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中医制药技术领域。该中药组合物由以下组分按重量比组成:防风6‑12份、广藿香5‑10份、石膏15‑30份、黄岑5‑10份、川芎6‑12份、栀子5‑10份、炒川楝子5‑10份、金银花5‑10份、连翘5‑10份、蜜枇杷叶6‑12份以及浙贝母10‑20份。本发明的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采用传统中药材制备而成,患者用药更安全,并且无需用抗生素,不会使患者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祛风止咳等功效,并能够增强人体机理、提高免疫抗病能力,对慢性咳嗽有优异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8128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徐立光;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77597.6

  • 发明设计人 徐立光;

    申请日2021-05-26

  • 分类号A61K36/8966(20060101);A61P11/14(20060101);A61K3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562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贾耀淇

  • 地址 130062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春城街道轻铁花园16栋108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4:0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中医制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起清除气道内蓄积的分泌物和防止外来异物进入体内的作用,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咳嗽也是疾病的信号,机体多个系统的疾病都可引起咳嗽,以咳嗽为临床表现的疾病多达数百种,但最常见的病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大多数咳嗽病程自限,或经治疗后很快消失,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咳嗽症状持续存在。慢性咳嗽是指病程至少超过3周以上的咳嗽,咳嗽是唯一或主要的临床症状,患者既往无相应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胸部体检和胸片都无异常发现,常规抗感染或镇咳治疗无效。

由于病因不明或长期误诊,治疗上无针对性,患者经常反复就医,滥用抗生素、抗菌药物,或者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加重患者的身心负担和医疗花费,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而且还可能预示着严重疾病的征兆。因此,寻找一种副作用小又能解决患者疼痛且有效的药物来治疗慢性咳嗽成为现如今的首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治疗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技术方案之一,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防风6-12份、广藿香5-10份、石膏15-30份、黄岑5-10份、川芎6-12份、栀子5-10份、炒川楝子5-10份、金银花5-10份、连翘5-10份、蜜枇杷叶6-12份以及浙贝母10-2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防风12份、广藿香10份、石膏30份、黄岑10份、川芎12份、栀子10份、炒川楝子10份、金银花10份、连翘10份、蜜枇杷叶12份以及浙贝母20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片剂、胶囊剂、颗粒剂、丸剂或散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一天一剂,一次半剂,早晚饭后用50-150mL温开水冲服,疗程为1个月。

技术方案之二,一种所述的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川芎用乙醇提取得醇提物,防风、广藿香、石膏、黄岑、栀子、炒川楝子、金银花、连翘、蜜枇杷叶、浙贝母用水提得水提物,将水提物与醇提物混合造粒即得中药组合物。

进一步地,醇提物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数称取一定量的川芎,洗净后研磨至60目,用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醇提物;

水提物的制备方法:按重量份数称取一定量的防风、广藿香、石膏、黄岑、栀子、炒川楝子、金银花、连翘、蜜枇杷叶、浙贝母,洗净后研磨至60目,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水提物。

进一步地,混合时醇提物与水提物的体积比为9:100。

技术方案之三,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用于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慢性咳嗽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药理药效:

针对慢性咳嗽复杂的机制,传统中药处方有着多成分、多效应的优势,中草药来源的纯天然药物,具有副作用小,廉价且效果明显等特点。在动物实验方面,已有相关文献报道,中药单体或复方对慢性咳嗽已取得一定疗效。中医学无慢性咳嗽之病名,将其归属于中医“顽咳”、“久咳”等范畴。在肺系疾病中,咳嗽不仅可以作为症状而言,也可以作为独立的疾病而论。慢性咳嗽的特点主要为病程长,正如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提及“咳嗽之久,延及岁月,久治不瘥。”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对咳嗽的病因给于明确概括“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因而慢性咳嗽的病因离不开内伤与外感,无论是外感六淫之邪侵袭肺卫,还是脏腑功能失常内邪扰肺,亦或是两邪和而干肺,皆可引发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咳嗽。慢性咳嗽病机多为内外合邪,虚实夹杂,外邪以风为先导,为其主要诱发因素。治疗上,须辨虚实标本,权衡轻重,实则治标为先,兼顾其本,虚则治本为主,它脏同调,兼顾祛邪。

