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白柚丰产方法

一种白柚丰产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白柚种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白柚丰产方法,所述白柚丰产方法包括:垫江白柚自花不实机理测试;提出“环割+促花剂+人工异花授粉+营养保果”授粉增产技术;探明垫江晚柚冬季落果粒化机制,形成“均衡施肥、激素保果、排涝覆膜、适地适种”的垫江晚柚冬季防落防粒化综合技术,提出“3+2+有机+中微”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采取低产树轮换结果、歇枝不歇树,老龄树树冠回缩、断根更新,投产树“上开天窗,下打吊枝,外围疏除密集和交叉,内堂剪除枯病枝”轻简修剪技术;建立“树干刷白+捕食螨+植物油+苦参碱”螨类绿色防控技术。本发明形成具有垫江特色白柚优质丰产技术体系,为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供科学有效技术支撑。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705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00302.3

  • 申请日2021-02-23

  • 分类号A01G17/00(20060101);A01H1/02(20060101);A01C21/00(20060101);A01G2/30(20180101);A01G7/06(20060101);A01G1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50230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陈炳萍

  • 地址 404000 重庆市万州区双河口街道厦门路600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32:3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白柚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柚丰产方法。

背景技术

重庆柚类栽培历史悠久,地方种质资源丰富,《山海经》、《尚书》早有记载,垫江白柚是重庆“五大名柚”之一,品种性状优良,已有近200年的栽培历史,曾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赞美,有其固有的独特品种特性:树体高大、长势旺盛、树冠多为自然圆头形;果皮偏厚,椭圆形,果顶有皱、果脐有洞,这些特性是其它垫江柚没有的。

垫江白柚是为垫江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重要贡献,但90年代后,随着垫江白柚大量栽植,授粉品种杂乱,造成了垫江白柚的外观品质不一。且在长期生产发展中,出现了树体老化、品种退化以及因自花不实导致的低产低效状况,严重制约着垫江白柚产量品质和生产效益的提高,也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障碍。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90年代后随着垫江白柚大量栽植,授粉品种混乱,造成了垫江白柚外观品质不一;树体老化、品种退化;自花不实导致花量少、产量低的世界性难题。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世界级难题。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通过花粉萌发以及花粉在柱头内的发育情况研究,探明了垫江白柚自交不亲和机理,解决了垫江白柚低产低效重大技术难题。通过异花授粉品种筛选研究,为解决垫江白柚品种落后、品质退化、产量低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大大提高了垫江白柚的产量和质量,是改良垫江白柚综合性状和产业发展前景上的重大突破。通过施肥、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配套,有效解决了垫江白柚产量不稳定、座果率低、品质退化、落果粒化问题,实现了垫江白柚栽培管理技术体系的跨越式进步,对产业竞争力提升和产区环境友好等效益十分显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柚丰产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白柚丰产方法,所述白柚丰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人工授粉,显微镜观察花粉柱头内萌发情况,验证垫江白柚花粉正常萌发后,在柱头内无法伸长到达胚珠,而用琯溪蜜柚花粉授粉后,能正常伸长。因此,要通过人工异花授粉保证产量。

步骤二,授粉增产技术:采用琯溪蜜柚授粉品种人工授粉的垫江白柚坐果率最高;促花保果专项技术:提出“环割+促花剂+人工异花授粉+营养保果”的增产技术。

步骤三,缺钾是垫江晚柚冬季落果的重要因子,诊治钙钾拮抗是防控重点,叶面补钾是防控垫江晚柚冬季落果的关键技术;缺锌是导致垫江晚柚果实粒化的形成机制,叶面补锌是防控果实粒化关键技术。垫江晚柚冬季保果防落防粒化综合技术:采用叶面补钾、锌元素、喷施15-20ppm的2-4,D激素保果、排涝覆膜、适地适种。

步骤四,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提出“3+2+有机+中微”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即3次复合肥,2次看果施肥,大量增施有机肥,叶面补充2-3次锌、铜、镁、磷、钾、钙、硼等大中微量元素和芸苔素。

步骤五,集成轻简修剪技术:以冬季修剪为主,采取低产树轮换结果、歇枝不歇树,老龄树树冠回缩、断根更新,投产树“上开天窗,下打吊枝,外围疏除密集和交叉,内堂剪除枯病枝”的修剪技术。

步骤六,绿色防控技术:将物理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建立“树干刷白+捕食螨+植物油+苦参碱”的螨类绿色防控关键技术,进行垫江白柚的病虫害防治。

进一步,步骤一中,所述进行花粉柱头内萌发试验的方法,包括:

采集即将开放的琯溪蜜柚花蕾,分开花瓣,将花药与花丝分离,把花药摊放在电热毯上干燥48小时,获得花粉,并行人工授粉试验。设两个处理:

处理1:琯溪蜜柚花粉授在垫江白柚花的柱头上;

处理2:垫江白柚花粉授在本株垫江白柚花的柱头上。

分别于授粉后的1、3、5、7、9天,每天采集两个处理的柱头各10份,共100份,用FAA固定液固定,用数码视频显微观察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和柱头内的伸长情况。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进行授粉增产实验的处理方式,包括:

嫁接授粉树按主栽种:授粉种=3:1的比例来配置;

嫁接授粉枝按在每株树中上部的骨干枝上高换2-3枝比例配置;

人工异花授粉。每个处理重复2次。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进行促花保果实验的方法,包括:

选择6年生垫江白柚植株,树势基本一致,基本无花,没有产量,单株平均着果不足1个。试验设5个处理:

处理1:9月螺旋式环割3圈+柚类促花剂166倍液,谢花2/3时喷“微补蓝果力”(磷400g/L,钾60g/L,氮40g/L,钙20g/L,镁4g/L,铜0.5g/L,锰0.5g/L,锌0.5g/L,硼0.5g/L)750倍液+芸苔素100mg/kg+螺旋式环割3圈(或赤霉素100mg/kg),15d后再喷一次;

处理2:9月喷柚类促花剂166倍液2次;

