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

一种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堵管支架(1);至少一个可充放气的环形内气囊(2),其贴合于堵管支架(1)的内壁;和至少一个可充放气的环形外气囊(3),其贴合于堵管支架(1)的外壁,当环形外气囊(3)充气时,将堵管支架(1)密接固定于气管切开套管的内壁;夹持结构(4),其设置于堵管支架(1)的一端,当堵管支架(1)插入气管切开套管时,夹持结构(4)夹紧气管切开套管的外壁。本发明在进行呼吸功能康复时,能够在保证密闭性和牢固性的条件下灵活调节气管切开套管的开度,使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呼吸条件调节通气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4436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41739.6

  • 发明设计人 刘海杰;张曦月;陈腾;

    申请日2021-04-23

  • 分类号A61M16/0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862 北京国科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曹晓斐

  • 地址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2:00:5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切开颈段气管,放入金属气管套管,以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一种常见手术。但当患者恢复好需要进行拔管时,需要进行试堵管以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来确定患者是否能适应拔管。因此堵管装置在气管切开术中是十分必要的存在。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过程中的堵管过程,医护人员通常通过医疗器材自制堵管装置进行堵管,这种堵管装置通常无法保证卫生和安全性且在使用上也存在各种弊端;或者利用专用堵管装置进行堵管,但这类堵管装置的固定性差容易脱落,给使用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包括,堵管支架(1);至少一个可充放气的环形内气囊(2),其贴合于堵管支架(1)的内壁;和至少一个可充放气的环形外气囊(3),其贴合于堵管支架(1)的外壁,当环形外气囊(3)充气时,将堵管支架(1)密接固定于气管切开套管的内壁;夹持结构(4),其设置于堵管支架(1)的一端,当堵管支架(1)插入气管切开套管时,夹持结构(4)夹紧气管切开套管的外壁。

进一步的,夹持结构(4)为弹性结构,使得当堵管支架(1)插入气管切开套管时,夹持结构(4)密接固定于气管切开套管的外壁。

进一步的夹持结构(4)包括,环形外支架结构(5),其一端固定连接于堵管支架(1)的一端;以及至少一个可充放气的环形外支架气囊(6),其贴合固定于外支架结构(5)的内壁,当外支架气囊(6)充气时,将环形外支架结构(5)密接固定于气管切开套管的外壁。

进一步的,夹持结构(4)包括至少一个夹子。

进一步的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条固定绳,其一端可拆卸地固定于夹持结构(4),用于从外部缠绕加持结构(4),以将夹持结构(4)更紧密地夹紧气管切开套管的外壁。

进一步的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吸盘,其设置于外气囊(3)上和/或夹持结构(4)的与气管切开套管接触的部分。

进一步的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其设置于外气囊(3)上和/或夹持结构(4)的与气管切开套管接触的部分。

进一步的,堵管支架(1)为硬质结构。

进一步的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还包括,充气管(7),用于对不同的气囊进行充放气。

进一步的,充气管(7)安装有气阀(8),用于对不同的气囊的充放气量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小巧不易使患者产生不适感,能够灵活调节气管切开套管的通气量,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气管切开套管且使用方便,同时,通过对外气囊鼓气和夹持结构使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与气管切开套管压紧贴合,使本发明和气管切开套管之间安装更牢固、更加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表示的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根据本发明的附图,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获得其他的附图,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的安装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气管切开渐进性堵管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上述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堵管支架,2、环形内气囊,3、环形外气囊,4、夹持结构,5、环形外支架结构,6、环形外支架气囊,7、充气管,8、气阀,9、气管切开套管,10、活动臂,11、连接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包括堵管支架(1);至少一个可充放气的环形内气囊(2),其贴合于堵管支架(1)的内壁;和至少一个可充放气的环形外气囊(3),其贴合于堵管支架(1)的外壁,当环形外气囊(3)充气时,将堵管支架(1)密接固定于气管切开套管的内壁;夹持结构(4),其设置于堵管支架(1)的一端,当堵管支架(1)插入气管切开套管时,夹持结构(4)夹紧气管切开套管的外壁。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堵管支架1呈套管状,即堵管支架1的外径小于气管切开套管9的内径。在使用堵管装置时,将堵管支架1插设在气管切开套管9内。夹持结构4的内侧壁与气管切开套管9的外壁相贴合,即就是气管切开套管9位于堵管支架1的外壁和夹持结构4的内壁之间的缝隙内。

该具体实施例,能够有效增加堵管装置和气管切开套管之间的牢固性,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堵管装置的脱落,同时使堵管装置的拆卸更加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夹持结构4与堵管支架1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用于插入气管切开套管9。且夹持结构4的位置可以进行调节,以便于针对不同规格的气管切开套管9进行固定。

