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组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的引物及应用

一组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的引物及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的引物及应用,包括引物组:一组LDR引物LDR‑1、LDR‑2和一组PCR引物LDR‑UF、LDR‑UR,各条引物均为单链DNA分子;本发明将连接酶检测反应与聚合酶链式反应联用,可以检测长度低至40nt、高度降解的碎片化RNA中所含有的点突变,而现有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技术只能检测长度在100nt以上的RNA模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34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29652.2

  • 申请日2021-03-02

  • 分类号C12Q1/70(20060101);C12Q1/6858(20180101);C12N15/11(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21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闫超良

  •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苍梧路5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4:0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为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的特异性引物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所引发疾病(COVID-19)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全球大流行传染病。

新冠病毒属于单链正义RNA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突变,目前研究者已经发布了近8万个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尽管绝大多数基因突变都不会影响病毒的毒性和传染性,但据报道,新冠病毒 S蛋白的D614G突变,可显著增强病毒的感染能力,并且降低了病毒对患者恢复期血清的敏感性。如何在病毒核酸检测时快速区分这些 SNP位点,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相对双链DNA而言更加不稳定。当采样、核酸提取和保存过程中操作不当,或存在核酸酶、酸、碱等物质时,很容易降解,断裂为小片段。目前主要的核酸SNP检测手段主要包括荧光定量PCR和测序法等。

目前主流的核酸SNP检测手段包括探针法荧光定量PCR和测序法。测序法最为准确,但耗时较长,不利于临床快速检测。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检测RNA病毒上的点突变,首先需要将病毒RNA逆转录为cDNA,然后使用一对根据突变位点上下游设计的PCR引物,以及一条覆盖突变位点的Taqman-MGB荧光探针进行荧光定量PCR。由于Taqman探针需要设计在两条引物之间,探针法荧光定量PCR需要的模板长度一般不低于100nt,如果病毒核酸在提取和保存过程中受到破坏,碎片化程度较严重,则难以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利用连接酶检测反应 (LDR)技术结合荧光定量PCR技术,提供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的特异性引物及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的特异性引物,包括检测新冠病毒S基因的LDR 引物组LDR-1、LDR-2和PCR引物组LDR-UF、LDR-UR,各条引物均为单链DNA分子;所述LDR引物组包含2条引物,其中LDR-1 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为SEQ ID No.1,LDR-2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为SEQ ID No.2;所述PCR引物组包含2条引物,其中LDR-UF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为SEQ ID No.3,LDR-UR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为SEQ IDNo.4。

引物组在快速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中的应用,

具体的检测方法如下:

步骤一:获取病毒RNA;

步骤二:以步骤一获取的RNA为模板,加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 LDR引物对LDR-1/LDR-2配制LDR反应混合液,进行LDR反应;

步骤三: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引物LDR-UF和LDR-UR 对步骤二的反应产物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然后进行结果评判。

所述步骤二中的LDR反应中,所用的耐热连接酶可以是Taq ligase或Tth ligase。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可以检测长度低至40-50nt、高度降解的RNA中所含有的点突变,而现有逆转录-探针法荧光定量PCR 技术只能检测长度在100nt以上的RNA模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LDR-qPCR反应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LDR引物探针设计图;

图3为本发明不同长度RNA模板LDR-qPCR扩增曲线图。

注:A.模板区50nt与探针区(50nt)完全匹配;B.模板区50nt 相对探针区(50nt)向上游移动5nt;C.模板区50nt相对探针区(50nt) 向上游移动10nt;D.模板区50nt与相对探针区(50nt)右移向下游移动5nt;E.模板区50nt与相对探针区(50nt)向下游移动右移10nt;F.NTC(不加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快速检测新冠病毒S基因点突变的特异性引物,包括一组LDR引物LDR-1、LDR-2和一组PCR引物 LDR-UF、LDR-UR,各条引物均为单链DNA分子;其核苷酸序列分别为表1中的SEQ No.1、SEQ No.2、SEQ No.3和SEQ No.4

具体的检测方法如下:

步骤一:获取待测样品中的病毒RNA;

步骤二:以步骤一获取的RNA为模板,同时设置野生型新冠病毒S基因RNA为对照,分别加入引物对LDR-1/LDR-2配制LDR反应混合液,进行LDR反应;

步骤三:使用引物对LDR-UF/LDR-UR对步骤二的反应产物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然后进行评判。

所述步骤二中LDR反应混合液包括:耐热DNA连接酶、RNA 模板、LDR引物、反应缓冲液和去离子水;所述步骤二中的LDR反应中,所用的耐热连接酶可以是Taq ligase或Tthligase;所述步骤二中的LDR反应液中,引物的工作浓度可以是0.5-10nmol/L;所述步骤二中的LDR反应程序为:①95℃3分钟,②95℃30秒,③58℃ 4分钟;其中②③重复30-40个循环。

所述步骤三中的评判方式为:如果待测样品RNA经过 LDR-qPCR反应后Ct值显著低于野生型,则说明样品RNA带有 D614G突变;反之则说明样品RNA不含有D614G突变。

实施例1:

检测长度仅为50nt的新冠病毒S基因模板。

1.操作步骤:

(1)将含有新冠病毒S基因D614G突变靶标片段的重组质粒进行体外转录,获取含有D614G点突变、长度为50nt RNA片段,用来模拟碎片化病毒RNA。

(2)将(1)中获取的RNA模板与引物对LDR-1/LDR2配制LDR 反应混合液;设置使用(1)同样方法获取的50nt野生型S基因RNA 作为对照,分别进行LDR反应。LDR反应混合液包括:耐热DNA 连接酶、RNA模板、LDR引物对、10X反应缓冲液和去离子水。LDR 反应混合液中各个成分的加入量见表2。然后开始进行LDR反应,反应程序为:①95℃3分钟,②95℃30秒,③58℃4分钟。其中步骤②③重复35个循环,具体反应程序见表3。

表2 LDR反应体系

表3 LDR反应程序

(3)使用引物LDR-UF和LDR-UR对步骤(2)的反应产物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

2.结果分析:

检测结果见附图3A所示:含有D614G突变的模板经过 LDR-qPCR反应后可观察到显著扩增,其Ct值比野生型低约8个循环,表明本发明所述特异性引物组,可以检测高度降解(片段长度50nt) 的新冠病毒S基因中D614G突变。

实施例2

模板长度小于引物组,仍可检测到突变:

1.操作步骤:

(1)使用不同引物将含有新冠病毒S基因靶标片段的重组质粒进行体外转录,获取含有D614G点突变、长度为50nt的不同RNA 片段,模拟与LDR引物探针区不完全匹配的碎片化病毒RNA(图2)。

(2)以(1)中获取的RNA为模板,与引物对LDR-1/LDR2配制LDR反应混合液,同时以50nt野生型S基因RNA作为对照,分别进行LDR反应。LDR反应体系和程序同表2与表3。

(3)使用引物LDR-UF和LDR-UR对步骤(2)的反应产物进行荧光定量PCR反应检测。

2.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见附图3B-E所示。尽管模板和引物探针区域不完全匹配,但以含有D614G突变的RNA为模板的扩增曲线Ct值仍然比野生型低8个循环,表明使用本发明所述特异性引物组检测碎片化新冠病毒S基因中D614突变时,最低检测模板长度可以达到40nt,远低于普通探针法荧光定量PCR所需的模板长度。

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