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

一种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技术方案:一种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包括有第一交替控制系统、第二交替控制系统和第一加热杀青系统等;运行控制屏与安装机架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对茶叶的反复炒制杀青造型,在茶叶进行炒制过程中,对茶叶进行整体梳理使其保持同一方向,并将受热炒制后纵向卷曲的茶叶进行定向捋平,并将炒制过程中卷曲后扣在一起的两个或多片茶叶通过振动分离成为单一茶叶,并进行炒制容器的快速交替更换,进行反复炒制杀青造型的效果。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5654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雪珠;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32768.1

  • 发明设计人 张雪珠;

    申请日2021-03-03

  • 分类号A23F3/0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21000 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姜谭工业园巨福路62号302室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7:3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茶、槚,茗,荈。茶叶成分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有益健康。茶叶制成的茶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

目前,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茶叶杀青过程中,茶叶需要进行反复受热炒制,茶叶在炒制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在不同的锅内部进行交替炒制,人工个更换锅体步骤繁琐效率低下,在炒制过程中茶叶受热失去水分会发生卷曲,茶叶会发生不同方向的卷曲,横向卷曲茶叶即为工业要求的标准茶叶,但是在炒制过程中部分茶叶发生了纵向卷曲,纵向卷曲后人工使用工具在进行翻炒过程中无法将纵向卷曲的茶叶重新捋平,并且在人工翻炒过程中茶叶在翻炒过程中发生卷曲,会导致部分茶叶卷起后扣在一起,扣起的重叠部分在后续炒制过程中水分不便于蒸发分离,降低了茶叶的杀青质量,降低了茶叶成品的品质。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茶叶杀青过程中,茶叶需要进行反复受热炒制,茶叶在炒制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在不同的锅内部进行交替炒制,人工个更换锅体步骤繁琐效率低下,在炒制过程中茶叶受热失去水分会发生卷曲,茶叶会发生不同方向的卷曲,横向卷曲茶叶即为工业要求的标准茶叶,但是在炒制过程中部分茶叶发生了纵向卷曲,纵向卷曲后人工使用工具在进行翻炒过程中无法将纵向卷曲的茶叶重新捋平,并且在人工翻炒过程中茶叶在翻炒过程中发生卷曲,会导致部分茶叶卷起后扣在一起,扣起的重叠部分在后续炒制过程中水分不便于蒸发分离,降低了茶叶的杀青质量,降低了茶叶成品的品质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包括有:

安装机架;

运行控制屏,运行控制屏与安装机架相连接;

第一交替控制系统,第一交替控制系统与安装机架相连接;

第二交替控制系统,第二交替控制系统与安装机架相连接;

第一加热杀青系统,第一加热杀青系统一侧与第一交替控制系统相连接,并且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另一侧与第二交替控制系统相连接;

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第二加热杀青系统一侧与第一交替控制系统相连接,并且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另一侧与第二交替控制系统相连接;

卷曲捋平系统,卷曲捋平系统与安装机架相连接,卷曲捋平系统与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二交替控制系统包括有:

限位轨道盘,限位轨道盘与安装机架进行固接;

第一电动转轴座,第一电动转轴座与限位轨道盘进行螺栓连接;

第一平齿轮,第一平齿轮轴心与第一电动转轴座相连接;

第二电动转轴座,第二电动转轴座与限位轨道盘进行螺栓连接;

固定柱座,固定柱座与第二电动转轴座相连接;

转动控制杆,转动控制杆与固定柱座进行固接;

第一转轴杆,第一转轴杆与转动控制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与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相连接;

第二平齿轮,第二平齿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二平齿轮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啮合;

第一控制滑动座,第一控制滑动座与第二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控制滑动座与限位轨道盘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转轴杆,第二转轴杆与转动控制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杆与第一加热杀青系统相连接;

第三平齿轮,第三平齿轮轴心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三平齿轮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啮合;