防风为君药,长于发表散风,质松而润,祛风之力较强,为“风药之润剂”、“治风之通用药”,可祛风解表,胜湿止痛。防风为君药取其具有升散通行之特性,因势利导,引路去邪。广藿香为芳香化湿浊药,既能芳香化湿,又能发表解暑。防风与广藿香相配伍是据“火郁发之”的原理取防风、广藿香之辛甘微温,直入脾胃,使蕴于脾胃之“郁火”发泄无余,一鼓而平。因此外散风邪,引路去邪是咳嗽治疗必备之法。

石膏、黄芩、栀子为臣药,石膏、黄芩、栀子苦寒直折,直清火热。石膏味甘性寒,泻火清热,润燥止渴。热性病里热炽盛,易耗津液,多生烦渴。石膏清大热止烦渴,使热去而津液存留。因此,苦寒直折,大苦大寒直清火邪,是以冰冷直折火势;甘寒清热,是以甘寒生津止渴,服之热病烦渴即消。黄芩入肺经,长于清肺热、为治肺热咳嗽之要药,尤善清中上焦湿热,清热燥湿,泄火解毒。栀子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热病心烦、燥扰不宁之要药,还可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臣药内清里热,治疗慢性咳嗽。

金银花、连翘、炒川楝子、蜜枇杷叶、浙贝母为佐药,金银花甘寒质轻,芳香舒透,既能清热解毒,又能疏散风热,轻宣疏散之力较强;连翘与金银花相须为用,功效相似,苦寒清降之性较强;炒川楝子苦寒清泻,既能清肝火,又能行气止痛,尤善治肝郁化火诸痛症。蜜枇杷叶苦降寒清,入肺经长于降泄肺气,清肺化痰以止咳平喘。浙贝母味苦,性偏于泄,长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止咳。因此诸药相伍成方,是治疗此病之最佳首选。

川芎为使药,本品辛香行散,温通血脉,既能活血祛瘀,又能行气通滞,为“血中之气药”功善止痛,为治气滞血瘀诸痛证之要药,通行全身血脉,使本方充分发挥出最大功效。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所用蜜枇杷叶中的提取物含有不同程度的镇咳、祛痰和抗炎作用,可平喘和增强免疫;浙贝母所含生物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镇咳、平喘作用;川芎具有抗炎、抗凝血、抗血栓形成以及保护神经的作用,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防风具有解表、祛风、止惊的功效;广藿香具有抗菌、扩张微血管的作用;石膏具有清肺降火的药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黄岑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的作用;炒川楝子具有行气解瘀、除湿热的功效;金银花、连翘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上述药物共同配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减轻气道反应,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症状,并且川芎作为使药,用乙醇提取,可将辛香行散、温通血脉、活血祛瘀、行气通滞发挥作用最大,通行全身血脉,使本方充分发挥出最大功效。

2)本发明的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物,经过对药物组分的大量筛选、重组、尝试,采用传统中药材制备而成,患者用药更安全,并且无需用抗生素,不会使患者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祛风止咳等功效,并能够增强人体素质、提高免疫抗病能力,对慢性咳嗽有优异的治疗效果,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混合造粒的方法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且并非发明要点,在此不做赘述。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一、药物的制备

实施例1

称取防风6g,广藿香5g,石膏15g,黄芩5g,川芎6g,栀子5g,炒川楝子5g,金银花5g,连翘5g,蜜枇杷叶6g,浙贝母10g,川芎洗净后研磨至60目,用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醇提物;防风、广藿香、石膏、黄芩、栀子、炒川楝子、金银花、连翘、蜜枇杷叶、浙贝母洗净后研磨至60目,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水提物;将水提物与醇提物按照体积比为9:100混合造粒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2

称取防风9g,广藿香7g,石膏22g,黄芩7g,川芎9g,栀子7g,炒川楝子7g,金银花7g,连翘7g,蜜枇杷叶9g,浙贝母15g,川芎洗净后研磨至60目,用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醇提物;防风、广藿香、石膏、黄芩、栀子、炒川楝子、金银花、连翘、蜜枇杷叶、浙贝母洗净后研磨至60目,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水提物;将水提物与醇提物按照体积比为9:100混合造粒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3

称取防风12g,广藿香10g,石膏30g,黄芩10g,川芎12g,栀子10g,炒川楝子10g,金银花10g,连翘10g,蜜枇杷叶12g,浙贝母20g,川芎洗净后研磨至60目,用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醇提物;防风、广藿香、石膏、黄芩、栀子、炒川楝子、金银花、连翘、蜜枇杷叶、浙贝母洗净后研磨至60目,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水提物;将水提物与醇提物按照体积比为9:100混合造粒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4

