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涉及医疗辅助装置领域。该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包括基座以及训练座椅,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且位于导向滑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远离固定凸台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端部贯穿安装槽并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固定凸台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下肢训练机构。通过上下肢训练结合的方式,使得该康复器功能更加的丰富,避免了患者需要反复更换康复器进行训练的繁琐之处,并且还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力。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572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朱春记;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39410.1

  • 发明设计人 朱春记;

    申请日2021-03-04

  • 分类号A61H1/02(20060101);A63B21/00(20060101);A63B23/12(20060101);

  • 代理机构37331 济南春华秋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亚明

  • 地址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健康街1233号寿光市人民医院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7:3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生活中人们的医疗水平越来越高,其中神经内科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专科;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在神经内科中一些患者存着写四肢行动不便的情况,这些需要配合后期的护理康复,对患者的四肢进行训练,进而帮助康复。

行动不便的患者如果不进行锻炼,很容易造成肌肉退化,而在以往的护理中大多是医务人员控制患者的四肢进行活动训练,这样不仅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劳动力,而且所达到的训练效果也不时很理想,为此,提出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解决了以往由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活动训练,这样不仅会增加医务人员的劳动力,而且所达到的训练效果也不时很理想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包括基座以及训练座椅,所述训练座椅端部铰链连接有调节后板,所述调节后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的表面开设有调节凹槽;

所述训练座椅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直杆;

所述活动直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所述连接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

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且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导向滑轨,所述基座的表面且位于导向滑轨之间开设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条;

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且位于导向滑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远离固定凸台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端部贯穿安装槽并固定连接有转盘;

所述安装槽的内表面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阻力块;

所述固定凸台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下肢训练机构。

优选的,所述下肢训练机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下表面四角处通过连接弹簧与箱体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贯穿箱体并固定连接有脚踏,所述箱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驱动凸轮。

优选的,所述驱动凸轮的位置与两侧固定板的位置相对应,且驱动凸轮之间呈相反设置。

优选的,所述训练座椅的下表面且靠近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通过转销与调节凹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横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基座上设置的导向滑轨滑动连接,且导向滑轨的表面涂抹有油脂。

优选的,所述驱动齿轮位于驱动槽的上方,且驱动齿轮与齿条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阻力块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立柱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杆远离阻力块的一端贯穿立柱。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表面且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套。

工作原理:使用时,患者坐在训练座椅2之上,然后通过启动伸缩气缸11,伸缩气缸11控制活动杆12进行运动,活动杆12通过伸长或收缩,配合转销在调节凹槽9的内部进行运动,进而实现对调节后板3的倾斜角度调整,待调整至合适的角度后,再启动第一电机14,第一电机14通过第一转轴15控制驱动齿轮16进行转动,驱动齿轮16通过与齿条18的配合驱动训练座椅2沿着导向滑轨7进行滑动,进而实现对训练座椅2位置的调整,调整至合适位置后,利用把手28转动转盘27,即可实现对患者上肢的活动训练,并且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旋拧调节螺杆26,调节螺杆26控制阻力块25与转动杆23接触,进而通过两者接触的紧密度对转盘27的转动施加一定的阻力,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此外,患者将脚放置在下肢训练机构21上所设置的脚踏213上,然后启动第二电机214,第二电机214控制第二转轴215进行转动,进而两个驱动凸轮216交替将两个脚踏213顶起,使患者的腿部得到活动,起到协助康复的效果。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转盘结构能够对患者的上肢进行活动训练,进而有利于患者上肢的康复,并且通过阻力块的设置还可以对转盘转动所需的力度进行调节,使其适用性更高。

2、本发明设置的下肢训练机构,能够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活动训练,并且通过驱动凸轮对脚踏的控制,使其实现自动化运动,能够帮助腿部活动,有利于血液循环。

3、本发明通过上下肢训练结合的方式,使得该康复器功能更加的丰富,避免了患者需要反复更换康复器进行训练的繁琐之处,并且还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力。

