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屠宰型麻黄肉鸡配套系的育种方法

一种屠宰型麻黄肉鸡配套系的育种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屠宰型麻黄肉鸡配套系的育种方法,首先建立三个专门化品系:生长速度中等偏快,产蛋率高的黄鸡纯系Y1;生长速度中等偏慢,产蛋率高的麻黄鸡纯系M1;生长速度中等偏快的快大型麻黄鸡纯系M2;再以选育育成的黄鸡纯系Y1作为作为第一母本,以选育育成的麻黄鸡纯系M1作为第一父本,杂交得到终端母本F1;最后以选育育成的麻黄鸡纯系M2作为终端父本,与终端母本F1杂交,得到商品代的屠宰型麻黄鸡。本发明的屠宰型麻黄肉鸡胴体毛孔细致,具有显著“双胸”特征,肉质好,鸡肉风味佳,适合屠宰加工,屠宰率≥91%,冰鲜运输对肉质、风味影响较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800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市南海种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40963.0

  • 发明设计人 邓炳真;

    申请日2021-05-18

  • 分类号A01K67/02(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05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左恒峰

  • 地址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塱下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5:3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禽遗传育种,具体涉及一种屠宰型麻黄肉鸡配套系的育种方法。

背景技术

受食品安全影响,多个地区对活禽销售逐渐收紧,未来活禽交易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市场将逐渐从活禽交易转变为冰鲜鸡。肉鸡冰鲜上市后,对鸡肉品质的评判标准主要为鸡只的胴体性状,腿比率高、毛孔细密、皮肤紧实度好的冰鲜鸡更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主流的以冰鲜上市的肉鸡品种为白羽肉鸡,其鸡肉肉质和风味较差,不符合两广和港澳地区市场对鸡肉品质的要求。因此,针对地区市场对冰鲜鸡的偏好,需要一种胴体性状优秀、养殖效率较高、鸡肉品质好的品种,以满足两广和港澳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屠宰型麻黄肉鸡配套系的育种方法,通过该育种方法能够获得一种胴体性状优秀、养殖效率高、鸡肉品质好的屠宰型麻黄肉鸡。

本发明采用专门化品系培育方法,分父本品系和母本品系选育,分别有第一母本黄鸡纯系Y1,第一父本麻黄鸡纯系M1和终端父本麻黄鸡纯系M2,各品系选择改良的目标性状不同,黄鸡纯系Y1主要在兼顾繁殖性能的基础上,进行肉用性能、生长速度的选择,麻黄鸡纯系M1主要选择体型外貌和繁殖性能,麻黄鸡纯系M2主要选择体型外貌和生长速度;本发明以石歧杂鸡为育种素材,运用闭锁家系选育法及数量遗传学原理,经过持续多个世代的选择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纯系,再经过杂交试验,育成屠宰型麻黄肉鸡配套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屠宰型麻黄肉鸡配套系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三个专门化品系:(1)生长速度中等偏快,产蛋率高的黄鸡纯系Y1;(2)生长速度中等偏慢,产蛋率高的麻黄鸡纯系M1;(3)生长速度中等偏快的快大型麻黄鸡纯系M2,;

S2.以选育育成的黄鸡纯系Y1作为第一母本,以选育育成的麻黄鸡纯系M1作为作为第一父本,杂交得到终端母本F1;

