须递送许多夹以闭合伤口并阻止出血和/或体液的泄漏,这可能使得难以完全闭合大的穿孔并且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内镜下外置夹(over-the-scope clips)也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必须从身体取回内窥镜以将闭合装置附接至内窥镜的远端,然后才能部署闭合装置。这种内镜下外置闭合装置难以准备和部署。另外,在手术期间取回内窥镜可能导致目标区域松弛,并且在准备以及将内镜下外置闭合装置附接到内窥镜期间,穿孔可能变大。通常情况下,递送内镜下外置夹需要高的技巧。在部署内镜下外置夹期间,通常使用吸力将目标组织拉入止血夹。但是,被吸入的目标组织通常会覆盖内窥镜的镜头,这可能会使在夹持期间很难或无法看到目标区域。内镜下外置夹的夹臂结构还可能使得难以以并排方式彼此紧密地部署夹,并且内镜下外置夹在部署后不能重新定位。因此,也很难利用内镜下外置夹完全封闭大的穿孔,尤其是如果夹没有被正确部署的话,这可能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因此,需要一种改进的装置,该装置可以治疗缺陷、穿孔和其它伤口,包括大的穿孔、胃肠道穿孔、瘘管、吻合口瘘和疝气,以及例如食道、肠、结肠、胃和心脏中的其它身体缺陷和穿孔。

发明内容

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组织夹持装置和系统以及用于夹持组织的方法。

组织夹持装置包括:锁定管,其具有从远端贯穿到近端的通道;以及夹,其具有至少部分地布置在锁定管的通道内的夹臂。夹被设计成在如下构造之间相对于锁定管向远侧和向近侧移动:打开构造,其中夹臂的远端彼此分开用以在夹臂之间接收组织;和闭合构造,其中夹臂的远端比在打开构造中更靠近彼此用以夹持接收在夹臂之间的组织。

组织夹持系统还包括用于递送和部署组织夹持装置的递送装置。递送装置可释放地联接到组织夹持装置。递送装置包括:插入构件,其远端可释放地联接到锁定管的近端;以及控制构件,其贯穿插入构件的通道并且具有可释放地联接到夹的近端的远端。

用于夹持组织的方法包括:将组织夹持装置插入体内,使夹向远侧前进出锁定管的远端,使得夹臂在径向上彼此分离,以形成用于接收组织的打开构造;将夹定位成使得夹臂的远端与要闭合的组织开口周围的一部分组织相邻;使锁定管相对于夹向远侧前进,使得夹臂在径向上朝向彼此收缩,以形成用于夹持接收在夹臂之间的组织的闭合构造。

在实质上不脱离详细说明的教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很多变型。因此,这样的变型旨在被包括在如技术方案所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浏览以下说明,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以及特征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A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组织夹持装置。

图1B和图1C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递送装置。图1B是图1C中所示的递送装置的截面图。

图2A至图2C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释放的夹连接机构。

图3A至图3C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释放的夹连接机构。

图4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释放的夹连接机构。

图5A至图5C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释放的锁定管连接机构。

图6A至图6C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释放的锁定管连接机构。

图7A至图7D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释放的锁定管连接机构。

图8A至图8E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释放的锁定管连接机构。

图9A至图9C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释放的锁定管连接机构。

图10A至图10F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组织夹持装置。

图11A至图11F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组织夹持装置。

图12A至图12F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组织夹持系统。

图13A至图13F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组织夹持系统。

图14A至图14G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组织夹持系统。

图15A至图15D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组织夹持系统。

图16A至图16J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组织夹持系统。

图17A至图17D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组织夹持装置锁定机构。

图18A至图18E示出了根据所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组织夹持装置锁定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已经被设计成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特别地,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一种组织夹持装置和系统,其可以使用内窥镜递送以治疗缺陷、穿孔和其它伤口,包括例如大的缺陷和穿孔、胃肠道穿孔、瘘管、吻合口瘘和疝气,以及例如食道、肠、结肠、胃和心脏中的其它身体缺陷和穿孔。所公开的夹持装置能够利用减少数量的夹快速且准确地封闭大的缺陷、穿孔和瘘管。

可以在不取回已经插入患者体内的内窥镜的情况下引入该装置,从而消除了与必须取回内窥镜才能准备以及将闭合装置附接到内窥镜相关联的问题。该装置能够尽可能紧密地部署以消除间隙。例如,当使用多个夹时,可以以并排的方式紧密地部署夹以消除间隙。另外,可以在部署之前重新打开并重新调整夹持装置。在部署期间,目标区域通过内窥镜可见。例如,可以不需要抽吸来将组织拉入夹。这样,减小了组织覆盖内窥镜的镜头的可能性。因此,所公开的夹持装置能够利用减少数量的夹快速且准确地闭合大的缺陷、穿孔和瘘管,而无需专门的训练。结果,可以通过使用所公开的夹持装置和系统来减少可能需要再次介入的由出血或体液的泄漏引起的并发症。

现在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各种实施方式。本发明原理的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仅旨在作为示例性的,这是因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许多变型和变化将是显而易见的。

