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儿奶瓶自动清刷消毒装置

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儿奶瓶自动清刷消毒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刷消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儿奶瓶自动清刷消毒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推料、自动喷洒消毒液且消毒充分的医疗儿科用婴儿奶瓶自动清刷消毒装置。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儿奶瓶自动清刷消毒装置,包括有固件、箱体和储水箱,固件上部内侧设有箱体,箱体上设有储水箱,固件内侧设有推进机构,箱体上部内侧设有清刷机构,推进机构与清刷机构配合。本发明通过设有出水机构,清刷机构运转带动出水机构运转,进而使储水箱自动喷出消毒液,从而达到了自动喷洒消毒液的目的,通过设有开门机构,开门机构能够防止消毒液从箱体内向外喷洒,如此能够使奶瓶内外表面消毒更彻底。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805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米旗旗;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76379.6

  • 发明设计人 米旗旗;

    申请日2021-04-08

  • 分类号A47L15/39(20060101);A47L15/28(20060101);A47L15/42(20060101);A47L15/5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马安堂社区布龙路369号东海王工业区4栋201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4:0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刷消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儿奶瓶自动清刷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生儿科中,新生儿需要喝奶粉,而奶粉皆是通过奶瓶进行冲泡的,奶瓶使用后,皆是需要进行清洗,且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及细菌的传播,清洗后需要进行消毒,但是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首先现有的新生儿科奶瓶在消毒过程中,其内部消毒不够彻底,仍然会残留少量的细菌;其次,现有技术中缺少快速消毒结构,其主要为人工手动消毒,如此费时费力且效率较低。

专利申请CN210131896U,公开日为2020.03.10,公开了一种新生儿科用奶瓶清理消毒装置,包括有紫外线消毒灯、消毒室、箱体、清理室、蜂鸣器、第一导水管、进水管、进水阀、小型水泵和温度传感器等,通过将奶瓶套设于清理室中的硬质水管上,事先通过基座上的控制器控制电热管对储水腔内部的清洁水加热,通过第二导水管将热水抽出,并通过第一导水管输出至喷管中,经硬质水管流经旋转喷头喷出,从而对奶瓶的内壁上进快速清理,随后打开第一箱门,将奶瓶放置于消毒室内部,通过控制器控制消毒室内的紫外线消毒灯进行照射,杀死大量的细菌病毒,实现高效率的杀菌消毒,然而该装置结构过于复杂,经济成本较高。

因此,亟待研发一种能够自动推料、自动喷洒消毒液且消毒充分的医疗儿科用婴儿奶瓶自动清刷消毒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推料、自动喷洒消毒液且消毒充分的医疗儿科用婴儿奶瓶自动清刷消毒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人工手动消毒不彻底、费时费力且效率较低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儿奶瓶自动清刷消毒装置,包括有固件、箱体和储水箱,固件上部内侧设有箱体,箱体上设有储水箱,固件内侧设有推进机构,箱体上部内侧设有清刷机构,推进机构与清刷机构配合。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固件内部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内侧设有气缸,气缸顶部设有推动柱,推动柱与箱体滑动式连接,推动柱顶部设有放置台,放置台位于箱体内部。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箱体内侧顶部设有固定轴承,箱体顶部内侧设有固定转套,固定转套内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底部设有转动架,第一转轴下部设有第一直齿轮,箱体内侧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与第一直齿轮啮合,固定轴承内侧转动式设有齿圈,第二直齿轮与齿圈啮合,齿圈上与转动架上均设有两根清刷棒。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放置台上设有两块支撑板,两块支撑板内侧均滑动式设有顶杆,顶杆内侧设有夹具,两根顶杆上均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内侧与夹具连接,第一弹簧外侧与支撑板连接,箱体内侧设有两块第一压块,第一压块与顶杆配合。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箱体顶部设有第二支架,第二支架内侧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上设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绕有拉绳,拉绳与放置台连接,第三转轴上设有第二压块,第三转轴上绕有第一扭力弹簧,第一扭力弹簧连接在第二支架与绕线轮之间,第一转轴顶部设有斜齿轮组,斜齿轮组与第三转轴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箱体上设有第三支架,箱体上设有第四支架,第三支架内侧滑动式设有齿条,齿条上设有第三压块,齿条上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侧与第三支架连接,第二弹簧另一侧与第三压块连接,齿条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第四支架滑动式连接,第一转轴上部设有第三直齿轮,第三直齿轮与齿条啮合,储水箱下部内侧滑动式设有滑动杆,滑动杆中部连接有第一挡板,第一挡板与储水箱配合,滑动杆上绕有两根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一侧与储水箱连接,第三弹簧另一侧与滑动杆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箱体上设有两根第五支架,上下两侧的第五支架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挡板,第二挡板与箱体配合,第二挡板上设有两块连接块,箱体内侧转动式设有两根转动杆,上下两侧的转动杆上均设有扭转块,扭转块与连接块配合,转动杆上绕有第二扭力弹簧,第二扭力弹簧一侧与转动杆连接,第二扭力弹簧另一侧与箱体连接。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第二支架的材料为合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通过设有推进机构,人们使推进机构运转,推进机构使奶瓶向上移动,从而达到了自动推料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有清刷机构,人们使清刷机构运转,清刷机构对奶瓶内外壁进行清刷消毒,从而达到了消毒的目的;

