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茄科蔬菜嫁接防病技术

一种茄科蔬菜嫁接防病技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茄科蔬菜嫁接防病技术,包括以下步骤:S1、辅助工具准备,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需要的工具,包括竹扦、刀片、弧形板、连接板、食用茄子秧苗和不同抗病性的砧木;S2、在试验基地分出三块试验用地,分别为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以及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减少茄子秧苗因为其他外力从砧木苗茎的孔内脱离的可能,增加了茄子秧苗和砧木苗茎连接处的稳定性,根据实际嫁接试验数据,南京紫丹作为砧木嫁接后的食用茄子抗猝倒病效果更佳,布利塔作为砧木嫁接后的食用茄子抗黑心病效果更佳,托鲁巴姆作为砧木嫁接后的食用茄子抗枯萎病效果更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4189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丰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01175.1

  • 发明设计人 王国升;王春娅;罗燚;

    申请日2021-01-26

  • 分类号A01G2/30(20180101);A01G9/12(20060101);A01G22/05(20180101);A01G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南白街道西大街南段龙力祥瑞城1栋1-8-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0:5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嫁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茄科蔬菜嫁接防病技术。

背景技术

茄科是管状花目下的一科植物,约有80属,3000种,广布于热带及温带地区,主产美洲热带。我国有25属,约115种,各省均有分布。茄科有多种重要的蔬菜、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有些是农区常见的杂草;野生植物多有毒,勿误食,茄属于茄科,茄属植物。现有技术中,没有对不同可作为茄科蔬菜嫁接砧木具备的抗病性进行研究,没有选择不同砧木同茄科蔬菜进行嫁接试验,进而研究出不同砧木嫁接后抗病害的性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密度蔬菜种植育培除草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茄科蔬菜嫁接防病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S1、辅助工具准备,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需要的工具,包括竹扦、刀片、弧形板、连接板、食用茄子秧苗和不同抗病性的砧木;

S2、在试验基地分出三块试验用地,分别为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以及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中分别选取紫圆茄、灯泡红、南京紫丹、五叶茄和永丰黑杂茄作为砧木,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分别选取快圆茄、布利塔、天津大苠、黑紫茄王和紫光大圆茄作为砧木,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中分别选取赤茄、刺茄、托鲁巴姆、托托斯加茄和红茄作为砧木,并且对各个试验田中的砧木苗茎钻孔处理,拿起砧木苗茎,将砧木苗生长点从两子叶之间平铲去,进而通过竹扦插入砧木苗茎的顶端,使得砧木苗茎的顶端被插出一个孔,进而便于进行插接处理,并且对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以及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中不同砧木苗茎文字标记记录;

S3、根据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以及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中砧木的数量,选取相同数量的食用茄子秧苗,并对食用茄子秧苗削切处理,拿起茄子秧苗,通过刀片将茄子秧苗的下胚轴基部切下,进而再通过刀片对茄子秧苗下胚轴的底端进行削切,使得茄子秧苗下胚轴的底端成楔形,同理,对多个茄子秧苗均进行削切处理;

S4、在步骤S2和步骤S3完成后,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以及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中不同种类的砧木苗茎和食用茄子秧苗进行插接处理,驱动茄子秧苗下胚轴的底端插入砧木苗茎的孔内,同时连接板的一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进而拿起两个弧形板,使得两个弧形板分别位于茄子秧苗的两侧,通过弧形板对茄子秧苗的两侧进行支撑,同时两个连接板的另一端位于砧木苗茎的两侧,进而连接板和砧木苗茎通过弹性绑带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对茄子秧苗的支撑加固处理,减少茄子秧苗因为其他外力从砧木苗茎的孔内脱离的可能;

