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提高食用菌产量的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提高食用菌产量的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添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食用菌产量的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营养棒包括棒状内芯和粘附在所述棒状内芯外表面的营养剂;所述营养剂包括黄豆粉或含有黄豆粉的混合物。本发明将黄豆粉或含有黄豆粉的混合物与棒状内芯制备成营养棒,不仅可以在出菇阶段为香菇提供充足的碳源和氮源,提高了香菇子实体品质和产量,而且成本低廉,方便快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3105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上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381261.2

  • 发明设计人 邓效芝;胡敏叶;王传香;

    申请日2021-04-09

  • 分类号A01G18/20(20180101);

  • 代理机构11569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苏士莹

  • 地址 201401 上海市奉贤区汇丰西路1399弄50单元1202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4: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添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食用菌产量的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香菇是一种大型伞菌,隶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目、光茸菌科、香菇属。又名花菇、厚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食用的为香菇的子实体菌盖部分,具有独特的香气和丰富的营养,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类型的矿质元素。

现有的香菇种植方法大多采用菌棒栽培,从接种到长出子实体需要90~120天,培养周期长,并且整个培养过程中还要经历脱外袋、刺小孔、刺大孔、转色等复杂的流程。到了出菇阶段,菌棒中的营养往往会有所损失,导致香菇子实体的产量降低。

目前,关于香菇产量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栽培基质的配方和栽培方式上,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方案复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食用菌产量的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营养棒不仅可以提高香菇子实体品质和产量,而且成本低廉,方便快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食用菌产量的营养棒,所述营养棒包括棒状内芯和粘附在所述棒状内芯外表面的营养剂;所述营养剂包括黄豆粉或含有黄豆粉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混合物包括黄豆粉和羽毛粉,所述黄豆粉和羽毛粉的重量比为1:1;

所述混合物包括黄豆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所述黄豆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重量比为45:1:1:1:1:1;

所述混合物包括黄豆粉和醋酸钠,所述黄豆粉和醋酸钠的重量比为99:1;

所述混合物包括黄豆粉、羽毛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所述黄豆粉、羽毛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重量比为400:95:1:1:1:1:1;

所述混合物包括黄豆粉、豆粕、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所述黄豆粉、豆粕、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重量比为25:20:1:1:1:1:1;

所述混合物包括黄豆粉和黄腐酸钾,所述黄豆粉和黄腐酸钾的重量比为9.9:1。

优选的,所述营养棒的直径为4mm;所述棒状内芯的长度为29.5cm,直径为1.5mm。

优选的,所述棒状内芯的材质包括竹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营养剂与水混合,得到半固体营养剂;所述营养剂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95~105g:50mL;

将所述半固体营养剂粘附在棒状内芯外表面,干燥后得到营养棒。

优选的,半固体营养剂在棒状内芯上的粘附长度与棒状内芯的长度比为(27~28):(28.5~29.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营养棒或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营养棒在提高食用菌产量和品质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食用菌包括香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香菇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包括:在香菇菌棒注水后,将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营养棒或利用权利要求5或6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营养棒插入注水孔。

优选的,所述香菇菌棒的重量为2.8~3.0kg/只,含水量为54wt.%~56wt.%;每个注水孔插入一根营养棒。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食用菌产量的营养棒,所述营养棒包括棒状内芯和粘附在所述棒状内芯外表面的营养剂;所述营养剂包括黄豆粉或含有黄豆粉的混合物。本发明将黄豆粉或含有黄豆粉的混合物与棒状内芯制备成营养棒,不仅可以在出菇阶段为香菇提供充足的碳源和氮源,提高了香菇子实体品质和产量,而且成本低廉,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营养棒成品图;

图2为应用例2香菇菌棒插入营养棒后培养3d的生长情况图;

图3为应用例3香菇菌棒插入营养棒后培养3d的生长情况图;

图4为对比例1香菇菌棒注水后培养3d的生长情况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食用菌产量的营养棒,所述营养棒包括棒状内芯和粘附在所述棒状内芯外表面的营养剂;所述营养剂包括黄豆粉或含有黄豆粉的混合物。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对所述营养棒中的各组分来源没有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物优选包括黄豆粉和羽毛粉的混合物或黄豆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混合物或黄豆粉和醋酸钠的混合物或黄豆粉、羽毛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混合物或黄豆粉、豆粕、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混合物或黄豆粉和黄腐酸钾的混合物。