第二控制滑动座,第二控制滑动座与第三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控制滑动座与限位轨道盘进行滑动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包括有:

固定框板,固定框板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固定框板与第一交替控制系统相连接;

拦截框板,拦截框板与固定框板进行固接;

第三电动转轴座,第三电动转轴座与固定框板相连接;

第一开孔框板,第一开孔框板与第三电动转轴座相连接;

第一控制柱,第一控制柱外表面与第一开孔框板进行滑动连接;

第四电动转轴座,第四电动转轴座与固定框板相连接;

第二开孔框板,第二开孔框板与第四电动转轴座相连接;

第二控制柱,第二控制柱外表面与第二开孔框板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翻转加热底板,第一翻转加热底板与固定框板进行铰接,第一翻转加热底板与第二控制柱进行固接;

第二翻转加热底板,第二翻转加热底板与固定框板进行铰接,第二翻转加热底板与第一控制柱进行固接;

第一轴承架板,第一轴承架板与固定框板进行固接;

第三转轴杆,第三转轴杆与第一轴承架板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轴心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

第四平齿轮,第四平齿轮轴心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四平齿轮与卷曲捋平系统相连接;

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四转轴杆,第四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

第三传动轮,第三传动轮轴心与第四转轴杆进行固接;

第一凸轮,第一凸轮轴心与第四转轴杆进行固接;

集合安装框,集合安装框与第四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集合安装框上方与固定框板进行固接;

第四传动轮,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五转轴杆,第五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转轴杆与集合安装框进行转动连接;

第五传动轮,第五传动轮轴心与第五转轴杆进行固接;

第二凸轮,第二凸轮轴心与第五转轴杆进行固接;

第六传动轮,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六转轴杆,第六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六转轴杆与集合安装框进行转动连接;

第三凸轮,第三凸轮轴心与第六转轴杆进行固接;

侧部框条,侧部框条依次与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进行传动连接,侧部框条与集合安装框进行滑动连接;

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集合安装框相连接,复位弹簧与侧部框条相连接;

振动金属丝,振动金属丝与集合安装框相连接,振动金属丝与侧部框条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卷曲捋平系统包括有:

动力电机,动力电机下方与安装机架进行螺栓连接;

第七转轴杆,第七转轴杆与动力电机输出轴进行固接;

第七传动轮,第七传动轮轴心与第七转轴杆进行固接;

轴承座,轴承座与第七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轴承座与安装机架进行固接;

第八传动轮,第八传动轮轴心与第七转轴杆进行固接;

第九传动轮,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第八转轴杆,第八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进行固接;

第五平齿轮,第五平齿轮轴心与第八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五平齿轮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啮合;

第二轴承架板,第二轴承架板与第八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承架板与安装机架进行固接;

第十传动轮,第十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

丝杆,丝杆与第十传动轮进行固接,丝杆与安装机架进行转动连接;

内螺纹滑动座,内螺纹滑动座内侧与丝杆进行传动连接;

限位滑杆,限位滑杆外表面与内螺纹滑动座进行滑动连接,限位滑杆与安装机架进行焊接;

集合电动转动安装柱,集合电动转动安装柱与内螺纹滑动座相连接;

电动转轴架,电动转轴架与集合电动转动安装柱相连接;

电动伸缩板,电动伸缩板与电动转轴架相连接;

集合安装条,集合安装条与电动伸缩板进行固接;

捋顺条,捋顺条与集合安装条进行焊接;

集合安装板,集合安装板与集合电动转动安装柱相连接;

捋平机构,捋平机构与集合安装板相连接。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捋平机构包括有:

第一电动推杆,第一电动推杆与集合安装板相连接;

第一滑动连接座,集合安装板相连接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

第一滑轨条,第一滑轨条与第一滑动连接座进行滑动连接;

第二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与集合安装板相连接;

第二滑动连接座,第二滑动连接座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

第二滑轨条,第二滑轨条与第二滑动连接座进行滑动连接;