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包括如下所述的组织夹持装置和系统以及用于夹持组织的方法。图1A示出了示例性的夹持装置10,其用于聚集和夹持组织以闭合缺陷、穿孔和瘘管。夹持装置10包括具有用于抓取和夹持组织的夹臂的夹11。夹11可滑动地布置在锁定管12的通道内,以便能在用于将组织接收在其间的打开构造和用于夹持组织的闭合构造之间移动。锁定管12被设计成将夹臂11径向向内压缩以便使夹臂11处于闭合构造,并且夹11的夹臂被设计成当夹臂11前进出锁定管12的远端时径向向外弹成打开构造。夹持装置10可释放地联接到用以将夹持装置递送和部署在体内的目标区域处的递送装置。图1C示出了用于将夹持装置10递送到体内的目标区域的示例性递送装置13。图1B示出了递送装置13的截面图。例如,递送装置13被设计成将夹持装置10递送到目标区域,并且使夹11前进出锁定管12的远端12a,使得夹臂11径向向外弹成用以在夹臂之间接收组织的打开构造。然后,锁定管12相对于夹1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以便将夹臂径向向内拉成用以夹持夹臂之间接收的组织的闭合构造。夹臂11被设计成当移动到闭合的组织夹持构造时将缺陷、穿孔或瘘管的边缘拉在一起以闭合穿孔。然后,夹11被设计成与锁定管12锁定地接合,以将夹11锁定在闭合的组织夹持构造中,以促进缺陷、穿孔或瘘管的自然愈合。然后将夹持装置10从递送装置13上拆下,并且在将夹持装置10留在体内的状态下将递送装置13从身体缩回并取出。

如上所述,图1A所示的夹持装置10被设计成可从图1B和图1C所示的递送装置13上拆下或释放,并且在递送装置13被移除之后留在体内。夹持装置10包括夹11和锁定管12。夹11布置在锁定管12的通道内并且包括远端11a和近端11b。图1A中的夹11的远端11a被示出为从锁定管12的远端12a突出。为了说明的目的,夹11的近端11b在图1A中被示出为从锁定管的近端12b延伸出。然而,当夹11被示出为处于图1A的位置时,夹11的近端11b可以被收纳在锁定管12的通道内。夹的近端11b被设计成可释放地联接到递送装置13的夹连接件15,用以将夹11递送和部署到体内的目标区域。

夹11包括在近端11b处彼此联接的夹臂。在图1A中,夹11具有以闭合构造示出的径向臂。夹臂可以是径向夹臂112(在图12B中示出)或径向夹臂212(在图13B中示出),或者夹臂可以具有联接到夹臂的远端11a的可枢转的爪512(图15A)或可枢转的爪612(图16B)。径向臂112、212和可枢转的爪512、612都被设计成夹住大的穿孔、缺陷和瘘管。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论述径向夹结构和爪夹结构的具体特征。

夹11被设计成在打开构造和闭合构造之间相对于锁定管12向远侧和近侧移动。在打开构造中,夹臂的远端11a彼此分开,用以在其间接收组织(参照图12B、图12D、图13B、图14B、图14D、图16B)。在闭合构造中,夹臂的远端11a比在打开构造中靠近彼此,用以夹持其间接收的组织和/或例如通过内窥镜来递送夹持装置(参照图12A、图12C、图13A、图13C、图13D、图13E、图14A、图14C、图15A、图15C、图16C、图16G、图16H、图16I和图16D)。闭合构造的较小轮廓有利于将夹11递送到目标区域。夹11可以由弹性材料或形状记忆材料(诸如镍钛合金)或任何其它合适的材料制成,使得夹臂向远侧前进出锁定管12的远端12a时自动地径向扩展。

当将夹持装置10递送到目标区域时,夹11向远侧前进出锁定管12的远端12a,使得夹臂不再受锁定管12的约束,从而使夹臂可以径向扩展成用以在其间接收组织的打开构造。例如,可以允许夹臂11在弹簧施力下扩展成打开的组织接收构造。然后,锁定管12可以相对于夹1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以便使夹臂朝向彼此压缩,并使夹11从打开构造转换到闭合构造以夹持组织。在夹11已经转换到闭合构造并且组织被夹持在夹臂之间之后,锁定管12可以相对于夹前进,使得夹上的锁定连接件可以接合锁定管12上的锁定连接件以将夹11锁定到锁定管12。然后,可以将夹持装置10从递送装置13上拆下,使得可以在使递送装置13从身体缩回的同时将夹持装置10留在体内。

如图1A所示,锁定管12布置在夹11的周围,以便收纳夹11并且在将夹臂布置在锁定管12的通道内时约束夹臂扩展成打开构造。锁定管12是大致筒状的中空体,其具有从中贯穿的通道,该通道的尺寸被设计成可滑动地接收夹11。锁定管12的壁被设计成径向地压缩夹11以使夹11处于闭合构造。锁定管12可以相对于夹11在近端和远端方向上滑动。如上所述,锁定管12可以包括锁定连接件,该锁定连接件用于在组织已经被夹持在夹臂之间之后将夹11锁定在闭合构造。另外,锁定管12的近端12b被设计成可释放地联接到递送装置13所包括的锁定管连接件17,以有利于夹持装置10的递送和部署。

锁定管12可以包括柔性部分或者可以沿着其整个长度是柔性的,使得锁定管12可以弯曲或屈曲以有利于通过曲折的解剖结构进行递送,以及有利于夹持装置的部署。例如,锁定管12可以屈曲以有利于夹11部署在目标区域处。锁定管12或其一部分(诸如其远侧部分)可以通过激光切割进行处理以便赋予柔性。例如,锁定管12可以由已经被激光处理过从而对锁定管12的一部分或整体赋予柔性的不锈钢制成。作为激光处理的结果,锁定管12可以为类似于压缩弹簧的带间隙的筒状。这种结构改善了锁定管12的访问曲折的解剖结构的柔性,同时还能够实现通过内窥镜的优异的可推动性和可追踪性。

