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肠梗阻的外用泡浴方

一种用于肠梗阻的外用泡浴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肠梗阻的外用泡浴方,涉及外用浴粉领域,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桂枝5‑15份,鸡血藤1‑5份,走马风1‑5份,川芎1‑5份,三七1‑5份,八棱麻1‑5份;所述泡浴方用于热水泡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不增加胃肠负担,起效快,患者舒适,接受度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331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兴德堂(北京)医药研究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42690.1

  • 发明设计人 龚德;

    申请日2021-03-05

  • 分类号A61K36/54(20060101);A61P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51292 成都欣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海文

  • 地址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汤立路201号院1号楼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4: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用浴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肠梗阻的外用泡浴方。

背景技术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按照形成原因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和血运性肠梗阻。对于血运性肠梗阻和严重的急性机械性肠梗阻多采取手术治疗,而动力性肠梗阻其发病原因多在于腹腔神经刺激,但无机械性梗阻证据,因此无法手术治疗。

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目前的治疗方案大多数是针对于“腹腔术后”肠道受到物理性刺激而引发的肠梗阻,如中国发明《一种用于治疗手术腹腔粘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CN201410174820.2)采用组方白芨、黄芪、赤芍、当归、灯盏花、大黄、丹参;中国发明《一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CN201510508286.9)所用药物大黄,芒硝,丁香,吴茱萸,冰片;中国发明《一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药物组合物》(CN201510188756.8)组份为玄明粉、瓜蒌、芒硝、海藻、白花蛇舌草、三棱、川楝子、乌药、丹参、厚朴。这些组方的技术方向均为使用活血化瘀、破气行滞的方案,通过口服途径进入体内,但本身由于肠梗阻患者胃肠负担本身就已经很大,尤其是在胀闭的发作期,本身就应该是禁食水、胃肠减压,上述药物无法使用,因此与其说这些药物是“治疗”肠梗阻,不如说是“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发生,严格的讲并不符合治疗肠梗阻的范畴。

为了减少胃肠负担,以下专利通过脐贴或者脐敷进行治疗:中国发明《治肠梗阻外用的中药配方》(CN201410544379.2)采用大黄300-350克、芒硝200-250克。中国发明《一种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中药脐贴及制备方法》(CN201611181930.7)采用干蟾皮、附子、大黄、艾叶、芒硝、当归、路路通、蜂蜜。但是,临床实践,脐贴或者脐敷给药方式仅仅适合于婴幼儿,且起效缓慢,对于胀闭的发作期,如果不能及时的排气排便,就会造成痛吐的病程进展,引发水电酸碱平衡紊乱,甚至休克。

此外,动力性肠梗阻按照症状分为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多见肠壁肌肉运动受抑制而失去蠕动能力,肠腔内容物不能向下运行;而痉挛性肠梗阻常由于肠腔内外有外伤或炎症,异物等刺激而引发肠壁肌肉强烈收缩。因此,上述专利中多采用大黄、芒硝等刺激肠蠕动的药物,但如果为肠道痉挛状态,使用促肠蠕动的药物反而加重症状。

因此临床缺乏一种可以应用于非手术方法治疗肠梗阻,且非口服但起效快的外用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疗效肯定且副作用小的用于肠梗阻的外用泡浴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肠梗阻的外用泡浴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桂枝5-15份,鸡血藤1-5份,走马风1-5份,川芎1-5份,三七1-5份,八棱麻1-5份。

上述泡浴方用于热水泡浴。

上述热水泡浴为除头颈部外,全身泡在浴缸内。

其中所述的: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性味甘、微苦,温。归肝、胃经。功可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性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功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大血藤、血风藤、三叶鸡血藤、九层风)Spatholobussuberectus Dunn的干燥藤茎。性味苦、甘,温。归肝、肾经。功可补血,活血,通络。

走马风: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六耳铃Blumea laciniata(Roxb.)DC.[B.sinuata(Lour.)Merr.],以全草或叶入药。性味辛、苦,温。功可祛风除湿,通经活络。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或Ligusticumwallichii Franch.)的干燥根茎。性味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八棱麻: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陆英Sambucus chinensis Lindl.,以根、茎及叶入药。性味甘淡、微苦,平。功可散瘀消肿,祛风活络;利尿消肿,活血止痛。

本发明组方特点为用少量的药物通过泡浴方式达成肠梗阻患者快速通便的效果。泡浴时,方中桂枝首当其冲,统领全方,通利全身十二经脉气血,经皮肤腠理吸收;同时,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桂枝在宣发肺气的同时也能疏通肠道,“腑以通为用”。现有技术中,所述的鸡血藤、走马风、川芎、三七、八棱麻用于临床,一般解决的是肢体的风湿肿痛,本方中鸡血藤有活血止痛,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改善肠道的局部微循环,解除肠道平滑肌的麻痹状态;走马风,可以祛除壅滞于肠道的寒湿之邪,改善肠道气血运行状态,使之肠蠕动功能逐渐恢复,尤其是痉挛和麻痹交替出现肠梗阻有奇效,对于缓解肠梗阻导致的疼痛作用十分明显;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是血中之气药,上行可达巅顶,下行可达血海,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能上下通达,舒利气机,故能促进肠壁蠕动而排气,改善腹胀腹痛;三七:性温,可以改善肠道微循环,改善局部血运,而促使肠壁恢复蠕动;八棱麻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以改善肠道局部炎性水肿,解除痉挛,减轻腹胀腹痛。

