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Q排序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系统

一种基于Q排序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Q排序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系统日志管理模块、问卷管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通过Q问卷进行调查获取受试者主观态度,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通过线上与受试者连线,受试者结合问卷提示条件即可完成调查,节约了使用Q方法进行研究的成本,增加了P样本选择可能性。本发明整合了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技术,能够直接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打破了以往需要借助其他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局限。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985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大连理工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643041.2

  • 发明设计人 刘毅;葛庆;杨松;

    申请日2021-06-09

  • 分类号G06Q10/10(20120101);G06F16/35(20190101);G06F40/166(20200101);G06F40/216(20200101);

  • 代理机构11562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张换君

  • 地址 116033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二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9: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Q方法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Q排序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Q排序问卷即Q问卷,是建立在Q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之上,是Q方法论中探究人们主观性的重要一环。Q方法论是在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卡尔·皮尔逊的积矩相关分析的“R方法论”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R方法研究对象通常是人,从观察者的角度了解人的行为,用少数的测试项目测量一大群人,然后根据这群受试者在测验上的表现,找出一些影响受试者行为或态度的共同因素,主要研究的是特性间的关系。而Q方法论研究的对象通常是某一主题的意见陈述,从受试者的角度了解人们内在行为的发生,以多个项目测试一小群人,根据测验结果将其对某一问题的态度、观念等分成不同类型,或将同一受试者在不同时间的测验结果进行对比,探究其态度等的变化,主要研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关。R方法只关注因子载荷问题,而在Q方法中因子载荷只是开始。

Q方法论由英国物理学学者和心理学学者威廉斯蒂芬森首创。学者表示尽管从最抽象的哲学概括、外交谈判到人们的日常对话,主观性无处不在,并且对人们的行为产生着重大的影响,然而主观性有时又总是稍纵即逝的,因此,主观性有时被认为是不可能被系统而精确地研究的。Q方法论的目的正是要使人们能够稳定地描绘出其主体性以便对其进行系统而严格量化的考察,前提是主观性是可交流并且总是从言及自身开始的。因此只要对交流进行客观分析的手段在分析过程中不破坏或改变交流这种言及自身的特性就能对主观的交流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理解。

随着Q方法论逐渐被学者关注,其应用涉及到诸多领域,例如:心理学,临床医学、社会学、公共政策等领域。但是其应用仍基于传统的手动设计和操作,研究者需要一对一地对受访者进行调查,陪伴受试者接受调查的全过程,最终拍照记录所有受试者的Q排序结果,然后人工进行受试数据统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Q排序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系统,将Q方法问卷设计由传统的线下设计、调查转变为线上设计和调查,使Q问卷设计更方便快捷;同时还实现了Q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双重需求,打破了以往需要借助其他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局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Q排序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系统日志管理模块、问卷管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模块、问卷管理模块和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均与所述问卷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还分别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和所述问卷管理模块连接;所述问卷管理模块还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连接;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的菜单和角色进行管理;所述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的用户信息及用户所在的地域进行管理;所述系统日志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内操作的所有记录进行查询或修改;所述问卷管理模块,用于对问卷进行设计、对用户问卷信息进行管理以及对所有问卷的受访者信息进行汇总;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优选地,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包括:菜单管理单元和角色管理单元;所述菜单管理单元,用于对系统内所有菜单进行管理和修缮;所述菜单,包括:菜单名称、菜单编号、链接地址、后台请求路径、排序号、父菜单名称、父菜单编号、创建时间、更新者、更新时间;

所述角色管理单元,用于记录系统内所有角色信息,并对所述角色信息进行管理;所述角色分为超级管理员和普通用户两种;所述角色信息包括:角色名称、管理员级别、创建者、创建时间、更新者、更新时间。

优选地,所述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机构管理单元和系统用户管理单元;

所述机构管理单元,用于对系统所有用户所在的地域进行管理;所述地域包括根机构和子机构两个级别;每个根机构都有特定的机构编码和树路径;

所述系统用户管理单元,用于对系统内所有用户信息进行管理;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登录名、用户姓名、用户手机号码、用户头像、用户使用状态、用户所属组织机构、创建时间和更新时间。

优选地,所述系统日志管理模块中的操作记录包括:操作者、IP地址、操作类型、备注、操作日期;所述备注用于记录详细的操作步骤。

优选地,所述问卷管理模块,包括:问卷设计单元和问卷调查信息管理单元;