该具体实施例,通过夹持结构4进一步增加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与气管切开套管9之间的牢固性,同时可以有效防止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被误吸进入气管切开套管9内造成事故,方便使用完成时将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取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堵管支架1内壁安装有至少一个环形的内气囊2,环形内气囊2贴附在堵管支架1的内表面上。在利用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进行堵管时,通过调节环形内气囊2的鼓起程度调节气管切开套管9的内径大小,进一步控制气管切开套管9的通气量。且当环形内气囊2完全充气鼓起后,环形内气囊2完全对堵时气管切开套管9完全密闭。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多个环状内气囊2固定贴附于堵管支架1的内表面上,且多个环状内气囊2沿堵管支架1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

该具体实施例,利用环形内气囊的鼓起程度控制气管切开套管的通气量,能够,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情况灵活控制气管切开套管的通气量,同时利用环形内气囊的鼓起程度控制堵管更加干净卫生,更加利于实现无菌环境。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堵管支架1的外壁安装有至少一个环形外气囊3,环形外气囊3固定贴附在堵管支架1的外表面上。在使用堵管装置时使环形外气囊3充气鼓起填充堵管支架1外壁与气管切开套管9之间的间隙,鼓起的环形外气囊3、堵管支架1使堵管装置与气管切开套管8之间形成环形密封结构。且通过调节环形外气囊3的鼓起程度即可以解除堵管装置与气管切开套管9之间的挤压,将堵管装置从气管切开套管9中取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多个环状环形外气囊3固定贴附于堵管支架1的外表面上,且多个环形外气囊3沿堵管支架1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

该具体实施例,能够进一步保证堵管装置与气管切开套管之间的气密性,且通过调节环形外气囊的鼓起程度可以轻松将堵管装置从气管切开套管中取出,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夹持结构(4)为弹性结构,使得当堵管支架(1)插入气管切开套管时,夹持结构(4)密接固定于气管切开套管的外壁。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夹持结构4与堵管支架1可采用注塑工艺生产为一体结构,夹持结构4位于堵管支架1的外侧,且夹持结构4与堵管支架1形成呈内外双层环状的圆形双轨结构。通过调节夹持结构4中的部件,使夹持结构4与气管切开套管9的外壁紧密接触,使气管切开套管9固定于夹持结构4与堵管支架1之间。夹持结构4与堵管支架1一体成型,有效的防止了堵管装置小部件的掉落,避免了安全事故的产生。

该具体实施例,不仅使堵管支架和夹持结构的生产更加方便,且使堵管支架1和夹持结构更加牢固,同时,有效防止因小零件脱落掉入气道而产生危险,使安全性更高。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夹持结构4可移动的固定在堵管支架1的一端。通过移动夹持结构4的位置,使夹持结构4与气管切开套管9的外壁紧密接触,使气管切开套管9固定于夹持结构4与堵管支架1之间。

该具体实施例,能够进一步固定堵管装置与气管切开套管,在保证堵管装置易于拆卸的条件下使堵管装置更加不容易脱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夹持结构(4)包括,环形外支架结构(5),其一端固定连接于堵管支架(1)的一端;以及至少一个可充放气的环形外支架气囊(6),其贴合固定于外支架结构(5)的内壁,当外支架气囊(6)充气时,将环形外支架结构(5)密接固定于气管切开套管的外壁。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如图1,夹持结构4包括外支架结构5以及外支架气囊6,多个环状外支架气囊6固定贴附于外支架结构6的内表面,且多个环状外支架气囊6沿外支架结构5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当外支架气囊6充气鼓起时,外支架气囊6与气管切开套管9的外表面挤压。

该具体实施例,通过调节外支架气囊6的大小即可实现对气管切开套管9的进一步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夹持结构(4)包括至少一个夹子。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如图3,上述夹子包括活动臂10,活动臂10可开合地固定在堵管支架1上。活动臂10打开时置于气管切开套管外侧,同时将堵管支架1置于气管切开套管9内侧,关合活动臂10就可以对气管切开套管9的内外壁形成夹持,进一步固定堵管装置使堵管装置更加不容易脱落。

优选的,活动臂10与堵管支架1之间通过连接臂11连接,连接臂11为可伸缩结构,连接臂11为伸长状态时,活动臂10打开;连接臂11为收缩状态时,活动臂10关合对气管切开套管8的内外壁形成夹持,形成夹状结构的堵管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夹持结构可为一个整体的夹子,或夹持结构包含多个独立的用于固定的夹子。

