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兔角膜内皮的刮除装置

一种兔角膜内皮的刮除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兔角膜内皮的刮除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持部和工作部,导丝的外端顶部呈圆形一体增大成为膨大部,导丝的中部一体弯折呈一定角度,工作部的外壁上包覆有硅胶管,且硅胶管完全包覆导丝的外端。本发明,原材料取材广泛,成本低廉,生产加工设计都十分方便,便于规模化量产;手术部分不但具有钢丝的韧性,还兼具硅胶表面的柔软性,结构功能多样,外形调节变换灵活方便,其材质强度刚好保证可以刮除内皮,同时不会损伤后弹力层;设计合理,不仅拆卸方便,而且使用手感舒适,利于旋转刮除等多角度操作,大大减轻了医生手部的疲劳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741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630516.4

  • 发明设计人 王丽强;方逸凡;黄一飞;

    申请日2021-06-07

  • 分类号A61D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559 北京东岩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玉鹏

  • 地址 100853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2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9: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兔角膜内皮的刮除装置。

背景技术

角膜作为眼部解剖结构最外层,在组织学上从外向内由五层结构组成,分别是角膜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角膜内皮层。角膜内皮位于角膜最内侧,与房水和虹膜相邻,承担着屏障功能和泵功能,在维持角膜透明上发挥重要作用。

临床上角膜内皮功能受损会导致角膜水肿、混浊,称为大泡性角膜病变,在兔等动物体内机械损伤这层内皮结构会使动物角膜出现同样症状,可为研究这一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良好模型。

由于角膜内皮细胞仅由单层细胞构成,且与后弹力层连接紧密,目前普通的刮除内皮的器械多有坚硬锐利的缺陷,而且使用起来无论操作角度和使用手感都难以达到理想状态,常常会损伤后弹力层,造成更大程度的损伤。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CN 105055080 B公开了一种“角膜内皮细胞刮除器”,该角膜内皮细胞刮除器包括刮除匙、手柄和若干条通道,匙尖上设有出口和显微刮除台,显微刮除台用于刮除角膜内皮细胞,并且在手柄内部和刮除匙内部设置了多个通道,然而该结构最大的弊端是使用时的操作手感以及灵活性较差,显然,刮除角膜内皮是一项十分精密的程序,对手术细节的控制极其严格,因此医生对于手术器械的操作手感和灵活性要求必然也是最高的,如果手术器材用起来不顺手或者不能实现自由完善的功能动作,不仅会大大影响刮除效果,甚至会产生手术风险,由于上述专利产品的结构多为固定连接模式,使用过程中不能根据需求来调节转变形态,因此在手感、灵活性以及操作舒适度等结构设计考量上都较为欠缺,存在一定的客观使用缺陷。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设计一种结构合理,简单实用,操作手感灵活舒适,并且满足只刮除角膜内皮细胞而不损伤后弹力层的新式器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缺少目前尚无便于灵活操作的器械可以刮除角膜内皮细胞而不损伤后弹力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兔角膜内皮的刮除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持部和工作部,所述手持部为中空的柱状,所述工作部为圆柱形导丝,所述导丝的外端顶部呈圆形一体增大成为膨大部,所述导丝的内端穿入所述手持部内固定连接,所述导丝的中部一体弯折呈一定角度,所述工作部的外壁上包覆有硅胶管,且所述硅胶管完全包覆所述导丝的外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手持部包括基准段和调节段,所述调节段的内径大于所述基准段的外径,所述调节段套设于所述基准段的尾部外,所述基准段的外周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段的内周面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契合的内螺纹,所述调节段通过所述外螺纹以及内螺纹沿所述基准段的轴向移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手持部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一段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手持部的周向端面平行,所述滑槽的外部设有滑钮,所述滑钮的底部朝向所述手持部的轴心垂直穿设有一根螺杆,且所述螺杆穿设于所述滑槽,所述导丝穿入所述手持部的内端并同轴连接有一个加强套,所述手持部、加强套和导丝的内端同轴布置,所述螺杆穿入所述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强套的外壁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螺杆上螺旋套设有一个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设置于所述滑槽的外部,所述调节旋钮与所述螺杆通过螺纹形式移动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槽的长度小于所述手持部直径的一半,所述调节旋钮的直径大于所述滑钮的直径,所述滑钮的直径大于所述滑槽的直径,所述螺杆的直径小于所述滑槽的直径。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滑钮的底部开设有盲孔,所述螺杆露出所述滑槽的一端与所述盲孔通过螺纹形式可拆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加强套朝向所述导丝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导丝的内端插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加强套朝向所述螺杆的一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螺杆穿入所述滑槽的一端插装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导丝的外露于所述手持部的部分全长为2.6cm,所述导丝的外端至其弯折处的距离为2cm,所述导丝穿入所述手持部的穿入点至所述弯折处的距离为0.6cm,所述导丝的直径为1mm,所述膨大部的直径为2.4mm,所述硅胶管的最外端超过所述膨大部的最外端1mm,所述手持部的长度为11cm,所述导丝弯折形成的角度为135°。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手持部的外周面上沿轴向一体设有多排均匀间隔的凹纹,每排所述凹纹由多个均匀间隔布置的凹孔组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手持部还包括拆卸帽,所述拆卸帽设置于所述手持部与导丝的连接处,所述拆卸帽呈圆锥筒状,所述拆卸帽的锥底端与所述手持部的主体通过螺纹形式可拆卸连接,所述导丝由所述拆卸帽的锥顶端穿入后固定连接于所述手持部内。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原材料取材广泛,成本低廉,均为常用器材,生产改造都十分方便,便于规模化量产;

