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及其消毒方法

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及其消毒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及其消毒方法,涉及医疗消毒设备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不能将医疗器具表面的附着物除去的问题;该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箱盖;所述机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机体的相对一侧内壁设置有三个冲洗板,冲洗板呈倾斜状结构,三个冲洗板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阻隔条;该装置的消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分别添加原水和消毒液至机体内的不同分层处;操控原水温度,添加需消毒器具进入机体内的冲洗结构内进行高温喷淋。本发明减少由于水渍在器具表面形成的气泡,提高全方位有效去除器具表面的附着物的质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5805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景淑英;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23019.X

  • 发明设计人 景淑英;

    申请日2021-03-25

  • 分类号A61L2/18(20060101);A61L2/04(20060101);A61L2/10(20060101);A61L2/26(20060101);B08B1/02(20060101);B08B3/02(20060101);F26B5/14(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西大街26号大兴区人民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4:1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消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及其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浸泡式消毒方法是将被消毒物浸泡于消毒液内进行消毒的一种方法,待完成消毒后,再将被消毒物从消毒液内取出。故而现有通常是用一容器盛放消毒液,再将被消毒物置于消毒液内即可。目前,医院在对消化内镜等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时,通常是将这些医疗器械放置在消毒液内浸泡一端时间,由于医疗器械放在消毒液中静态消毒,时间过长时,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会沉淀到底部,从而使消化内镜的浸泡消毒不均匀,因此,需要由医护人员进行手工清洗消毒,这样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410492720.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型医疗器械的浸泡式消毒装置,包括:消毒筒、支架、底板、升降气缸、气缸轴、消毒液筒、小型医疗器械放置板、烘干器、打气筒、活塞、打气筒轴、滚子、筒盖、销轴、手柄、气管、泄气阀、垫片、半圆板、小型医疗器械放置孔、螺钉,所述的支架上焊接底板,消毒筒固定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的升降气缸安装在底板的中央位置,气缸轴安装在升降气缸内,气缸轴的顶端与消毒液筒固定连接,所述的消毒液筒通过滚子安装在消毒筒内壁上,消毒液筒能够沿消毒筒内壁上下。上述专利中的用于小型医疗器械的浸泡式消毒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不能将医疗器具表面的附着物除去,导致消毒质量较差,无法直接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及其消毒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箱盖;所述机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机体的相对一侧内壁设置有三个冲洗板,冲洗板呈倾斜状结构,三个冲洗板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两个以上的阻隔条,三个冲洗板的相对一侧内壁均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软刷,三个冲洗板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导向板,三个导向板的顶部面均设置有第一防护层;所述机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冲洗结构。

优选地:所述冲洗结构包括增压泵、两个水管、喷头组件,所述增压泵的底部外壁通过连接板固定于机体的一侧内壁,两个所述水管一端分别设置于增压泵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喷头组件的顶部外壁设置于其中一个水管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过滤板,另外一个水管的一端贯穿过滤板的顶部外壁,所述机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温度检测仪,机体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加热组件。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进液口,机体的底部内壁设置有电机,机体的底部内壁设置有搅拌扇,搅拌扇的输入端通过传动轴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搅拌扇的顶端设置有螺纹杆,螺纹杆的顶部外壁设置有限位板,螺纹杆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承载板,承载板呈倾斜状。

优选地:所述机体远离搅拌扇的底部内壁设置有四个收缩囊管,四个收缩囊管的顶端均设置于承载板的底部面,且四个收缩囊管的圆周外壁均设置有四个以上的孔洞。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靠近其中一个冲洗板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海绵板,隔离板靠近承载板的一侧内壁设置有电动伸缩板。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顶部外壁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机体的相对一侧内壁均设置有滑动槽,两个滑动槽的内壁均设置有移动板,移动板呈倾斜状,两个移动板的顶部面均设置有第二防护层,两个移动板的底部面均设置有两个弹簧,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均设置有支撑座,两个支撑座的一侧外壁均设置于机体的相对一侧内壁,两个支撑座的顶部外壁均设置有隔开板,两个隔开板的顶部外壁分别设置于两个移动板的底部面。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滤网板,滤网板的顶部外壁设置有弹性层,机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高温灯,机体的底部内壁呈倾斜状,机体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导管,导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单向阀门。