当所述混合物包括黄豆粉和羽毛粉时,所述黄豆粉和羽毛粉的重量比优选为1:1;

当所述混合物包括黄豆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时,所述黄豆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重量比优选为45:1:1:1:1:1;

当所述混合物包括黄豆粉和醋酸钠时,所述黄豆粉和醋酸钠的重量比优选为99:1;

当所述混合物包括黄豆粉、羽毛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时,所述黄豆粉、羽毛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重量比优选为400:95:1:1:1:1:1;

当所述混合物包括黄豆粉、豆粕、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时,所述黄豆粉、豆粕、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重量比优选为25:20:1:1:1:1:1;

当所述混合物包括黄豆粉和黄腐酸钾时,所述黄豆粉和黄腐酸钾的重量比优选为9.9:1。

在本发明中,所述营养棒的直径优选为4mm;所述棒状内芯的长度优选为29.5cm,直径优选为1.5mm;所述棒状内芯的材质优选包括竹签。

本发明将黄豆粉或含有黄豆粉的混合物与棒状内芯制备成营养棒,不仅可以在出菇阶段为香菇提供充足的碳源和氮源,提高了香菇子实体品质和产量,而且成本低廉,方便快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营养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营养剂与水混合后,得到半固体营养剂;所述营养剂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95~105)g:50mL,优选为100g:50mL;

将所述半固体营养剂粘附在棒状内芯外表面,干燥后得到营养棒。

本发明对所述营养剂和水的混合方法没有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混合方法即可。本发明半固体营养剂在棒状内芯上的粘附长度与棒状内芯的长度比优选为(27~29):(29~30),更优选为28:29.5;所述粘附的方式优选包括将半固体营养剂与棒状内芯搓成棒状;所述干燥的方式优选包括烘干,所述烘干的温度优选为50℃,烘干的时间优选为24h;所述烘干的装置优选包括烘箱。本发明对烘箱的选择没有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营养棒在提高食用菌产量和品质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所述食用菌优选包括香菇。本发明提供的营养棒不仅可以在出菇阶段为香菇提供充足的碳源和氮源,提高了香菇子实体品质和产量,而且成本低廉,方便快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香菇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包括:在香菇菌棒注水后,将上述营养棒插入注水孔。

在本发明中,所述香菇菌棒优选包括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86%木屑、13%麸皮和1%碳酸钙;所述木屑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1份苹果木和3份栎木;所述香菇菌棒的含水量优选为54wt.%~56wt.%,更优选为55wt.%;所述香菇菌棒的pH值优选为5.8~6.2,更优选为6.0;所述香菇菌棒的重量优选为2.8~3.0kg,更优选为2.9kg;所述香菇菌棒的装料袋优选包括聚乙烯塑料袋,所述装料袋的折幅优选为17cm,所述装料袋的长度优选为42cm;所述装料的方式优选包括利用冲压机装袋。

本发明所述注水的装置优选包括注水针;注水后,每个注水孔内优选插入一根所述营养棒。本发明对所述注水针的来源没有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市售商品即可。

本发明在出菇前通过注水孔插入营养棒,不仅可以利用营养棒在出菇阶段为香菇提供充足的碳源和氮源,提高了香菇子实体品质和产量,而且成本低廉,方便快捷,避免对香菇菌棒造成污染。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食用菌产量的营养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提高食用菌产量的营养棒,该营养棒的制备原料为黄豆粉和竹签。

该营养棒的制备方法为:

将100g黄豆粉与50mL水混合均匀后,连同竹签一起搓成棒状,50℃烘箱烘24h,成品见图1。

竹签长29.5cm,直径为1.5mm,固体营养剂长28.0cm,竹签和营养剂总直径为4.0mm。

实施例2

一种与实施例1相似的营养棒,唯一区别在于,将黄豆粉替换为黄豆粉和醋酸钠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00g:50mL;所述混合物中黄豆粉和醋酸钠的重量比为99:1。