S5、温室培养,在步骤S4完成后,在温室中按照要求培育嫁接株,根据实际情况,清理接穗上生长的腋芽,培养结束后,对具有不同抗病砧木上的茄子秧苗进行研究,观察哪种砧木嫁接后抗病害性状的具体表现,选出优秀的砧木,有利于根据不同病害选择作为嫁接的砧木。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通过竹扦插入砧木苗茎顶端之前,需要通过药棉粘酒精后,对竹扦进行消毒,且砧木种子比接穗种子提前18~22天播种育苗;秋季,砧木种子比接穗种子提前12~18天播种育苗。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茄子秧苗下胚轴的底端削切成楔形的长度小于砧木苗茎顶端钻孔的深度,通过刀片对茄子秧苗下胚轴的底端进行削切处理前,需要通过药棉粘酒精后,对刀片进行消毒。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茄子秧苗下胚轴的底端削切成楔形的长度约为1.2厘米。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嫁接的温度为20℃~25℃,嫁接时空气湿度为45%以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嫁接株定植后不需要再对接穗上生长的腋芽进行清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现有存在的问题,由于距地面最远,与地面的隔离效果较好,在防止茄子秧苗上产生不定根以及减少地面对茄子秧苗污染等方面,防病效果更佳,通过弧形板对茄子秧苗的两侧进行支撑,同时两个连接板的另一端位于砧木苗茎的两侧,进而连接板和砧木苗茎通过弹性绑带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对茄子秧苗的支撑加固处理,减少茄子秧苗因为其他外力从砧木苗茎的孔内脱离的可能,增加了茄子秧苗和砧木苗茎连接处的稳定性,根据实际嫁接试验数据,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中南京紫丹作为砧木嫁接后的食用茄子抗猝倒病效果更佳,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中布利塔作为砧木嫁接后的食用茄子抗黑心病效果更佳,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中分别选取托鲁巴姆作为砧木嫁接后的食用茄子抗枯萎病效果更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茄科蔬菜嫁接防病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S1、辅助工具准备,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需要的工具,包括竹扦、刀片、弧形板、连接板、食用茄子秧苗和不同抗病性的砧木;

S2、在试验基地分出三块试验用地,分别为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以及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中分别选取紫圆茄、灯泡红、南京紫丹、五叶茄和永丰黑杂茄作为砧木,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分别选取快圆茄、布利塔、天津大苠、黑紫茄王和紫光大圆茄作为砧木,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中分别选取赤茄、刺茄、托鲁巴姆、托托斯加茄和红茄作为砧木,并且对各个试验田中的砧木苗茎钻孔处理,拿起砧木苗茎,将砧木苗生长点从两子叶之间平铲去,进而通过竹扦插入砧木苗茎的顶端,使得砧木苗茎的顶端被插出一个孔,进而便于进行插接处理,并且对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以及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中不同砧木苗茎文字标记记录;

S3、根据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以及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中砧木的数量,选取相同数量的食用茄子秧苗,并对食用茄子秧苗削切处理,拿起茄子秧苗,通过刀片将茄子秧苗的下胚轴基部切下,进而再通过刀片对茄子秧苗下胚轴的底端进行削切,使得茄子秧苗下胚轴的底端成楔形,同理,对多个茄子秧苗均进行削切处理;

S4、在步骤S2和步骤S3完成后,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以及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中不同种类的砧木苗茎和食用茄子秧苗进行插接处理,驱动茄子秧苗下胚轴的底端插入砧木苗茎的孔内,同时连接板的一端与弧形板固定连接,进而拿起两个弧形板,使得两个弧形板分别位于茄子秧苗的两侧,通过弧形板对茄子秧苗的两侧进行支撑,同时两个连接板的另一端位于砧木苗茎的两侧,进而连接板和砧木苗茎通过弹性绑带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对茄子秧苗的支撑加固处理,减少茄子秧苗因为其他外力从砧木苗茎的孔内脱离的可能;

S5、温室培养,在步骤S4完成后,在温室中按照要求培育嫁接株,根据实际情况,清理接穗上生长的腋芽,培养结束后,对具有不同抗病砧木上的茄子秧苗进行研究,观察哪种砧木嫁接后抗病害性状的具体表现,选出优秀的砧木,有利于根据不同病害选择作为嫁接的砧木。

其中,所述步骤S2中通过竹扦插入砧木苗茎顶端之前,需要通过药棉粘酒精后,对竹扦进行消毒,且砧木种子比接穗种子提前18~22天播种育苗;秋季,砧木种子比接穗种子提前12~18天播种育苗;所述步骤S3中茄子秧苗下胚轴的底端削切成楔形的长度小于砧木苗茎顶端钻孔的深度,通过刀片对茄子秧苗下胚轴的底端进行削切处理前,需要通过药棉粘酒精后,对刀片进行消毒;所述步骤S3中茄子秧苗下胚轴的底端削切成楔形的长度约为1.2厘米;所述步骤S4中嫁接的温度为20℃~25℃,嫁接时空气湿度为45%以上;所述步骤S5中嫁接株定植后不需要再对接穗上生长的腋芽进行清理,根据实际嫁接试验数据,1号抗猝倒病研究试验田中南京紫丹作为砧木嫁接后的食用茄子抗猝倒病效果更佳,2号抗黑心病试验田中布利塔作为砧木嫁接后的食用茄子抗黑心病效果更佳,3号抗枯萎病试验田中分别选取托鲁巴姆作为砧木嫁接后的食用茄子抗枯萎病效果更佳。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