优选地:所述机体的一侧外壁设置有箱门,机体的另一侧外壁设置有透明窗,机体的底部外壁设置有四个支腿。

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的消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添加原水和消毒液至机体内的不同分层处;

S2:操控原水温度,添加需消毒器具进入机体内的冲洗结构内进行高温喷淋;

S3:打开电动伸缩板,初步消毒后的器具自动移至承载板上浸泡消毒;

S4:启动电机操控承载板以螺纹杆为基点上升下降,通过收缩囊管及搅拌扇对消毒液进行搅动;

S5:控制浸泡处理后的器具依次经移动板传递进入滤网板上干燥处理;

S6:打开箱门将消毒后的器具取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需消毒器具经导向板导向依次顺延往返三个冲洗板上,利用冲洗结构对器具进行喷淋冲洗,喷淋期间,器具在冲洗板上自动滚落,并与冲洗板上的软刷不断接触,阻隔条起到减缓器具下滑的速度,减少由于水渍在器具表面形成的气泡,提高全方位有效去除器具表面的附着物的质量。

2.本发明对器具初步消毒时,打开喷头组件,启动增压泵通过水管输送高温热水对器具进行喷淋,喷淋后的水滴穿过过滤板再次返回机体的底部内聚集,过滤板对清洗器具的附着物进行隔离过滤,便于循环利用热水对器具高温杀菌。

3.本发明启动电机带动搅拌扇及螺纹杆旋转,搅拌扇旋转时对周边的消毒液体进行搅动,减少消毒液体的沉淀提高消毒质量,且在螺纹杆旋转时使得承载板带动其上放置的器具进行升降,当承载板上升时,拉动四个收缩囊管向上延伸并经孔洞流入部分消毒液体膨胀,当承载板下降时,压缩四个收缩囊管向下,使得消毒液体经孔洞射出,由此进一步的对消毒液体进行混合,避免物质沉淀。

4.本发明通过电机操控承载板以螺纹杆为基点上升,直至承载板上的器具不再受到阻挡,依次滚落至两个移动板上,第二防护层对器具进行防护避免受损,移动板承载器具后受力在滑动槽内上下移动并压缩弹簧,使得器具进行上下微微颤动,将自身表面的水渍分离去除,最后器具落于滤网板上,高温灯对器具进行烘烤处理,提高器具表面的干燥效率。

5.本发明当器具在冲洗完成后自动滚落至最后一个冲洗板上时,启动电动伸缩板使之收缩,冲洗板上的器具受离心力作用经海绵板下滑至承载板上进行浸泡消毒,途径期间海绵板对器具表面的残留水渍进行擦除,打开紫外线杀菌灯对器具及机体内的结构作进一步消菌处理,器具下落期间抖落的水滴经导管回收至浸泡结构内,便于回收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的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的冲洗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的收缩囊管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的电路流程示意图。

图中:1机体、2进水口、3进液口、4支腿、5透明窗、6增压泵、7水管、8喷头组件、9限位板、10螺纹杆、11紫外线杀菌灯、12移动板、13弹性层、14滤网板、15承载板、16搅拌扇、17过滤板、18导向板、19冲洗板、20第一防护层、21箱盖、22进料口、23温度检测仪、24海绵板、25单向阀门、26收缩囊管、27支撑座、28电动伸缩板、29滑动槽、30第二防护层、31弹簧、32箱门、33隔开板、34高温灯、35电机、36阻隔条、37软刷、38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浸泡式消毒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料口22,进料口22的顶部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箱盖21;所述机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水口2;所述机体1的相对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三个冲洗板19,冲洗板19呈倾斜状结构,三个冲洗板19的底部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的阻隔条36,三个冲洗板19的相对一侧内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以上的软刷37,三个冲洗板19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板18,三个导向板18的顶部面均粘接有第一防护层20;所述机体1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冲洗结构,通过进料口22向机体1内部添加原水,打开箱盖21在进料口22内添加需消毒器具,需消毒器具经导向板18导向依次顺延往返三个冲洗板19上,利用冲洗结构对器具进行喷淋冲洗,喷淋期间,器具在冲洗板19上自动滚落,并与冲洗板19上的软刷37不断接触,阻隔条36起到减缓器具下滑的速度,减少由于水渍在器具表面形成的气泡,提高全方位有效去除器具表面的附着物的质量,器具滚动期间第一防护层20对其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器具碰撞受损。