处理3:9月喷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mg/L;

处理4:9月拉枝+环割;

处理5:对照(清水)。

随机区组设计,5株1个小区,3次重复,调查统计。

进一步,步骤二中,所述“环割+促花剂+人工异花授粉+营养保果”的增产技术,具体包括:

头年9月对强旺主枝的环割处理和树冠喷布柚类促花剂166倍,配合人工异花授粉技术,谢花2/3后、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第二次生理落果来临前,喷2次750倍“微补蓝果力”+芸苔素100mg/kg+螺旋式环割3圈(或赤霉素100mg/kg)。

进一步,步骤三中,2015-2018年,将实施地点的50个果园土壤和叶片样送农业部柑橘苗木质量与监督检测中心,对土壤PH值、有机质以及矿物质,和叶片养分指标进行指标检测,获取数据。对获取的垫江晚柚果园土壤和树体营养数据进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探索冬季落果粒化的生理机制,结合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配套垫江晚柚激素保果、排涝覆膜、适地适种等常规生产技术,形成垫江晚柚冬季防落防粒化综合技术。

进一步,步骤四中,所述进行配方施肥试验的方法,包括:

从2017年开始,基于营养诊断结果,开展以补有机质、K、Cu、Zn和B元素为主的配方施肥试验。随机区组设计,5株1个小区,3次重复。

处理1:3月4日株施复合肥(氮:磷:钾=25:10:10)1.5kg+有机肥1.5kg,7月1日株施有机-无机复合肥(氮:磷:钾=13:8:12,有机质≥30%)2.5kg,9月株施施复合肥(氮:磷:钾=8:16:16)1kg,12月5日株施油饼5kg+人畜粪100-150kg等有机肥。此外5月5日叶面喷施“微补蓝果力”750倍液,7月3日膨大期叶面喷施“微补盖力”(钙150g/L)750倍液,9月叶面喷施“微补红果力”(磷420g/L,钾80g/L,钙20g/L,镁12g/L)750倍液。

处理2:土壤施肥方案同处理1,9月2日叶面喷施750倍“微补红果力”。

处理3:3月13日,7月11日,9月11日各株施复合肥(氮:磷:钾=15:15:15)1kg。

进一步,步骤五中,所述集成轻简修剪技术,具体包括:

(1)整形

整形应贯彻“逐年培养,多年维持”的原则进行。根据垫江白柚发枝力弱、成枝力强、枝条直立生长、开花结果迟等特点,幼树和初投产树,在春、秋两季必须采取撑枝、拉枝、吊枝等方法,把主枝与主干拉成45°以上角度,培养成“自然开心形”,可达到打破枝梢顶端生长优势,增加内膛光照,减少病虫危害,提早开花结果的效果。而成年树的主要任务是维持高产、稳产树形结构,延长盛果期年限。

(2)修剪

垫江白柚适宜自然圆头型或自然开心型。一要低干(30-50cm)、矮冠、少主枝(3-4个)。二要分枝角度大(主枝角度50°左右),分枝级次高(5-10级)。三要树体通风透光好。幼树期每年春、秋季采用拉枝整形、抹芽放梢方法迅速扩大树冠,增加分枝级数。垫江白柚结果母枝是以3-4年生春梢为主(无叶花果枝),结果顺序是从下至上、从内到外。幼树和初投产树应注意保护裙枝和内膛结果母枝,勤拉枝,少剪枝;成年投产树,以冬剪为主,应注意保留内膛及下部枝条,采用开“天窗”的简易修剪方法,疏删顶部和外围的密集枝、遮阳枝,剪除病虫枝、交叉枝,增加内膛光照,提高柚果产量和品质。

进一步,步骤六中,所述绿色防控技术,具体包括:

(一)物理防治措施

(1)早春翻耕松土。春季垫江白柚采收后,翻松土壤表层,深度在8-15cm,以破坏大实蝇等虫害越冬蛹的生存环境,降低病虫出土基数。针对个别大实蝇严重果园春季使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5%阿维菌素2000倍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地面喷雾,封杀越冬大实蝇等害虫,阻止其成功羽化。

(2)加强肥水管理。采取割青翻埋、园内套种绿肥、积造农家肥、栽植豆科养地作物、扩大使用商品有机肥等途径增加有机肥投入,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开展营养诊断施肥,施好花肥、果肥、壮冬肥,以平衡养分供应,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3)树干涂白。一方面提高树干抗寒能力,防控天牛、吉丁虫、蜗牛、脚腐病等病虫害。刷白高度为离地80cm或者第一级分枝处,先刮除树干翘皮,然后均匀刷上涂白剂。或采用“卡白”等商品树干刷白剂直接喷树干。

(二)理化诱控措施

针对潜叶蛾、吸果夜蛾等害虫,采用太阳能杀虫灯、照明电频振式杀虫灯和黑光灯等进行灯光诱杀。安装时可每隔3-4km

(三)生物防治措施

(1)使用生物农药、矿质农药。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坚持“以虫治虫、抑菌治病”的原则,运用0.5%的苦参碱水剂170倍液对幼虫进行喷雾防治矢尖蚧;新梢萌芽3mm或者新叶受害率5%左右的时候,运用25%烟碱-栋素乳油900倍液喷雾,进行花蕾蛆防治;8月下旬时运用27%皂素-烟碱可溶性粉剂300倍液喷雾,进行锈壁虱的防治;运用0.5%的苦参碱170倍液喷雾2-3次,进行红蜘蛛的防治;运用抗霉菌素120水剂200倍液喷雾,进行炭疽病等病害的防治。

(2)生草栽培。在果园行间和周边种植三叶草、藿香蓟、百喜草、苜蓿等不同种类的植物,并保障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或者留一些自然杂草,在草长至30-35cm高时割草进行树盘覆盖。项目实施区域严禁使用化学药物除草。