现有技术针对肠梗阻的中药组方,多采用大黄、芒硝等寒凉药物为主,典型用方就是各类的承气汤,即使夹杂温热药物,也是一派寒凉中加一味热药(如附子)起到温中固护的作用。而本发明组方另辟蹊径,苦温香燥,全部使用温热性质的药物,结合热泡浴方式,通利全身十二经脉气血,腑气通达。

西医认为,肠梗阻如果是机械性和血运性的多采取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很有限,但应用本发明的外用泡浴配方运用中医理论,中药组方配伍而成,针对的动力性、血运性肠梗阻均能解除症状,避免手术。如果是机械性的肠梗阻也能起到缓解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区别于临床常见的“寒凉泻下”的思路,本方全部使用温热性质的药物,结合热水泡浴方式,来实现肠腑通达之功;

2、用药途径避免了口服,对于胃肠减压的患者也可以使用,并且不增加胃肠负担;

3、起效快,肠梗阻初起患者,泡浴10-15分钟/次,至头颈部微微出汗,即可停止泡浴。然后擦干水分,盖被保暖,卧床休息,待胃肠蠕动时即可如厕排便;

4、创伤小,大多数患者都可以避免进行手术,患者舒适,接受度好;

5、本发明药物原料少而精,成本低,且用量是经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原料用量在所述的重量份范围都具有较好的疗效,无毒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际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一种用于肠梗阻的外用泡浴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桂枝5-15份,鸡血藤1-5份,走马风1-5份,川芎1-5份,三七1-5份,八棱麻1-5份。

实施例1、2,原料药重量配比:桂枝12份,八棱麻4份,走马风4份,三七4份,川芎1份,鸡血藤1份。

实施例3、4,原料药重量配比:桂枝5份,八棱麻5份,走马风5份,三七5份,川芎5份,鸡血藤5份。

实施例5、6,原料药重量配比:桂枝15份,八棱麻1份,走马风1份,三七1份,川芎5份,鸡血藤5份。

实施例7、8,原料药重量配比:桂枝15份,八棱麻4份,走马风4份,三七3份,川芎2份,鸡血藤2份。

实施例1、3、5、7的制备方法是:将三七、鸡血藤、八棱麻、走马风、桂枝、川芎的干品,去除杂质后分别粉碎,过100-120目筛,混合均匀后,分装得药粉。

使用方法:

1、取上述药粉20-40克,置于一个瓷杯中,用98-100℃沸水冲泡,将其焖闭3-5分钟,然后将药水连同药渣,一起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用来泡澡的浴缸或浴桶中40-42℃的温水里。

2、将身体置于浴缸或浴桶的温水中进行泡浴,泡浴时要求全身浸泡在浴缸或浴桶中,仅露出头颈部即可。个别患者(如冠心病、心肺功能不全等),可以根据患者个人耐受度进行调整,稍稍露出肩胸上半部。泡澡姿势根据个人情况调节,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宜。泡浴10~15分钟/次,至头颈部微微出汗,即可停止泡浴。然后擦干水分,盖被保暖,卧床休息,待胃肠蠕动时即可如厕排便。如不排便,可以4~6小时后重复使用。

实施例2、4、6、8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是:按每份5g的比例将所述药物煎煮30分钟,药汁倒入事先准备好的用来泡澡的浴缸或浴桶中40~42℃的温水里。所有的药渣装入棉布袋内备用,为了减少表面压强,所述的棉布袋直径40~60cm。使用时,患者将身体置于浴缸或浴桶的温水中进行泡浴,药渣包放置在腹部。泡浴时要求全身浸泡在浴缸或浴桶中,仅露出头颈部即可。泡澡姿势根据个人情况调节,以自我感觉舒适为宜。泡浴10~15分钟/次,至头颈部微微出汗,即可停止泡浴。然后擦干水分,盖被保暖,卧床休息,待胃肠蠕动时即可如厕排便。如不排便,可以4~6小时后重复使用。

实施例1~8所得浴粉或浴液,复方药物有效组合,互相协调有效达到治疗肠梗阻之目的,且副作用较少。

上述结果为临床资料充分证明,有关资料如下。

病例选择:2010年8月~2019年12月诊断为肠梗阻40例,均为门诊病人,有轻重不同的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症状,肠鸣音亢进或消失,无明显全身性变化,排除绞窄性肠梗阻。

病例中,仅表现为恶心,但无明显呕吐的,为A组(13例),用实施例1、2组方;可见肠型及蠕动波或停止排气排便超过12小时的,为B组(6例),用实施例3、4组方;持续性疼痛、肠鸣音消失但不伴随全身症状的,为C组(4例),用实施例5、6组方;伴有多次发作史的,为D组(17例),用实施例7、8组方。

各组除上述用药外,仅辅助支持疗法(禁食水、胃肠减压、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紊乱、补液等),均未使用其他药物。因部分患者治疗前停食水,且泡浴后患者微微出汗,为预防低血压、低血糖,泡浴时需事先备好一杯红糖水,以免发生晕倒。

观察36小时,以排气或者排便为有效标准,以手术治疗为无效标准。

结果显示,36小时内,四组的有效率分别100%、83.3%、75%、100%,全部患者均未出现过敏或者皮疹等不良反应。

病案1:邯郸电视台播音员,病程4月余,开始在邯郸市人民医院住院灌肠治疗3月,未愈。后来到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经治疗一个多月,不但无效病情还有所加重,后经301医院医生推荐至发明人处就诊。当时患者已经一周滴水难进,腹胀难忍。经本发明泡浴1次,即排便。

病案2:女性,北大医院行子宫肌瘤手术史,因术后发生肠壁粘连导致肠梗阻,经医院输液、灌肠均无效后,经推荐找到发明人。经本发明泡浴1次,即排气排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