所述问卷设计单元,用于用户添加问卷、对问卷的基本情况进行设计以及对以往所设计的问卷进行管理;所述问卷的基本情况,包括:问卷名称,不同意、中立、同意数量,Q排序量表设计以及语句数量限制、问卷操作步骤指导;

所述问卷调查信息管理单元,用于受访者的信息进行汇总,包含:问卷名称、受访者基本信息、极端态度的语句及其原因解释。

优选地,所述不同意、中立、同意数量的设计原则为:中立数量少于不同意和同意数量;不同意数量与同意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Q排序量表设计以及语句数量限制的设计原则为:设计量表最大是11级量表,具体为:-5、-4、-3、-2、-1、0、1、2、3、4、5;最小是3级量表,具体为:-1、0、1;0级数量最多,以0为中心向两边延展且数量逐级递减;与0对称的级别数量一样。

优选地,所述问卷操作步骤,具体流程为:

步骤一:输入需要受访者参考的指令,并根据提示将主题语句按照自身最不同意、中立、最同意进行归类;

步骤二:输入需要受访者完成的指令,受访者根据指令将所述步骤一中选择不同意、中立、同意的语句参照自身对语句的偏好程度在量表中进行排序,分数由负数到正数逐级升高,-5以下的每个项目将得到1分,那些-4以下的项目会得到2分,以此类推到+5会得到11分;

步骤三:输入需要受访者完成的指令,受访者根据自身将语句选做最同意的语句以及选做最不同意的语句进行说明或详细解释;

步骤四:根据研究需求,输入需要受访者完成的指令,包括受访者的基本信息;

步骤五:输入需要受访者完成的指令,包括:调查受访者对调查的其他意见或建议;

步骤六:完成问卷基本要求设置之后立即提交,在问卷管理模块的主页面能够直接看到系统内所设计的问卷。

优选地,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数据包括受试者基本信息统计数据和Q排序统计数据;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包括:相关分析单元、因素分析或因子分析单元和因子得分计算单元;

所述相关分析单元、用于了解主题语句基本统计关系的情况;

所述因素分析或因子分析单元,用于通过Q排序过程对受试者进行分组;

所述因子得分计算单元,用于将每个陈述及其因子得分进行相关比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法明使Q问卷设计更方便快捷:将Q方法问卷设计由传统的线下设计、调查转变为线上设计和调查;

(2)本发明使Q排序和分析过程更加规范、有序,可根据系统设计规则进行快捷操作。Q方法问卷系统将Q问卷的设计程序规范地呈现在系统当中,用户掌握Q方法论之后简单学习就能按照自身的需求进行问卷设计;

(3)本发明能够快速获取数据统计结果,传统的Q方法问卷调查需要手动统计调查结果,而Q问卷网站可以将线上统计结果直接导出,获取统计分析所需的数据;

(4)本发明实现了Q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双重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Q排序问卷的设计及分析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系统日志管理模块、问卷管理模块和数据分析模块;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户信息管理模块、问卷管理模块和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均与所述问卷管理模块连接;所述用户信息管理模块还分别与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和所述问卷管理模块连接;所述问卷管理模块还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连接;

所述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的菜单和角色进行管理;所述用户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的用户信息及用户所在的地域进行管理;所述系统日志管理模块,用于对系统内操作的所有记录进行查询或修改;所述问卷管理模块,用于对问卷进行设计、对用户问卷信息进行管理以及对所有问卷的受访者信息进行汇总;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1.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包括:菜单管理单元和角色管理单元;

(1)菜单管理单元

为了方便对系统内所有菜单进行管理和修缮,包括:菜单名称、菜单编号、链接地址、后台请求路径、排序号、父菜单名称、父菜单编号、创建时间、更新者、更新时间。在菜单管理中包含了系统内所有的菜单,不同用户在菜单使用权限上有所不同,可以选择性地对用户进行菜单使用授权。例如,超级管理员可对菜单进行管理,可对其中的每一个菜单进行编辑操作,可通过编辑修改菜单名称、访问链接、后台请求路径和排序号。另外,超级管理员有权决定是否将某一菜单的使用权限配置给普通用户或者自己是否在系统管理中显示某一菜单。