为了便于对器具进行高温喷淋作业;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冲洗结构包括增压泵6、两个水管7、喷头组件8,所述增压泵6的底部外壁通过连接板固定于机体1的一侧内壁,两个所述水管7一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增压泵6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喷头组件8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于其中一个水管7的另一端,所述机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过滤板17,另外一个水管7的一端贯穿过滤板17的顶部外壁,所述机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温度检测仪23,温度检测仪23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机体1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开关控制端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原水进入机体1底部内后,启动加热组件对原水进行加热作业,对器具初步消毒时,打开喷头组件8,启动增压泵6通过水管7输送高温热水对器具进行喷淋,喷淋后的水滴穿过过滤板17再次返回机体1的底部内聚集,过滤板17对清洗器具的附着物进行隔离过滤,便于循环利用热水对器具高温杀菌,加热期间温度检测仪23实时检测机体1内的温度变化,当低于或高于设定值后传递信号给控制模块,其电性连接控制加热组件启停,便于自动掌控高温消菌的温度,节省人力。

为了便于浸泡消毒器具;如图1-4和图6所示,所述机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进液口3,机体1的底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35,机体1的底部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搅拌扇16,搅拌扇16的输入端通过传动轴与电机35的输出端相连接,搅拌扇16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限位板9,螺纹杆10的外壁通过螺纹连接有承载板15,承载板15呈倾斜状,机体1远离搅拌扇16的底部内壁焊接有四个收缩囊管26,四个收缩囊管26的顶端均焊接于承载板15的底部面,且四个收缩囊管26的圆周外壁均开设有四个以上的孔洞38,所述机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隔离板,隔离板靠近其中一个冲洗板19的一侧内壁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海绵板24,隔离板靠近承载板15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动伸缩板28,通过进液口3向机体1的中间处添加消毒液,当器具在冲洗完成后自动滚落至最后一个冲洗板19上时,启动电动伸缩板28使之收缩,冲洗板19上的器具受离心力作用经海绵板24下滑至承载板15上进行浸泡消毒,途径期间海绵板24对器具表面的残留水渍进行擦除,启动电机35带动搅拌扇16及螺纹杆10旋转,搅拌扇16旋转时对周边的消毒液体进行搅动,减少消毒液体的沉淀提高消毒质量,且在螺纹杆10旋转时使得承载板15带动其上放置的器具进行升降,当承载板15上升时,拉动四个收缩囊管26向上延伸并经孔洞38流入部分消毒液体膨胀,当承载板15下降时,压缩四个收缩囊管26向下,使得消毒液体经孔洞38射出,由此进一步的对消毒液体进行混合,避免物质沉淀。

为了对器具进行干燥处理;如图2-4所示,所述机体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紫外线杀菌灯11,机体1的相对一侧内壁均开设有滑动槽29,两个滑动槽29的内壁均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移动板12,移动板12呈倾斜状,两个移动板12的顶部面均粘接有第二防护层30,两个移动板12的底部面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弹簧31,两个弹簧31的另一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撑座27,两个支撑座27的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于机体1的相对一侧内壁,两个支撑座27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隔开板33,两个隔开板33的顶部外壁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两个移动板12的底部面,所述机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滤网板14,滤网板14的顶部外壁粘接有弹性层13,机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高温灯34,机体1的底部内壁呈倾斜状,机体1的一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导管,导管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单向阀门,浸泡消毒结束后,通过电机35操控承载板15以螺纹杆10为基点上升,直至承载板15上的器具不再受到阻挡,依次滚落至两个移动板12上,第二防护层30对器具进行防护避免受损,移动板12承载器具后受力在滑动槽29内上下移动并压缩弹簧31,使得器具进行上下微微颤动,将自身表面的水渍分离去除,最后器具落于滤网板14上,弹性层13对其再次进行防护,高温灯34对器具进行烘烤处理,提高器具表面的干燥效率,打开紫外线杀菌灯11对器具及机体1内的结构作进一步消菌处理,器具下落期间抖落的水滴经导管回收至浸泡结构内,便于回收利用。