3、本发明通过设有夹紧机构,推进机构运转带动夹紧机构运转,进而将奶瓶夹紧,如此达到了自动夹紧的效果,从而能够防止奶瓶掉落,并使其内外壁消毒更充分;

4、本发明通过设有转动机构,推进机构运转带动转动机构运转,继而使清刷机构运转,清刷机构对奶瓶内外壁进行清刷消毒,从而达到了自动清刷消毒的目的;

5、本发明通过设有出水机构,清刷机构运转带动出水机构运转,进而使储水箱自动喷出消毒液,从而达到了自动喷洒消毒液的目的;

6、本发明通过设有开门机构,开门机构能够防止消毒液从箱体内向外喷洒,如此能够使奶瓶内外表面消毒更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推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清刷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夹紧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转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转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出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开门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件,2-箱体,3-储水箱,4-推进机构,41-第一支架,42-气缸,43-推动柱,44-放置台,5-清刷机构,51-固定轴承,52-固定转套,53-第一转轴,54-转动架,55-清刷棒,56-第一直齿轮,57-第二转轴,58-第二直齿轮,59-齿圈,6-夹紧机构,61-支撑板,62-顶杆,63-夹具,64-第一弹簧,65-第一压块,7-转动机构,71-第二支架,72-第三转轴,73-绕线轮,74-拉绳,75-第二压块,76-第一扭力弹簧,77-斜齿轮组,8-出水机构,81-第三支架,82-第四支架,83-连接杆,84-第三压块,85-第二弹簧,86-齿条,87-第三直齿轮,88-滑动杆,89-第一挡板,810-第三弹簧,9-开门机构,91-第五支架,92-第二挡板,93-连接块,94-扭转块,95-转动杆,96-第二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儿科用婴儿奶瓶自动清刷消毒装置,包括有固件1、箱体2、储水箱3、推进机构4、第一支架41、气缸42、推动柱43、放置台44、清刷机构5、固定轴承51、固定转套52、第一转轴53、转动架54、清刷棒55、第一直齿轮56、第二转轴57、第二直齿轮58、齿圈59、夹紧机构6、支撑板61、顶杆62、夹具63、第一弹簧64、第一压块65、转动机构7、第二支架71、第三转轴72、绕线轮73、拉绳74、第二压块75、第一扭力弹簧76、斜齿轮组77、出水机构8、第三支架81、第四支架82、连接杆83、第三压块84、第二弹簧85、齿条86、第三直齿轮87、滑动杆88、第一挡板89、第三弹簧810、开门机构9、第五支架91、第二挡板92、连接块93、扭转块94、转动杆95和第二扭力弹簧96,固件1上部内侧设有箱体2,箱体2左侧上部设有储水箱3,固件1内侧设有推进机构4,箱体2上部内侧设有清刷机构5,推进机构4与清刷机构5配合。

固件1内部左右两侧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架41,第一支架41内侧设有气缸42,气缸42顶部设有推动柱43,推动柱43与箱体2滑动式连接,推动柱43顶部设有放置台44,放置台44位于箱体2内部。

