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

一种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

摘要

一种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其包括内套部件,套设在所述内套部件上的外套部件,以及至少一条开设在所述内套部件与外套部件之间的储油沟槽。所述内套部件包括一个轴套本体,多个设置在所述轴套本体上的镶嵌孔,以及多个分别镶嵌在所述镶嵌孔中的固体自润滑圆柱粒。所述储油沟槽与所述镶嵌孔相连通,所述储油沟槽用于储存润滑油并把润滑油输送到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含有大量微孔用于吸附润滑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不仅可以提高轴承与转轴之间的润滑效果,减少摩擦阻力,减低轴承与转轴之间的磨损,而且在所述自润滑动轴承使用寿命内保持向轴承提供润滑,使该自润滑动轴承免于维护,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2666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图元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66182.9

  • 发明设计人 叶洪源;

    申请日2021-05-24

  • 分类号F16C33/1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89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燕宏伟

  • 地址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惠民街道泾渭路137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16:2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

背景技术

自润滑动轴承,一般采用金属中空圆柱轴套部件,中空圆柱轴套部件分布有一定数量的镶嵌孔,固体自润滑圆柱粒安装在镶嵌孔中,固体自润滑圆柱粒含有大量微孔,用于吸附润滑油,吸附的润滑油起到润滑作用。但是固体自润滑圆柱粒吸附的润滑油数量有限,而且轴承在工作中,吸附的润滑油不断蒸发及流失,使得轴承与转轴之间的润滑效果大大下降,摩擦阻力增加,加速轴承与转轴之间的磨损。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其包括一个内套部件,一个套设在所述内套部件上的外套部件,以及至少一条开设在所述内套部件与外套部件之间的储油沟槽。所述内套部件包括一个轴套本体,多个设置在所述轴套本体上的镶嵌孔,以及多个分别镶嵌在所述镶嵌孔中的固体自润滑圆柱粒。所述储油沟槽与所述镶嵌孔相连通,所述储油沟槽用于储存润滑油并把润滑油输送到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含有大量微孔用于吸附润滑油。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镶嵌孔所占用的面积为所述轴套本体的外表总面积的10%至36%。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沟槽由多个沟槽组成,或者为单个沟槽。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沟槽开设在所述内套部件的外表面,或是开设在所述外套部件的内表面,或是同时开设在所述内套部件的外表面和所述外套部件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储油沟槽是螺纹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套部件通过胶水粘结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套部件内,或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套部件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采用胶水粘接安装在所述镶嵌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为含有大量微孔的石墨材料或含有大量微孔的粉末冶金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轴套本体由铜合金制造,所述外套部件由铜合金或钢制造进一步地,所述外套部件设置有注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其外套部件和内套部件之间设置有内部储油沟槽,该内部储油沟槽与每一个安装有固体自润滑圆柱粒的镶嵌孔连通,从而当所述内部储油沟槽储存有润滑油时,其可以将润滑油输送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进而一方面使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的一端浸泡在润滑油中,提高了固体自润滑圆柱粒的含油量,另一方面储存在外沟槽中的润滑油可以及时补充轴承在工作中,固体自润滑圆柱粒中蒸发及流失的润滑油,从而提高了轴承与转轴之间的润滑效果,减少摩擦阻力,减低轴承与转轴之间的磨损。由于润滑油存储在由所述内、外套部件之间的密封储油沟槽中,该润滑油在所述自润滑动轴承使用寿命内保持向轴承提供润滑,从而使该自润滑动轴承免于维护,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3条径向储油沟槽的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内、外套部件都设置有沟槽的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带有螺纹式储油沟槽的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包括一个内套部件10,一个套设在所述内套部件10上的外套部件20,以及至少一条开设在所述内套部件10与外套部件20之间的储油沟槽3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带有内部储油沟槽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还包括润滑油等,另外其作为一个独立的零部件,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安装在设备中,这些应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内套部件10包括一个轴套本体11,多个设置在所述轴套本体11上的镶嵌孔12,多个分别镶嵌在该镶嵌孔12中的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所述轴套本体11可以由铜合金制成。该轴套本体11的直径大小以及壁厚应根据所应用的领域来设计,在本实施例中,也不对其进行限定。可以想到的是,所述轴套本体11是一个中空圆柱体。