2、工作部分不但具有钢丝的韧性,还兼具硅胶表面的柔软性,其材质强度刚好保证可以刮除内皮,同时不会损伤后弹力层;

3、结构设计合理,不仅拆卸方便,而且使用手感舒适,功能多样,利于旋转刮除等操作,大大减轻了医生手部的疲劳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外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轴向旋转9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内部结构局部透视图;

图4为图1未装配硅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轴向旋转9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的第一种变化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1的第二种变化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B部分的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兔角膜内皮的刮除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并且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的基础上对本文所述内容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中使用的科学和技术名词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方便描述不同的部件,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关系、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兔角膜内皮的刮除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手持部1和工作部2,手持部1优选制作为中空的柱状,其形状与临床常用显微手术器械尺寸一致,工作部2的制作材料优选为圆柱形不锈钢材质导丝,手持部1和工作部2两部分之间均由精度更高的机器加工制造,从而可以更好地形成稳固的连接结构,从而带来舒适的使用体验和满意的治疗效果。

如图4至图6所示,导丝的最外端形状制作呈圆形,同时体积也一体增大成为膨大部3,工作部2的外壁上包覆有硅胶管4,且硅胶管4完全包覆住导丝的最外端,以使硅胶管4能够完全包覆工作部2的钢丝,这样,工作部2的以及其外包覆的硅胶管5二者整体作为刮除角膜内皮的主要工作部分,此结构设计可以刮除段的表面强度恰好可以保证只损伤内皮,不会损伤后弹力层。

导丝的最内端则穿入手持部1的内部固定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导丝的中段则一体弯折形成一定的角度(即图1中的∠ABC),该角度形状优选制作为135°平滑的圆弧状倒角,该设计的优点是,在工作使用时,圆弧状倒角ABC的角度恰好可以避开图11中角膜后的虹膜16和晶状体17,有效减少该手术器械造成的副损伤。