第一开孔方框,第一开孔方框与第二滑轨条进行固接;

第二开孔方框,第二开孔方框与第一滑轨条进行固接;

第一控制圆柱筒,第一控制圆柱筒与第二开孔方框进行转动连接;

第一曲线控制滑柱,第一曲线控制滑柱外表面与第一控制圆柱筒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曲线控制滑柱与集合安装板相连接;

第一捋平条板,第一捋平条板与第一开孔方框进行固接;

第二控制圆柱筒,第二控制圆柱筒与第一开孔方框进行转动连接;

第二曲线控制滑柱,第二曲线控制滑柱外表面与第二控制圆柱筒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曲线控制滑柱与集合安装板相连接;

第二捋平条板,第二捋平条板与第二开孔方框进行固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茶叶杀青过程中,茶叶需要进行反复受热炒制,茶叶在炒制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在不同的锅内部进行交替炒制,人工更换锅体步骤繁琐效率低下,在炒制过程中茶叶受热失去水分会发生卷曲,茶叶会发生不同方向的卷曲,横向卷曲茶叶即为工业要求的标准茶叶,但是在炒制过程中部分茶叶发生了纵向卷曲,纵向卷曲后人工使用工具在进行翻炒过程中无法将纵向卷曲的茶叶重新捋平,并且在人工翻炒过程中茶叶在翻炒过程中发生卷曲,会导致部分茶叶卷起后扣在一起,扣起的重叠部分在后续炒制过程中水分不便于蒸发分离,降低了茶叶的杀青质量,降低了茶叶成品的品质的问题;

第二点、设计了第一交替控制系统,第二交替控制系统,第一加热杀青系统,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和卷曲捋平系统,在使用时首先在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内部加入原料茶叶,然后控制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对茶叶进行加热炒制,同时控制卷曲捋平系统对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内部的茶叶进行翻炒和梳理,并对茶叶造型进行调整,将受热发生纵向卷曲的茶叶捋平,然后在炒制一段时间后控制茶叶进入到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内部,然后控制第一交替控制系统和第二交替控制系统同时带动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和第二加热杀青系统进行上下位置的交替,即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再次配合卷曲捋平系统对茶叶进行杀青造型炒制,如此反复炒制操作;