(3)以螨治螨技术。主要有红、黄蜘蛛、锈壁虱,在垫江一年发生约18-20代,红、黄蜘蛛以春季3-5月和秋季9-10月危害重,气温16-24度盛发,4月为盛发高峰。锈壁虱5月中旬以后虫口密度速增,7月达高峰。树冠郁闭的柚果最为严重。当每叶平均有2-3头虫时及时防治。重点采用抗药性巴士新小绥螨控制红黄蜘蛛、锈壁虱。在每年的4月下旬到8月上旬傍晚或者阴天进行投放。在投放前20天左右,对果园内的病虫害先进行一次投药防治,通过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11%乙螨唑乳油5000倍液或者24%螺螨酯2000倍液等进行喷雾,既减少虫螨,又对很多病虫种类进行防治。每棵树放置1袋捕食螨,在袋上方剪2cm长的缝隙,固定在背阴地方,最好是树冠下方第1个枯叉处,使缝隙处和袋底处与树干完全碰触,对于繁茂的树可适当放置2袋。配合树干刷白,树冠喷1000倍植物油+0.5%的苦参碱170倍2-3次,防治效果可保持在97%以上。

试验在重庆垫江黄沙乡黄沙村垫江白柚果园进行。试验果园的土壤类型、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肥水和耕作管理基本一致,树龄15年,株行距4m×3m,未进行修剪,试验果园在试验前30d未施任何杀螨剂、杀虫剂,已发生红蜘蛛危害。2017年3月8日处理,处理当日及处理后2d试验地无降雨。

试验药剂:树干刷白剂(配方:生石灰2.5kg,石硫合剂原液(26-28波美度)0.5kg,食盐0.1kg,加水10kg调匀,现配现用。)、植物油(派米瑞,中美诺威特生物营养有限公司)、0.5%苦参碱水剂(江苏南通新华农药有限公司)、抗药性捕食螨(》3000头/袋,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试验设计:果园地势平坦,肥水管理条件基本一致,本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3株树。试验设计见表7。

调查方法:用手持放大镜观察,处理前调查病虫基数,处理后1、3、7、14d各调查一次。每小区3株树均调查,每株树按东、西、南、南北中各标记5个老熟梢,每梢调查5片叶。

防治效果计算公式: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螨数×处理区药后螨数/空白对照区药后螨数×处理区药前螨数)×100

数据处理:利用SPSS 20.0对各个处理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生物统计分析。

处理1:树干刷白,挂捕食螨1袋/株。

处理2:植物油1000倍液,0.5%苦参碱170倍液;

处理3:树干刷白,挂捕食螨1袋/株,植物油1000倍液,0.5%苦参碱170倍液;

处理4:挂捕食螨1袋/株;

处理5:清水。

(四)科学运用化学防治

(1)蚧壳虫

垫江白柚主要为矢尖蚧,重点防治时期为蚧壳虫若虫盛期(主要为5、7、9月)尤其是第一代若虫期盛发期,其它如红蜡蚧、褐园蚧等蚧壳虫可兼治。推广矿物油乳油或植物油混配其它杀虫剂防治蚧壳虫(花期、生理落果期避免使用矿物油,选用派米瑞植物油),提高并延长防治效果。主要选用药剂为:97%矿物油乳油100-200倍液、95%机油乳剂100-200倍液(花蕾期、果实着色期慎用)、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亩旺特4000-4500倍液、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500-4500倍液、阿克泰4000倍液、25%喹硫磷乳油800-1200倍液喷雾。

(2)脚腐病

要求在发病初期进行,并防治好天牛。用枳砧靠接增根,挖去病部泥土,用刀刮除病死部分(腐烂、流胶部分),并划“#”字型小刻,用1:1:10波尔多浆或50%多菌灵100倍液喷雾防治。

(3)流胶病

流胶病常发生于主杆、枝干,受害处树皮变褐发裂,常流出胶质,病斑不定形,染病后,轻则树势衰弱,重则全树死亡。受虫伤、灼伤、机械伤的树最易发生。在发病初期用刀子刮除病死部分(腐烂、流胶部分)并划“#”字型小刻,小刻间隔一厘米深达木质部,然后用50%托布津或50%多菌灵1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100倍涂病部2-3次,每7-10天涂1次,并注意减少树体损伤,用无病土更换病土。同时防治好天牛。

(4)炭疽病、煤烟病、疮痂病

在春梢萌芽1-2mm,花谢2/3时和幼果期用65%的代森锌400-500倍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或大生M-45等药剂防治2-3次。煤烟病可推广应用煤烟蚧螨清。

结合上述的所有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发明通过人工授粉,显微镜观察花粉柱头内萌发情况,验证垫江白柚花粉正常萌发后,在柱头内无法伸长到达胚珠,而用琯溪蜜柚花粉授粉后,能正常伸长;因此,要通过人工异花授粉保证产量;本发明提供的白柚丰产方法,通过对垫江白柚的自花不实机理、授粉增产技术、冬季防落防粒化综合技术、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轻简修剪技术以及绿色防控技术的测试,形成了具有垫江特色白柚优质丰产技术体系,为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本发明通过花粉体外萌发实验和花粉柱头内萌发试验表明,垫江白柚自花授粉,花粉在柱头上能正常萌发,萌发率达100%;授粉3天后,花粉管能到达花柱2/5的位置,80%的花粉管基本停止生长;授粉5天后,最长的花粉管能到达花柱1/2的位置,试验中未发现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进入胚珠的现象。以琯溪蜜柚作授粉品种,在授粉3天后,花粉管能到达垫江白柚花柱1/2的位置,5天后则能到达花柱4/5的位置,并有少量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授粉7天后,大部分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少量花粉管到达胚珠。可见,垫江白柚自花不实的阻抑部位在柱头1/2处。因此,垫江白柚自花授粉不能正常结实的真正原因不是花粉萌发本身,而是花粉管在柱头内生长过程中的中途停止,花粉管不能正常伸长至胚珠,从而导致垫江白柚自花不结果或结果率低。