(2)角色管理单元

当前该系统的角色有两类:一类是超级管理员,另一类是普通用户。超级管理员可对普通用户进行编辑,选择是否暂时对其开放超级管理员的权限,超级管理员也可以随时收回权限。角色管理这一功能可以记录系统内所有角色的信息,包括角色名称、管理员级别、创建者、创建时间、更新者、更新时间。另外,超级管理员可以在这一页面内对角色名称和管理员级别进行修改,也可以删除用户信息。

进入网站后,无账号用户登录,如果为初次进入系统或无账号则需要首先进行账号申请操作,用户向超级管理员申请用户p账号,由超级管理员创建用户账号以及在系统内获取初始密码提供给用户,用户也可直接在网站内注册申请用户账号。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输入随机验证码登录。已有账号的用户登录,直接输入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以普通用户的登录页面为例:登录的用户可以点击右上方的三角符号修改密码,用户在旧密码中输入超级管理员提供的密码,在新密码中输入自己想要修改的密码立即修改即可。

用户可点击右上方的三角符号,根据自身喜好更换页面皮肤,系统提供了默认、橙色、蓝色、自定义四个选项。

2.所述用户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机构管理单元和系统用户管理单元;

(1)机构管理单元

机构管理的单元可包含该系统所有用户所在的地域,即在地理范围上对用户的地域分布进行限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域进行添加和修改。添加地域包含了根机构(总机构)和子机构两个级别,例如辽宁省总机构下面可以有大连子机构、盘锦子机构等,每个总机构名称有其特有的机构编码和树路径;添加根机构直接选中根机构添加机构名称立即提交即可。添加子机构需要选择子机构所属的根机构之后,添加子机构名称。

(2)系统用户管理单元

包含了使用该系统的所有用户信息,超级管理员可以在这一页面对所有用户进行管理。为统计所有注册用户的信息,掌握网站用户的使用情况,主要包括:登录名、用户姓名、用户手机号码、用户头像、用户使用状态、用户所属组织机构、创建时间和更新时间。

用户可以在网站主界面进行注册,然后注册信息会在系统用户管理这一页面记录下来。超级管理员可对用户信息进行编辑和删除,以及对密码进行初始化处理。

3.系统日志管理模块

该模块包含了系统内操作的所有记录,用户可在系统日志管理中对所有操作细节进行查询或删除,以便查找操作路径对出现故障的环节进行查询和修改。

为方便用户对以往操作进行回顾,防止因系统突然出现故障或者因距离上一次操作时间过久忘记具体实施的操作步骤而设计。包括操作者、IP地址、操作类型、备注、操作日期。备注框内会比较详细地记录操作步骤,例如:添加问卷问题、删除问卷问题、添加用户、删除用户等。

4.所述问卷管理模块,包括:问卷设计单元和问卷调查信息管理单元;

(1)问卷设计单元

问卷管理功能是该网站最核心的功能之一,为用户添加问卷以及对以往所设计的问卷进行管理,用户可以直接在这一页面设计新的问卷,也可以对以往问卷设计的问题、限制条件进行修改。

其中,在问卷管理中用户可以添加问卷并对问卷的基本情况进行设计,包含问卷名称,不同意、中立、同意数量,Q排序量表设计以及语句数量限制、问卷操作步骤指导等说明,例如:

①不同意、中立、同意所需语句的数量

一般设计原则:中立数量少于不同意和同意数量;不同意数量与同意数量相同。

②Q排序量表设计以及语句数量限制

该系统设计的量表最大是11级量表(-5、-4、-3、-2、-1、0、1、2、3、4、5),最小是3级量表(-1、0、1)。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3-11级量表之间进行选择,选择没有硬性规定,主要为达到自身调查需要。

量表数量设计原则:0级数量最多;以0为中心向两边延展且数量逐级递减;与0对称的级别数量一样,如2与-2数量一样。

③问卷操作步骤

问卷操作步骤包含了五个步骤,用户需要受访者根据什么样的提示进行问卷回答,并在问卷操作说明中进行设置,五个步骤不一定全都需要进行设置,用户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第一步:在第一步方框中输入需要受访者参考的指令(例如根据您最同意(+5)的项目与您最不同意的项目进行排序(-5)),这是受访者在问卷中所需要遵循的问卷调查提示,根据提示将主题语句按照自身最不同意、中立、最同意进行归类。