实施例3

一种与实施例1相似的营养棒,唯一区别在于,将黄豆粉替换为黄豆粉、羽毛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00g:50mL;所述混合物中黄豆粉、羽毛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重量比为400:95:1:1:1:1:1。

实施例4

一种与实施例1相似的营养棒,唯一区别在于,将黄豆粉替换为黄豆粉和羽毛粉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00g:50mL;所述混合物中黄豆粉和羽毛粉的重量比为1:1。

实施例5

一种与实施例1相似的营养棒,唯一区别在于,将黄豆粉替换为黄豆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00g:50mL;所述混合物中黄豆粉、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重量比为45:1:1:1:1:1。

实施例6

一种与实施例1相似的营养棒,唯一区别在于,将黄豆粉替换为黄豆粉、豆粕、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与水的重量体积比为100g:50mL;所述混合物中黄豆粉、豆粕、黄腐酸钾、醋酸钠、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和尿素的重量比为25:20:1:1:1:1:1。

实施例7

一种与实施例1相似的营养棒,唯一区别在于,将黄豆粉替换为黄豆粉和黄腐酸钾的混合物,所述混合物中黄豆粉和黄腐酸钾的重量比为9.9:1。

应用例1

一种提高香菇产量和子实体品质的方法,将经过正常培养的香菇菌棒,在出菇前插入注水针注水,注水后将实施例1制备的营养棒插入注水孔里。

所述香菇菌棒培养料配方为86wt.%的木屑(苹果木与栎木的重量比为1:3)、13wt.%的麸皮和1wt.%碳酸钙,加水拌匀后,采用17cm×42cm(折幅×长度)的聚乙烯塑料袋,使用冲压机装袋,每袋装湿料2.8kg,含水量为54wt.%,pH值5.8。

应用例2

一种提高香菇产量和子实体品质的方法,将经过正常培养的香菇菌棒,在出菇前插入注水针注水,注水后将实施例2制备的营养棒插入注水孔里;插入营养棒后培养3d的生长情况见图2。

所述香菇菌棒培养料配方为86wt.%的木屑(苹果木与栎木的重量比为1:3)、13wt.%的麸皮和1wt.%碳酸钙,加水拌匀后,采用17cm×42cm(折幅×长度)的聚乙烯塑料袋,使用冲压机装袋,每袋装湿料2.9kg,含水量为55wt.%,pH值6.0。

应用例3

一种提高香菇产量和子实体品质的方法,将经过正常培养的香菇菌棒,在出菇前插入注水针注水,注水后将实施例3制备的营养棒插入注水孔里;插入营养棒后培养3d的生长情况见图3。

所述香菇菌棒培养料配方为86wt.%的木屑(苹果木与栎木的重量比为1:3)、13wt.%的麸皮和1wt.%碳酸钙,加水拌匀后,采用17cm×42cm(折幅×长度)的聚乙烯塑料袋,使用冲压机装袋,每袋装湿料3kg,含水量为56wt.%,pH值6.2。

应用例4

一种与应用例2相似的方法,唯一区别在于,营养棒为实施例4制备的营养棒。

应用例5

一种与应用例2相似的方法,唯一区别在于,营养棒为实施例5制备的营养棒。

应用例6

一种与应用例2相似的方法,唯一区别在于,营养棒为实施例6制备的营养棒。

应用例7

一种与应用例2相似的方法,唯一区别在于,营养棒为实施例7制备的营养棒。

对比例1

一种与应用例2相似的方法,唯一区别在于,注水后未插入营养棒;注水后培养3d的生长情况见图4。

应用例8

注水后第3d统计应用例1~7和对比例1中每个香菇菌棒上的菇蕾数;注水后第5d开始采摘成熟香菇,并统计从开始采摘到结束采摘每个香菇菌棒上的香菇产量,并计算菇蕾数和香菇产量的平均值,统计结果见表1。

表1不同方法中平均每个香菇菌棒上菇蕾数量和产量

由表1和图1~4可知,本发明制备的营养棒插入注水孔后其香菇菌棒与对比例1方法中的香菇菌棒相比,其菇蕾数增加18.3%~35.4%,子实体品质提升,产量提高6.9%~111.4%。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营养棒不仅可以提高香菇子实体品质和产量,而且成本低廉,方便快捷。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