本发明通过授粉增产技术测试表明,不同处理方式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垫江白柚的座果率,综合来看琯溪蜜柚作为授粉品种对垫江白柚人工授粉,授粉花座果率32.37%,较垫江白柚作为授粉品种人工授粉,座果率提高24.1倍,并且果形指数接近1.0,单果重约1.6kg,种子极少,一级果率达35.8%,是连续三年选出的最佳授粉品种。这项研究结果为解决垫江白柚品种落后、品质退化、产量低下等低产低效技术难题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是改良垫江白柚综合性状和产业发展前景上的突破。同时,本发明通过垫江白柚增产技术成功攻克了垫江白柚花少、产量低这一世界性难题。这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使垫江白柚平均花蕾数可达412朵/株,授粉花座果率达32.37%,约为之前1.29%的25倍,大大提高了垫江白柚的产量和质量,既保住了地方良种柚品牌,又推动了历史名柚发展跃上新台阶。

本发明通过多年营养诊断检测,应用晚熟柑橘冬季枯水落果机制,率先在柚类柑橘中开展验证试验,探明缺钾是垫江白柚冬季落果的重要因子,诊治钙钾拮抗是防控重点,叶面补钾是防控垫江晚柚冬季落果的关键技术;探明缺锌是导致垫江晚柚果实粒化的形成机制,叶面补锌是防控果实粒化关键技术。采用柑橘营养诊断技术手段,最终形成以“均衡施肥、激素保果、排涝覆膜、适地适种”等为主的“垫江晚柚冬季防落防粒化技术”,并用于生产,其落果率降低89%,果实粒化现象显著减少,产量提升195%,可溶性固形物11.6%,每100ml果汁总糖9.8g、总酸0.54g,较传统技术总酸1g以上降低46%,果实品质明显变甜、变优。

本发明通过连续多年的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创新,推动了垫江白柚产业基地营养施肥技术的不断升级,有效减低施肥量和用水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满足垫江白柚各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也为国家以后逐渐推行的肥料减施和产业生态化战略实施提供了技术储备,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结合科学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精准施肥方案,具体指导每个果园和每个果农的施肥作业,可显著提高施肥效率,改善果树营养水平,为推动果园优质丰产提供良好的营养保障。在有效减少施肥量和人工成本的同时,保障了高产和优质生产,有效解决了垫江白柚产量不稳定、座果率低、品质退化问题,实现了垫江白柚施肥技术体系的跨越式进步,对产业竞争力提升和产区环境友好等效果十分显著。

本发明通过整形修剪技术培养成“自然开心形”,可达到打破枝梢顶端生长优势,增加内膛光照,减少病虫危害,提早开花结果的效果。而成年树的主要任务是维持高产、稳产树形结构,延长盛果期年限。此项修剪技术简易高效,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果农实际操作。

本发明通过多年测试实践,建立“树干刷白+捕食螨+植物油+苦参碱”的螨类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即2次树干刷白,3月悬挂捕食螨,3-5月和8-9月树冠喷1000倍植物油+0.5%的苦参碱170倍2-3次,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物理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化学防治四大核心技术有机协调和创新集成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红蜘蛛防效可保持在97%以上,其他病虫害发生率降至5%以下,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既有效防治病虫,又安全无残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柚丰产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垫江白柚花粉在柱头内萌发情况示意图;

图2中:A:异花授粉后1天;B:异花授粉后3天;C:异花授粉后5天;D:异花授粉后7天;E:自花授粉后1天;F:自花授粉后3天;G:自花授粉后5天;H:自花授粉后7天。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垫江白柚制粉授粉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柚子丰产图片和低产树对比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柚丰产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柚丰产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白柚丰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通过人工授粉,显微镜观察花粉柱头内萌发情况,验证垫江白柚花粉正常萌发后,在柱头内无法伸长到达胚珠,而用琯溪蜜柚花粉授粉后,能正常伸长。因此,要通过人工异花授粉保证产量。

S102,授粉增产技术:采用琯溪蜜柚授粉品种人工授粉的垫江白柚坐果率最高;促花保果专项技术:提出“环割+促花剂+人工异花授粉+营养保果”的增产技术。

S103,缺钾是垫江晚柚冬季落果的重要因子,诊治钙钾拮抗是防控重点,叶面补钾是防控垫江晚柚冬季落果的关键技术;缺锌是导致垫江晚柚果实粒化的形成机制,叶面补锌是防控果实粒化关键技术。垫江晚柚冬季保果防落防粒化综合技术:采用叶面补钾、锌元素、喷施15-20ppm的2-4,D激素保果、排涝覆膜、适地适种。

S104,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提出3+2+有机+中微”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即3次复合肥,2次看果施肥,大量增施有机肥,叶面补充2-3次锌、铜、镁、磷、钾、钙、硼等大中微量元素和芸苔素。

S105,集成轻简修剪技术:以冬季修剪为主,采取低产树轮换结果、歇枝不歇树,老龄树树冠回缩、断根更新,投产树“上开天窗,下打吊枝,外围疏除密集和交叉,内堂剪除枯病枝”的修剪技术。

S106,绿色防控技术:将物理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建立“树干刷白+捕食螨+植物油+苦参碱”的螨类绿色防控关键技术,进行垫江白柚的病虫害防治。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1、垫江白柚优质丰产关键技术

垫江白柚为垫江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重要贡献,但由于气候因子和栽培技术体系的变化,特别是国际国内柑橘新品种不断上市,垫江白柚面临着一系列技术瓶颈性问题,市场受到巨大冲击,严重制约垫江白柚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也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障碍。因此,本发明在垫江白柚基地发展和栽培过程中不断测试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具有垫江特色白柚优质丰产技术体系,为产业的健康发展不断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1.1垫江白柚自花不实机理测试

1.1.1垫江白柚花粉体外萌发情况测试

对垫江白柚等5个品种的花粉进行了花粉萌发试验。将1%琼脂+20%蔗糖+0.1%硼酸培养基涂布在玻片上,花粉接种到玻片上,每品种3张玻片,共计接种15张玻片。单张玻片放在培养皿中常温下培养,在接种后4h和24h用显微镜(40倍)观察花粉粒萌发与花粉管生长情况,计算花粉萌发率(见表1)。