图1B和图1C所示的递送装置13包括控制构件14和插入构件16。控制构件14可滑动地布置在插入构件16的通道165内。控制构件14可以是例如控制线或引导线,或者可以具有任何其它合适的结构。控制构件14包括夹连接件15,夹连接件15被设计成可释放地联接到夹11的近端11b。夹11的近端11b可以经由钩连接件、叉连接件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可释放连接可释放地联接到夹连接件15。示例性的夹可释放连接在下面将更详细地论述的图2A至图2C、图3A至图3C和图4中示出。

插入构件16可以是螺旋管或任何其它柔性管。例如,如上面关于锁定管12所论述的,插入构件16可以被激光加工以赋予柔性。插入构件16的远端包括锁定管连接件17,锁定管连接件17被设计成可释放地联接到锁定管12的近端12b。锁定管12的近端12b可经由球窝、摩擦滑动件、楔形爪、分离式或可屈曲的板状连接件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可释放连接件可释放地联接到插入构件16的锁定管连接件17。示例性的锁定管释放连接在下面将更详细地论述的图5A至图5C、图6A至图6C、图7A至图7D、图8A至图8E和图9A至图9C中示出。递送装置13还包括内衬19和外部护套18。内衬19具有通道195,控制构件14可滑动地贯穿通道195。外部护套18包括通道185,插入构件16可滑动地贯穿该通道185。

递送装置13被设计成将夹持装置10递送到体内的目标区域。例如,可释放地联接到夹11的控制构件14可前进或缩回以使夹11相对于锁定管12前进或缩回。同样地,可释放地联接到锁定管12的插入构件16可以前进或缩回以使锁定管12相对于夹11前进或缩回。一旦夹11聚集并夹住组织以闭合穿孔或缺陷并且被锁定在闭合构造中,则夹11的近端11b从控制构件14的夹连接件15释放,并且锁定管12的近端12b从锁定管连接件17释放。可以在将锁定管12从插入构件16释放之前或之后,从控制构件14释放夹11。

下面论述示例性组织夹持系统。上面关于夹持装置10和递送装置13所论述的所有特征同样适用于下面论述的实施方式,因此不再重复。

图12A至图12F示出了示例性的夹持系统100,其包括可以可释放地联接到递送装置130的夹持装置110。如图12A和图12B所示,夹持装置110包括夹111和锁定管121。在图12A中,在夹111在锁定管121的通道内处于闭合构造的状态下,夹持装置110联接到递送装置130,以有利于将夹持装置110递送到体内的目标区域。夹持装置110可以被说明为处于图12A中的递送构造中。在图12B和图12D中,夹持装置110仍联接到递送装置130,但是夹111已经向远侧前进出锁定管121的远端,使得夹臂112处于打开构造。换句话说,夹111已经被部署到目标区域并且被转换成打开构造以在夹臂112之间接收组织。

夹111包括用于抓取和夹持目标组织的径向臂112。图12B示出了带有五个夹臂112的夹111。然而,夹111可以被设计为具有更少或更多的夹臂112,只要夹可以在宽区域上牢固地夹住组织即可。例如,夹可具有3、4、5或更多个夹臂,以利于在宽区域上进行夹持。夹臂112可以彼此间隔相等的角度,或者可以具有任何其它合适的间隔。各夹臂112的径向外侧是光滑的,并且没有可能伤害或损坏组织的突起或棘爪。如图12B所示,夹臂112包括径向向外的弯曲部,以有利于夹持较大的缺陷、穿孔和瘘管。各夹臂112的远侧自由端包括钩或倒钩113,以有利于通过夹臂112抓取组织。夹臂112可替代地包括适合有利于抓取组织的任何其它远端,或者夹臂112可以包括钝头或圆角端,以减少对组织的创伤。

夹111被可滑动地收纳在锁定管121的通道内。锁定管121被设计成将夹111的臂112径向压缩成如图12A和图12C所示的闭合构造。夹111的臂112被设计成当夹11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时径向地扩展成打开构造,如图12B和图12D所示。例如,夹臂112可以处于弹簧施力下,以便当它们脱离锁定管121时自动地扩展成打开构造。

递送装置130包括控制构件14、内衬19、插入构件161和外部护套181(参照图12F)。外部护套181被设计成包围插入构件161的外表面,但是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覆盖夹持装置110(参照图12A和图12B)。如图12E的截面图所示,控制构件14被接收在内衬19的通道195内,内衬19被接收在插入构件161的通道165内,插入构件161又被接收在外部护套181的通道185内。

夹持装置110可释放地联接到用于递送和部署夹持装置110的递送装置130,如图12A、图12B、图12D和图12E所示。特别地,如图12E所示,夹111的近端114联接到位于控制构件14的远端的钩连接件151,并且锁定管121的近端122联接到位于插入构件161的远端的窝连接件171。

夹111和控制构件14之间的钩连接机构的详细视图在图2A至图2C中示出。在图2A中,钩连接件151可释放地联接到夹111的近端114。例如,钩连接件151可包括钩151a,钩151a可释放地接合夹的近端114中的开口114a(参照图12F)。钩连接件151被设计成在锁定管121从锁定管连接件17释放之后通过使控制构件14缩回而释放夹111。一旦钩连接件151从锁定管121的近端露出,控制构件14的缩回就使钩连接件151相对于控制构件14枢转从而与夹111的近端114解除接合。即,钩连接件151不再由锁定管121或插入构件161限制。因此,钩连接件151可以枢转以与夹111的近端114解除接合。然后,控制构件14在图2C中继续缩回以从身体移除递送装置13。

