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酵母菌群提取物10‑15份、酪梨油5‑9份、红藻纲海藻提取物5‑10份、甘油4‑8份、铜胜肽0.6‑3.7份、防腐剂增效剂0.1‑0.2份和去离子水60‑80份;本发明通过添加橘子皮,橘子皮其中所富含的果酸,能够有效软化皮肤的角质层,从而增强皮肤的弹性,使得皮肤变得滑滑嫩嫩,从里到外焕发出美丽新姿彩,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添加的橘子肉,能够起到增白洁肤、去除色斑、紧肤、润肤、消除疲劳和抗肌肤老化功效,添加的酪梨油可以清洁皮肤的深层,消除皱纹、淡化黑斑、雀斑,同时被皮肤吸收进入皮肤底层并达到保养的效果,还可以有效锁水,帮助身体细胞重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1167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万千粉丝化妆品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556288.0

  • 发明设计人 林杰彬;张诗军;张书侨;张珈瑞;

    申请日2021-05-21

  • 分类号A61K8/9728(20170101);A61K8/9789(20170101);A61K8/9717(20170101);A61K8/92(20060101);A61K8/64(20060101);A61K8/34(20060101);A61Q19/08(20060101);A61Q19/00(20060101);A61Q17/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563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傅俊朝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尖彭路397号天瑞广场A座A8016(自主申报)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54:1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背景技术

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会出现松弛、干燥粗糙、弹性下降、皱纹增多等老化现象,同时在当皮肤受损时,便会出现皮肤干燥紧绷且无法缓解,皮肤发红发热,吃刺激性食物时症状尤为明显,由于皮肤较脆弱敏感,因此大多数功能性强的护肤品反而不耐受,归其原因是肌肤细胞活性降低,胶原蛋白的新生速度下降而引发的“城墙崩塌”,日常中化学或物理性破坏,例如皮脂过度流失或被去除、使用磨砂产品、擦伤或抓伤、化学物质侵蚀或干扰及晒伤等,这些都会使皮肤的屏障功能降低,让皮肤外的物质容易进入皮肤内。

为缓解皮肤的这些症状,应当及时的为皮肤补充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具有强大保湿效果,可强化肌肤锁水功能,是皮肤结缔组织保湿的重要功臣,还影响着肌肤的弹性与光泽,还可以有效修复受损肌肤如痤疮及皱纹,胶原蛋白占细胞中蛋白质成分的三分之一,主控肌肤健康的所有大权,主控肌肤弹性的真皮层组织,主要是由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等所组合而成。

但是,目前市场上传统的皮肤胶原蛋白促进剂其胶原蛋白补充效果一般,并且难以满足消炎、抑菌、抗衰老等多重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酵母菌群提取物10-15份、酪梨油5-9份、红藻纲海藻提取物5-10份、甘油4-8份、铜胜肽0.6-3.7份、防腐剂增效剂0.1-0.2份和去离子水60-8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酵母菌群提取物10份、酪梨油5份、红藻纲海藻提取物5份、甘油4份、铜胜肽0.6份、防腐剂增效剂0.1份和去离子水60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酵母菌群提取物15份、酪梨油9份、红藻纲海藻提取物10份、甘油8份、铜胜肽3.7份、防腐剂增效剂0.2份和去离子水80份。

优选的,所述防腐剂增效剂为己二醇、戊二醇、辛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酵母菌群提取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橘子皮5-10份、橘子肉5-10份、红辣椒0.3-3.6份、蒲公英1.3-2.7份、金银花2.3-4.6份、野菊花3-6份、紫花地丁5-15份和绿茶10-30份。

优选的,所述酵母菌群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洗净干燥,然后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粉末;

(2)、将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粉末混合均匀,再加纯化水混合,水料比为(30-40):1,然后灭菌20-30分钟,得到中药发酵培养基;

(3)、将酵母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中药发酵培养基上,在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20r·min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发酵液超高速离心,过滤去除细胞壁和不溶性分子;得到的滤液再经单效浓缩、活性炭脱色、除味,即可得到酵母菌群提取物。

优选的,在步骤(3)中,采用的酵母菌种为扣囊复膜酵母,菌体浓度为1×109CFU·mL

优选的,所述红藻纲海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红藻纲海藻置于水中水解1~3小时,红藻纲海藻和水的重量比为0.5~2:10,水解温度为110~130℃;第一次过滤,滤液中加入蔗糖进行第一次脱腥,滤液和蔗糖的重量比为1:0.005~0.01;第二次过滤,滤液冷却至40~50℃,加入活性炭进行第二次脱腥,滤液和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5~0.0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灭菌,即可得到红藻纲海藻提取物。

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比称取原料,将酵母菌群提取物、红藻纲海藻提取物、铜胜肽和去离子水依次加入水相锅中,搅拌加热到60-70℃,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A;

S2、然后将酪梨油和甘油依次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到75-85℃,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B;

S3、将步骤S1中水相锅中混合物A过170-200目筛抽入乳化锅中,将步骤S2中油相锅中混合物B抽入乳化锅中,在70-75℃下,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C;

