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介壳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一种介壳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标本制作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介壳虫标本的改进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杀死;(2)溶解;(3)清洗;(4)染色;(5)脱水;(6)进一步脱水;(7)透明;(8)固定;(9)干燥。本方法制作的介壳虫可以长久保存,可用于标本更好地观察和保存,并适用于雄性个体。其中,杀死的虫子放入乳酸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液中保存,虫体不易变软或变淡,更有利于后续操作。采用酸性酒精和酸性品红组成的染色剂进行染色,不会出现染色不足或染过的现象。采用酒精+丙醇进行脱水,进一步提高标本的使用寿命。本方法可用于雄性或雌雄介壳虫标本的制作。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标本制作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介壳虫标本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蚧虫是昆虫中形态特征变化比较复杂的类群之一,通常虫体很小,雌雄异型,在虫体上可观察到的形态构造比较细微,要准确鉴定其种类,只凭虫体的大小及体外的蜡质分泌物、介壳的颜色、形状等外部特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实验室制作整理,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结构。通常情况下,介壳虫通过成体雌虫做成玻片标本进行鉴定。但介壳虫是蚧总科的统称,该总科下不同科所用的方法不尽相同,而且文献记载多是用雌虫进行玻片制作,不一定适用有翅的雄性个体。同时,以前的方法保存时间长了后,玻片褪色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效果更佳的介壳虫标本的制作方法,从而克服现有标本制作方法制作的标本质量不佳,保存时间长了会褪色严重,且只适用于雌虫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壳虫标本的改进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杀死:杀死介壳虫并保存在乳酸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液中;

(2)溶解:在虫体右侧或背部横向划开小缝;随后置于10% KOH溶液中溶解12-24小时;优选的,在虫体右侧边缘或背部横向或虫体右侧3/4处用眼科镊划开小缝;

(3)清洗:将步骤(2)处理过的虫体置于清水中,并用合成毛刷清洗虫体;

(4)染色:将虫体浸入染色剂染色5分钟到24小时;所述染色剂为酸性酒精和酸性品红的混合;

(5)脱水:染色完成后先置于装有95%酒精的容器中,祛除多余的染色物质;再将虫体放入100%酒精中5-10分钟,并重复此过程2-3次;

(6)进一步脱水:将步骤(5)脱水过的虫体转移至丙醇中浸泡5-10分钟,重复浸泡2-3次丙醇;

(7)透明:将虫体从丙醇转移至无水丁香油或二甲苯中浸泡5-15分钟,再重复浸泡2-3次;

(8)固定:在载玻片上滴入固封剂,将步骤(7)处理过的虫体转移至固封剂中,并进行整姿;在盖玻片上滴入固封剂,并压住载玻片上的虫体。

(9)干燥:采用加热的方式对步骤(8)处理过的载玻片进行干燥后即完成标本的制作。优选的,做好的标本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保存。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混合液为95%乙醇和75%乳酸按体积比2-3:1混合而成。

优选的,步骤(2)中,具翅雄虫先用镊子去除翅膀再用眼科镊划开小缝;溶解期间,从划开的小缝伸入虫体内部掏出内含物。

优选的,步骤(3)中,在清水中放入微量洗衣粉或其他去污剂。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酸性酒精和酸性品红的体积比为2-3:1。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酸性酒精由醋酸和50%酒精按体积比1:4-5混合而成。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酸性品红由如下成分及配比混合而成:每300ml纯净水中添加10%HCL20-30ml和酸性品红粉末0.3-0.6g。

优选的,步骤(8)中,所述固封剂为加拿大树胶,往加拿大树胶滴入1-3滴二甲苯进行调和稀释后再使用。

优选的,步骤(9)中,将步骤(8)处理过的载玻片在40-50℃的电热板上加热2-10个小时;而后放置在30-40℃烘箱中2-10周。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10)贴标签:头部朝上,贴上制作标签,标明学名、采集地点、寄主植物或制作时间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中将杀死的虫子放入乳酸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液中保存,与只放乙醇保存的相比,虫体不易变软或变淡,更有利于后续操作。

2. 本发明采用调配过的酸性酒精和酸性品红组成的染色剂进行染色,与传统的酸性品红或碱性品红染色相比,染色过程更好把控,不会出现染色不足或染过的现象。

3. 本发明的脱水过程先用95%酒精祛除多余的染色物质,再用100%酒精浸泡,重复2-3次后再用丙醇浸泡,脱水效果更好。其中,丙醇的作用为其不从空气中吸水而酒精从空气中吸水,可对虫体进一步脱水,进一步提高标本的使用寿命。