锁定管121和插入构件161之间的球窝连接机构的详细视图在图5A至图5C中示出。位于插入构件161的远端的窝连接件171被设计为借助于形成在外部护套181上的锁定环182来保持形成在锁定管121的近端的球连接件122。作为向外加载的弹簧的窝171可以被包括锁定齿183的锁定环182压缩,以保持位于锁定管121的近端的球122。如图5A所示,锁定管121借助于锁定环182可释放地联接到插入构件161的窝连接件171,其中锁定环182包括定位在窝171的近侧部分周围的锁定齿183,以将窝171压在位于锁定管121的近端的球122的周围。窝连接件171被设计为通过相对于插入构件161缩回外部护套181而释放锁定管121,如图5B所示。如图5C所示,一旦外部护套181已经缩回而使得锁定环182释放窝171,窝171就自动弹开(例如,窝臂171沿径向分离)以释放形成在锁定管121的近端的球连接件122。虽然在图12A至图12F中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采用带有钩连接件151的球窝连接,但是锁定管球窝连接结构与下面将要论述的钩151、钩551、叉312、叉617或可替代的叉751中的任一者兼容。在图12A至图12E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锁定管121和插入构件161之间的球窝连接在某种程度上是柔性的。

图13A至图13F示出了示例性组织夹持系统200,其包括彼此可释放地联接的夹持装置210和递送装置230。如图13A和图13B所示,夹持装置210包括夹211和锁定管221。在图12A中,在夹211在锁定管221的通道内处于闭合构造的状态下,夹持装置210联接到递送装置230,以有利于将夹持装置210递送到体内的目标区域。夹持装置210可以被说明为处于图13A的递送构造中。在图13B中,夹持装置210仍联接到递送装置230,但是夹211已经向远侧前进出锁定管221的远端,使得夹臂212处于打开构造。换句话说,夹211已经被部署到目标区域并且被转换成打开构造以在夹臂212之间接收组织。

夹211包括用于抓取和夹持目标组织的径向夹臂212。除了夹臂212还包括位于远端的抵接用拱形部214之外,径向夹臂212与以上参照图12A至图12F所论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夹臂112相同。拱形部214用作抵接部,锁定管221被设计成抵靠该抵接部,以有利于锁定管221从递送装置230的拆卸,如下面更详细地论述的。

夹211被可滑动地收纳在锁定管221的通道内。锁定管221被设计为将夹211的臂212径向压缩成如图13A、图13C和图13D所示的闭合构造。夹211的臂212被设计成当夹21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时径向地扩展成打开构造,如图13B所示。例如,夹臂212可以处于弹簧施力下,以便当夹臂212脱离锁定管221时自动地扩展成打开构造。锁定管221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与夹臂212一起旋转。

递送装置230包括控制构件14、内衬19、插入构件261和外部护套281(参照图13F)。外部护套281被设计为包围插入构件261的外表面,但是可以不覆盖夹持装置210(参照图13A和图13B)。控制构件14被接收在内衬19的通道195内,内衬19被接收在插入构件261的通道265内,插入构件261又被接收在外部护套281的通道285内。

如图13A、图13B、图13D和图13E所示,夹持装置210可释放地联接到用于递送和部署夹持装置210的递送装置230。特别地,如图13D和图13E所示,夹211的近端114联接到位于控制构件14的远端的钩连接件151,并且锁定管221的近端222联接到位于插入构件261的远端的分离式连接件271。

钩连接件151与夹211的近端114之间的钩连接与上述相同,因此在此不再重复。

用于将锁定管221可释放地联接到插入构件261的分离式连接件271的详细视图在图8A至图8E中示出。如图8A和图8B所示,形成在分离式连接件271的内表面上的唇部273被设计成与形成在锁定管221的近端的外表面上的连接件唇部222接合。分离式连接件271包括分离部272,分离部272在图8A和图8B中(还参照图13E)是完好无损的。为了使锁定管221与分离式连接件271解除接合,插入构件261相对于锁定管221在远侧方向上向远侧前进短距离。当插入构件26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时,锁定管221的远端抵接形成在夹臂212的远端的拱形抵接部241,如图13D所示。这样,防止锁定管221与插入构件261一起前进。即,插入构件261能够相对于锁定管22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短距离,以便断开分离部272。当插入构件在远侧方向上前进时,唇部273的锥形表面273a沿着锁定管221的锥形表面221a前进(参照图8A),使得径向向外力被施加在分离式连接件271的壁上,并且分离力被施加于分离部272。结果,分离部272断开,如图8C所示。然后,插入构件261向近侧缩回以使分离式连接件271与锁定管221的近端222完全分离。如图8D和图8E所示,并且如上所述,在使分离式连接件271和锁定管221的近端222解除接合后,钩连接件151可以从夹111的近端114释放。

在图12A至图12F以及图13A至图13F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护套181、281没有被设计成覆盖夹111和211。然而,夹持系统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在下面讨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护套381被设计成覆盖夹311。