第三点、实现了对茶叶的反复炒制杀青造型,在茶叶进行炒制过程中,对茶叶进行整体梳理使其保持同一方向,并将受热炒制后纵向卷曲的茶叶进行定向捋平,并将炒制过程中卷曲后扣在一起的两个或多片茶叶通过振动分离成为单一茶叶,并进行炒制容器的快速更换和交替,进行反复炒制杀青造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交替控制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第三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第四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卷曲捋平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卷曲捋平系统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捋平机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捋平机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安装机架,2、运行控制屏,3、第一交替控制系统,4、第二交替控制系统,5、第一加热杀青系统,6、第二加热杀青系统,7、卷曲捋平系统,401、限位轨道盘,402、第一电动转轴座,403、第一平齿轮,404、第二电动转轴座,405、固定柱座,406、转动控制杆,407、第一转轴杆,408、第二平齿轮,409、第一控制滑动座,4010、第二转轴杆,4011、第三平齿轮,4012、第二控制滑动座,601、固定框板,602、拦截框板,603、第三电动转轴座,604、第一开孔框板,605、第一控制柱,606、第四电动转轴座,607、第二开孔框板,608、第二控制柱,609、第一翻转加热底板,6010、第二翻转加热底板,6011、第一轴承架板,6012、第三转轴杆,6013、第一传动轮,6014、第四平齿轮,6015、第二传动轮,6016、第四转轴杆,6017、第三传动轮,6018、第一凸轮,6019、集合安装框,6020、第四传动轮,6021、第五转轴杆,6022、第五传动轮,6023、第二凸轮,6024、第六传动轮,6025、第六转轴杆,6026、第三凸轮,6027、侧部框条,6028、复位弹簧,6029、振动金属丝,701、动力电机,702、第七转轴杆,703、第七传动轮,704、轴承座,705、第八传动轮,706、第九传动轮,707、第八转轴杆,708、第五平齿轮,709、第二轴承架板,7010、第十传动轮,7011、丝杆,7012、内螺纹滑动座,7013、限位滑杆,7014、集合电动转动安装柱,7015、电动转轴架,7016、电动伸缩板,7017、集合安装条,7018、捋顺条,7019、集合安装板,7020、捋平机构,702001、第一电动推杆,702002、第一滑动连接座,702003、第一滑轨条,702004、第二电动推杆,702005、第二滑动连接座,702006、第二滑轨条,702007、第一开孔方框,702008、第二开孔方框,702009、第一控制圆柱筒,702010、第一曲线控制滑柱,702011、第一捋平条板,702012、第二控制圆柱筒,702013、第二曲线控制滑柱,702014、第二捋平条板。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可关于特定应用或行业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更广阔的适用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诸如:在上面、在下面、向上、向下等之类的术语是用于描述附图,而非表示对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诸如:第一或第二之类的任何数字标号仅为例示性的,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如图1-12所示,包括有安装机架、运行控制屏、第一交替控制系统、第二交替控制系统、第一加热杀青系统、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和卷曲捋平系统;运行控制屏与安装机架相连接;第一交替控制系统与安装机架相连接;第二交替控制系统与安装机架相连接;第一加热杀青系统一侧与第一交替控制系统相连接,并且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另一侧与第二交替控制系统相连接;第二加热杀青系统一侧与第一交替控制系统相连接,并且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另一侧与第二交替控制系统相连接;卷曲捋平系统与安装机架相连接,卷曲捋平系统与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相连接。

在使用纵向卷曲捋平式杀青造型茶叶处理装置时,首先将此装置稳定固定至工作平面,然后外接电源,手动打开运行控制屏控制装置进行运行,然后首先在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内部加入原料茶叶,然后控制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对茶叶进行加热炒制,同时控制卷曲捋平系统对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内部的茶叶进行翻炒和梳理,并对茶叶造型进行调整,将受热发生纵向卷曲的茶叶捋平,然后在炒制一段时间后控制茶叶进入到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内部,然后控制第一交替控制系统和第二交替控制系统同时带动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和第二加热杀青系统进行上下位置的交替,即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再次配合卷曲捋平系统对茶叶进行杀青造型炒制,如此反复炒制操作,实现了对茶叶的反复炒制杀青造型,在茶叶进行炒制过程中,对茶叶进行整体梳理使其保持同一方向,并将受热炒制后纵向卷曲的茶叶进行定向捋平,并将炒制过程中卷曲后扣在一起的两个或多片茶叶通过振动分离成为单一茶叶,并进行炒制容器的快速更换和交替,进行反复炒制杀青造型的效果。

第二交替控制系统包括有限位轨道盘、第一电动转轴座、第一平齿轮、第二电动转轴座、固定柱座、转动控制杆、第一转轴杆、第二平齿轮、第一控制滑动座、第二转轴杆、第三平齿轮和第二控制滑动座;限位轨道盘与安装机架进行固接;第一电动转轴座与限位轨道盘进行螺栓连接;第一平齿轮轴心与第一电动转轴座相连接;第二电动转轴座与限位轨道盘进行螺栓连接;固定柱座与第二电动转轴座相连接;转动控制杆与固定柱座进行固接;第一转轴杆与转动控制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杆与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相连接;第二平齿轮轴心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二平齿轮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一控制滑动座与第二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控制滑动座与限位轨道盘进行滑动连接;第二转轴杆与转动控制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杆与第一加热杀青系统相连接;第三平齿轮轴心与第二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三平齿轮与第一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二控制滑动座与第三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控制滑动座与限位轨道盘进行滑动连接。