第二步:完成第一步之后,可在第二步里面输入第二步需要受访者完成的指令。受访者根据指令将第一步中选择不同意、中立、同意的语句参照自身对语句的偏好程度在量表中进行排序,一般情况中立一栏系统会自动填入,同样颜色只能填入相同颜色的方框内(例如同意的语句是同一种颜色这一类语句只能在同意这一前提下进行排序)。分数由负数到正数逐级升高,-5以下的每个项目将得到1分,那些-4以下的项目会得到2分,以此类推到+5会得到11分。

第三步:完成第二步之后,可在第三步里面输入第三步需要受访者完成的指令,这一步一般是对极端排序进行解释,受访者可根据自身将语句选做最同意的语句以及选做最不同意的语句进行说明或详细解释,完成第三步之后即可进入下一步。

第四步:完成第三步之后,根据研究需求,可在第四步里面输入第四步需要受访者完成的指令,一般包含了受访者的基本信息,例如性别、年龄、职业等。

第五步:完成第四步之后,可在第五步里面输入第五步需要受访者完成的指令一般是调查受访者对调查的其他意见或建议。

完成问卷基本要求设置之后立即提交。在问卷管理的主页面可以直接看到系统内所设计的问卷,包含了问卷名称、不同态度可选语句数量,不同排序程度所包含得分情况。

然后在主页面可对上一部分生成的问卷进行具体问题设置:

①分类问题设置

点击分类问题进入问题设置界面:点击添加问题进行问题添加,输入问题提交即可,这部分问卷问题是语句设计,例如对某主题的研究包含了24个语句,即将24条语句设置为24个问题。受访者按照指令将所有语句根据其主观态度用鼠标拖动填到对应的框内,每一次语句框只显示一条随机语句。

受访者在选择语句过程中会受到每一个框内数量的限制,一旦超过框内的数量,系统会自动提醒,这是由于应用者在问卷设置时根据需要或根据Q方法的要求进行设置的限制。

三个框内的语句可以相互交换,一旦某一框达到限制的数量之后可以将其中多处的语句换到另外的框内,直到将三个框根据设置数量填满,即可进入下一步。

②背景问题设置

背景问题主要包括研究者需要了解的受试者的背景信息。点击背景问题进入背景问题设置界面,点击添加问题进行问题添加,用户按照提示,输入问题题目、答案,选择问题类型和排序,设计受访者基本信息调查问卷,设置完毕之后立即提交即可,用户可根据调查需要设置背景问题,以“年龄”和“性别”为例,设置了两个问题调查受访者基本信息。

问卷设置完成之后,可打开问卷,用户可以直接将打开问卷页面的链接发给受访者进行调查。受访者根据问卷设计的步骤进行回答,Q问卷系统会记录受访者回答数据。

(2)问卷调查信息管理单元

对受访者的信息进行汇总,包含:问卷名称、受访者基本信息、极端态度的语句及其原因解释。可以在这一页面导出受访数据以及受访者作答后的得分数据。

包含了系统内所有问卷的受访者信息,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的筛选功能对所需问卷的受访者信息进行筛选,例如需要“公众调查”相关的所有问卷,用户在搜索栏中输入“公众调查”即可将所相关的问卷进行筛选,隐藏其他问卷只保留所需问卷。

(1)Q语句数据

点击导出得分数据即可得到所有受试者对Q问卷进行评分的表格数据。

第一列表示用户设计的问题序号,第1行表示受访者编号,第2行表示针对序号为1的题目,受访者的的同意程度

(2)导出背景数据

点击导出背景数据,第一列表示不同受访者的序号,第1行表示问题的题目,获取数据后用户可以使用系统的数据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

5.数据分析模块

对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一共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受试者基本信息统计数据;第二部分是Q排序统计数据。研究者可以选择对应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因素分析、因子分数计算。

(1)相关分析单元

相关分析的结果是一个N×N矩阵,主要为体现主题相关语句之间的相关性关系,一方面为研究者了解主题语句基本统计关系的情况;另一方面为下一步因素分析做基础。

(2)因素分析或因子分析单元

因素聚类或提取共性因子分析将产生一个矩阵m×N,其中m表示N个特征聚在一起的底层维度的数量。因子分析是Q方法的基础,因为它包括通过Q排序过程对受试者进行分组,或更准确地说,对自己进行分组的统计方法。

基本步骤:(1)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2)计算相关系数的矩阵R;(3)计算初等载荷矩阵A;(4)进行因子旋转(根据初等载荷矩阵,计算各个公共因子的贡献率,旋转m个主因子。对提取的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得到矩阵,构造因子模型);(5)计算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用回归方法求单个因子得分函数)

