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榫卯结构的侧气囊线束端子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榫卯结构的侧气囊线束端子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榫卯结构的侧气囊线束端子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卯件、第二卯件和榫杆件,所述第一卯件的内腔具有可容纳线束端子和气体发生器顶端的镂空部,所述第一卯件、第二卯件和榫杆件通过榫卯结构相互固定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榫卯结构的侧气囊线束端子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本发明通过榫卯结构实现了固定,各个构件之间相互固定相互限制。此结构通过各个构件进行自锁稳固连接,无需采用螺接、焊接、铆接或粘连等固定方式,具有固定牢固、拆装便捷、成本低的特性。而且本发明还能将线束端子与发生器牢牢固定,将线束端子整个包裹,保证了线束端子不受到各个方向的力,避免了线束端子报警现象,起到保护和固定双重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31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26740.4

  • 发明设计人 杨杨;孙超逸;赵晓辉;晏小龙;

    申请日2021-03-26

  • 分类号H01R13/02(20060101);B60R16/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1224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徐家豪

  • 地址 201201 上海市浦东新区庆达路219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6:0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榫卯结构的侧气囊线束端子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汽车行业也迅速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汽车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当今人们越来越看重汽车的安全性问题,被动安全更是越来越受重视。安全气囊更是成为标配,座椅安全气囊的配比也是越来越大,同时就出现一个技术上难题,气囊线束端子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使其接触不良,引发气囊报警,因此气囊端子的保护成为一个新的技术问题。

气囊端子本身具有自锁作用,但由于侧气囊本身处于座椅侧边容易受到挤压,所以气囊端子的保护还是有必要的。考虑到侧气囊本身的受力影响,保护装置需将气囊端子与气体发生器固定在一起,起到保护的作用。而目前大多的保护装置,都是将气囊端子周围空间进行保护,保证气囊端子不受到力的作用,但是不能将端子固定在气体发生器上,在保护装置受外力作用下,还是会因为气囊线束端子接触不良而引发气囊报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榫卯结构的侧气囊线束端子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榫卯结构的侧气囊线束端子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卯件、第二卯件和榫杆件,所述第一卯件的内腔具有可容纳线束端子和气体发生器顶端的镂空部,所述第一卯件、第二卯件和榫杆件通过榫卯结构相互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卯件设置有供线束甩线引出的出线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卯件具有第一贴合面,所述第二卯件具有与所述第一贴合面对应的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贴合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台、与第二限位槽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台,所述第一贴合面侧部还设置供所述榫杆件插入的插槽,所述第二贴合面设置有与所述插槽以及榫杆件配合的限位边,当所述第一贴合面与第二贴合面贴合到位后,相对移动第一贴合面与第二贴合面,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凸台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凸台插入所述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卯件、第二卯件完全匹配后会在插槽、限位边之间形成一个榫槽,最后榫杆件插入所述榫槽中限位,使得整个结构在各个方向锁止,形成固定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槽为T型凹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为L型凹槽,所述第一限位凸台为T型凸台,所述第二限位凸台为L型凸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贴合面上设置有用以与气体发生器顶端限位的配合面。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榫杆件的榫头具有斜面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斜面结构上设置有摩擦纹。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卯件、第二卯件和榫杆件为塑料件或者金属件或者木制件。

一种榫卯结构的侧气囊线束端子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气体发生器与固定支架进行安装,用固定带进行固定,再将线束端子插在气体发生器上,将第一卯件的镂空部套在线束端子、气体发生器、固定铁支架上,线束甩线放入出线槽内,使得镂空部的内表面与线束端子、气体发生器、固定支架相适配,然后将第二卯件的第二贴合面与第一卯件的第一贴合面对应贴合,此时的第一卯件、第二卯件是相互错开的并没有完全完全匹配,将第二卯件向上平移,使得第一限位凸台插入第一限位槽中以及第二限位凸台插入第二限位槽中,第一卯件、第二卯件完全匹配后会在插槽、限位边之间形成一个榫槽,最后将榫杆件插入所述榫槽中限位,使得整个结构在各个方向锁止,形成固定结构。

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榫卯结构实现了固定,各个构件之间相互固定相互限制。此结构通过各个构件进行自锁稳固连接,无需采用螺接、焊接、铆接或粘连等固定方式,具有固定牢固、拆装便捷、成本低的特性。而且本发明还能将线束端子与发生器牢牢固定,将线束端子整个包裹,保证了线束端子不受到各个方向的力,避免了线束端子报警现象,起到保护和固定双重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第一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二卯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榫杆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安装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用于座椅中的作用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榫卯结构装配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发明中榫卯结构装配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7所示的榫卯结构的侧气囊线束端子保护装置,包括第一卯件1、第二卯件2和榫杆件3,第一卯件1的内腔具有可容纳线束端子401和气体发生器402顶端的镂空部10,第一卯件1、第二卯件2和榫杆件3通过榫卯结构相互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卯件1设置有供线束甩线405引出的出线槽107。第一卯件1具有第一贴合面101,第一贴合面101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槽102和第二限位槽106,第一限位槽102设置在第一贴合面101的中部,第二限位槽106包括一对,分别设置在第一贴合面101的底部配合面105两侧。优选的,第一限位槽102为T型凹槽,第二限位槽106为L型凹槽。镂空部10具有与线束端子、气体发生器、固定支架对应配合的面103、104,面103、104根据线束端子、气体发生器、固定支架的形状而设,使得线束端子、气体发生器、固定支架能够贴合在面103、104上。第一贴合面101侧部还设置供榫杆件3插入的插槽108,插槽108包括一对,分别设置在第一贴合面101的两侧。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卯件2具有与第一贴合面101对应的第二贴合面201,第二贴合面201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102配合的第一限位凸台202、与第二限位槽106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台206。优选的,第一限位凸台202为T型凸台,第二限位凸台206为L型凸台。第二贴合面201设置有与插槽108以及榫杆件3配合的限位边204。第二贴合面201上设置有用以与气体发生器402顶端限位的配合面205,配合面205上设置有弧形面207,弧形面207可以与气体发生器402的柱型面配合,方便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榫杆件3的榫头301具有斜面结构,斜面结构上设置有摩擦纹301a,使得榫杆件3的榫杆303插入榫槽701中时能够容易固定,榫头301设置有榫孔302,便于拆装。

一种榫卯结构的侧气囊线束端子保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气体发生器402与固定支架404进行安装,用固定带403进行固定,再将线束端子401插在气体发生器402上,将第一卯件1的镂空部10套在线束端子401、气体发生器402、固定铁支架404上,线束甩线405放入出线槽107内,使得镂空部10的内表面(即面103、104)与线束端子401、气体发生器402、固定支架404相适配,然后将第二卯件2的第二贴合面201与第一卯件1的第一贴合面101对应贴合,此时的第一卯件1、第二卯件2是相互错开的并没有完全完全匹配,将第二卯件2向上平移,使得第一限位凸台202插入第一限位槽102中以及第二限位凸台206插入第二限位槽106中,第一卯件1、第二卯件2完全匹配后会在插槽108、限位边204之间形成一个榫槽701,最后将榫杆件3插入榫槽701中限位,使得整个结构在各个方向锁止,形成固定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