S4、将步骤S3中乳化锅中混合物C降温至40-45℃,然后加入防腐剂增效剂,保温搅拌20-30分钟;

S5、将步骤S4中搅拌得到的物料,搅拌冷却到室温,停止搅拌后出料,得到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S6、将步骤S5中制得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进行灌装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得到所需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添加橘子皮,橘子皮其中所富含的果酸,能够有效软化皮肤的角质层,从而增强皮肤的弹性,使得皮肤变得滑滑嫩嫩,从里到外焕发出美丽新姿彩,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添加的橘子肉,能够起到增白洁肤、去除色斑、紧肤、润肤、消除疲劳和抗肌肤老化功效,添加的酪梨油可以清洁皮肤的深层,消除皱纹、淡化黑斑、雀斑,同时被皮肤吸收进入皮肤底层并达到保养的效果,还可以有效锁水,帮助身体细胞重建,促进皮肤内结缔组织的生长以及防御组织系统的活化,添加红辣椒,红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维生素A前体),添加的红藻纲海藻提取物,富含角菜酸酯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能长时间覆盖于受损皮肤表面,利于皮肤的修复。

2、本发明通过添加的绿茶,绿茶叶中的茶氨酸具备较强的抗氧化性功效,其抗氧化能力是人造合成抗氧剂BHT、BHA的4-6倍,是维生素E的6-7倍,维他命C的5-10倍,绿茶叶中的茶氨酸有着纯天然的收敛性和抑菌功效,不但能清洁皮肤,还能够维护皮肤免遭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酵母菌群提取物10份、酪梨油5份、红藻纲海藻提取物5份、甘油4份、铜胜肽0.6份、防腐剂增效剂0.1份和去离子水60份。

其中,所述防腐剂增效剂为己二醇、戊二醇、辛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所述酵母菌群提取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橘子皮5份、橘子肉5份、红辣椒0.3份、蒲公英1.3份、金银花2.3份、野菊花3份、紫花地丁5份和绿茶10份。

其中,所述酵母菌群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洗净干燥,然后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粉末;

(2)、将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粉末混合均匀,再加纯化水混合,水料比为(30-40):1,然后灭菌20-30分钟,得到中药发酵培养基;

(3)、将酵母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中药发酵培养基上,在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20r·min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发酵液超高速离心,过滤去除细胞壁和不溶性分子;得到的滤液再经单效浓缩、活性炭脱色、除味,即可得到酵母菌群提取物。

其中,在步骤(3)中,采用的酵母菌种为扣囊复膜酵母,菌体浓度为1×109CFU·mL

其中,所述红藻纲海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为:将红藻纲海藻置于水中水解1~3小时,红藻纲海藻和水的重量比为0.5~2:10,水解温度为110~130℃;第一次过滤,滤液中加入蔗糖进行第一次脱腥,滤液和蔗糖的重量比为1:0.005~0.01;第二次过滤,滤液冷却至40~50℃,加入活性炭进行第二次脱腥,滤液和活性炭的重量比为1:0.005~0.0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灭菌,即可得到红藻纲海藻提取物。

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比称取原料,将酵母菌群提取物、红藻纲海藻提取物、铜胜肽和去离子水依次加入水相锅中,搅拌加热到60-70℃,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A;

S2、然后将酪梨油和甘油依次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到75-85℃,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B;

S3、将步骤S1中水相锅中混合物A过170-200目筛抽入乳化锅中,将步骤S2中油相锅中混合物B抽入乳化锅中,在70-75℃下,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C;

S4、将步骤S3中乳化锅中混合物C降温至40-45℃,然后加入防腐剂增效剂,保温搅拌20-30分钟;

S5、将步骤S4中搅拌得到的物料,搅拌冷却到室温,停止搅拌后出料,得到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S6、将步骤S5中制得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进行灌装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得到所需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实施例2

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酵母菌群提取物12份、酪梨油7份、红藻纲海藻提取物7份、甘油6份、铜胜肽2.5份、防腐剂增效剂0.15份和去离子水68份。

其中,所述酵母菌群提取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橘子皮7份、橘子肉7份、红辣椒2.5份、蒲公英1.6份、金银花3.2份、野菊花4份、紫花地丁7份和绿茶18份。

其中,所述酵母菌群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洗净干燥,然后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粉末;

(2)、将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粉末混合均匀,再加纯化水混合,水料比为(30-40):1,然后灭菌20-30分钟,得到中药发酵培养基;

(3)、将酵母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中药发酵培养基上,在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20r·min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发酵液超高速离心,过滤去除细胞壁和不溶性分子;得到的滤液再经单效浓缩、活性炭脱色、除味,即可得到酵母菌群提取物。

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比称取原料,将酵母菌群提取物、红藻纲海藻提取物、铜胜肽和去离子水依次加入水相锅中,搅拌加热到60-70℃,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A;

S2、然后将酪梨油和甘油依次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到75-85℃,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B;

S3、将步骤S1中水相锅中混合物A过170-200目筛抽入乳化锅中,将步骤S2中油相锅中混合物B抽入乳化锅中,在70-75℃下,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C;