S3.以选育育成的麻黄鸡纯系M2作为终端父本,与所述终端母本F1杂交,得到商品代的屠宰型麻黄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黄鸡纯系Y1具有黄羽、慢羽、黄胫、黄喙特征,高峰期产蛋率大于86%;所述麻黄鸡纯系M1具有麻黄羽、慢羽、体型滚圆特征,高峰期产蛋率大于83%;所述麻黄鸡纯系M2具有麻黄羽、慢羽、矮胫特征,高峰期产蛋率大于7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黄鸡纯系Y1的选育方法如下:以石歧杂鸡作为零世代,将零世代的公鸡和母鸡进行自由交配,6周龄时选留体重适中、体型适中、黄羽、慢羽、黄胫、黄喙的个体,20周龄时选留体重中等偏高、肌肉丰满的个体,46周龄时选择高峰期产蛋率大于86%的个体留种作为第一世代;对留种个体进行横交和扩繁,并按同一标准选择后代个体作为第二世代,以此类推,经过3个以上世代的持续选育,育成所述黄鸡纯系Y1。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6周龄时选留体重为700-840g的母鸡和体重为800-940g的公鸡,20周龄时选留体重为1780-2000g、胫长≤6.0cm、胫围4.5-5.3cm的母鸡和体重为2980-3120g、胫长7.0-7.8cm、胫围≥5.6cm的公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麻黄鸡纯系M1的选育方法如下:以石歧杂鸡作为零世代,将零世代的公鸡和母鸡进行自由交配,6周龄时选留体重中等偏低、麻黄羽、黄胫、慢羽的个体,20周龄时选留增重适中、矮胫、胫围较粗的个体,46周龄时选择高峰期产蛋率大于83%的个体留种作为第一世代;对留种个体进行横交和扩繁,并按同一标准选择后代个体作为第二世代,以此类推,经过3个以上世代的持续选育,育成所述麻黄鸡纯系M1。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6周龄时选留体重为600-740g的母鸡和体重为690-820g的公鸡,20周龄时选留体重为1680-1900g、胫长≤5.7cm、胫围4.5-5.8cm的母鸡和体重为2780-3000g、胫长6.0-6.8cm、胫围5.4-6.4cm的公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麻黄鸡纯系M2的选育方法如下:以石歧杂鸡作为零世代,将零世代的公鸡和母鸡进行自由交配,6周龄时选留体重中等偏高、体型浑圆、麻黄羽、黄胫、慢羽的个体,20周龄时选留体重中等偏高、增重高、矮胫、胫围较粗的个体,46周龄时选择高峰期产蛋率大于70%的个体留种作为第一世代;对留种个体进行横交和扩繁,并按同一标准选择后代个体作为第二世代,以此类推,经过3个以上世代的持续选育,育成所述麻黄鸡纯系M2。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6周龄时选留体重为700-830g的母鸡和体重为860-960g的公鸡,20周龄时选留体重为1820-2000g、胫长4.8-5.8cm、胫围≥4.9cm的母鸡和体重为2900-3060g、胫长5.8-6.8cm、胫围≥5.5cm的公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母本F1具有麻羽或黄羽、矮胫、黄胫、黄喙、慢羽特征,高峰期产蛋率约为86%,66周龄产蛋约183个,全期成活率大于9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商品代的屠宰型麻黄鸡的屠宰率≥91%,70日龄母鸡重1700±200g,料肉比约为2.53,腹脂率≤5%,63日龄公鸡重1900±300g,料肉比约为2.30,腹脂率≤4%。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两个专门化品系黄鸡纯系Y1和麻黄鸡纯系M1杂交得到终端母本F1,使其具有一半的优质黄鸡血统,产蛋率高、肉质好、鸡肉风味好,淘汰鸡售价高,养殖成本低,再将终端母本F1与终端父本麻黄鸡纯系M1杂交得到商品代屠宰型麻黄鸡,其为慢羽品系,成年公鸡单冠直立,冠色、肉髯鲜红,体呈矩形,胸肌发达,羽毛酱红色,尾羽黑色,腿短粗壮;母鸡体型滚圆,结实,羽色麻黄,具有矮脚、胫黄、皮黄、性早熟(鸡冠发育较早)的特点。商品代肉鸡胴体毛孔细致,具有显著“双胸”特征,肉质好,鸡肉风味佳,适合屠宰加工,冰鲜运输对肉质、风味影响较小。商品代屠宰型麻黄鸡具有极佳的生产性能,其屠宰率≥91%,70日龄母鸡平均重1700g,料肉比为2.53,腹脂率≤5%,63日龄公鸡平均重1900g,料肉比为2.30,腹脂率≤4%。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屠宰型麻黄肉鸡配套系制种模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构思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培育了一种屠宰型麻黄肉鸡新品种,具体过程为:

(1)黄鸡纯系Y1的选育:以石歧杂鸡作为零世代,将零世代的公鸡和母鸡进行自由交配,6周龄时选留体型适中、体重为700-840g的母鸡和体重为800-940g的公鸡,个体特征黄羽、慢羽、黄胫、黄喙,20周龄时选留肌肉丰满、体重为1780-2000g、胫长≤6.0cm、胫围4.5-5.3cm的母鸡和体重为2980-3120g、胫长7.0-7.8cm、胫围≥5.6cm的公鸡,46周龄时选择高峰期产蛋率大于86%的个体留种作为第一世代;对留种个体进行横交和扩繁,并按同一标准选择后代个体作为第二世代,以此类推,经过3个世代的持续选育,育成具有黄羽、慢羽、黄胫、黄喙特征、肉质优秀、生产性能稳定的黄鸡纯系Y1;

(2)麻黄鸡纯系M1的选育:以石歧杂鸡作为零世代,将零世代的公鸡和母鸡进行自由交配,6周龄时选留体重为600-740g的母鸡和体重为690-820g的公鸡、个体特征为麻黄羽、黄胫、慢羽,20周龄时选留体重为1680-1900g、胫长≤5.7cm、胫围4.5-5.8cm的母鸡和体重为2780-3000g、胫长6.0-6.8cm、胫围5.4-6.4cm的公鸡,46周龄时选择高峰期产蛋率大于83%的个体留种作为第一世代;对留种个体进行横交和扩繁,并按同一标准选择后代个体作为第二世代,以此类推,经过3个世代的持续选育,育成具有麻黄羽、慢羽、产蛋率高、生产性能稳定的麻黄鸡纯系M1。

(3)麻黄鸡纯系M2的选育:以石歧杂鸡作为零世代,将零世代的公鸡和母鸡进行自由交配,6周龄时选留体型浑圆、体重为700-830g的母鸡和体重为860-960g的公鸡、个体特征为麻黄羽、黄胫、慢羽,20周龄时选留体重为1820-2000g、胫长4.8-5.8cm、胫围≥4.9cm的母鸡和体重为2900-3060g、胫长5.8-6.8cm、胫围≥5.5cm的公鸡,46周龄时选择高峰期产蛋率大于70%的个体留种作为第一世代;对留种个体进行横交和扩繁,并按同一标准选择后代个体作为第二世代,以此类推,经过3个以上世代的持续选育,育成具有麻黄羽、慢羽、生长速度快、生产性能稳定的麻黄鸡纯系M2。

(4)以麻黄鸡纯系M1作为第一父本,黄鸡纯系Y1作为第一母本,杂交得终端母本F1。

(5)以麻黄鸡纯系M2作为终端父本,与终端母本F1杂交,得到商品代的屠宰型麻黄鸡。

商品代屠宰型麻黄鸡特点:体型滚圆,具有“双胸”特征,毛孔细致,肉质、风味优秀,适合屠宰加工,冰鲜运输对肉质、风味影响较小。

表1商品代屠宰型麻黄鸡的生产性能

从表1可以看出,商品代屠宰型麻黄鸡的屠宰率≥91%,70日龄母鸡重1700g,料肉比为2.53,腹脂率≤5%,63日龄公鸡重1900g,料肉比为2.30,腹脂率≤4%,表明商品代肉鸡具有极佳的生产性能。

表2为终端母本F1的生产性能。

表2终端母本F1的生产性能

终端母本F1具有一半的优质黄鸡血统,其肉质好、鸡肉风味好,淘汰鸡售价高,养殖成本低,具有优秀的生产性能,从表2可以看出,高峰期产蛋率达86%,66周龄产蛋183个,全期成活率大于92%。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