箱体2内侧顶部设有固定轴承51,箱体2顶部内侧设有固定转套52,固定转套52内侧转动式设有第一转轴53,第一转轴53底部设有转动架54,第一转轴53下部设有第一直齿轮56,箱体2内部顶侧后部转动式设有第二转轴57,第二转轴57上设有第二直齿轮58,第二直齿轮58与第一直齿轮56啮合,固定轴承51内侧转动式设有齿圈59,第二直齿轮58与齿圈59啮合,齿圈59底部左右两侧与转动架54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清刷棒55。

放置台44左右两侧上部均设有支撑板61,左右两侧的支撑板61内侧均滑动式设有顶杆62,顶杆62内侧设有夹具63,两根顶杆62上均绕有第一弹簧64,第一弹簧64内侧与夹具63连接,第一弹簧64外侧与支撑板61连接,箱体2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压块65,第一压块65与顶杆62配合。

箱体2顶部右侧中部设有第二支架71,第二支架71内侧转动式设有第三转轴72,第三转轴72右部设有绕线轮73,绕线轮73上绕有拉绳74,拉绳74与放置台44连接,第三转轴72右侧设有第二压块75,第三转轴72上绕有第一扭力弹簧76,第一扭力弹簧76连接在第二支架71与绕线轮73之间,第一转轴53顶部设有斜齿轮组77,斜齿轮组77与第三转轴72连接。

箱体2顶部右侧设有第三支架81,箱体2顶部左侧前部设有第四支架82,第三支架81内侧滑动式设有齿条86,齿条86右侧设有第三压块84,齿条86右部绕有第二弹簧85,第二弹簧85左侧与第三支架81连接,第二弹簧85右侧与第三压块84连接,齿条86左侧设有连接杆83,连接杆83与第四支架82滑动式连接,第一转轴53上部设有第三直齿轮87,第三直齿轮87与齿条86啮合,储水箱3下部内侧滑动式设有滑动杆88,滑动杆88中部连接有第一挡板89,第一挡板89与储水箱3配合,滑动杆88后部上下两侧均绕有第三弹簧810,第三弹簧810前侧与储水箱3连接,第三弹簧810后侧与滑动杆88连接。

箱体2顶侧前部左侧与底侧前部左侧均设有第五支架91,上下两侧的第五支架91之间转动式连接有第二挡板92,第二挡板92与箱体2配合,第二挡板92前部右侧设有两块连接块93,箱体2右部内侧转动式设有两根转动杆95,上下两侧的转动杆95右侧均设有扭转块94,扭转块94与连接块93配合,转动杆95上绕有第二扭力弹簧96,第二扭力弹簧96左侧与转动杆95连接,第二扭力弹簧96右侧与箱体2连接。

当婴儿奶瓶需要进行清刷消毒时,首先护士将未消毒的婴儿奶瓶放在推进机构4中,同时奶瓶位于箱体2内,护士再在储水箱3内倒入适量的消毒液,然后使推进机构4运转,推进机构4使奶瓶向上移动,随后护士使清刷机构5运转,同时储水箱3内的消毒液由于重力不断地喷洒在奶瓶上,清刷机构5再对奶瓶的内外壁进行清刷消毒,随后推进机构4继续运转,使得干净的奶瓶向下移回原位,护士再取下奶瓶,同时护士可继续在推进机构4中放上未消毒的婴儿奶瓶,待婴儿奶瓶的消毒工作全部完成后,护士使推进机构4和清刷机构5停止运转,若再次使用本设备,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护士在放置台44顶部放上未消毒的婴儿奶瓶,然后打开气缸42,气缸42运作会使推动柱43在箱体2内上下反复滑动,进而会使放置台44上下反复移动,当放置台44向上移动时,放置台44带动奶瓶向上移动,随后再使清刷机构5对奶瓶进行清刷消毒,随后放置台44向下移回原位,使得干净的奶瓶请向下移回原位,此时护士将干净的奶瓶从放置台44上取下,同时可继续放上未消毒的奶瓶,待婴儿奶瓶的消毒工作全部完成后,护士关闭气缸42,使得放置台44停止移动。