如图1至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外形各个结构参数的最优方案,导丝的外露于手持部1的部分(即ABC段)全长优选设计为2.6cm,其中,导丝的最外端至其弯折处的距离(即AB段)优选设计为2cm,导丝穿入手持部1的穿入点至弯折处的距离(即BC段)为0.6cm。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导丝的主体直径优选设计为1mm,导丝的膨大部3的直径优选设计为2.4mm,硅胶管4的最外端包覆并超过膨大部3的最外端的距离优选为1mm,之所以该处硅胶管4设计成超出膨大部31mm的结构,目的是为了让此处硅胶管的材质可以通过术者手的力度,来保证此处在手术时,硅胶管的材质只刮除角膜内皮18而不损伤后弹力层19(参见图11、12),从而达到刮除准确、风险可控,操作稳定的手术效果。

进一步优选的,本发明的手持部1共包括基准段5和调节段6两部分,两部分之间设计加工成可伸缩的模式,从而使其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灵活的调节长短。

其中,基准段5和调节段6首尾对接时,手持部1的长度优选设计为11cm,基准段5和调节段6可以各占一半的长度。并且调节段6的内径要设计为大于基准段5的外径,进而使得调节段6可以轴向移动地套设于基准段5的尾部外。

如图7、图8所示,基准段5和调节段6连接方式采用内、外螺纹移动连接的形式,具体结构为:基准段5的外周面上加工开设有外螺纹7,调节段6的内周面上加工开设有与上述外螺纹相互匹配旋转契合的内螺纹(图中未示出),这样一来,调节段6就可以通过外螺纹7和内螺纹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沿着基准段5的轴向移动,从而医生在手术时,只需要简单地旋转调节段6,就可以快速方便地调节基准段5和调节段6的间距大小,实现手持部1长短的伸缩功能。

如图1至图10所示,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的手感和使用的灵活性,在手持部1的外周面上可以开设有一段滑槽8,该滑槽8与手持部1的周向断面平行,并且滑槽8的长度最多不要超过手持部1周长的一半,具体长度值可根据手术需要的调节范围酌情设计。

滑槽8的外部设有一个滑钮9,该滑钮9优选设计为圆形,滑钮9的底部中心朝向手持部1的轴心垂直穿设有一根螺杆10,并且该螺杆10同时由外至内地穿设于滑槽8中,导丝穿入手持部1的内端处同轴连接有一个加强套12,手持部1、加强套12和导丝的内端同轴布置,最后,螺杆10穿入滑槽8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加强套12的外壁上,采用加强套12的设计是由于导丝较细,质地柔软,避免螺杆10与导丝直接接触,在操作时产生导丝受力变形。

这样,当医生手术时只需要用指尖轻轻滑动滑钮9,就可以使滑钮9沿滑槽8的方向来回移动,进而在螺杆10和加强套12的传动带动下,使得滑钮9的动力转换成导丝的旋转运动,然后使得工作部2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旋转微调,即其可调节角度范围与滑槽8的角度范围相同,在周向空间上具备一定的方向变化,因而具备了完成更为复杂的手术操作动作的能力,以适应刮除手术中对角度和操作手感上的多种客观需求,并且该结构设计简单,制造成本很低,同时对手术者的操作要求也很低,只需要指尖的拨动即可快速实现微调,简单而实用。

优选的,该加强套12可以是硬度较高的圆柱体材料,并且由于导丝较细,质地柔软,为了防止大幅度的旋转晃动影响导丝结构变形,还可以在手持部1的内部一体加工出一个匹配围绕在该加强套12外周面的固定架,以防加强套12旋转时跑偏产生力矩时,会影响导丝形状以及产生额外的手术风险。

进一步优选的,螺杆10上套设有一个调节旋钮11,调节旋钮11设置于滑槽8的外部,调节旋钮11与螺杆10也可以通过内、外螺纹形式实现移动连接,该结构的优点是,当作业时医生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需要锁定滑钮9的位置不动然后再进行刮除时,就可以用一个指尖将调节旋钮11拨动拧紧后即可使其贴紧在手持部1的外壁上,利用摩擦阻力阻止滑钮9和螺杆10的进一步转动,反之,当再需要移动滑钮9的位置时,只要指尖反向将调节旋钮11拨动即可使其与手持部1的外壁松开,操作起来十分简单便捷。