称取防风10g,广藿香8g,石膏20g,黄芩6g,川芎10g,栀子10g,炒川楝子5g,金银花8g,连翘5g,蜜枇杷叶10g,浙贝母15g,川芎洗净后研磨至60目,用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醇提物;防风、广藿香、石膏、黄芩、栀子、炒川楝子、金银花、连翘、蜜枇杷叶、浙贝母洗净后研磨至60目,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水提物;将水提物与醇提物按照体积比为9:100混合造粒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5

称取防风7g,广藿香5g,石膏22g,黄芩7g,川芎8g,栀子8g,炒川楝子9g,金银花10g,连翘10g,蜜枇杷叶8g,浙贝母13g,川芎洗净后研磨至60目,用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醇提物;防风、广藿香、石膏、黄芩、栀子、炒川楝子、金银花、连翘、蜜枇杷叶、浙贝母洗净后研磨至60目,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水提物;将水提物与醇提物按照体积比为9:100混合造粒即得中药组合物。

实施例6

称取防风11g,广藿香7g,石膏21g,黄芩5g,川芎10g,栀子5g,炒川楝子9g,金银花8g,连翘5g,蜜枇杷叶9g,浙贝母15g,川芎洗净后研磨至60目,用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醇提物;防风、广藿香、石膏、黄芩、栀子、炒川楝子、金银花、连翘、蜜枇杷叶、浙贝母洗净后研磨至60目,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水提物;将水提物与醇提物按照体积比为9:100混合造粒即得中药组合物。

对比例1

称取防风6g,川芎6g,当归6g,芍药6g,大黄6g,薄荷叶6g,麻黄6g,连翘6g,芒硝6g,石膏12g,黄芩12g,桔梗12g,滑石20g,甘草10g,荆芥3g,白术3g,栀子3g。各材料均洗净后研磨至60目,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水提物,将水提物制备成药物颗粒制剂。此方为传统的防风通圣散,为外散风邪、内清蕴热的表里双解剂。

对比例2

称取防风6g,石膏15g,黄芩5g,川芎6g,栀子5g,炒川楝子5g,金银花5g,连翘5g,蜜枇杷叶6g,浙贝母10g,川芎洗净后研磨至60目,用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醇提物;防风、石膏、黄芩、栀子、炒川楝子、金银花、连翘、蜜枇杷叶、浙贝母洗净后研磨至60目,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水提物;将水提物与醇提物按照体积比为9:100混合造粒即得中药组合物。

对比例3

称取防风6g,广藿香5g,石膏15g,黄芩5g,川芎6g,栀子5g,炒川楝子5g,金银花5g,连翘5g,浙贝母10g,川芎洗净后研磨至60目,用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醇提物;防风、广藿香、石膏、黄芩、栀子、炒川楝子、金银花、连翘、浙贝母洗净后研磨至60目,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水提物;将水提物与醇提物按照体积比为9:100混合造粒即得中药组合物。

对比例4

称取防风6g,广藿香5g,石膏15g,黄芩5g,川芎6g,栀子5g,炒川楝子5g,金银花5g,连翘5g,蜜枇杷叶6g,川芎洗净后研磨至60目,用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醇提物;防风、广藿香、石膏、黄芩、栀子、炒川楝子、金银花、连翘、蜜枇杷叶洗净后研磨至60目,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水提物;将水提物与醇提物按照体积比为9:100混合造粒即得中药组合物。

对比例5

称取防风6g,广藿香5g,石膏15g,黄芩5g,川芎6g,栀子5g,炒川楝子5g,金银花5g,连翘5g,蜜枇杷叶6g,浙贝母10g。各材料均洗净后研磨至60目,混合均匀后用蒸馏水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水提物,将水提物造粒即得中药组合物。

对比例6

称取防风6g,广藿香5g,石膏15g,黄芩5g,川芎6g,栀子5g,炒川楝子5g,金银花5g,连翘5g,蜜枇杷叶6g,浙贝母10g。各材料洗净后研磨至60目,用质量分数为85-9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过滤弃去滤渣,真空浓缩至原体积的2倍即得醇提物,将醇提物造粒即得中药组合物。