当奶瓶向上移动时,前后两侧的清刷棒55逐渐进入奶瓶内部,并与其内壁接触,同时左右两侧的清刷棒55与奶瓶外壁接触,此时护士手动使第一转轴53向左转动,进而使转动架54转动,转动架54转动使前后两侧的清刷棒55做圆周运动,从而将消毒液抹匀在奶瓶内壁上,使得奶瓶内壁进行消毒,另外第一转轴53转动带动第一直齿轮56转动,由于第一直齿轮56与第二直齿轮58啮合,第一直齿轮56转动带动第二直齿轮58转动,又由于第二直齿轮58与齿圈59啮合,第二直齿轮58转动带动齿圈59转动,进而使左右两侧的清刷棒55做圆周运动,从而将消毒液抹匀在奶瓶外壁上,使得奶瓶外壁进行消毒,待奶瓶全部消完毒后,护士停止转动第一转轴53,使得清刷棒55停止移动。

护士将奶瓶放在左右两侧的夹具63之间,当放置台44向上移动时,放置台44带动支撑板61向上移动,进而使顶杆62向上移动,从而使夹具63和第一弹簧64向上移动,同时放置台44带动奶瓶向上移动,待顶杆62移至与第一压块65接触时,第一压块65使顶杆62在支撑板61内向内侧滑动,进而使夹具63向内侧移动,从而将奶瓶夹紧,同时第一弹簧64由初始状态变为拉伸状态,如此达到了自动夹紧的效果,以便于清刷棒55对奶瓶内外壁进行清刷消毒,待奶瓶消完毒后,放置台44带动奶瓶向下移回原位,同时使顶杆62和夹具63向下移回原位,顶杆62与第一压块65分开,第一弹簧64由拉伸状态复位,弹力使顶杆62和夹具63向外侧移回原位,护士再将干净的奶瓶取下。

初始状态下,第一扭力弹簧76处于压缩状态,当放置台44向上移动时,第一扭力弹簧76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绕线轮73转动,绕线轮73转动并对拉绳74进行收卷,同时绕线轮73使第三转轴72向左转动,继而使斜齿轮组77转动,进而使第一转轴53转动,第一转轴53转动使清刷棒55移动,从而对奶瓶内外壁进行消毒,如此达到了自动清刷消毒的效果,待奶瓶消毒完成后,放置台44向下移回原位,放置台44下移并拉动拉绳74,进而使绕线轮73和第三转轴72反向转动,第一扭力弹簧76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第三转轴72反转使清刷棒55反向移回原位。

初始状态下,滑动杆88与储水箱3配合,当第一转轴53向左转动时,第一转轴53转动带动第三直齿轮87向左转动,由于第三直齿轮87与齿条86啮合,第三直齿轮87转动使齿条86在内向左滑动,进而使第三压块84向左移动,第二弹簧85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同时齿条86左移使连接杆83在第四支架82内向左滑动,随后连接杆83使滑动杆88在储水箱3内向后滑动,第三弹簧810由初始状态变为拉伸状态,滑动杆88后移带动第一挡板89向后移动,此时储水箱3内的消毒液由于重力向下移动,随后消毒液喷洒在奶瓶上,待奶瓶消毒完后,第一转轴53和第三直齿轮87反向转动,第二弹簧85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齿条86和连接杆83移回原位,同时第三弹簧810由拉伸状态复位,弹力使第一挡板89移回原位,使得储水箱3停止流出消毒液。

人们手动转动扭转块94,进而使转动杆95转动,第二扭力弹簧96由初始状态变为压缩状态,随后人们向前拉动连接块93,连接块93移动使第二挡板92向前转动,然后人们松开扭转块94,第二扭力弹簧96由压缩状态复位,弹力使扭转块94转回原位,人们再在放置台44顶部放上未消毒的奶瓶,随后再次手动转动扭转块94,并使连接块93移回原位,进而使第二挡板92转回原位,然后松开扭转块94,第二扭力弹簧96复位,使得扭转块94转回原位,此时扭转块94能够防止第二挡板92随意转动,同时第二挡板92能够防止消毒液从箱体2内向外喷洒,如此能够使奶瓶内外表面消毒更彻底,待奶瓶完成消毒工作后,人们再次使第二挡板92向前转动,然后取出已消毒的奶瓶,同时可继续放上未消毒的奶瓶,随后再使第二挡板92转回原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