培养4h后,冒合柚、梁平柚、琯溪蜜柚、垫江白柚、三红蜜柚的的花粉均能正常萌发,不同品种萌发率差异较大,垫江白柚萌发率44.30%,高于梁平柚,低于琯溪蜜柚、三红蜜柚和冒合柚。培养24h后,花粉萌发率表现规律与培养24h后相同。结果表明,垫江白柚花粉能正常萌发,萌发率仅稍低于自花结实率高的琯溪蜜柚。因此,垫江白柚的花粉萌发率较强,其花粉自身萌发是正常的。说明垫江白柚自花不结果或结果率低的原因不是花粉不萌发。

表1不同品种花粉离体萌发效果(单位:%,μm)

1.1.2垫江白柚花粉在柱头内发育情况测试

垫江白柚自花结实率低成为阻碍垫江白柚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测试垫江白柚自花不实机理显得尤为重要。前期开展了垫江白柚花粉体外萌发试验,发现花粉本身的萌发没有问题,萌发率比部分柚子的花粉萌发率还高。因此,连续三年开展了垫江白柚花粉在柱头内的萌发试验,以探明其自花不实机理。选择晴天采集即将开放的琯溪蜜柚花蕾,分开花瓣,将花药与花丝分离,把花药摊放在电热毯上干燥48小时,获得花粉。4月28日,晴天,气温19.5℃,进行人工授粉试验。设两个处理,处理1:琯溪蜜柚花粉授在垫江白柚花的柱头上;处理2:垫江白柚花粉授在本株垫江白柚花的柱头上。分别于授粉后的1、3、5、7、9天,每天采集两个处理的柱头各10份,共100份,用FAA固定液固定,用数码视频显微观察花粉粒在柱头上的萌发和柱头内的伸长情况。

试验结果表明(图2),垫江白柚自花授粉,花粉在柱头上能正常萌发,萌发率达100%;授粉3天后,花粉管能到达花柱2/5的位置,80%的花粉管基本停止生长;授粉5天后,最长的花粉管能到达花柱1/2的位置,试验中未发现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进入胚珠的现象。以琯溪蜜柚作授粉品种,在授粉3天后,花粉管能到达垫江白柚花柱1/2的位置,5天后则能到达花柱4/5的位置,并有少量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授粉7天后,大部分花粉管到达花柱基部,少量花粉管到达胚珠。可见,垫江白柚自花不实的阻抑部位在柱头1/2处。

1.1.3垫江白柚自交不亲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在垫江白柚授粉受精细胞学研究基础上,利用抑制差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垫江白柚自交不亲和的差减cDNA文库,获得差异表达EST序列30个,鉴定出一批与S1-RNase、S9-RNase、hect E3泛素连接酶、rRNA内含子编码核酸内切酶、质膜H+ATPase、蛋白酶体亚基等编码基因高度同源的垫江白柚自交不亲和相关基因,并提出以下垫江白柚自交不亲和的可能分子机制:(1)S-RNase抑制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对自交不亲和反应至关重要;(2)多种蛋白激酶在垫江白柚自交不亲和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3)Ub/26S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特异蛋白质来调控花粉管的伸长生长过程;(4)垫江白柚花柱通道细胞纤维外壁S-蛋白作用于花粉管膜受体,抑制花粉管内的蛋白质合成,导致花粉管停止生长。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进一步验证了垫江白柚自交不实的真正原因是花粉管在柱头生长受到阻抑。

因此,垫江白柚自花授粉不能正常结实的真正原因不是花粉萌发本身,而是花粉管在柱头内生长过程中的中途停止,花粉管不能正常伸长至胚珠,从而导致垫江白柚自花不结果或结果率低。

1.2授粉增产技术测试

垫江白柚迄今已有近200年的栽培历史,风味浓,品质好。但自花不实的缺陷常常导致开花少不结果。对此,项目组开展了大量测试,取得重要突破。针对垫江白柚开展了人工辅助异花授粉品种筛选测试。处理方式:嫁接授粉树按主栽种:授粉种=3:1的比例来配置;嫁接授粉枝按在每株树中上部的骨干枝上高换2-3枝比例配置;人工异花授粉。每个处理重复2次。统计授粉花朵数、座果率、果实品质(图3)。

表2垫江白柚不同授粉品种对座果率及品质的影响(单位:朵,个,%,mm,粒,kg)

注:一级果指单果重1.25kg/个以上。

研究结果显示(表3),相对于垫江白柚自花授粉,不同处理方式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垫江白柚的座果率,综合来看琯溪蜜柚作为授粉品种对垫江白柚人工授粉,授粉花座果率32.37%较垫江白柚作为授粉品种人工授粉,座果率提高24.1倍,并且果形指数接近1.0,单果重约1.6kg,种子极少,一级果率达35.8%,是连续三年选出的最佳授粉品种。这项研究结果为解决垫江白柚低产低效技术难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3促花保果技术测试

针对垫江白柚少花少果易落果的特性,开展了垫江白柚促花保果技术测试。在高峰镇白柚果园进行试验探索:选择6年生垫江白柚植株,树势基本一致,基本无花,没有产量,单株平均着果不足1个。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9月螺旋式环割3圈+柚类促花剂166倍液,谢花2/3时喷“微补蓝果力”(磷400g/L,钾60g/L,氮40g/L,钙20g/L,镁4g/L,铜0.5g/L,锰0.5g/L,锌0.5g/L,硼0.5g/L)750倍液+芸苔素100mg/kg+螺旋式环割3圈(或赤霉素100mg/kg),15d后再喷一次;

处理2:9月喷柚类促花剂166倍液2次;处理3:9月喷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1000mg/L;处理4:9月拉枝+环割;处理5:对照(清水)。随机区组设计,5株1个小区,3次重复。分别于2017年4月15日、5月20日、8月20日调查统计(表3)。

