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的箔

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的箔

摘要

本发明涉及基本粒子、尤其是中微子与形式为金属或金属合金的物质、尤其是形式为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的具有非金属纳米涂层的箔的物质相互作用,其中,在已知的涂层之上布置有具有厚度在纳米范围内的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或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元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679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德国中微子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80076884.X

  • 发明设计人 霍尔格·托尔斯滕·施巴特;

    申请日2019-09-17

  • 分类号G01T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王伟达;杨青

  • 地址 德国柏林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55:4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本粒子、尤其是中微子与形式为金属或金属合金的物质、尤其是形式为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的具有非金属纳米涂层的箔的物质相互作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不同于其他已知的基本粒子不同的是,中微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仅发生弱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中微子穿透过大尺寸和/或高密度的物体。

中微子的穿透能力取决于它们的能量。随着能量的增加,中微子的作用截面将增加,而平均的自由波长将减小。本发明所基于的是,中微子的能量基本上是“恒定的”,并且转向穿透部分,即金属的和/或非金属的结构的分子。已知,这样的金属的和/或非金属的结构或者说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的优选具有至少由石墨烯和硅构成的纳米涂层的箔与中微子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在其中在基本粒子、尤其是中微子的作用下开始让它们的分子与这些基本粒子发生相互作用,尤其让它们的分子开始发生振荡或提高了带涂层的箔的分子的振荡幅度。这是在转换能量的范围内从这样的金属的结构(即带涂层的箔)获取电能的前提条件。

由WO 2016/142 056 A1已经公知有一种载体箔的由金属载体构成的箔,该金属载体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该箔具有至少由石墨烯和硅构成的涂层,其中,该涂层是纳米涂层,在该涂层中存在有石墨烯和硅作为纳米粒子,其中,涂层具有10%至80%的硅或20%至90%的石墨烯,并且纳米涂层的晶格结构被压缩,使得纳米涂层的分子与穿过纳米涂层的太阳能量分子或空间能量分子的不可见光谱的中微子发生碰撞,其中,能经由作为正极的石墨烯和作为负极的金属载体截取动能作为直流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高这种箔(即所公知的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的载体构成的带涂层的箔)的效率。该任务利用根据权利要求1的箔的特征来解决。该解决方案的根据本发明的另外的设计变型方案,即箔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其装置和其用途是另外的权利要求的主题。

因此,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的载体制成的箔具有涂层,其中,在该公知的至少包含石墨烯和硅的涂层之上布置有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或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元件,其厚度在纳米范围(纳米尺度)内。这被用于提高中微子与带涂层的箔之间的相互作用。

优选地,在此,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或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元件的厚度优选为50纳米至750纳米。

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或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元件在此可以被呈丝线状或梭织物状地构造为布置在箔上的多个丝线和/或被构造为布置在箔上的的梭织物。通常,它们三维地构成。

如果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或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元件被构造为布置在箔上的梭织物时,则该梭织物可以呈网状地构成。于是,这相当于在箔和涂层之上布置有栅格。

网状结构在此应具有菱形结构,该菱形结构优选具有等边长的菱形,其边长长度优选在0.5毫米至1.5毫米之间。

借助已知的方法将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或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元件施加到箔上,优选蒸镀或喷涂到箔上进而是其涂层上,其中,将先前的涂层固化是有利的,以此使这些结构彼此划清界限。蒸镀也可以借助模板实现,其中,该模板预定了梭织物的网结构或格栅结构。

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或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元件例如可以由金、银或其他能导电的材料构成,例如铝或铜,或包含该材料。

另外的有利的设计方案设置的是,将多个涂覆有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或至少一个能导电的结构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箔逐层地、即堆成叠组地布置,或者将至少一个箔折叠多次以形成叠组,使得箔的通过折叠形成的区段逐层地布置,或者至少一个箔被卷起,其中,至少一个箔以气密方式被包封或布置在壳体中。在此应将与地球大气的反应降低到最小程度。此外还要注意的是,在包围至少一个箔的壳体的内部空间中存在技术上的真空。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合适的是,将至少一个箔逐层地布置成叠组并压紧,其中,由于将压力加载到至少一个箔的贴靠在该至少一个箔的其他子层或另外的箔上的至少一侧上而使至少一个层状的箔形成多层。由此应形成叠组,其中,至少一个箔的各个层或多个箔持久地彼此紧贴布置。在此,至少一个箔可以逐层地布置成具有多达500层或更多的层。但是也可以设置的是,至少一个箔或多个箔基于粘附而彼此附着,并且因此确保持久地形成多层。

如果至少一个箔如上所述逐层地布置,则可以借助绝缘层将至少一个箔的各子层彼此电绝缘。绝缘层是优选地但并非根据本发明地是不导电的漆层。

在没有绝缘层的情况下,在多个箔逐层地布置的情况下,将箔串联是可能的,这是因为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的载体分别贴靠在已知的用作对极(Gegenpool)的涂层上。

在箔之间存在绝缘层并且多个箔逐层地布置的情况下,箔可以并联。这方面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即,并联多个能量供应器(例如蓄电池)。

至少一个箔或者至少一个箔或多个箔的装置优选具有用于提取形式为直流电压的电能的设备,其中,在将导体分别贴靠在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的载体箔和涂层上时已经能导出形式为直流电的电能,以便向消耗器(例如发光二极管)供应电能。用于提取电能的各自的设备与各自的技术现实条件相匹配。如所述,多个箔可以在并联的范围内互连。同样地,这些箔可以与其具有或不具有绝缘层的设计无关地被分开串联。但是,在串联的情况下,通常在各自的箔之间不需要绝缘层。

基于特殊的装置来提供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的箔,该装置提高了这种由金属或金属合金制成的结构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考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此得到本发明的另外的优点、特征和设计方案。

其中:

图1示出将形式为叠组的根据本发明的箔作为车辆的车身的组成部分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在灯光组件中的形式为卷材的根据本发明的箔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和图2,将多个根据本发明的箔1逐层地以叠组的形式布置。在此,多个箔1或至少一个箔1本身是车身2的组成部分,或是根据图2的机架3的组成部分或者电能消耗器(即能量提取器4)的壳体或其他合适的构件的组成部分。根据本发明的箔1可以在此示例性地在公知的混合结构形式的范围内被引入到机架3或车身2中。

在图1中的能量提取器4是车辆,而在图2中是灯光组件。但是,它也可以是用电能运行的任何设备,尤其是用电能运行的任何机器。

附图标记列表

1 箔

2 车身

3 机架

4 能量提取器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