所述镶嵌孔12开设在所述轴套本体11上,且皆为通孔,其所占用的面积为所述轴套本体11外表总面积的10%至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镶嵌孔12占用的面积为所述轴套本体11外表总面积的26%。多个所述镶嵌孔12成排地开设在所述轴套本体11上。

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的数量与所述镶嵌孔12的数量相同,其每一个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采用胶水粘接安装在相应的所述镶嵌孔12中。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可以由含有大量微孔的石墨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含有大量微孔的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制成。当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由石墨材料制成时,石墨含量大于80%。当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由铜基粉末冶金材料制成时,铜含量大于50%。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所含有的微孔用于吸附和存储润滑油,微孔的大小及数量,可以通过改变材料成分及生产工艺加以调整,这是现有技术而且不是本发明提出需要保护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内套部件10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轴套本体11轴向一端的法兰档边14,所述法兰档边14用于安装自润滑动轴承。所述法兰挡边1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外套部件20可以通过胶水粘结固定安装在所述内套部件10上,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内套部件1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部件20通过胶水粘结固定在所述内套部件10上。所述外套部件20可以由铜合金制造或由钢制造。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套部件由钢制造。当然为了加注润滑油,所述外套部件20上开设有一个注油孔21。

所述储油沟槽30设置在所述内套部件10的外表面,或是开设在所述外套部件20的内表面,或是同时开设在所述内套部件10的外表面和所述外套部件20的内表面。图1所示,1条径向储油沟槽30设置在所述外套部件20内圆柱面,该1条径向储油沟槽30与所有所述镶嵌孔12连通,从而可以将储油沟槽30中的润滑油输送到所述镶嵌孔12,进而使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的一端浸泡在润滑油中并由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吸收或存储,达到提高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润滑能力的目的。所述储油沟槽30的深度可以设置为0.5mm至2mm,根据实际需要及工艺要求确定。

图3所示的结构示意图采用3条径向分布的储油沟槽30,该3条储油沟槽30设置在所述外套部件20内圆柱面;在3条径向分布的储油沟槽30之间还设置有多条轴向储油沟槽30,这样所有的储油沟槽30连通在一起。当然,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及工作环境,这些储油沟槽30可以仅仅部分连通在一起。

在如图4的实施例中,储油沟槽30由设置在所述内套部件10外圆柱表面上的6条径向分布的储油沟槽15和设置在所述外套部件20内圆柱面上的4条轴向储油沟槽22组成,同样所有的储油沟槽30连通在一起。

在如图5的实施例中,所述储油沟槽30采用螺纹结构。该螺纹储油沟槽30设置在外套部件20内圆柱面,并连通所有的所述镶嵌孔12,该螺纹储油沟槽30中的润滑油可以流通到所有安装在所述镶嵌孔12中的所述固体自润圆柱粒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免维护自润滑动轴承,其外套部件20和内套部件10之间设置有内部储油沟槽30,该内部储油沟槽30与安装有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的镶嵌孔12连通,从而当所述内部储油沟槽30储存有润滑油时,其可以将润滑油输送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进而一方面使所述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的一端浸泡在润滑油中,提高了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的含油量,另一方面储存在储油沟槽30中的润滑油可以及时补充轴承在工作中,固体自润滑圆柱粒13中蒸发及流失的润滑油,从而提高了轴承与转轴之间的润滑效果,减少摩擦阻力,减低轴承与转轴之间的磨损。由于润滑油存储在由所述内、外套部件之间的密封储油沟槽30中,该润滑油在所述自润滑动轴承使用寿命内保持向轴承提供润滑,从而使该自润滑动轴承免于维护,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发明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