4.本发明对杀死、溶解、清洗、染色、脱水、透明、固定、干燥等步骤都进行了优化,本方法制作的介壳虫可以长久保存,可用于标本更好的观察和保存,并适用于雄性个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山竹簇粉蚧玻片。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双条拂粉蚧玻片。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作的双条拂粉蚧玻片局部的腹末拂状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介壳虫标本的改进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杀死:杀死介壳虫并保存在乳酸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液中;所述混合液为95%乙醇和75%乳酸按体积比3:1混合而成。与以前的只有保存在乙醇中相比,虫体不容易变软变淡,有利于下一步操作。

(2)溶解:在虫体右侧边缘或背部横向或虫体右侧3/4处用眼科镊划开小缝;其中,具翅雄虫先用镊子去除翅膀用眼科镊划开小缝。划开小缝后置于10% KOH浸泡12到24小时,使之溶解体内内含物,前期所用酒精浓度越高,这里所用时间越长。

此间,可用昆虫针小心从划开的小缝深入虫体内部掏出内含物,加速溶解过程,但此过程针对不同类群需长期练习。溶解过程取出内含物与直接取出内含物相比,不易损伤虫体,更有利于观察和保存。

(3)清洗:虫体内含物溶于KOH之后,置于清水中,可放微量洗衣服或其他去污剂,洗衣粉或去污剂可液体破坏表面张力并阻止了虫体漂浮;用合成毛刷清洗虫体,与天然毛刷相比,合成毛刷不会被KOH干扰损坏。

(4)染色:将虫体浸入染色剂,对于膜性角质层的虫体使用浓度更高的染色剂;

染色剂由如下配比成分组成:2份酸性酒精+1份酸性品红;可用酸性酒精稀释到任意合适浓度,如浅粉色或深粉色。其中,酸性酒精:1份醋酸+5份50%酒精;

酸性品红由如下配比成分组成:酸性品红粉末0.4g+10%HCL30ml+纯净水300ml;

染色的时间为5分钟到24小时,依据虫体大小和薄厚而定。可随时取出后置于95%酒精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检查效果。不同种类和个体成熟度所用时间均不同。

(5)脱水:染色合适后置于95%酒精的凹皿中,祛除多余的染色物质;调整虫体姿势,如把足摆放整齐;将虫体放入100%酒精中5-10分钟;重复此过程2-3次。

(6)进一步脱水:将虫体从100%酒精转移至丙醇(正丙醇)中5-10分钟,重复2次;丙醇的作用为其不从空气中吸水而酒精从空气中吸水,此步骤可进一步脱水。

(7)透明:准备3份无水丁香油或二甲苯,将虫体从丙醇转移至无水丁香油或二甲苯中10分钟,重复2次。

(8)固定:用玻璃棒在载玻片上滴入固封剂如加拿大树胶;滴入的加拿大树胶需较稀疏,可用同一根玻璃棒滴入一滴二甲苯进行调和;将虫体虫丁香油中转移至加拿大树胶中,并进行整姿;

在盖玻片上同样滴入少许加拿大树胶,并压住虫体,此过程可有效防止气泡产生。

(9)干燥:将玻片在40-50℃的电热板上加热数小时,此过程也可祛除树胶内的多余气泡;而后放置30-40℃烘箱中数周。

(10)标签:头部朝上,贴上制作标签,标明学名、采集地点、寄主植物、制作时间等信息。

结合图1,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山竹簇粉蚧玻片,制作的标本图案清晰,颜色鲜明,虫体完整。

实施例2

一种介壳虫标本的改进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杀死:杀死介壳虫并保存在乳酸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液中;所述混合液为95%乙醇和75%乳酸按体积比2:1混合而成。与以前的只有保存在乙醇中相比,虫体不容易变软变淡,有利于下一步操作。

(2)溶解:在虫体右侧边缘或背部横向或虫体右侧3/4处用眼科镊划开小缝;其中,具翅雄虫先用镊子去除翅膀用眼科镊划开小缝。划开小缝后置于10% KOH浸泡12到24小时,使之溶解体内内含物,前期所用酒精浓度越高,这里所用时间越长。

此间,可用昆虫针小心从划开的小缝深入虫体内部掏出内含物,加速溶解过程,但此过程针对不同类群需长期练习。溶解过程取出内含物与直接取出内含物相比,不易损伤虫体,更有利于观察和保存。

(3)清洗:虫体内含物溶于KOH之后,置于清水中,可放微量洗衣服或其他去污剂,洗衣粉或去污剂可液体破坏表面张力并阻止了虫体漂浮;用合成毛刷清洗虫体,与天然毛刷相比,合成毛刷不会被KOH干扰损坏。

