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带有密封圈的自润滑滚子链及其装配方法

一种带有密封圈的自润滑滚子链及其装配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链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带有密封圈的自润滑滚子链及其装配方法,旨在解决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销轴与套筒之间容易进入粉尘,特别在潮湿的环境中,粉尘与水容易结合在一起形成块状物,附着在套筒的内孔表面中,造成内外链节之间会发生卡阻现象,严重时导致链条运行时产生很大的噪声,最终发生断裂的问题,包括一组串接链节,每个所述链节均包括外直附板、内链板、销轴、滚子和套筒;两个所述内链板、两个套筒和两个滚子组成内链节,两个滚子设置在两个所述内链板之间,套筒插设在滚子中部,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销轴上。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滚子链的密封装配使用,具有较高的社会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5397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黄山中友链条制造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410211.2

  • 发明设计人 马美琴;曹永楼;戴兴仁;叶玲;

    申请日2021-04-16

  • 分类号F16G13/06(20060101);F16G15/12(20060101);F16J15/16(20060101);F16N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41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宗海

  • 地址 245300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徽源路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59:1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链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密封圈的自润滑滚子链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链条设计结构一般不加密封结构,链条能满足一般的使用工况,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销轴与套筒之间容易进入粉尘,特别在潮湿的环境中,粉尘与水容易结合在一起形成块状物,附着在套筒的内孔表面中,造成内外链节之间会发生卡阻现象,严重时导致链条运行时产生很大的噪声,最终发生断裂。

为了改变这种问题,现有的技术为在原来链条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改动,减小内外链板之间的侧隙,降低了粉尘和脏物进入套筒内,内外节卡阻现象虽然有所改善,但效果还是不能达到客户的满意度。

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带有密封圈的自润滑滚子链及其装配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有密封圈的自润滑滚子链及其装配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旨在解决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销轴与套筒之间容易进入粉尘,特别在潮湿的环境中,粉尘与水容易结合在一起形成块状物,附着在套筒的内孔表面中,造成内外链节之间会发生卡阻现象,严重时导致链条运行时产生很大的噪声,最终发生断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有密封圈的自润滑滚子链,包括一组串接链节,每个所述链节均包括外直附板、内链板、销轴、滚子和套筒;

两个所述内链板、两个套筒和两个滚子组成内链节,两个滚子设置在两个所述内链板之间,套筒插设在滚子中部,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销轴上;

两个所述外直附板对称设置在内链节的外侧并通过所述销轴与内链节两两相对交替连接;

所述内链板与外直附板之间设有用于阻止粉尘通过内外链板缝隙进入套筒内孔的O型密封圈;

所述套筒两端的端面延伸出内链板上开设的安装孔位并留出有用于安装O型密封圈的台阶部。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长度比内链节外宽长2.5mm,单侧露出台阶部为1.25mm。

优选的,所述O型密封圈为丁腈橡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O型密封圈截面直径D1为φ1.8mm,且O型密封圈的压缩量≤0.30%。

优选的,所述销轴的两端延伸至外直附板的外侧并成型有用于紧密封圈的销轴铆头。

优选的,所述安装孔位的孔径相较于套筒的外径小0.2mm。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孔中填充有润滑脂,润滑脂为极压锂基润滑脂。

优选的,所述套筒和内链板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压出力为2.3KN。

优选的,所述外直附板为底侧水平排列的三角形板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带有密封圈的自润滑滚子链装配方法,装配时,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将两个所述内链板、两个套筒和两个滚子组成多个单个内链节,保持套筒两端于内链节露头为台阶部,且台阶部的单侧露头量为1.25mm;

S2、于台阶部上套装上O型密封圈;

S3、使用试管毛刷在套筒内孔中涂上极压锂基润滑脂,并于套筒内插接入销轴,保持销轴两端的露头量一致;

S4、于多个内链节的相向外侧交替组装上外直附板,并于销轴两端的露头上露铆头形成完整链条。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密封圈的自润滑滚子链及其装配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销轴与套筒之间容易进入粉尘的问题,通过密封圈密封内外链板之间的空隙,阻止了粉尘进入套筒内孔,满足客户特殊使用工况下具有密封性能的要求。

