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具有力监测功能的人工耳蜗电极

具有力监测功能的人工耳蜗电极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力监测功能的人工耳蜗电极,包括:电极片区域,所述电极片区域包括若干沿人工耳蜗电极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的电极片;若干电极线,所述电极线与所述电极片对应连接,各个电极线之间相互绝缘;夹持区;力监测组件,包括相连的力觉传感器和光纤束,所述力觉传感器至少包括第一力觉传感器和第二力觉传感器;所述第一力觉传感器设于人工耳蜗电极的首端;所述第二力觉传感器设于所述电极片区域与所述夹持区之间;硅胶外壳。本发明的人工耳蜗电极,可以监控电极植入过程力变化,提升人工耳蜗手术效果避免内耳精细结构损伤,提升手术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4149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911363461.4

  • 发明设计人 贾欢;吴皓;李蕴;陈颖;

    申请日2019-12-26

  • 分类号A61N1/05(20060101);A61F11/04(20060101);A61N1/36(20060101);G01L1/24(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朱凌娇;许亦琳

  • 地址 200011 上海市黄浦区制造局路63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40:4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力监测功能的人工耳蜗电极。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耳蜗内的植入体、言语处理器、麦克风及传送装置所组成。人工耳蜗通过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利用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

电极精准地植入人体耳蜗中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至关重要。电极植入操作精细程度直接影响术后听觉重建效果。根据相关文献报道,植入过程中超过100mN的力即有可能对内耳精细结构造成损伤,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目前电极植入操作大多依靠医生的临床经验,仅凭借裸手感觉电极与耳蜗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进而调整植入操作,缓慢植入电极,整个植入过程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植入过程力信息的客观监测、反馈有利于植入过程微创化,进一步提手术效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力监测功能的人工耳蜗电极。

所述具有力监测功能的人工耳蜗电极包括:

电极片区域,所述电极片区域包括若干沿人工耳蜗电极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的电极片;

若干电极线,所述电极线与所述电极片对应连接,各个电极线之间相互绝缘;

夹持区,设所述人工耳蜗电极植入到耳蜗的一端为首端,所述夹持区设于所述人工耳蜗电极的尾端;

力监测组件,包括相连的力觉传感器和光纤束,所述力觉传感器至少包括第一力觉传感器和第二力觉传感器;所述第一力觉传感器设于人工耳蜗电极的首端;所述第二力觉传感器设于所述电极片区域与所述夹持区之间;

硅胶外壳,用于包覆电极片区域、电极线和力监测组件。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具有力监测功能的人工耳蜗电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光线光栅(FBG)技术,设计多部位力传感器,可实现植入过程力监测,光纤光栅中心波长能够直接受应变的调制,并有着良好的线性响应,电绝缘性好、响应速度快、成本低特点,本发明的人工耳蜗电极,可以监控电极植入过程力变化,提升人工耳蜗手术效果避免内耳精细结构损伤,提升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具有力监测功能的人工耳蜗电极结构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具有力监测功能的人工耳蜗电极的第一力觉传感器区域的结构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具有力监测功能的人工耳蜗电极的第二力觉传感器区域的结构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具有力监测功能的人工耳蜗电极的截面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电极片区域

11 电极片

2 电极线

3 力监测组件

31 力觉传感器

311 第一力觉传感器

312 第二力觉传感器

32 光纤束

4 夹持区

41 方向标识

5 硅胶外壳

51 光纤通道

6 定位块

L 第一力觉传感器与电极片区域1首端的最小距离

D1 硅胶外壳包覆第一力觉传感器处的宽度

D2 硅胶外壳包覆电极片区域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具有力监测功能的人工耳蜗电极,所述人工耳蜗电极如图1所示,包括:

电极片区域1,所述电极片区域包括若干沿人工耳蜗电极延伸方向均匀分布的电极片11;

若干电极线2,所述电极线2与所述电极片11对应连接,各个电极线2之间相互绝缘。所述电极线和电极片可以一一对应连接。

夹持区4,设所述人工耳蜗电极植入到耳蜗的一端为首端,所述夹持区4设于所述人工耳蜗电极的尾端;

力监测组件3,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相连的力觉传感器31和光纤束32,所述力觉传感器31至少包括第一力觉传感器311和第二力觉传感器312;所述第一力觉传感器311设于人工耳蜗电极的首端;所述第二力觉传感器312设于所述电极片区域1与所述夹持区4之间;

硅胶外壳5,用于包覆电极片区域1、若干电极线2和力监测组件3。

所述电极片为弧形,且两端向弧形圆心折弯;可以保护电极线,防止电极线漏出。

所述电极线设于电极片的凹侧内。

所述夹持区设有方向标识41,用于区分电极片11的朝向;所述夹持区用于医生夹持操作。

所述力觉传感器31距离所述电极片区域1首端的最小距离L为大于0.15mm,小于等于0.2mm。以确保传输效果。

所述硅胶外壳5包覆第一力觉传感器311处的宽度D1小于所述硅胶外壳5包覆电极片区域1的宽度D2。所述硅胶外壳起到绝缘作用。

所述电极线的尾部延伸至人工耳蜗的置入装置。

所述第二力觉传感器312与电极片区域11的尾端平行设置。便于反馈电极纵轴及末梢力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力觉传感器31为FBG(光线光栅)传感器。

所述力觉传感器的数量可以根据应用场景进行调整。

FBG光纤光栅传感的基本原理是,当光栅周围的温度、应变、应力或其它待测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将导致光栅周期或纤芯折射率的变化,从而使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产生位移Δλ

所述光纤束32中包含若干光纤。

可选的,所述电极片11的数量为12-24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硅胶外壳5内设有光纤通道51,用于放置所述光纤束32,所述光纤通道51与所述硅胶外壳5的同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硅胶外壳5包覆第一力觉传感器311处的直径为0.3-0.4m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硅胶外壳5包覆电极片区域1处的直径为0.8-1mm。

所述人工耳蜗电极还包括定位块6,所述定位块设于电极片区域1和夹持区4之间。辅助医生判断植入深度,同时有定位作用。

使用时,将连接光纤束32与信号处理装置,夹持住夹持区,将人工耳蜗电极的首端置入到耳蜗中,光纤传感的信号通过光纤传递至信号处理装置中,信号处理装置获取光纤光栅参数的变化量以及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的变化,根据获取的光纤光栅参数的变化量以及光纤光栅的中心波长的变化得出力的变化。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