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一种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及其使用方法,斗拱教学模型包括斗拱教学模型本体,所述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底部可拆装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外管,支撑外管的顶端设为封堵结构,支撑外管内滑动套设有支撑内管,支撑外管的下方设有盒形安装座,盒形安装座的底部设置为开口,盒形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底部粘接固定有防滑胶皮,盒形安装座内设有旋转锁固机构。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展示需要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展示高度和朝向角度进行调节,并在调节后快速实现固定,提高展示灵活性,且便于在使用后降低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展示高度,方便携带,满足使用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30125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72470.3

  • 申请日2021-03-12

  • 分类号G09B25/0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740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李改平

  • 地址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2:3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斗拱,是中国建筑上特有的构件,是由方形的斗、升、拱、翘、昂组成,斗拱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其功用在于承受上部支出的屋檐,将其重量或直接集中到柱上,或间接的先纳至额枋上再转到柱上,凡是非常重要或带纪念性的建筑物,才有斗拱的安置,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象征和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斗拱是中国建筑的典型代表,是建筑类高校学生研究学习的必修课之一,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斗拱教学模型进行展示教学。

现有的斗拱教学模型其在展示时,大多通过支撑柱和放置座对斗拱教学模型进行支撑,通过教师对斗拱教学模型进行演讲展示,现有的斗拱教学模型其在展示时不便于对斗拱教学模型的展示高度和朝向角度进行调节,斗拱教学模型的支撑高度较低时则不便于后面的同学观看,若直接使用较高的支撑柱,则不便于携带,灵活性低,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及其使用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包括斗拱教学模型本体,所述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底部可拆装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外管,支撑外管的顶端设为封堵结构,支撑外管内滑动套设有支撑内管,支撑外管的下方设有盒形安装座,盒形安装座的底部设置为开口,盒形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底板的底部粘接固定有防滑胶皮,盒形安装座内设有旋转锁固机构,支撑外管内设有高度调节锁固机构。

优选地,所述旋转锁固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盒形安装座顶部的转动块,转动块的底部延伸至盒形安装座内,支撑内管的底端与转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外管的底端与转动块的顶部活动接触,盒形安装座内设有移动板,转动块上滑动套设有第一移动环,第一移动环的底部与移动板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移动板的顶部呈环形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块,盒形安装座的顶部内壁上粘接固定有硬质防滑胶圈,转动块和两个定位杆均位于硬质防滑胶圈内,尖块的尖端与硬质防滑胶圈的底部紧密接触,移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转动块的底部开设有矩形凹槽,第一矩形块滑动套设在矩形凹槽内,矩形凹槽的顶部内壁与第一矩形块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处于拉伸状态的拉伸弹簧。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锁固机构包括滑动套设在转动块上的第二移动环,第二移动环位于第一移动环的上方,转动块的顶部开设有前侧和后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矩形槽,矩形槽内滑动套设有第二矩形块,第二矩形块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第二移动环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矩形块的底部与矩形槽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第二矩形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支撑内管内,支撑内管的右侧内壁上嵌装有矩形管,矩形管内滑动套设有矩形杆,矩形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的右侧嵌装有滚珠,支撑外管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槽,第一卡块与多个卡槽中的一个卡槽相卡装,矩形杆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杆,L形杆的左侧延伸至支撑内管内,矩形管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滑动套设在L形杆上,固定块的右侧与矩形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矩形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柔性钢绳,支撑内管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定滑轮,柔性钢绳的一端绕过定滑轮的顶部并与移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外管上固定套设有把手握套。

优选地,所述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安装槽,矩形安装槽的内壁与固定卡块的外侧活动接触,固定卡块的右侧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螺纹套设有T形紧固螺栓,底座螺纹套设在T形紧固螺栓上。

优选地,所述盒形安装座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安装圆孔,转动块和两个定位杆均位于安装圆孔内,两个定位杆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安装圆孔的两侧内壁活动接触,盒形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固定杆,两个L形固定杆对称设置,两个L形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大轴承,大轴承的内圈内侧与转动块的外侧焊接固定,第一移动环位于两个L形固定杆之间。