4、通过对调节座椅调节功能的设计,使得康复器的适用性更强,能够适配不同体态特征的人群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的整体结构第一视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的整体结构第二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的下肢训练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的图3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的安装槽截面结构正视图。

其中,1、基座;2、训练座椅;3、调节后板;4、电动推杆;5、活动直杆;6、滑动块;7、导向滑轨;8、调节件;9、调节凹槽;10、支撑板;11、伸缩气缸;12、活动杆;13、连接横板;14、第一电机;15、第一转轴;16、驱动齿轮;17、驱动槽;18、齿条;19、固定凸台;20、立柱;21、下肢训练机构;210、箱体;211、连接弹簧;212、固定板;213、脚踏;214、第二电机;215、第二转轴;216、驱动凸轮;22、安装槽;23、转动杆;24、伸缩杆;25、阻力块;26、调节螺杆;27、转盘;28、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包括基座1以及训练座椅2,训练座椅2端部铰链连接有调节后板3,可调节的结构,在患者进行训练时能够增加坐立的舒适度,调节后板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调节件8,调节件8的表面开设有调节凹槽9,与活动杆12相配合,便于实现对调节后板3的调节驱动,训练座椅2的下表面且靠近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用于伸缩气缸11的安装,支撑板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11,为调节后板3的调节动作提供动力,伸缩气缸11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2,活动杆12的顶部通过转销与调节凹槽9滑动连接,便于实现对调节后板3的倾斜角度控制。

训练座椅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活动直杆5,便于对训练座椅2的高度进行调节。

活动直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横板13,用于安装训练座椅2以及第一电机14,连接横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4,对训练座椅2与训练装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进而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第一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5,第一转轴15远离第一电机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6,通过驱动齿轮16与齿条18的配合实现对训练座椅2运动的控制。

基座1的上表面且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导向滑轨7,能够为训练座椅2的运动提供稳定以及导向的作用,基座1的表面且位于导向滑轨7之间开设有驱动槽17,驱动槽17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齿条18,与驱动齿轮16配合,实现动能的传递,连接横板1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6,滑动块6与基座1上设置的导向滑轨7滑动连接,且导向滑轨7的表面涂抹有油脂,便于训练座椅2的运动,并且在运动的过程中降低导向滑轨7与滑动块6之间摩擦力。

基座1的上表面且位于导向滑轨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凸台19,固定凸台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柱20,立柱20远离固定凸台19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22,安装槽22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3,便于实习转盘27的转动功能,转动杆23的端部贯穿安装槽22并固定连接有转盘27,用于对患者的上肢进行训练。

安装槽22的内表面通过伸缩杆24固定连接有阻力块25,通过与转动杆23的接触,实现对转盘27转动阻力的调节,固定凸台1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下肢训练机构21,用于下肢的训练,下肢训练机构21包括箱体210,箱体210的内部为中空结构,箱体210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固定板212,用于脚踏213的安装,且固定板212的下表面四角处通过连接弹簧211与箱体210的内底部固定连接,便于提供脚踏213的恢复力,同时对固定板212具有限位效果,固定板212的顶部贯穿箱体210并固定连接有脚踏213,用于患者脚部的放置,箱体21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4,为脚踏213的运动提供动力,第二电机2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15,第二转轴21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驱动凸轮216,用于对脚踏213进行驱动,驱动凸轮216的位置与两侧固定板212的位置相对应,且驱动凸轮216之间呈相反设置,便于实现两个脚踏213的交替上下运动,进而模拟行走的状态,实现下肢活动训练的目的。

驱动齿轮16位于驱动槽17的上方,且驱动齿轮16与齿条18相啮合,便于实现训练座椅2的运动。

阻力块25的表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调节螺杆26,用于控制阻力块25与转动杆23之间贴合的紧密度,调节螺杆26与立柱20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杆26远离阻力块25的一端贯穿立柱20,便于对调节螺杆26进行驱动,同时更好的实现调节效果。

转盘27的表面且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把手28,把手28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套,便于在训练时患者对转盘27的控制,进而实现良好的训练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