进一步优选的,上述调节旋钮11的直径要大于滑钮9的直径,因为滑钮9只需按住拨动即可操作,而调节旋钮11需要旋转并且位置处于滑钮9下方,因此调节旋钮11需要与手指有较广阔的接触面积,否则调节旋钮11过小指尖将难以触及。

进一步优选的,滑钮9的直径大于滑槽8的直径,以使其始终保持在外部滑动,防止进入滑槽8的内部,螺杆10的直径小于滑槽8的直径,以便于螺杆10在滑槽8内滑动。

为了便于拆卸,更换,清洁等等因素的需要,滑钮9的底部还可以开设有盲孔(图中未示出),螺杆10露出滑槽8的一端与盲孔通过螺纹形式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该零部件的拆卸。

其次加强套也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的组装模式,其中,加强套12朝向导丝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导丝的内端插装于第一安装孔内固定,此处可优选采用插装连接或者缠绕连接,利用阻力使其固定;加强套12朝向螺杆10的一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图中未示出),螺杆10穿入滑槽8的一端插装于第二安装孔内,此处优选可优先采用内、外螺纹的可拆卸连接方式,如此一来,该结构就可以圆满解决了内部零件的拆装问题。

进一步优选的,考虑到手术过程中便于防滑和器械手持稳定性的问题,在手持部1的外周面上沿轴向方向一体设有多排均匀间隔的凹纹,并且每排凹纹由多个均匀间隔布置的凹孔12组成,本发明中每排凹纹优选由四个等间距的凹孔12组成,凹孔12的形状优选设计为椭圆形,手持部1表面的凹纹十分适合手持及灵活操作时的对稳定性的要求。

如图9和图10所示,进一步优选的,手持部1的前端还包括一个拆卸帽13,该拆卸帽13设置于手持部1与导丝的连接处,进一步起到方便拆卸内部结构的作用。

其中,拆卸帽13的外形呈圆锥筒状,拆卸帽13的锥底端与手持部1的主体通过螺纹形式可拆卸连接,导丝由拆卸帽13的锥顶端穿入后再固定连接于手持部1内,显然,导丝穿入手持部1的一端由于口径太小,因此非常不便于该处零部件的拆卸更换,采用拆卸帽13的结构增加了拆装的操作空间,而且圆锥结构也更适合手持的手感和操作的便捷,另外圆锥结构连接的稳定性也更好。

如图1、图11、图12所示,本发明的使用说明如下:

本发明配合临床15°角膜穿刺刀使用,使用前,首先用穿刺刀在角巩膜缘14做一2.4mm左右的切口,然后操作手持部1,使膨大部3可以从该切口进入眼内,进行刮除手术,同时,手持部1的AB段的优选设计长度足以覆盖全范围的角膜15,硅胶管的材质可以通过术者手的力度保证只刮除角膜内皮18而不损伤后弹力层19,从而达到准确、可控、稳定的手术效果,而∠ABC的优选设计角度则恰好可以使其在手术时有效地避开角膜15后的虹膜16和晶状体17,从而有效减少该手术器械造成的副损伤,再者,滑钮、手持部的变形结构则可以从三维空间内实现小范围的局部形态微调,无论对医生的操作手感、还是刮除的灵活性以及精准稳定性上都提供了便利。

本发明,原材料取材广泛,成本低廉,生产加工设计都十分方便,便于规模化量产;手术部分不但具有钢丝的韧性,还兼具硅胶表面的柔软性,结构功能多样,外形调节变换灵活方便,其材质强度刚好保证可以刮除内皮,同时不会损伤后弹力层;设计合理,不仅拆卸方便,而且使用手感舒适,利于旋转刮除等多角度操作,大大减轻了医生手部的疲劳感。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发明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