优选地,所述支撑外管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孔,支撑内管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孔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开设有第二矩形孔和穿孔,第二矩形孔的内壁与L形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柔性钢绳位于穿孔内并与穿孔的内壁不接触。

优选地,所述支撑内管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嵌装孔,嵌装孔的内壁与矩形管的外侧固定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盒形安装座、底板和防滑胶皮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将整个装置放置在展示的桌面上,防滑胶皮的设置,可提高支撑稳定性;

S2:在展示斗拱教学模型本体时,需要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另一面进行展示时,则向下按压第一移动环,移动环带动两个定位杆向下移动,两个定位杆同时带动移动板向下移动,移动块带动第一矩形块在矩形凹槽内向下滑动并对拉伸弹簧进行拉伸,同时移动板带动多个尖块向下与硬质防滑胶圈分离,解除对转动块的固定,进而解除了对展示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固定;

S3:紧接着转动第一移动环,第一移动环通过两个定位杆带动移动板转动,移动板通过第一矩形块带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块带动支撑内管转动,支撑内管带动支撑外管转动,支撑外管带动底座转动,底座通过固定卡块带动展示斗拱教学模型本体转动,展示斗拱教学模型本体转动的同时,使得其朝向角度发生改变;

S4:当展示斗拱教学模型本体转动至需要的朝向角度时,缓慢放松对第一移动环向下的按压力,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拉簧通过第一矩形块带动移动板向上移动,移动板带动多个尖块向上移动至与硬质防滑胶圈的底部紧密接触,在多个尖块与硬质防滑胶圈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使得转动块被固定,进而使得斗拱教学模型本体被固定,进而完成了调节;

S5:需要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时,向下推动第二移动环,第二移动环带动第二矩形块向下移动并对第一弹簧进行压缩,第二矩形块带动移动杆向下移动,移动杆向下对柔性钢绳进行拉动,使得柔性钢绳在定滑轮的顶部滑动,柔性钢绳拉动矩形块在矩形管内向左滑动,矩形块向左移动的同时对第二弹簧进行压缩,同时矩形块带动第一卡块和滚珠从与其相卡装的一个卡槽内移出,解除对支撑外管的固定;

S6:紧接着握住把手握套并向上推动,把手握套带动支撑外管在支撑内管上向上滑动,支撑外管依次通过底座和固定卡块带动斗拱教学模型本体向上移动,使得其高度位置发生改变;

S7:调节好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高度位置时,停止推动把手握套,紧接着放松对第二移动环向下的推力,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带动第二矩形块向上移动,第二矩形块带动移动杆向上移动并放松对柔性钢绳的拉力,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复位,第二弹簧的弹力带动矩形块向右移动,矩形块带动第一卡块向右移动,第一卡块带动滚珠向右移动至对齐的一个卡槽内,第一卡块与对应的一个卡槽相卡装,使得支撑外管被固定,进而使得斗拱教学模型本体被固定,进而完成了调节;

S8:当S7中所述的滚珠与距离最近的一个卡槽出现偏差时,支撑外管的内壁会对滚珠形成遮挡,使得第二弹簧不能完全复位,则稍微向上或向下推动支撑外管,支撑外管带动多个卡槽向上或向下移动,当距离滚珠最近的一个卡槽与矩形块对齐时,则解除对滚珠的遮挡,此时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的弹力通过矩形块带动第一卡块和滚珠移动至对齐的一个卡槽内,实现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固定;

S9:使用后,需要降低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高度时,则再次向下按压第二移动环解除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固定,紧接着向下移动支撑外管,斗拱教学模型本体转变为向下移动,使得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高度逐渐降低,当支撑外管的底端与转动块的顶部接触时,放松对第二移动环的按压力,再次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进行固定。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展示需要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展示高度和朝向角度进行调节,并在调节后快速实现固定,提高展示灵活性,且便于在使用后降低斗拱教学模型本体的展示高度,方便携带,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的转动块立体示意图。