图14A至图14G示出了示例性组织夹持系统300,其包括可释放地联接到递送装置330的夹持装置310。如图14A所示,夹持装置310包括夹311和锁定管321。在图14A中,在夹311在锁定管321的通道内处于闭合构造的状态下,夹持装置310联接到递送装置330,以有利于将夹持装置310递送到体内的目标区域。如图14A所示,递送装置330的护套381被设计成覆盖夹持装置310。夹持装置310可以被说明为处于图14A的递送构造中。在图14B和图14D中,夹持装置310仍联接到递送装置330,但是护套381已经向近侧缩回和/或夹持装置310已经向远侧前进出护套381,并且夹311已经向远侧前进出锁定管321的远端,使得夹臂112处于打开构造。换句话说,夹311已经被部署到目标区域并且被转换到打开构造以在夹臂112之间接收组织。

夹311包括用于抓取和夹持目标组织的径向臂112。径向夹臂112与以上参照图12A至图12F所论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夹臂112相同。

夹311可滑动地收纳在锁定管321的通道内。锁定管321被设计为将夹311的臂112径向地压缩成如图14A和图14C所示的闭合构造。夹311的臂112被设计成当夹31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时径向地扩展成打开构造,如图14B和图14D所示。例如,夹臂112可以处于弹簧施力下,以便当夹臂脱离锁定管321时自动地扩展成打开构造。

递送装置330包括控制构件14、内衬19、插入构件361和外部护套381(参照图12F)。外部护套381被设计成包围插入构件361的外表面,并且可以例如在将夹持装置310递送到体内的目标区域期间覆盖夹持装置310(参照图14A)。如图14D和图14E的截面图所示,控制构件14被接收在内衬19的通道195内,内衬19被接收在插入构件361的通道365内,插入构件361又被接收在外部护套381的通道385内。

如图14A、图14B、图14D和图14E所示,夹持装置310可释放地联接到用于递送和部署夹持装置310的递送装置330。特别地,如图14D和图14E所示,叉连接件312形成在夹311的近端,叉连接件312可释放地联接到位于控制构件14的远端的夹连接件351。锁定管321的近端322联接到位于插入构件361的远端的楔形爪连接件371。

在图3A至图3C中示出了在夹3111的近端处的叉连接件312与形成在控制构件14的远端的夹连接件351之间的叉连接机构的详细视图。如图14G所示,连接件351可以包括直径小于连接件351的其余部分的卡扣351a。卡扣351a可以被接收在由夹311的叉连接件312的叉臂312a、312b限定的区域内,以可拆卸地联接夹311和递送装置13的控制构件14。例如,夹311的叉连接件312可释放地联接到图3A中的控制构件14的夹连接件351。在夹311已经在闭合位置中锁定到锁定管321之后,而在锁定管321已经从锁定管连接件371解除接合之前,通过缩回控制构件14来释放叉连接。控制构件14的缩回使叉连接件312的臂沿径向扩展以释放夹连接件351的卡扣35la,如图3B所示。即,叉连接件臂312响应于通过卡扣351a的拉力而径向分离。如图14G所示,卡扣351a可具有锥形表面,以有利于卡扣351a与叉臂312a、312b解除接合。同样地,叉臂312a和312b也可以是锥形的。然后,夹连接件351与叉连接件312完全解除接合,如图3C所示。

在图7A至图7D中示出了位于插入构件361的远端的楔形爪连接件371与锁定管321的近端之间的楔形臂连接机构的详细视图。如图7A所示,楔形臂连接件371包括爪371a、371b,爪371a、371b可释放地接合位于锁定管321的近端的连接件322。在图7B中,锁定管321与楔形臂连接件371联接。楔形爪连接件371被设计为通过在近侧方向上拉动控制构件14来释放锁定管321。如图7B所示,这使位于夹311的近端的叉连接件312与位于插入构件361的远端的夹连接件351解除接合。如图7C所示,控制构件14的继续缩回迫使楔形爪连接件371打开并且释放锁定管321的近端连接件322。特别地,楔形爪371a、371b在径向上彼此分离以释放位于锁定管321的近端的连接件322。然后,如图7D所示,锁定管321可以从楔形爪连接件371完全释放,使得锁定装置10从递送装置13完全释放。楔形爪连接件371与叉连接件312(与617相同)以及可替代的叉连接件751兼容。

在上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夹111、211和311包括用于聚集和夹持组织的径向夹臂112、212。然而,夹持装置不限于这种构造。例如,夹可替代地包括用于聚集和夹持组织的位于夹臂的远端的可枢转爪,如在以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论述的。

图15A至图15D示出了示例性组织夹持系统500,其包括可释放地联接到递送装置530的夹持装置510。如图15A和图15B所示,夹持装置510包括夹511和锁定管521。在图15B中,在夹511在锁定管521的通道内处于闭合构造的状态下,夹持装置510联接到递送装置530,以有利于将夹持装置510递送到体内的目标区域。夹持装置510可以被说明为处于图15B的递送构造中。在图15A中,夹持装置510仍联接到递送装置530,但是夹511已经向远侧前进出锁定管521的远端。夹511在图15A中被示出为处于闭合构造,但是一旦夹511从锁定管521中前进得远,夹500将开始扩展到打开构造。换句话说,在图15A中,夹511被部署到目标区域从而转换到打开构造以接收用于夹持的组织。

在本实施方式中,夹511包括两个夹臂511a、511b,夹臂511a、511b带有联接到远端的可枢转爪512a、512b,如图15C和图15D所示。可枢转爪512a、512b被设计成聚集和夹住组织。例如,爪512a、512b可具有齿513a、513b(参照图15D)以有利于夹持组织。