(3)因子得分计算单元

因子得分又称为“Q因素模型”,是指每个Q样本陈述逐个给与Q因素的因素得分,它将所有Q样本陈述对应的Q因素的所有变量的各个分数相加,通常需要使用标准分数(平均值为0,标准差为1.0)的形式呈现因素得分,但为了方便起见有时也使用等效Q分类分数,并按照斯皮尔曼公式对所有变量进行加权处理。相对于总体态度假设类型的QY因素模型来说,作为一些观点的Q样本陈述也都是一个可建议的微型假设,因此它们的每个陈述及其因素得分也可以进行相关比较。

针对用户管理模块和用户信息管理模块,是对该系统的使用用户进行管理的模块,可以了解该系统的推广情况以及Q方法论的应用情况。它们对系统总体的使用情况统计具有重要意义,对这些模块的关注可以大致掌握到该系统且运用其对Q方法论进行应用的研究者。这一部分为后面模块的用户信息进行管理、汇总

针对系统日志管理模块,是对系统应用过程进行监督,以了解当前用户应用情况以及问卷设计、添加、删除情况,这一部分主要记录其他模块的操作过程以及提供其他模块的查询需求。

前述的三个模块主要是为维护系统管理而设计的,从问卷管理模块开始就密切联系Q方法论,问卷设计包含Q方法中Q样本的选择结果(分类问题设计)、受访者的基本信息(背景问题设计)、Q排序规则(量表选择)、Q问卷操作步骤(问卷操作步骤)。另外,受访者对极端语句的解释为Q方法因素解释提供素材和参考。用户对受试者的选择即代表了研究者对P样本的选择。

针对数据分析模块即为执行Q分类提供数据分析及因素分类。

本发明总思路为:

S1、收集Q论汇或意见母体

指有关主题的观点、意见、命题等的集合。

S2、开发Q样本

从母体中抽取出来提供受试者分类所用的一组陈述或命题,可以通过对Q母体分析获得,也可以依据某种理论来选择陈述。要求必须使Q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通常包含40-50条陈述,对样本中的陈述随机编号做成Q卡片。

(问卷中分类问题的设计即是将确定的Q样本输入我们设计的系统中,系统能实现随机编号的需求)

S3、选择P样本

只需要较少的受试者,但不是随机挑的。受试者群是针对所有可能的应答者一种结构性样本,所考虑的问题有着理论上的联系,例如:预期他们对某一问题有着明确而且独特的观点,并从本质上界定着某一因素。要求其广度与包容性都要使人有最大把握相信这一组受试者和Q样本之下所讨论的主要因素都已经得到体现。(这一部分对应系统中最终问卷的调查对象)

S4、进行Q排序

受试者按照指导语对Q样本排序而使其观点模式化的过程,例如:从最同意到最不同意,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一方面每个受试者的排序结果都要记录在事先设计好的量表中(对应系统中受试者选择Q语句排序后最终呈现的分布状态)。量表一般呈“倒置”的正态分布。另一方面进行Q研究时除了要对Q样本和P样本外还需要设计一份问卷以了解受试者的背景(问卷设计中背景问题设计部分)。

S5、因素分析和因素解释

所有受试者排序完成后将进行数据分析和因素解释,数据分析按以下三个步骤:第一步计算所有Q排序的相关系数(对应系统相关分析部分);第二步对相关矩阵进行因子分析对应系统因素分析部分;第三步计算因子陈述的分值和差异值(对应系统因子得分计算部分)。

因素解释是针对Q因素模型中的Q样本陈述的因素得分中最高分、最低分以及0分进行解释(对应问卷设计中对极端排序进行解释部分)。

综上,本发明一方面通过Q问卷进行调查获取受试者主观态度;另一方面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且该系统解决了两个棘手的问题:第一个是消除了时间和空间等条件的限制。以往对Q方法的应用需要研究者与受访者进行实际接触、交谈来获取受访者的主观态度,为了节约成本或者避免麻烦,研究者更多选择就近的P样本,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和地域等条件的限制,而该系统可以通过线上与受试者连线,受试者结合问卷提示条件即可完成调查,节约了使用Q方法进行研究的成本,增加了P样本选择可能性。第二个是整合了相关分析和因素分析技术。该系统整合了因素分析技术,可直接对获取的调查数据进行因素分析,打破了以往需要借助其他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的局限。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