在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炒制完成后,茶叶掉落至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后,控制第二电动转轴座转动,即第二电动转轴座通过固定柱座带动转动控制杆进行转动,即转动控制杆带动第一转轴杆向下运动,同时转动控制杆带动第二转轴杆向上运动,即第一转轴杆带动第二平齿轮和第一控制滑动座向下运动,即第一控制滑动座在限位轨道盘内侧向下滑动,同时第二转轴杆带动第三平齿轮和第二控制滑动座向上运动,即第二控制滑动座在限位轨道盘内侧向上滑动,此时第一转轴杆和第二转轴杆分别带动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向下运动和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向上运动,第一交替控制系统与第二交替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成对称设置,进行相同操作,同时控制第一电动转轴座带动第一平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一平齿轮与转动控制杆转动方向相同且第一平齿轮转速大于转动控制杆,进而在第二平齿轮向下转动过程中,由于第一平齿轮转速大于转动控制杆,而第一平齿轮与第二平齿轮处于啮合状态,进而第一平齿轮带动第二平齿轮进行反向转动,进而转动控制杆向下翻转的同时第二平齿轮通过第一转轴杆带动第二加热杀青系统进行反向转动,即第一转轴杆带动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转轴杆带动第二加热杀青系统进行实时转动保证了第二加热杀青系统时刻保持水平,同理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同样时刻保持水平,完成了对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和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的交替转移控制。

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包括有固定框板、拦截框板、第三电动转轴座、第一开孔框板、第一控制柱、第四电动转轴座、第二开孔框板、第二控制柱、第一翻转加热底板、第二翻转加热底板、第一轴承架板、第三转轴杆、第一传动轮、第四平齿轮、第二传动轮、第四转轴杆、第三传动轮、第一凸轮、集合安装框、第四传动轮、第五转轴杆、第五传动轮、第二凸轮、第六传动轮、第六转轴杆、第三凸轮、侧部框条、复位弹簧和振动金属丝;固定框板与第一转轴杆进行固接,固定框板与第一交替控制系统相连接;拦截框板与固定框板进行固接;第三电动转轴座与固定框板相连接;第一开孔框板与第三电动转轴座相连接;第一控制柱外表面与第一开孔框板进行滑动连接;第四电动转轴座与固定框板相连接;第二开孔框板与第四电动转轴座相连接;第二控制柱外表面与第二开孔框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一翻转加热底板与固定框板进行铰接,第一翻转加热底板与第二控制柱进行固接;第二翻转加热底板与固定框板进行铰接,第二翻转加热底板与第一控制柱进行固接;第一轴承架板与固定框板进行固接;第三转轴杆与第一轴承架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轴心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四平齿轮轴心与第三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四平齿轮与卷曲捋平系统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二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三传动轮轴心与第四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一凸轮轴心与第四转轴杆进行固接;集合安装框与第四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集合安装框上方与固定框板进行固接;第四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转轴杆与集合安装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轴心与第五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二凸轮轴心与第五转轴杆进行固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转轴杆外表面与第六传动轮进行固接,第六转轴杆与集合安装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凸轮轴心与第六转轴杆进行固接;侧部框条依次与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进行传动连接,侧部框条与集合安装框进行滑动连接;复位弹簧与集合安装框相连接,复位弹簧与侧部框条相连接;振动金属丝与集合安装框相连接,振动金属丝与侧部框条相连接。