可枢转爪512的详细视图也在图10A至图10F中示出。爪512a、512b可枢转地联接到夹臂511a、511b的远端。例如,在图15D中,铆钉514a和514b用于将爪512a、512b可枢转地联接到夹臂511a、511b。铆钉514a贯穿爪512a中的开口515a和夹臂511中的开口519,以便将爪512a可枢转地联接到夹臂511a。同样地,铆钉514b贯穿爪512b中的开口515b和夹臂511b中的开口(未示出),以便将爪512b可枢转地联接到夹臂511a。夹511不限于使用铆钉514来将爪512联接到臂511。可以使用用于将爪512可枢转地附接到臂511的任何其它合适的连接机构。

如图10C所示,爪512a、512b被设计成与夹臂511a、511b基本平行,以便装配在锁定管521的通道内用以递送。锁定管521被设计成将夹臂511径向压缩成如图15B所示的闭合构造。夹臂511被设计成当夹51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时径向地扩展成打开构造。例如,夹臂511可以是不锈钢弹簧臂。当将爪512a、512b布置在锁定管521的通道内时,锁定管521也限制爪512a、512b相对于夹臂511a、511b枢转。

当夹511通过锁定管52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并且爪512a、512b从锁定管521的限制中释放时,爪512a、512b开始相对于臂511a、511b自动地枢转,如图10C和图10D所示。如图10A和图10B所示,弯曲表面或凸块(bump)518a、518b可以设置于臂511a、511b的远端,以便产生用于使爪512a、512b枢转的预载。为了使爪512a、512b相对于夹臂511a、511b完全枢转,如图10E至图10F所示,夹可以以使得爪512a、512b抵靠锁定管521的远端的方式在近侧方向上缩回短距离。如图10F所示,爪512a、512b完全枢转并准备打开。然后,如上所述,夹511可以在远侧方向上前进,以将夹511从闭合构造转换到用于在爪512a、512b之间接收组织的打开构造。锁定管521被设计成以使得锁定管521的壁径向地限制夹511的方式相对于夹51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以将夹511从打开构造转换到闭合的组织夹持构造,使得组织被夹在爪512a、512b之间。然后,夹511可以锁定地接合位于锁定管521的锁定连接件,以将包括爪512a、512b的夹511锁定到闭合的组织夹持构造中,之后可以将夹持装置510从递送装置530上拆下并且可以从身体移除递送装置,留下夹持装置510。

爪512a、512b有助于夹住较大的组织区域。如果需要,可以将带有爪512a、512b的多个夹以并排的方式紧密地设置在一起,以消除间隙并减少出血或体液的泄漏。

递送装置530包括控制构件14、内衬19、插入构件161和外部护套181(参照图12F)。外部护套181被设计成包围插入构件161的外表面,但是可以不覆盖夹持装置510(参照图12A和图12B)。控制构件14被设计成接收在内衬19的通道195内,内衬19被设计成接收在插入构件161的通道165内,插入构件161又被设计成接收在外部护套181的通道185内。

夹持装置510可释放地联接到用于递送和部署夹持装置510的递送装置530。特别地,参照图15D,夹511的近端517被设计成联接到位于控制构件14的远端的钩连接件551,并且锁定管521的近端522被设计成联接到位于插入构件161的远端的窝连接件171。钩连接件551与夹511的近端517之间的钩连接与上述关于钩连接件151的钩连接相同,因此在此不再重复。同样地,锁定管521的球形近端522与窝连接件171之间的球窝连接与所论述的相同,因此在此不再重复。

图16A至图16J示出了示例性组织夹持系统600,其包括可释放地联接到递送装置630的夹持装置610。如图16A和图16B所示,夹持装置610包括夹611和锁定管621。在图16A中,在夹611在锁定管621的通道内处于闭合构造的状态下,夹持装置610联接到递送装置630,以有利于将夹持装置610递送到体内的目标区域。夹持装置610可以被说明为处于图16A中的递送构造中。在图16B中,夹持装置610仍然联接到递送装置630,但是夹611已经向远侧前进出锁定管621的远端,使得夹臂611径向地扩展成打开构造。换句话说,在图16B中,夹611被部署到目标区域,并且已经被转换到打开构造以接收用于夹持的组织。

在本实施方式中,夹611包括两个夹臂611a、611b,两个夹臂611a、611b带有联接到远端的可枢转爪612a、612b,如图16J所示。可枢转爪612a、612b被设计成聚集和夹住组织。例如,爪612a、612b可以具有齿613a、613b,以有利于夹持组织。除了还包括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论述的张力线618之外,包括爪612a、612b的夹611与包括爪512a、512b的夹511基本相同。

爪612a、612b可枢转地联接到夹臂611a、611b的远端。例如,在图16J中,铆钉614a和614b用于将爪612a、612b可枢转地联接到夹臂511a、511b。铆钉614a贯穿爪612a中的开口以及夹臂611a中的开口,以便将爪612a可枢转地联接到夹臂611a。同样地,铆钉614b贯穿爪612b中的开口615b以及夹臂611b中的开口619,以便将爪612b可枢转地联接到夹臂611a。夹611不限于使用铆钉614来将爪612联接到臂611。可以使用用于将爪612可枢转地附接到臂611的任何其它合适的连接机构。