S4、将步骤S3中乳化锅中混合物C降温至40-45℃,然后加入防腐剂增效剂,保温搅拌20-30分钟;

S5、将步骤S4中搅拌得到的物料,搅拌冷却到室温,停止搅拌后出料,得到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S6、将步骤S5中制得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进行灌装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得到所需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实施例3

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酵母菌群提取物14份、酪梨油8份、红藻纲海藻提取物8份、甘油6份、铜胜肽3.1份、防腐剂增效剂0.17份和去离子水76份。

其中,所述酵母菌群提取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橘子皮9份、橘子肉9份、红辣椒3.1份、蒲公英2.1份、金银花3.8份、野菊花5份、紫花地丁11份和绿茶26份。

其中,所述酵母菌群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洗净干燥,然后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粉末;

(2)、将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粉末混合均匀,再加纯化水混合,水料比为(30-40):1,然后灭菌20-30分钟,得到中药发酵培养基;

(3)、将酵母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中药发酵培养基上,在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20r·min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发酵液超高速离心,过滤去除细胞壁和不溶性分子;得到的滤液再经单效浓缩、活性炭脱色、除味,即可得到酵母菌群提取物。

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比称取原料,将酵母菌群提取物、红藻纲海藻提取物、铜胜肽和去离子水依次加入水相锅中,搅拌加热到60-70℃,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A;

S2、然后将酪梨油和甘油依次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到75-85℃,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B;

S3、将步骤S1中水相锅中混合物A过170-200目筛抽入乳化锅中,将步骤S2中油相锅中混合物B抽入乳化锅中,在70-75℃下,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C;

S4、将步骤S3中乳化锅中混合物C降温至40-45℃,然后加入防腐剂增效剂,保温搅拌20-30分钟;

S5、将步骤S4中搅拌得到的物料,搅拌冷却到室温,停止搅拌后出料,得到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S6、将步骤S5中制得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进行灌装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得到所需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实施例4

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酵母菌群提取物15份、酪梨油9份、红藻纲海藻提取物10份、甘油8份、铜胜肽3.7份、防腐剂增效剂0.2份和去离子水80份。

其中,所述酵母菌群提取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橘子皮10份、橘子肉10份、红辣椒3.6份、蒲公英2.7份、金银花4.6份、野菊花6份、紫花地丁15份和绿茶30份。

其中,所述酵母菌群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洗净干燥,然后粉碎后过40目筛,得到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粉末;

(2)、将上述步骤(1)中得到的橘子皮、橘子肉、红辣椒、蒲公英、金银花、野菊花、紫花地丁和绿茶粉末混合均匀,再加纯化水混合,水料比为(30-40):1,然后灭菌20-30分钟,得到中药发酵培养基;

(3)、将酵母按10%的接种量,接种到中药发酵培养基上,在发酵温度30℃,摇床转速120r·min

(4)、将上述步骤(3)中得到的发酵液超高速离心,过滤去除细胞壁和不溶性分子;得到的滤液再经单效浓缩、活性炭脱色、除味,即可得到酵母菌群提取物。

一种含有酵母菌群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配比称取原料,将酵母菌群提取物、红藻纲海藻提取物、铜胜肽和去离子水依次加入水相锅中,搅拌加热到60-70℃,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A;

S2、然后将酪梨油和甘油依次加入油相锅中,搅拌加热到75-85℃,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B;

S3、将步骤S1中水相锅中混合物A过170-200目筛抽入乳化锅中,将步骤S2中油相锅中混合物B抽入乳化锅中,在70-75℃下,保温搅拌20-30分钟,得到混合物C;

S4、将步骤S3中乳化锅中混合物C降温至40-45℃,然后加入防腐剂增效剂,保温搅拌20-30分钟;

S5、将步骤S4中搅拌得到的物料,搅拌冷却到室温,停止搅拌后出料,得到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S6、将步骤S5中制得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进行灌装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包装,得到所需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

试验例1

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体外实验)

体外实验:复制老化模型(Hayflick),老化的真皮成纤维细胞,用实施例1-4制得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和对比例处理老化的成纤维细胞(0.1%、3%、5%)。

培养时间:72h

对比例为市面上的皮肤胶原蛋白促生剂

表1:老化成纤维细胞合成I型胶原蛋白的量

由上文各个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皮肤胶原蛋白增殖促进剂能明显提高老化细胞中胶原蛋白的生成量,从而提高皮肤的张力和弹性。

试验例2

对照组:市售某款宣称具有增加胶原蛋白功效的抗衰老霜

抗老化试验(体内实验)

测试方法:20名45岁女性测试者,皮肤正常衰老,涂抹含0.1%、0.5%、1%、2%皮肤胶原蛋白促生剂的美容霜,2次/天,4周。

测量参数:皮肤保湿性、弹性、光滑度

表2:28天后结果

由上文各个实施例可知:将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皮肤胶原蛋白促生剂应用于化妆品中,可明显提高皮肤保湿性、弹性、光滑度,使肌肤保有水分,让肌肤趋向紧实细致,实现充满弹性饱满的肤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