为了便于取出器具;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机体1的一侧外壁通过铰链连接有箱门32,机体1的另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透明窗5,机体1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四个支腿4,打开箱门32将消毒后的器具取出使用即可,消毒期间通过透明窗5观察器具消毒的进度,便于了解掌控。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通过进料口22向机体1内部添加原水,通过进液口3向机体1的中间处添加消毒液,原水进入机体1底部内后,启动加热组件对原水进行加热作业,加热期间温度检测仪23实时检测机体1内的温度变化,当低于或高于设定值后传递信号给控制模块,其电性连接控制加热组件启停,打开箱盖21在进料口22内添加需消毒器具,需消毒器具经导向板18导向依次顺延往返三个冲洗板19上,打开喷头组件8,启动增压泵6通过水管7输送高温热水对器具进行喷淋,喷淋期间,器具在冲洗板19上自动滚落,并与冲洗板19上的软刷37不断接触,减少由于水渍在器具表面形成的气泡,全方位的有效去除器具表面的附着物,器具滚动期间第一防护层20对其进行有效保护,避免器具碰撞受损,喷淋后的水滴穿过过滤板17再次返回机体1的底部内聚集,过滤板17对清洗器具的附着物进行隔离过滤,便于循环利用热水对器具高温杀菌,当器具在冲洗完成后自动滚落至最后一个冲洗板19上时,启动电动伸缩板28使之收缩,冲洗板19上的器具受离心力作用经海绵板24下滑至承载板15上进行浸泡消毒,途径期间海绵板24对器具表面的残留水渍进行擦除,启动电机35带动搅拌扇16及螺纹杆10旋转,搅拌扇16旋转时对周边的消毒液体进行搅动,减少消毒液体的沉淀提高消毒质量,且在螺纹杆10旋转时使得承载板15带动其上放置的器具进行升降,当承载板15上升时,拉动四个收缩囊管26向上延伸并经孔洞38流入部分消毒液体膨胀,当承载板15下降时,压缩四个收缩囊管26向下,使得消毒液体经孔洞38射出,由此进一步的对消毒液体进行混合,浸泡消毒结束后,通过电机35操控承载板15以螺纹杆10为基点上升,直至承载板15上的器具不再受到阻挡,依次滚落至两个移动板12上,第二防护层30对器具进行防护避免受损,移动板12承载器具后受力在滑动槽29内上下移动并压缩弹簧31,使得器具进行上下微微颤动,将自身表面的水渍分离去除,最后器具落于滤网板14上,弹性层13对其再次进行防护,高温灯34对器具进行烘烤处理,打开紫外线杀菌灯11对器具及机体1内的结构作进一步消菌处理,器具下落期间抖落的水滴经导管回收至浸泡结构内,便于回收利用,最后打开箱门32将消毒后的器具取出使用即可,消毒期间通过透明窗5观察器具消毒的进度。

实施例2:

一种实施例1所述浸泡式消毒装置的消毒方法,如图1-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添加原水和消毒液至机体1内的不同分层处;

S2:操控原水温度,添加需消毒器具进入机体1内的冲洗结构内进行高温喷淋;

S3:打开电动伸缩板28,初步消毒后的器具自动移至承载板15上浸泡消毒;

S4:启动电机35操控承载板15以螺纹杆10为基点上升下降,通过收缩囊管26及搅拌扇16对消毒液进行搅动;

S5:控制浸泡处理后的器具依次经移动板12传递进入滤网板14上干燥处理;

S6:打开箱门32将消毒后的器具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