可枢转爪612的详细视图也在图11A至图11F中示出。如图12C所示,爪612a、612b被设计成与夹臂611a、611b基本平行,以便装配在锁定管621的通道内用以递送。锁定管621被设计成将夹臂611径向地压缩成如图16A所示的闭合构造。夹臂611被设计成当夹61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时径向地扩展成打开构造。例如,夹臂611可以是镍钛合金弹簧臂。当将爪612a、612b布置在锁定管521的通道内时,锁定管621还限制爪612a、612b相对于夹臂611a、611b枢转。

如上述的爪512,爪612a、612b被设计为由于臂611a、611b上的预载而自动地枢转,如图11C和图11D所示。然而,不必缩回夹611来使得爪612a、612b抵靠锁定管621的远端从而使爪612相对于臂611完全枢转,如上面关于夹511所论述的。代替地,爪612a、612b被设计成当夹61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时相对于臂611a、611b枢转以张紧线618。即,由于线618的张紧,通过夹61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爪612a、612b应当相对于臂611a、611b完全枢转。因此,当爪臂611a、611b完全打开时,爪612a、612b应当完全枢转,如图11E和图11F所示。

如上所述,如图11F所示,爪612a、612b完全枢转并且处于用于在爪612a、612b之间接收组织的打开构造。在爪612a、612b已经被定位成用于接收组织之后,锁定管621可以相对于夹61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以径向地限制夹臂611a、611b,以便将夹611从打开构造转变到闭合的组织夹持构造,使得组织被夹在爪612a、612b之间。例如,在图16D中示出了处于闭合构造的夹611的详细视图。然后,夹611可以锁定地接合位于锁定管621上的锁定连接件,以将包括爪612a、612b的夹611锁定在闭合的组织夹持构造中,此后,夹持装置610可以从递送装置630拆下,并且可以从身体移除递送装置,留下夹持装置610。

爪612a、612b有助于夹持较大的组织区域。如果需要,多个带有爪612a、612b的夹可以以并排的方式紧密地设置在一起,以消除间隙并减少出血或体液的泄漏。

递送装置630包括控制构件14、内衬19、插入构件661和外部护套681(参照图16J)。外部护套681被设计成包围插入构件661的外表面,但是可以不覆盖夹持装置610(参照图16A和图16B)。如在图16D至图16I的截面图中所示,控制构件14被接收在内衬19的通道195内,内衬19被接收在插入构件661的通道665内,插入构件661又被接收在外部护套681的通道685内。

夹持装置610可释放地联接到用以递送和部署夹持装置610的递送装置630,如图16A、图16B和图16D至图16I所示。特别地,夹611的近端包括叉连接件617,叉连接件617被设计成可释放地连接到位于控制线的远端上的夹连接件651。锁定管621的近端还经由内部滑动件672与位于插入构件661的远端上的锁定管连接件671可释放地联接。

叉连接件617和夹连接件651之间的叉连接与以上关于叉连接件312和夹连接件351所讨论的叉连接相同,因此不再重复。

锁定管621与插入构件661之间的内部滑动件连接的详细视图在图6A至图6C以及图16E至图16I中示出。在内部滑动件连接中,位于插入构件661的远端的锁定管连接件671借助于内部滑动件671摩擦地卡住锁定管621的近端。锁定管连接件671被向内弹簧加载,但是可以借助于内部滑动件671摩擦地卡住锁定管621的内表面。如图6A所示,锁定管621由包括滑动件672的锁定管连接件671可释放地保持。同样地,在图6A中,夹连接件651由位于夹611的近端的叉连接件617保持。通过沿近端方向缩回控制构件14,锁定管连接件671与锁定管621解除接合。如上所述,控制构件14的缩回使夹连接件651和叉连接件617解除接合。控制构件14的继续缩回拉动夹连接件651通过锁定管连接件671和内部滑动件672的内部通道,使得夹连接件651抵靠内部滑动件672的臂672a、672b,以便相对于锁定管连接件671在近端方向上拉动内部滑动件672,如图6B所示。当内部滑动件672移动到锁定管连接件671的近端时,向内弹簧加载的锁定管连接件671径向向内移动以释放,使得它们不再摩擦地卡住锁定管621的内部。然后,控制构件14的继续缩回将使锁定管连接件671在近端方向上移出锁定管621的端部,使得锁定管621与插入构件661的锁定管连接件671完全解除接合,如图6C所示。锁定管连接件671和内部滑动件672与叉连接件312(与617相同)以及下面讨论的替代的叉连接件751兼容。

包括夹持装置610的夹持系统600不仅能够夹持大的穿孔、缺陷和瘘管,而且还涉及简单的相互作用,并且夹持装置610可以较短。

如上所述,夹的近端可以经由钩连接件、叉连接件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可释放连接可释放地联接到夹连接件。以上论述了图2A至图2C的钩连接件151以及图3A至图3C的叉连接件312。

图4示出了位于插入构件的远端上的夹连接件与夹的近端之间的另一示例性夹可释放连接。图4示出了替代的叉连接,其中叉连接件751形成于控制构件14的远端,并且卡扣717形成于夹511的夹臂511a和511b的近端。该夹连接被设计成以与以上关于图3A至图3C所论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释放。例如,一旦夹511被锁定到锁定管521,控制构件14就可以沿近侧方向缩回以从叉连接件751释放位于夹511的近端的卡扣717,叉连接件751同样地具有响应于控制构件14的向近侧缩回而可展开的臂。叉连接件751同样地被设计成在锁定管521从锁定管连接件171释放之前释放夹511的卡扣717。虽然在可枢转的爪夹511上示出了替代性的叉连接件751和卡扣717,但是替代的叉连接可与本文公开的任何实施方式一起使用。