表3不同处理垫江白柚促花与着果效果(单位:朵/株,个/株,%)

调查数据显示(表3),处理1的花蕾数、幼果数、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处理2的花蕾数、幼果数次之;处理3、4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清水对照。表明头年9月对强旺主枝的环割处理和树冠喷布柚类促花剂166倍,极显著提高了树体开花能力,配合人工异花授粉技术,谢花2/3喷750倍“微补蓝果力”+芸苔素100mg/kg+螺旋式环割3圈(或赤霉素100mg/kg),取得显著的促花保果增产效果。

垫江白柚树势旺盛,易徒长成花少,自花不实,如果不采取措施无法结果,这是垫江白柚生产上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难以破解。针对这一难题,研制出一套“环割+促花剂+人工异花授粉+营养保果”的增产专项技术,提出利用琯溪蜜柚进行人工异花授粉,9-10月环割,喷施柚类促花剂166倍,以及谢花2/3后、第一次生理落果结束第二次生理落果来临前,喷2次750倍“微补蓝果力”+芸苔素100mg/kg+螺旋式环割3圈(或赤霉素100mg/kg),可以有效增加产量。成功攻克了垫江白柚花少、产量低这一世界性难题。这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既保住了地方良种柚品牌,又使垫江白柚产业发展跃上新台阶(图4)。

1.4柚类柑橘冬季落果粒化机制

1.4.1柚类柑橘冬季落果粒化机制测试

本发明通过多年对垫江白柚果园50个点的土壤和叶片开展营养诊断检测分析数据基础上,应用晚熟柑橘冬季枯水落果机制,率先在柚类柑橘中开展验证试验,探明缺钾是垫江白柚冬季落果的重要因子,诊治钙钾拮抗是防控重点,叶面补钾是防控垫江晚柚冬季落果的关键技术;探明缺锌是导致垫江晚柚果实粒化的形成机制,叶面补锌是防控果实粒化关键技术。

1.4.2垫江晚柚冬季防落防粒化综合技术:采用柑橘营养诊断技术手段,最终形成以“均衡施肥、激素保果、排涝覆膜、适地适种”等为主的“垫江晚柚冬季保果防落防粒化技术”,并用于生产,其落果率降低89%,果实粒化现象显著减少,产量提升195%,可溶性固形物11.6%,每100ml果汁总糖9.8g、总酸0.54g,较传统技术总酸1g以上降低46%,果实品质明显变甜、变优。

1.5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

垫江白柚普遍存在生长势旺,树冠大,果实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因此在垫江白柚栽培管理中,精准平衡施肥是获取丰产稳产优质安全的关键措施。本发明通过连续多年的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创新,推动了垫江白柚产业基地营养施肥技术的不断升级,有效减低施肥量和用水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满足垫江白柚各生长发育阶段的需求,也为国家以后逐渐推行的肥料减施和产业生态化战略实施提供了技术储备,奠定了技术基础。

1.5.1垫江白柚果园养分情况

2012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垫江白柚园50个点连续开展营养诊断检测分析,以期指导科学高效的施肥作业。

土壤检测结果表明(表4),垫江白柚果园土壤酸碱度普遍偏低,所有果园的土壤pH值均低于营养诊断的适宜值低限;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在15g/kg以下,铜、锌和硼含量均处于低限或不足水平,锰含量大大超标,这一诊断结果反映了垫江白柚果实偏酸有苦味的原因。但这些元素的含量逐年有上升趋势,说明营养诊断施肥具有一些显著效果。

叶片营养分析数据显示(表5),呈现出营养含量逐渐增高的趋势,表明营养诊断指导施肥取得了一定的营养调控和保障效应。但是,叶片的钾、铜、锌等重要营养元素含量均低于适宜值。因此,根据营养诊断结果调整改良措施和年度配方施肥方案尤其重要。比如有机质、钾、铜、锌缺乏,在3月施春肥应补钾、铜、锌,5月中下旬喷硫酸锌0.1%、硫酸铜0.08%混合液;8月株施橘渣、油饼有机肥20kg;9-10月喷一次硫酸钾0.1%、硫酸锌0.1%混合液,提高冬季抗寒能力。

以上结果表明,通过营养诊断指导施肥,逐渐改善了果树的营养水平,但是,单纯增加施肥量并不能高效解决果树营养代谢需求问题,还应注意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比如通过科学的精准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叶面追肥等高效施肥技术的应用,还可以获得较大的增产增收潜力,关键是怎样建立科学的精准施肥方案体系。

表4 2012年-2019年垫江白柚主产区土壤养分检测数据汇总表

注:以上数据为平均值。下同。

表5 2012年-2019年垫江白柚主产区叶片养分检测数据汇总表

1.5.2基于营养诊断的配方施肥技术测试

面对产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测试建立垫江白柚科学的施肥技术方案,从2017年开始,基于营养诊断结果,开展以补有机质、钾、铜、锌和硼元素为主的配方施肥试验。随机区组设计,5株1个小区,3次重复。

处理1:3月4日株施复合肥(氮:磷:钾=25:10:10)1.5kg+有机肥1.5kg,7月1日株施有机-无机复合肥(氮:磷:钾=13:8:12,有机质≥30%)2.5kg,9月株施施复合肥(氮:磷:钾=8:16:16)1kg,12月5日株施油饼5kg+人畜粪100-150kg等有机肥。此外5月5日叶面喷施“微补蓝果力”750倍液,7月3日膨大期叶面喷施“微补盖力”(钙150g/L)750倍液,9月叶面喷施“微补红果力”(磷420g/L,钾80g/L,钙20g/L,镁12g/L)750倍液。

处理2:土壤施肥方案同处理1,9月2日叶面喷施750倍“微补红果力”。

处理3:3月13日,7月11日,9月11日各株施复合肥(氮:磷:钾=15:15:15)1kg。

2018年12月调查。结果显示(表6),上述3个处理的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差异显著,株产以处理1的最高,可达180个,而处理3仅为61个,二者差异显著。处理1落果4个/株,处理3落果12个/株,差异显著。此外,处理1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风味(固酸比)和果实可食率都较处理2、处理3提升,此外还显著减少了果实粒化现象。