2、本发明有效的控制内外链板之间的侧隙,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性能,且当链条成条装配后,对销轴进行露铆头,内外链板压紧密封圈后,套筒内孔中的润滑脂被密封起来,链条运行时润滑脂不会流失,起到了自润滑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一种带有密封圈的自润滑滚子链及其装配方法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单链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直附板1、内链板2、销轴3、销轴铆头31、滚子4、套筒5、O型密封圈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带有密封圈的自润滑滚子链,包括一组串接链节,每个所述链节均包括外直附板1、内链板2、销轴3、滚子4和套筒5;

两个所述内链板2、两个套筒5和两个滚子4组成内链节,两个滚子4设置在两个所述内链板2之间,套筒5插设在滚子4中部,所述套筒5套设在所述销轴3上;

两个所述外直附板1对称设置在内链节的外侧并通过所述销轴3与内链节两两相对交替连接;

所述内链板2与外直附板1之间设有用于阻止粉尘通过内外链板缝隙进入套筒5内孔的O型密封圈6;

所述套筒5两端的端面延伸出内链板2上开设的安装孔位并留出有用于安装O型密封圈6的台阶部;

装配时,先将两个所述内链板2、两个套筒5和两个滚子4组成多个单个内链节,保持套筒5两端于内链节露头为台阶部,且台阶部的单侧露头量为1.25mm;

于台阶部上套装上O型密封圈6;

使用试管毛刷在内套筒5内孔中涂上极压锂基润滑脂,并于套筒5内插接入销轴3,保持销轴3两端的露头量一致;

于多个内链节的相向外侧交替组装上外直附板1,并于销轴3两端的露头上露铆头形成完整链条。

优选的,所述套筒5的长度比内链节外宽长2.5mm,单侧露出台阶部为1.25mm,露出台阶处用于安装O型密封圈6,一作用可以起到定位密封圈,另一作用可以起到限位,保证橡胶的压缩量,避免销轴露头时,内外链板之间压得太紧,造成O型密封圈6密封失效。

优选的,所述O型密封圈6为丁腈橡胶材质,丁腈橡胶材质具有很好的耐油性、弹性、耐磨性,与普通橡胶相比,丁腈橡胶具有更宽域的使用温度,长期能在120℃高温下工作,也具有很强的耐低温性能,最低玻璃化温度可以达到-55℃。

优选的,所述O型密封圈6截面直径D1为φ1.8mm,且O型密封圈6的压缩量≤0.30%,避免销轴露头时,内外链板之间压得太紧,造成密封圈密封失效。

优选的,所述销轴3的两端延伸至外直附板1的外侧并成型有用于紧密封圈的销轴铆头31,内外链节成条在一起通过模具对销轴3两侧进行露铆头形成完整的链条,通过对销轴3两端进行露铆头后形成销轴铆头31,内外链板压紧密封圈,使O型密封圈6处于一个被压紧的状态,起到密封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位的孔径相较于套筒5的外径小0.2mm,O型密封圈6套装在套筒5外径上,两者紧密贴合在一起不存在有缝隙,阻止粉尘通过内外链板的缝隙进入套筒5的内孔中。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5的内孔中填充有润滑脂,润滑脂为极压锂基润滑脂,当链条成条装配后,对销轴3进行露铆头,内外链板压紧O型密封圈6后,套筒5内孔中的润滑脂被密封起来,链条运行时润滑脂不会流失,起到了自润滑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5和内链板2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压出力为2.3KN,压出力要求模具对套筒两端进行露头时,能保证内链板的平整度,有效保证单侧的露头量。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外直附板1为底侧水平排列的三角形板体,有效的匹配安装需求,且装配后匹配传输链条的齿轮两边侧,防止链条脱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销轴3和外直附板1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压出力为5.5KN,保证销轴露头后外链板平整,销轴长度误差要控制好,且露头量深浅一致,能有效的控制内外链板之间的侧隙,保证密封圈的密封性能。

其他未描述结构参照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带有密封圈的自润滑滚子链,有效的解决了销轴与套筒之间容易进入粉尘的问题,通过密封圈密封内外链板之间的空隙,阻止了粉尘进入套筒内孔,满足客户特殊使用工况下具有密封性能的要求。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