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手机后壳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手机后壳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手机后壳,包括手机后壳,手机后壳内设置有手机本体,手机后壳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且第二散热口设置在第一散热口的底部,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靠近手机本体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散热块,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的另一端开口处外侧覆盖有透气膜,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靠近透气膜的一端内均设置有防尘网,防尘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的一端,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散热扇的驱动电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池板,且电池板设置在连接后壳内,连接后壳内设置有弧形板,通过在散热口两端设置散热块和透气膜,散热扇的工作对手机本体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98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安优必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11286404.0

  • 发明设计人 李西静;赵宏丽;

    申请日2019-12-13

  • 分类号H04M1/18(20060101);H04M1/0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延南路东侧逸翠园-西安(二期)第1幢1单元5层10503号房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6:0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手机后壳。

背景技术

手机是由多种配件组成的,包括、手机后壳,手机屏等配件;现有的手机后壳都是不方便拆卸结构,对内部电子元件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导致了散热效果差,长时间使用的手机产生大量的热,且手机长期处于高温状态,会导致手机的电子元件损坏,给使用者造成损失,也会降低手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手机后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手机后壳,包括手机后壳,手机后壳内设置有手机本体,手机后壳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且第二散热口设置在第一散热口的底部,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靠近手机本体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散热块,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的另一端开口处外侧覆盖有透气膜,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靠近透气膜的一端内均设置有防尘网,防尘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的一端,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散热扇的驱动电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池板,且电池板设置在连接后壳内,连接后壳内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且手机后壳的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筒,连接筒内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板,滑动板顶部与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散热块由导热板和散热板叠加组成,且散热板朝向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的开口设置。

优选的,手机后壳靠近手机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根弹性柱,且手机后壳的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弹性板。

优选的,手机后壳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条,且防滑条上设置有防滑纹路,其中一条防滑条的底部设置有与散热扇电性连接的按钮和与电池板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孔。

优选的,连接后壳上均匀分布有散热孔,且连接后壳由橡胶结构组成。

优选的,滑动板滑动设置在连接筒内,且连接筒的一端上设有与第二连接柱滑动连接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散热口两端设置散热块和透气膜,散热扇的工作对手机本体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避免手机内部元器件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延长了手机的使用寿命;

2.设置的连接后壳,其内部设置的弧形板,增加了手机后壳的缓冲性能,受到外力冲击时,保护手机后壳内的手机本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手机后壳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散热块剖视图。

图中:1、手机后壳;2、手机本体;3、第一散热口;4、第二散热口;5、散热块;51、导热板;52、散热板;6、散热扇;7、防尘网;8、第一连接柱;9、连接后壳;10、弧形板;101、第二连接柱;102、连接筒;103、滑动板;104、复位弹簧;11、弹性柱;12、弹性板;13、防滑条;14、透气膜;15、电池板;16、按钮;17、充电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手机后壳,包括手机后壳1,手机后壳1内设置有手机本体2,手机后壳1上设置有第一散热口3和第二散热口4,且第二散热口4设置在第一散热口3的底部,第一散热口3和第二散热口4靠近手机本体2的一端开口处设置有散热块5,第一散热口3和第二散热口4的另一端开口处外侧覆盖有透气膜14,第一散热口3和第二散热口4靠近透气膜14的一端内均设置有防尘网7,防尘网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8的一端,第一连接柱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散热扇6,通过在散热口两端设置散热块5和透气膜14,散热扇6的工作对手机本体2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避免手机内部元器件因温度过高导致损坏,延长了手机的使用寿命,散热扇6的驱动电机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池板15,且电池板15设置在连接后壳9内,连接后壳9内设置有弧形板10,弧形板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101,且手机后壳1的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筒102,连接筒102内设置有复位弹簧104,复位弹簧104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板103,滑动板103顶部与第二连接柱101的一端固定连接,设置的连接后壳9,其内部设置的弧形板10,增加了手机后壳1的缓冲性能,受到外力冲击时,保护手机后壳1内的手机本体2。

散热块5由导热板51和散热板52叠加组成,且散热板52朝向第一散热口3和第二散热口4的开口设置,导热板51对手机本体2产生的热量进行传递,通过散热板52进行散热,热量进入第一散热口3和第二散热口4内。

手机后壳1靠近手机本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多根弹性柱11,且手机后壳1的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弹性板12,手机本体2的安装,挤压两端的弹性板12,和手机后壳1一侧的弹性柱11。

手机后壳1的两侧均设置有防滑条13,防滑条13防止手机后壳1从手中滑落,且防滑条13上设置有防滑纹路,其中一条防滑条13的底部设置有与散热扇6电性连接的按钮16和与电池板15电性连接的充电插孔17,充电插孔17对电池板15进行充电,电池板15给散热扇6提供电源。

连接后壳9上均匀分布有散热孔,且连接后壳9由橡胶结构组成,连接后壳9对第一散热口3和第二散热口4散出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流出,起到散热效果。

滑动板103滑动设置在连接筒102内,且连接筒102的一端上设有与第二连接柱101滑动连接的通孔,第二连接柱101下压,带动滑动板103在连接筒102内滑动,挤压复位弹簧14。

工作原理:把手机本体2安装进手机后壳1内,手机本体2挤压两端的弹性板12,手机本体2的一侧挤压弹性柱11,手机温度过高时,通过按钮16打开第一散热口3和第二散热口4内散热扇6的开关,对散热块5散出的热量进行散热,通过防尘网7和透气膜14进行散热,热量通过连接后壳9上的散热孔流出,对手机进行散热,手机后壳1受到冲击时,连接后壳9内的弧形板10下压,通过第二连接柱101下压滑动板103在连接筒102内滑动,挤压复位弹簧104,对手机后壳1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通过充电插孔17对电池板15进行充电,给散热扇6提供电源。

值得注意的是:散热扇通过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