表6不同施肥方案效果对比表(单位:个,%)

根据本项目实验结果,及多年的生产实践,结合垫江白柚挂果特性,创新提出营养诊断指导下,按照“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N、P、K三元素之间平衡、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平衡”的施肥原则,形成在12月大量增施一次有机肥,锌、铜、镁、磷、钾、钙、硼等大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配合芸苔素的营养补给方案,科学制定个性化精准施肥方案,具体指导每个果园和果农的施肥作业,可显著提高施肥效率,改善果树营养水平,为推动果园优质丰产提供良好的营养保障。

目前,国内外针对柑橘施肥技术测试较多,但针对垫江白柚的施肥技术,特别是精准变量施肥技术体系的测试很少。本发明开展的垫江白柚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产业应用价值。通过几年的测试,创新提出垫江白柚“3+2+有机+中微”科学施肥技术体系,即3次复合肥,2次看果施肥,大量增施有机肥,叶面补充2-3次锌、铜、镁、磷、钾、钙、硼等大中微量元素和芸苔素。在有效减少施肥量和人工成本的同时,保障了高产和优质生产,有效解决了垫江白柚产量不稳定、座果率低、品质退化问题,实现了垫江白柚施肥技术体系的跨越式进步,对产业竞争力提升和产区环境友好等效益十分显著。

1.6轻简修剪技术集成

垫江白柚树体高大,枝稍旺盛,易出现枝梢徒长,果园极易郁闭,成花和结实率低,果实糖度偏低与酸度偏高等问题,如何适当抑制枝梢长势,维持良好树形,提高树冠整体光照和光合产物积累水平,是垫江白柚优质丰产栽培的技术关键和难点。

1.6.1整形

整形应贯彻“逐年培养,多年维持”的原则进行。根据垫江白柚发枝力弱、成枝力强、枝条直立生长、开花结果迟等特点,幼树和初投产树,在春、秋两季必须采取撑枝、拉枝、吊枝等方法,把主枝与主干拉成45°以上角度,培养成“自然开心形”,可达到打破枝梢顶端生长优势,增加内膛光照,减少病虫危害,提早开花结果的效果。而成年树的主要任务是维持高产、稳产树形结构,延长盛果期年限。

1.6.2修剪

垫江白柚适宜自然圆头型或自然开心型。一要低干(30-50cm)、矮冠、少主枝(3-4个)。二要分枝角度大(主枝角度50°左右),分枝级次高(5-10级)。三要树体通风透光好。幼树期每年春、秋季采用拉枝整形、抹芽放梢方法迅速扩大树冠,增加分枝级数。垫江白柚结果母枝是以3-4年生春梢为主(无叶花果枝),结果顺序是从下至上、从内到外。幼树和初投产树应注意保护裙枝和内膛结果母枝,勤拉枝,少剪枝;成年投产树,以冬剪为主,应注意保留内膛及下部枝条,采用开“天窗”的简易修剪方法,疏删顶部和外围的密集枝、遮阳枝,剪除病虫枝、交叉枝,增加内膛光照,提高柚果产量和品质。

综上,创新总结了一套垫江白柚自然开心形轻剪修剪法,即以冬季修剪为主,采取低产树轮换结果、歇枝不歇树,老龄树树冠回缩、断根更新,投产树“上开天窗,下打吊枝,外围疏除密集和交叉,内堂剪除枯病枝”的修剪技术。此项修剪技术简易高效,通俗易懂,非常适合果农实际操作。

1.7绿色防控技术

垫江白柚因栽植历史久远,树体老化,加上规模化成片种植、生长旺盛、果园郁闭、管理技术不到位等原因,使得垫江白柚病虫害危害相对较重、防治难度更大,主要有脚腐病、流胶病、炭疽病、红黄蜘蛛、蚧类、天牛等。项目组经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垫江白柚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集成技术。

1.7.1物理防治措施

(1)早春翻耕松土。春季垫江白柚采收后,翻松土壤表层,深度在8-15cm,以破坏大实蝇等虫害越冬蛹的生存环境,降低病虫出土基数。针对个别大实蝇严重果园春季使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5%阿维菌素2000倍液,3-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地面喷雾,封杀越冬大实蝇等害虫,阻止其成功羽化。

(2)加强肥水管理。采取割青翻埋、园内套种绿肥、积造农家肥、栽植豆科养地作物、扩大使用商品有机肥等途径增加有机肥投入,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开展营养诊断施肥,施好花肥、果肥、壮冬肥,以平衡养分供应,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3)树干涂白。一方面提高树干抗寒能力,防控天牛、吉丁虫、蜗牛、脚腐病等病虫害。刷白高度为离地80cm或者第一级分枝处,先刮除树干翘皮,然后均匀刷上涂白剂。采用专用商品树干刷白剂如“卡白”,可采用喷雾器直接喷树干,省力而且附着力好,效果持久。

1.7.2理化诱控措施

针对潜叶蛾、吸果夜蛾等害虫,采用太阳能杀虫灯、照明电频振式杀虫灯和黑光灯等进行灯光诱杀。安装时可每隔3-4km

1.7.3生物防治措施

(1)使用生物农药、矿质农药。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坚持“以虫治虫、抑菌治病”的原则,运用0.5%的苦参碱水剂170倍液喷雾防治矢尖蚧、红蜘蛛;新梢萌芽3mm或者新叶受害率5%左右的时候,运用25%烟碱-栋素乳油900倍液喷雾,进行花蕾蛆防治;8月下旬时运用27%皂素-烟碱可溶性粉剂300倍液喷雾,进行锈壁虱的防治;运用抗霉菌素120水剂200倍液喷雾,进行炭疽病等病害的防治。