(4)染色:将虫体浸入染色剂,对于膜性角质层的虫体使用浓度更高的染色剂;

染色剂由如下配比成分组成:3份酸性酒精+1份酸性品红;可用酸性酒精稀释到任意合适浓度,如浅粉色或深粉色。其中,酸性酒精:1份醋酸+4份50%酒精;

酸性品红由如下配比成分组成:酸性品红粉末0.5g+10%HCL25ml+纯净水300ml;

染色的时间为5分钟到24小时,依据虫体大小和薄厚而定。可随时取出后置于95%酒精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检查效果。不同种类和个体成熟度所用时间均不同。

(5)脱水:染色合适后置于95%酒精的凹皿中,祛除多余的染色物质;调整虫体姿势,如把足摆放整齐;将虫体放入100%酒精中5-10分钟;重复此过程2-3次。

(6)进一步脱水:将虫体从100%酒精转移至丙醇(正丙醇)中5-10分钟,重复2次;丙醇的作用为其不从空气中吸水而酒精从空气中吸水,此步骤可进一步脱水。

(7)透明:准备3份无水丁香油或二甲苯,将虫体从丙醇转移至无水丁香油或二甲苯中10分钟,重复2次。

二甲苯为有害物质,如用二甲苯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8)固定:用玻璃棒在载玻片上滴入固封剂如加拿大树胶;滴入的加拿大树胶需较稀疏,可用同一根玻璃棒滴入一滴二甲苯进行调和;将虫体虫丁香油中转移至加拿大树胶中,并进行整姿;

在盖玻片上同样滴入少许加拿大树胶,并压住虫体,此过程可有效防止气泡产生。

(9)干燥:将玻片在40-50℃的电热板上加热数小时,此过程也可祛除树胶内的多余气泡;而后放置30-40℃烘箱中数周。

(10)标签:头部朝上,贴上制作标签,标明学名、采集地点、寄主植物、制作时间等信息。

结合图2-3,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双条拂粉蚧玻片标本图案清晰,局部结构清晰可见,虫体完整。

对比实施例

一种介壳虫标本的改进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杀死:杀死介壳虫并保存70-75%乙醇溶液中。

(2)溶解:在虫体右侧边缘划开小缝;其中,具翅雄虫先用镊子去除翅膀用眼科镊划开小缝。划开小缝后置于10% KOH溶液中12到24小时,使之溶解体内内含物;此间可用昆虫针小心从划开的小缝深入虫体内部掏出内含物,加速溶解过程,但此过程针对不同类群需长期练习。

(3)清洗:虫体内含物溶于KOH之后,置于清水中,用合成毛刷清洗虫体。

(4)染色:将虫体浸入染色剂,对于膜性角质层的虫体使用浓度更高的染色剂;所述染色剂为酸性品红。

染色的时间为3小时。可随时取出后置于95%酒精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检查效果。不同种类和个体成熟度所用时间均不同。

(5)脱水:染色合适后置于95%酒精的凹皿中,祛除多余的染色物质;重复此过程2-3次。

(6)透明:准备3份无水丁香油或二甲苯,将虫体从丙醇转移至无水丁香油或二甲苯中10分钟,重复2次。

二甲苯为有害物质,如用二甲苯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7)固定:用玻璃棒在载玻片上滴入固封剂如加拿大树胶;滴入的加拿大树胶需较稀疏,可用同一根玻璃棒滴入一滴二甲苯进行调和;将虫体虫丁香油中转移至加拿大树胶中,并进行整姿;

在盖玻片上同样滴入少许加拿大树胶,并压住虫体,此过程可有效防止气泡产生。

(8)干燥:将玻片在40-50℃的电热板上加热数小时,此过程也可祛除树胶内的多余气泡;而后放置30-40℃烘箱中数周。

(9)标签:头部朝上,贴上制作标签,标明学名、采集地点、寄主植物、制作时间等信息。

结合图1-3可见,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山竹簇粉蚧玻片和双条拂粉蚧玻片,制作的标本图案清晰,颜色鲜明,虫体完整;适用于介壳虫类的所有种类,包括雄性;且颜色不易变淡。而对比实施例方法制作的标本颜色骨化部分偏暗,保存3年后出现颜色减退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对杀死、溶解、清洗、染色、脱水、透明、固定、干燥等步骤都进行了优化,本方法制作的介壳虫可以长久保存,可用于标本的更好的观察和保存,并适用于雄性个体。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