首先将茶叶加入至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即茶叶被放置在拦截框板内侧,然后控制第一翻转加热底板和第二翻转加热底板进行发热,即第一翻转加热底板和第二翻转加热底板对其上方的茶叶进行加热炒制,同时控制卷曲捋平系统对其顶部的茶叶进行拨动翻炒,待炒制一段时间后控制卷曲捋平系统将第一翻转加热底板和第二翻转加热底板上方的纵向卷曲的茶叶进行捋平,然后再次进行短时间加热炒制,然后控制第三电动转轴座和第四电动转轴座分别带动第一开孔框板和第二开孔框板向下转动,即第一开孔框板和第二开孔框板分别带动第一控制柱和第二控制柱向下转动,然后第一控制柱和第二控制柱带动第二翻转加热底板和第一翻转加热底板向下转动,即第二翻转加热底板和第一翻转加热底板相接触的一侧向下转动倾斜,进而第二翻转加热底板和第一翻转加热底板顶部的茶叶向下滑动,进而茶叶滑落至度多组振动金属丝顶部,同时第五平齿轮带动第四平齿轮进行转动,进而第四平齿轮带动第三转轴杆进行转动,第三转轴杆带动第一传动轮和第四平齿轮进行转动,然后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然后第二传动轮带动第四转轴杆进行转动,第四转轴杆带动第三传动轮和第一凸轮进行转动,同时第三传动轮带动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然后第四传动轮带动第五转轴杆进行转动,然后第五转轴杆带动第五传动轮和第二凸轮进行转动,同时第五传动轮带动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然后第六传动轮带动第六转轴杆进行转动,进而第六转轴杆带动第三凸轮进行转动,即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同步转动,然后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转动带动侧部框条向下运动,即侧部框条将复位弹簧压缩,同时侧部框条带动振动金属丝向下运动,然后复位弹簧又可带动侧部框条向上运动复位,即侧部框条带动多组振动金属丝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振动,进而多组振动金属丝顶部的茶叶受到振动,部分茶叶直接从多组振动金属丝的空隙间掉落至第一加热杀青系统顶部,第一加热杀青系统与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的结构和部件均相同,部分茶叶在受热卷曲后扣在一起,然后在多组振动金属丝的振动作用下卷曲后扣在一起的茶叶被振动分离,即分离后的茶叶也从多组振动金属丝的空隙间掉落至第一加热杀青系统顶部,然后控制第一交替控制系统和第二交替控制系统同步带动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向上运动,同时第一交替控制系统和第二交替控制系统带动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向下运动转动,即第一加热杀青系统运动至第二加热杀青系统的原位置,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同样与卷曲捋平系统再次配合对茶叶进行杀青造型炒制,如此茶叶在第一加热杀青系统和第二加热杀青系统内部反复交替炒制,完成了茶叶的杀青造型。

卷曲捋平系统包括有动力电机、第七转轴杆、第七传动轮、轴承座、第八传动轮、第九传动轮、第八转轴杆、第五平齿轮、第二轴承架板、第十传动轮、丝杆、内螺纹滑动座、限位滑杆、集合电动转动安装柱、电动转轴架、电动伸缩板、集合安装条、捋顺条、集合安装板和捋平机构;动力电机下方与安装机架进行螺栓连接;第七转轴杆与动力电机输出轴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轴心与第七转轴杆进行固接;轴承座与第七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轴承座与安装机架进行固接;第八传动轮轴心与第七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转轴杆外表面与第九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五平齿轮轴心与第八转轴杆进行固接,第五平齿轮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二轴承架板与第八转轴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承架板与安装机架进行固接;第十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丝杆与第十传动轮进行固接,丝杆与安装机架进行转动连接;内螺纹滑动座内侧与丝杆进行传动连接;限位滑杆外表面与内螺纹滑动座进行滑动连接,限位滑杆与安装机架进行焊接;集合电动转动安装柱与内螺纹滑动座相连接;电动转轴架与集合电动转动安装柱相连接;电动伸缩板与电动转轴架相连接;集合安装条与电动伸缩板进行固接;捋顺条与集合安装条进行焊接;集合安装板与集合电动转动安装柱相连接;捋平机构与集合安装板相连接。