(2)生草栽培。在果园行间和周边种植三叶草、藿香蓟、百喜草、苜蓿等不同种类的植物,并保障生态物种的多样性。

(3)以螨治螨技术。主要有红、黄蜘蛛、锈壁虱,在垫江一年发生约18-20代,红、黄蜘蛛以春季3-5月和秋季9-10月危害重,气温16-24度盛发,4月为盛发高峰。锈壁虱5月中旬以后虫口密度速增,7月达高峰。树冠郁闭的柚果最为严重。当每叶平均有2-3头虫时及时防治。重点采用抗药性巴士新小绥螨控制红黄蜘蛛、锈壁虱。在每年的4月下旬到8月上旬傍晚或者阴天进行投放。在投放前20天左右,对果园内的病虫害先进行一次投药防治,通过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11%乙螨唑乳油5000倍液或者24%螺螨酯2000倍液等进行喷雾,既减少虫螨,又对很多病虫种类进行防治。每棵树放置1袋捕食螨,在袋上方剪2cm长的缝隙,固定在背阴地方,最好是树冠下方第1个枯叉处,使缝隙处和袋底处与树干完全碰触,对于繁茂的树可适当放置2袋。配合树干刷白,喷植物油1000倍液,0.5%苦参碱170倍液,防治效果好。

试验地点、时间及药剂:

试验在重庆垫江黄沙乡黄沙村垫江白柚果园进行。试验果园的土壤类型、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肥水和耕作管理基本一致,树龄15年,株行距4m×3m,未进行修剪,试验果园在试验前30d未施任何杀螨剂、杀虫剂,已发生红蜘蛛危害。2017年3月8日处理,处理当日及处理后2d试验地无降雨。

试验药剂:树干刷白剂(配方:生石灰2.5kg,石硫合剂原液(26-28波美度)0.5kg,食盐0.1kg,加水10kg调匀,现配现用。)、植物油(派米瑞,中美诺威特生物营养有限公司)、0.5%苦参碱水剂(江苏南通新华农药有限公司)、抗药性捕食螨(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试验设计:果园地势平坦,肥水管理条件基本一致,本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共15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3株树。试验设计见表7。

调查方法:用手持放大镜观察,处理前调查病虫基数,处理后1、3、7、14d各调查一次。每小区3株树均调查,每株树按东、西、南、南北中各标记5个老熟梢,每梢调查5片叶。

防治效果计算公式:防治效果/%=(1-空白对照区药前螨数×处理区药后螨数/

空白对照区药后螨数×处理区药前螨数)×100

数据处理:利用SPSS 20.0对各个处理数据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法进行生物统计分析。

处理1:树干刷白,挂捕食螨1袋/株。

处理2:植物油1000倍液,0.5%苦参碱170倍液;

处理3:树干刷白,挂捕食螨1袋/株,植物油1000倍液,0.5%苦参碱170倍液;

处理4:挂捕食螨1袋/株;

处理5:清水。

表7红蜘蛛防效调查统计表

通过实验验证,树干刷白+挂捕食螨1袋/株+植物油1000倍液+0.5%苦参碱170倍液防治红蜘蛛效果好,药后1d-28d防效均能达到97%以上。药物毒性低,对环境无污染,能迅速降低红蜘蛛基数,配合树干刷白和释放捕食螨,可显著增加防治效果和持效期,是当前白柚果园防治红蜘蛛的有效方法。

1.7.4科学运用化学防治

创新提出使用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环境友好型化学农药与矿物油或植物油配合使用,解决了高效高毒农药禁止使用后部分虫害防治困难的难题。针对不同病虫害重点精准运用针对性强的药剂,在幼(若)虫期等敏感时期遵循交替轮换、复配用药原则,在发芽期、幼苗期、展叶期、开花期和幼果期及采收前期用药要尽量选择低毒、低残留药剂,严格控制化学药剂使用剂量、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严禁使用国家规定禁限农药,推广使用烟雾剂、静电喷雾器,以减少药剂损失、提高防治效果。

(1)蚧壳虫

垫江白柚主要为矢尖蚧,重点防治时期为蚧壳虫若虫盛期。使用矿物油乳油或植物油混配其它杀虫剂防治蚧壳虫(花期、生理落果期避免使用矿物油,选用派米瑞植物油)可提高并延长防治效果。主要选用药剂为:97%矿物油乳油100-200倍液或95%机油乳剂100-200倍液(花蕾期、果实着色期慎用)搭配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亩旺特4000-4500倍液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3500-4500倍液或25%喹硫磷乳油800-1200倍液喷雾。

(2)脚腐病

要求在发病初期进行,并防治好天牛。用枳砧靠接增根,挖去病部泥土,用刀刮除病死部分(腐烂、流胶部分),并划“#”字型小刻,用1:1:10波尔多浆或50%多菌灵100倍液喷雾防治。

(3)流胶病

流胶病常发生于主杆、枝干,受害处树皮变褐发裂,常流出胶质,病斑不定形,染病后,轻则树势衰弱,重则全树死亡。受虫伤、灼伤、机械伤的树最易发生。在发病初期用刀子刮除病部并划“#”字型小刻,小刻间隔1cm深达木质部,然后用50%托布津或50%多菌灵1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100倍涂病部2-3次,每7-10天涂1次,并注意减少树体损伤,用无病土更换病土。同时防治好天牛。

(4)炭疽病、煤烟病、疮痂病

在春梢萌芽1-2mm,花谢2/3时和幼果期用65%的代森锌400-500倍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或大生M-45等药剂防治2-3次。煤烟病可推广应用煤烟蚧螨清。

综上,通过多年测试实践,建立“树干刷白+捕食螨+植物油+苦参碱”的螨类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即树干刷白,悬挂捕食螨,树冠喷1000倍植物油+0.5%的苦参碱170倍,可喷2-3次,红蜘蛛防效可保持在97%以上。在此基础上建立物理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化学防治四大核心技术有机协调和创新集成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发生率降至5%以下,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既有效防治病虫,又安全无残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