该具体实施例,能够进一步增加堵管装置的固定性,使堵管装置更加不容易脱落,进一步增加了堵管装置的安全性,同时不会因为增加堵管装置的固定性使患者感到不适。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条固定绳,其一端可拆卸地固定于夹持结构(4),用于从外部缠绕加持结构(4),以将夹持结构(4)更紧密地夹紧气管切开套管的外壁。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抑菌可拆卸的固定绳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在夹持结构4的外边沿上。固定绳从夹持结构上伸出绑在外部设备上或从外部缠绕加持结构4,进一步防止堵管装置的脱落和移动。为了进一步的减少细菌滋生需要定期替换固定绳,在替换固定绳时将固定绳固定在夹持结构4的端插下,固定上新的抑菌固定绳即可。

该具体实施例,使堵管装置更加牢固,更加不易脱落,同时不会因为增加堵管装置的固定性使患者感到不适。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吸盘,其设置于外气囊(3)上和/或夹持结构(4)的与气管切开套管接触的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在制造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时,通过注塑使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与吸盘成为一个整体。当外气囊3和外气囊6通过充气管7膨胀起来与气管切开套管9形成密闭空间时,外气囊4和外支架气囊6外表面的吸盘吸附在气管切开套管9上。

优选的,将外支架气囊6通过注塑使外支架气囊6与吸盘成为一个整体,外气囊3为光滑表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在制造外气囊3时,通过注塑使外气囊3与吸盘成为一个整体,且夹持结构4的内侧表面上贴附有吸盘。当外气囊3和夹持结构4与气管切开套管9接触时,吸盘吸附在气管切开套管9上。

该具体实施例,使外气囊和外支架气囊与气管切开套管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形成更加紧密的密封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凸起结构,其设置于外气囊(3)上和/或夹持结构(4)的与气管切开套管接触的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的表面设置为颗粒状表面,当对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充气鼓起时,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与气管切开套管9之间相互挤压。通过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的颗粒状表面,增大了堵管装置与气管切开套管9内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堵管装置更加不容易脱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的表面设置为螺纹状表面,当对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充气鼓起时,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与气管切开套管9之间相互挤压。通过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的螺纹状表面,增大了堵管装置与气管切开套管9内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堵管装置更加不容易脱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外气囊3的表面设置为颗粒状表面,外支架气囊6的表面设置为螺纹状表面,当对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充气鼓起时,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与气管切开套管9之间相互挤压。通过外气囊3的颗粒状表面和外支架气囊6的螺纹状表面,增大了堵管装置与气管切开套管9内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堵管装置更加不容易脱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外支架气囊6的表面设置为颗粒状表面,外气囊3的表面设置为螺纹状表面,当对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充气鼓起时,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与气管切开套管9之间相互挤压。通过外支架气囊6的颗粒状表面和外气囊3的螺纹状表面,增大了堵管装置与气管切开套管9内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堵管装置更加不容易脱落。

该具体实施例,能够增加外气囊和外支架气囊与气管切开套管之间的摩擦力,使外气囊和外支架气囊与气管切开套管之间形成更加密闭的环境,使堵管装置更加不容易脱落,进一步使堵管装置更加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堵管支架(1)为硬质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硬质结构的堵管支架1能够有效防止因外气囊3、外支架气囊6或内气囊2的挤压导致堵管支架1变形,进一步减少因为气囊与气管切开套管9之间的挤压导致的气管切开套管9变形,保证了在不改变气管切开套管9的形状条件下,灵活的控制气管切开套管9的通气量。

该具体实施例,有效的防止了因添加堵管装置导致的气管切开套管的形变。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气管切开后呼吸功能康复堵管装置还包括,充气管(7),用于对不同的气囊进行充放气。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充气管7包含多个充气管,不同的充气管连接不同的气囊。充气管7固定在堵管支架1和夹持结构4的内表面、堵管支架1和夹持结构4的外表面上或利用注塑工艺直接将充气管预留在堵管支架1和夹持结4的内部。当将充气管固定在堵管支架1和夹持结构4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时为了防止充气管7缠绕,可将充气管4的中部进行并排固定设置。

该具体实施例,可以实现利用充气管调节堵管装置的固定程度和气管切开套管的通气量,使操作更加方便。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充气管(7)安装有气阀(8),用于对不同的气囊的充放气量进行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充气管7上安装有气阀8,气阀8位于充气管7的气体入口端,通过安装气阀8,使内气囊2、外气囊3或外支架气囊6需要充气时,可通过空针穿过气阀8向充气管7内注射空气或将气阀制作成气压泵形式通过挤压气阀向充气管7内注射空气,使空气通过充气管7进入到内气囊2、外气囊3或外支架气囊6内,从而实现对内气囊2、外气囊3或外支架气囊6的充气。当内气囊2、外气囊3或外支架气囊6需要放气时,可通过空针穿过气阀8抽取充气管7内的空气或将气阀制作成气压泵形式通过打开气阀使充气管7释放空气。