首先动力电机带动第七转轴杆进行转动,然后第七转轴杆带动第七传动轮和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然后第八传动轮带动第九传动轮进行转动,进而第九传动轮带动第八转轴杆进行转动,即第八转轴杆带动第五平齿轮进行转动,第五平齿轮可交替带动第一加热杀青系统或第二加热杀青系统进行运转,同时第七传动轮带动第十传动轮进行转动,然后第十传动轮带动丝杆进行转动,进而丝杆转动带动内螺纹滑动座进行移动,即内螺纹滑动座在限位滑杆表面进行滑动,内螺纹滑动座可带动其下方连接的所有部件进行同步运动,控制电动伸缩板向下伸出,即电动伸缩板带动集合安装条向下运动,集合安装条带动多组捋顺条向下运动接触到第一翻转加热底板和第二翻转加热底板上方的茶叶,然后在内螺纹滑动座进行水平移动过程中可通过多组捋顺条将茶叶拨动并捋顺成同一方向,可控制集合电动转动安装柱带动其下方连接的所有部件进行转动,即控制实现捋顺条方位的改变,保证捋顺条的位置与内螺纹滑动座的运动方向相同,即内螺纹滑动座两个方向移动时,控制保证捋顺条进行转动也同样位于相应的两个方向,在捋顺条将茶叶捋顺至同一方向后,控制多组捋平机构将纵向卷曲的茶叶进行捋平,同时实现对茶叶的拨动翻炒。

捋平机构包括有第一电动推杆、第一滑动连接座、第一滑轨条、第二电动推杆、第二滑动连接座、第二滑轨条、第一开孔方框、第二开孔方框、第一控制圆柱筒、第一曲线控制滑柱、第一捋平条板、第二控制圆柱筒、第二曲线控制滑柱和第二捋平条板;第一电动推杆与集合安装板相连接;集合安装板相连接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滑轨条与第一滑动连接座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与集合安装板相连接;第二滑动连接座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二滑轨条与第二滑动连接座进行滑动连接;第一开孔方框与第二滑轨条进行固接;第二开孔方框与第一滑轨条进行固接;第一控制圆柱筒与第二开孔方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曲线控制滑柱外表面与第一控制圆柱筒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曲线控制滑柱与集合安装板相连接;第一捋平条板与第一开孔方框进行固接;第二控制圆柱筒与第一开孔方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曲线控制滑柱外表面与第二控制圆柱筒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曲线控制滑柱与集合安装板相连接;第二捋平条板与第二开孔方框进行固接。

在捋顺条将茶叶捋顺至同一方向后,控制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向下推出,即第一电动推杆通过第一滑动连接座和第一滑轨条带动第二开孔方框向下运动,同时第二电动推杆通过第二滑动连接座和第二滑轨条带动第一开孔方框向下运动,进而第一开孔方框带动第一捋平条板向下运动,同时第一开孔方框带动第二控制圆柱筒向下运动,即第二控制圆柱筒在第二曲线控制滑柱表面向下运动,进而第二曲线控制滑柱带动第二控制圆柱筒逐渐进行偏转,并进行偏移,即第二控制圆柱筒带动第一开孔方框向外侧移动,即第一开孔方框带动第一捋平条板向下运动接触到第一翻转加热底板和第二翻转加热底板后并进行水平偏移,对第一翻转加热底板和第二翻转加热底板顶部的茶叶进行拨动,同理第一控制圆柱筒在第一曲线控制滑柱表面向下滑动,即实现第二开孔方框带动第二捋平条板向下运动接触到第一翻转加热底板和第二翻转加热底板后并进行水平偏移,对第一翻转加热底板和第二翻转加热底板顶部的茶叶进行拨动,第一捋平条板和第二捋平条板进行反向运动,在第一捋平条板和第二捋平条板底部接触到纵向卷曲的茶叶后则将纵向卷曲的茶叶捋平,对普通茶叶形成拨动翻炒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熟悉本领域内的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发明的,熟悉本领域的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