二、动物实验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发明的医疗作用,构建慢性咳嗽动物模型,将本发明药作用于已造模成功的小鼠,观察小鼠慢性咳嗽的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从而验证本发明药物对慢性咳嗽动物的治疗作用。

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PF级Wistar小鼠140只,8-12周龄,体重15-25g。将140只小鼠置于48L的密闭盒子内适应性饲养3-5d,然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1-12、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

将实施例1-6与对比例1-6制备得到的中药组合物各配置成浓度为50%的颗粒水溶液,其中治疗组1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颗粒水溶液一共20mL,治疗组2给予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颗粒水溶液一共20mL,治疗组3给予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颗粒水溶液一共20mL,治疗组4给予本发明实施例4制备的颗粒水溶液一共20mL,治疗组5给予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颗粒水溶液一共20mL,治疗组6给予本发明实施例6制备的颗粒水溶液一共20mL,治疗组7给予本发明对比例1制备的颗粒水溶液一共20mL,治疗组8给予本发明对比例2制备的颗粒水溶液一共20mL,治疗组9给予本发明对比例3制备的颗粒水溶液一共20mL,治疗组10给予本发明对比例4制备的颗粒水溶液一共20mL,治疗组11给予本发明对比例5制备的颗粒水溶液一共20mL,治疗组12给予本发明对比例6制备的颗粒水溶液一共20mL,对照组予可待因水溶液一共20mL,空白组给予注射生理盐水一共20mL。各组小鼠均在给药60min后,通过超声雾化喷雾器将25%氨水以恒速喷入盒内,诱导咳嗽(小鼠咳嗽表现为腹肌收缩,同时张大嘴,有时有咳声)。观察并记小鼠10min内的首次咳嗽时间(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结果见表1。

表1小鼠10min内的首次咳嗽时间(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1-6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本发明不仅更能够显著的起到外散风邪、内清蕴热的表里双解的作用,也能明显的松弛和扩张支气管平滑肌,有镇咳、祛痰和抗炎的作用,可有效治疗慢性咳嗽。

治疗组7是传统的治疗慢性咳嗽的中药组合,但其作用功效明显低于治疗组1-6。治疗组8-10将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的广藿香、蜜枇杷叶、浙贝母去掉后,表里双解的药效大大减弱,功效微乎其微,甚至会延误病情,使病情更加恶化。广藿香既能芳香化湿,又能发表解暑。防风与藿香相配伍是据“火郁发之”的原理取防风、广藿香之辛甘微温,直入脾胃,使蕴于脾胃之“郁火”发泄无余,一鼓而平。可外散风邪,引路去邪。蜜枇杷叶苦降寒清,入肺经长于降泄肺气,清肺化痰以止咳平喘。浙贝母味苦,性偏于泄,长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广藿香扩张微血管而略有发汗作用,对胃肠有解痉作用;蜜枇杷叶中的提取物含有不同程度的镇咳、祛痰和抗炎作用,可平喘和增强免疫;浙贝母所含生物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的镇咳、平喘作用;治疗组11-12是单纯的通过水提或者醇提进行制备,药效也明显低于治疗组1-6。所以本发明通过合理的制备工艺,使各药物共同配合发挥作用,可达到治标治本的效果。

本发明临床疗效证明:

选取100例患者采用此方药口服治疗,大部分患者半个月咳嗽症状基本恢复,无不适症状。该病的治疗标准:痊愈:80%、有效:11%、无效:9%。

该病的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依据:

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4、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5、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6、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典型病例:

病例1

王某,女,52岁,治疗前诊断为慢性咳嗽,胸片无明显病变,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用20ml水加10g中药组合物配置成20ml颗粒水溶液早晚饭后服用。根据中医诊断依据,患者服用一个月后咳嗽痊愈。

病例2

张某,男,37岁,治疗前诊断为慢性咳嗽,胸片无明显病变,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药物,用20ml水加10g中药组合物配置成20ml颗粒水溶液早晚饭后服用。根据中医诊断依据,患者服用半个月后咳嗽痊愈。

病例3

万某,女,45岁,治疗前诊断为慢性咳嗽,胸片无明显病变,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药物,用20ml水加10g中药组合物配置成20ml颗粒水溶液早晚饭后服用。根据中医诊断依据,患者服用一个月后咳嗽痊愈。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