本发明中的内气囊2、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由于内气囊2、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具有弹性,使内气囊2、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能多次进行不同程度的充气。

优选的,将内气囊2、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设置成不同的颜色,并将充气管7和气阀8分别设置成不同的颜色或设置成与气囊相对应的颜色。在生产气阀8和充气管7时,可将生产气阀8和充气管7制作为透明状,在生产气阀8和充气管7设置气量观察装置,医护人员通过观察气量观察装置的情况能够更加清楚的知晓各个气囊的充气情况,能够根据气囊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气囊的充气情况。

该具体实施例,有效防止对内气囊、外气囊或外支架气囊进行充气时造成混淆,且能够通过充气管和气阀实时了解对应的各气囊的充气情况,避免发生充气量过多造成的气囊爆炸危险情况。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内气囊2、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至少为一个,且多个内气囊2、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均沿堵管支架1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内气囊2至少为一个,且多个内气囊2沿堵管支架1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内气囊2之间的间隙可相等或不相等,当内气囊2为多个时,多个内气囊2可连通,使内气囊2在充气时,一个充气管7即可满足同时对多个内气囊2充气。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外气囊3至少为一个,且多个外气囊3沿堵管支架1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外气囊3之间的间隙可相等或不相等,当外气囊3为多个时,多个外气囊3可连通,使外气囊3在充气时,一个充气管7即可满足同时对多个外气囊3充气。通过将外气囊3设置成多个,不仅使堵管支架1的安装更加稳固,且使堵管支架1外表面与气管切开套管9内表面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例中,外支架气囊6至少为一个,且多个外支架气囊6沿外支架结构5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布,相邻两个外支架气囊6之间的间隙可相等或不相等,当外支架气囊6为多个时,多个外支架气囊6可连通,使外支架气囊6在充气时,一个充气管7即可满足同时对多个外支架气囊6充气。

该具体实施例,通过设置多个外气囊、外支架气囊和内气囊使堵管装置和气管切开套管之间具有更好的气密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需要将本发明安装在气管切开套管9上时,先将堵管支架1插入气管切开套管9的内壁上,夹持装置4夹住气管切开套管9的外壁,用固定绳固定住夹持装置4。然后使用注射针穿过气阀8或挤压气阀8向与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相连通的充气管7充气,空气通过充气管7内的进入到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内,使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逐渐鼓起,而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在鼓起的同时,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逐渐与气管切开套管9压紧,当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完全鼓起后,医护人员通过观察安装在气阀8和充气管7的气量观察装置知晓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的实际气量情况,停止向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增加气量,此时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与气管切开套管9完全压紧,使堵管支架1和夹持装置4与气管切开套管9固定。

当患者需进行康复时,医护人员通过控制内气囊2的膨胀程度控制气管切开套管9的通气量,可采用注射针穿过气阀8或挤压气阀8向与内气囊2连通的充气管7充气,空气通过充气管7的进入到内气囊2内,使内气囊2鼓起一定程度;

当需要对气管切开套管9的通气量进一步控制时,再次采用空针向内气囊2充气或再次挤压挤压气阀8向内气囊2充气,使内气囊2进一步鼓起,使堵管支架1的通道变小,从而使气管切开套管9的通气量进一步变小;

当需要对气管切开套管9完全封堵时,再次向内气囊2充气使内气囊2完全鼓起,使堵管支架1的通道被封堵,从而使气管切开套管9实现封堵,在充气过程中,内气囊2的气量变化情况可以通过气量观察装置知晓。

当患者临床评估适合一次性堵管时,可一次性将内气囊2充气至最大充气量,即达到对气管切开套管9全堵管效果,堵管更加方便快捷。

如遇到患者呼吸困难,可先对抽出内气囊2的空气,增加堵管之间的通气直径,使气管切开套管9的通气直径变大;若患者的呼吸仍不能得到改善,则可抽出外气囊3和外支架气囊6的空气打开夹持结构和固定绳,然后将本发明将气管切开套管9上拔下,从而可迅速解除气道梗阻。

该具体实施例,通过安装方便不会引起患者不适感,且通过外气囊鼓气,使外气囊和外支架气囊与气管切开套管内壁压紧贴合,从而使本发明安装更牢固,而通过逐渐对内气囊鼓气,使气管的开度逐渐变化,使患者能逐渐适应,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重建。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