图中:100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1底座、1支撑外管、2支撑内管、3盒形安装座、4底板、5转动块、6第一移动环、7移动板、8尖块、9硬质防滑胶圈、10定位杆、11拉伸弹簧、12第一矩形块、13第二移动环、14移动杆、15矩形槽、16第二矩形块、17第一弹簧、18矩形管、19矩形杆、20 L形杆、21固定块、22第二弹簧、23柔性钢绳、24卡槽、25第一卡块、26滚珠、27定滑轮、28把手握套、29固定卡块、30 T形紧固螺栓、31防滑胶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

参照图1-5,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包括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底部可拆装固定有底座101,底座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外管1,支撑外管1的顶端设为封堵结构,支撑外管1内滑动套设有支撑内管2,支撑外管1的下方设有盒形安装座3,盒形安装座3的底部设置为开口,盒形安装座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4,底板4的底部粘接固定有防滑胶皮31,盒形安装座3内设有旋转锁固机构,支撑外管1内设有高度调节锁固机构,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展示需要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展示高度和朝向角度进行调节,并在调节后快速实现固定,提高展示灵活性,且便于在使用后降低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展示高度,方便携带,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旋转锁固机构包括转动安装在盒形安装座3顶部的转动块5,转动块5的底部延伸至盒形安装座3内,支撑内管2的底端与转动块5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外管1的底端与转动块5的顶部活动接触,盒形安装座3内设有移动板7,转动块5上滑动套设有第一移动环6,第一移动环6的底部与移动板7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定位杆10,移动板7的顶部呈环形固定连接有多个尖块8,盒形安装座3的顶部内壁上粘接固定有硬质防滑胶圈9,转动块5和两个定位杆10均位于硬质防滑胶圈9内,尖块8的尖端与硬质防滑胶圈9的底部紧密接触,移动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12,转动块5的底部开设有矩形凹槽,第一矩形块12滑动套设在矩形凹槽内,矩形凹槽的顶部内壁与第一矩形块12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处于拉伸状态的拉伸弹簧11,高度调节锁固机构包括滑动套设在转动块5上的第二移动环13,第二移动环13位于第一移动环6的上方,转动块5的顶部开设有前侧和后侧均为开口设置的矩形槽15,矩形槽15内滑动套设有第二矩形块16,第二矩形块16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第二移动环1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二矩形块16的底部与矩形槽15的底部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弹簧17,第二矩形块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14,移动杆14的顶端延伸至支撑内管2内,支撑内管2的右侧内壁上嵌装有矩形管18,矩形管18内滑动套设有矩形杆19,矩形杆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25,第一卡块25的右侧嵌装有滚珠26,支撑外管1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卡槽24,第一卡块25与多个卡槽24中的一个卡槽24相卡装,矩形杆19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L形杆20,L形杆20的左侧延伸至支撑内管2内,矩形管18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1,固定块21滑动套设在L形杆20上,固定块21的右侧与矩形杆1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2,矩形杆19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柔性钢绳23,支撑内管2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定滑轮27,柔性钢绳23的一端绕过定滑轮27的顶部并与移动杆14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外管1上固定套设有把手握套28;

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卡块29,底座101的顶部开设有矩形安装槽,矩形安装槽的内壁与固定卡块29的外侧活动接触,固定卡块29的右侧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内螺纹套设有T形紧固螺栓30,底座101螺纹套设在T形紧固螺栓30上,盒形安装座3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安装圆孔,转动块5和两个定位杆10均位于安装圆孔内,两个定位杆10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与安装圆孔的两侧内壁活动接触,盒形底座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固定杆,两个L形固定杆对称设置,两个L形固定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大轴承,大轴承的内圈内侧与转动块5的外侧焊接固定,第一移动环6位于两个L形固定杆之间,支撑外管1的左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孔,支撑内管2的左侧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限位孔滑动连接,固定块21的左侧开设有第二矩形孔和穿孔,第二矩形孔的内壁与L形杆20的外侧滑动连接,柔性钢绳23位于穿孔内并与穿孔的内壁不接触,支撑内管2的右侧内壁上开设有嵌装孔,嵌装孔的内壁与矩形管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方便,便于根据展示需要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展示高度和朝向角度进行调节,并在调节后快速实现固定,提高展示灵活性,且便于在使用后降低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展示高度,方便携带,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建筑教学用斗拱教学模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盒形安装座3、底板4和防滑胶皮31对整个装置进行支撑,将整个装置放置在展示的桌面上,防滑胶皮31的设置,可提高支撑稳定性;