如上所述且在图5A至图5C、图6A至图6C、图7A至图7D以及图8A至图8E中所示,锁定管的近端可以经由球窝、摩擦滑动件、楔形爪或分离式连接件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可释放连接件可释放地联接到插入构件的锁定管连接件。

图9A至图9C示出了使用弯曲的板状连接件的替代的可释放锁定管连接件。在图9A至图9C中,锁定管421经由弯曲的板状连接件472可释放地联接到插入构件461。如图9A所示,弯曲的板状连接件472贯穿插入构件461的远端471中的开口473以及锁定管421的近端中的开口422。弯曲的板状连接件472在插入构件461的远端471和锁定管421的近端上弯曲,以将插入构件461和锁定管421保持在一起。控制构件14贯穿弯曲的板中的开口472a,以便能够相对于弯曲的板状连接件472在远侧方向和近侧方向上移动。控制构件14的远端包括钩连接件151。虽然在图9A至图9C中未示出,但是如上所述,钩连接件151与夹111的近端114接合。钩连接件151的外径大于控制构件14的外径,因此不能移动通过弯曲的板472中的开口472a。为了使弯曲的板状连接件471与锁定管421解除接合,如图9B所示,控制构件14在近侧方向上缩回,使得钩连接件151抵靠弯曲的板状连接件472的远端面并使弯曲的板472变形。钩连接件151将弯曲的板472从锁定管421的近端中的开口422以及插入构件461的远端部471中的开口473推出,如图9B和图9C所示。结果,锁定管421与插入构件461的远端部471解除接合。虽然弯曲的板状连接件472与径向臂夹411一起示出,但是钩连接件151、弯曲的板状连接件472可以与本文公开的任何实施方式一起使用。

如上所述,夹被设计成锁定地接合锁定管,从而以闭合的组织夹持构造将夹锁定到锁定管。例如,夹可以包括第一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被设计成与锁定管所包括的第二连接件接合,以将夹锁定在闭合构造中。无论夹处于打开构造还是闭合构造,夹所包括的第一连接件都布置在锁定管的通道内。示例性锁定机构和结构在图17A至图17D和图18A至图18E中示出并且在下面论述。

图17A至图17D示出了示例性的锁定机构,其用于以闭合的组织夹持构造将任意径向夹臂结构锁定到锁定管。图17A示出了锁定管321的分解图,其中锁定管321的壁包括锁定突片323。如图17B所示,夹311包括联接在夹311的近端附近的夹连接件313。例如,夹连接件313可以被熔接到夹311的近端附近。在夹连接件313位于锁定管321的锁定突片323a、323的远端侧的状态下,夹311被设计成相对于锁定管321向远侧和近侧滑动。在已经部署夹311以夹住组织之后,通过使控制构件14沿近侧方向缩回以使夹311相对于锁定管321在近侧方向上移动,可以将夹311锁定到锁定管321。作为缩回的结果,夹连接件313将经过锁定管321的锁定突片323a、323b。如图17C所示,锁定突片323a、323b被设计成径向向外扩展或变形以允许夹连接件313经过这里。然后,锁定突片323a、323b快速闭合(例如,突片323a、323b朝向其初始位置径向向内移回),以将夹311锁定到锁定管321,如图17D所示。结果,夹311被锁定在闭合的组织夹持构造中。然后,如上所述,可从递送装置拆下夹持装置。图17A至图17D中所示的锁定机构可以与上述的任何径向夹臂结构(例如,111、211或311)一起使用。

图18A至图18E示出了示例性的锁定机构,其用于以闭合的组织夹持构造将任意可枢转爪夹臂结构锁定到锁定管。图18A示出了夹持系统500的截面图,其中锁定管521包括锁定连接件523,夹臂511a、511b分别包括锁定齿520a、520b,并且夹持装置511包括锁定滑动件524。在图18A中,夹臂511a、511b仍以递送构造布置在锁定管521的通道内。在图18B中,爪512a、512b已经从锁定管521中解放出来,并且已经通过弹簧作用开始小量旋转。另外,锁定滑动件524已经被叉连接件751推动,以便在远侧方向上前进。夹511在图18C中向近侧方向缩回,使得爪512抵靠锁定管521的远端,从而使爪相对于夹臂511a、511b完全枢转。在图18D中,夹511在远侧方向上前进以将夹511部署成用于夹持组织的打开构造。锁定滑动件524已经同样地在图18D中向远侧方向前进(由于例如,当夹511前进时,由叉连接件751推动)以便在锁定管521中的锁定连接件523中锁定就位。然后,夹511从图18D中的打开构造转换到图18E中示出的闭合的组织夹持构造。然后,夹511在近侧方向上缩回,使得夹臂511a、511b上的锁定齿520a、520b与滑动件524内部锁定地接合,以便以闭合构造将夹511锁定到锁定管521。图18A至图18E中所示的锁定机构可以与上述的任何径向夹臂结构(例如,511或611)一起使用。

以上阐述的装置和方法的示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旨在进行说明而不是限制,并且可以被组合。例如,可释放的夹连接结构可以与各种可释放的锁定管连接结构中的任一种组合。同样地,径向夹臂结构和爪夹臂结构可以互换。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