S2:在展示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时,需要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另一面进行展示时,则向下按压第一移动环6,移动环6带动两个定位杆10向下移动,两个定位杆10同时带动移动板7向下移动,移动块7带动第一矩形块12在矩形凹槽内向下滑动并对拉伸弹簧11进行拉伸,同时移动板7带动多个尖块8向下与硬质防滑胶圈9分离,解除对转动块5的固定,进而解除了对展示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固定;

S3:紧接着转动第一移动环6,第一移动环6通过两个定位杆10带动移动板7转动,移动板7通过第一矩形块12带动转动块5转动,转动块5带动支撑内管2转动,支撑内管2带动支撑外管1转动,支撑外管1带动底座101转动,底座101通过固定卡块29带动展示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转动,展示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转动的同时,使得其朝向角度发生改变;

S4:当展示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转动至需要的朝向角度时,缓慢放松对第一移动环6向下的按压力,此时处于拉伸状态的拉簧11通过第一矩形块12带动移动板7向上移动,移动板7带动多个尖块8向上移动至与硬质防滑胶圈9的底部紧密接触,在多个尖块8与硬质防滑胶圈9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使得转动块5被固定,进而使得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被固定,进而完成了调节;

S5:需要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时,向下推动第二移动环13,第二移动环13带动第二矩形块16向下移动并对第一弹簧17进行压缩,第二矩形块16带动移动杆14向下移动,移动杆14向下对柔性钢绳23进行拉动,使得柔性钢绳23在定滑轮27的顶部滑动,柔性钢绳23拉动矩形块19在矩形管18内向左滑动,矩形块19向左移动的同时对第二弹簧22进行压缩,同时矩形块19带动第一卡块25和滚珠26从与其相卡装的一个卡槽24内移出,解除对支撑外管1的固定;

S6:紧接着握住把手握套28并向上推动,把手握套28带动支撑外管1在支撑内管2上向上滑动,支撑外管1依次通过底座101和固定卡块29带动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向上移动,使得其高度位置发生改变;

S7:调节好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高度位置时,停止推动把手握套28,紧接着放松对第二移动环13向下的推力,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一弹簧17带动第二矩形块16向上移动,第二矩形块16带动移动杆14向上移动并放松对柔性钢绳23的拉力,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22复位,第二弹簧22的弹力带动矩形块19向右移动,矩形块19带动第一卡块25向右移动,第一卡块25带动滚珠26向右移动至对齐的一个卡槽24内,第一卡块25与对应的一个卡槽24相卡装,使得支撑外管1被固定,进而使得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被固定,进而完成了调节;

S8:当S7中的滚珠26与距离最近的一个卡槽24出现偏差时,支撑外管1的内壁会对滚珠26形成遮挡,使得第二弹簧22不能完全复位,则稍微向上或向下推动支撑外管1,支撑外管1带动多个卡槽24向上或向下移动,当距离滚珠26最近的一个卡槽24与矩形块19对齐时,则解除对滚珠26的遮挡,此时压缩状态的第二弹簧22的弹力通过矩形块19带动第一卡块25和滚珠26移动至对齐的一个卡槽24内,实现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固定;

S9:使用后,需要降低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高度时,则再次向下按压第二移动环13解除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固定,紧接着向下移动支撑外管1,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转变为向下移动,使得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的高度逐渐降低,当支撑外管1的底端与转动块5的顶部接触时,放松对第二移动环13的按压力,再次对斗拱教学模型本体100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