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倾斜式重力铸造机械

一种倾斜式重力铸造机械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倾斜式重力铸造机械,其结构包括上部结构、中部结构、底部结构、底座,上部结构与中部结构胶连接,中部结构与底部结构安装连接,底部结构与底座焊接,上部结构设有左部移动器、后端移动器、右部移动器,中部结构由上垫板、侧斜块、中固块组成,上垫板与侧斜块、中固块焊接,上垫板与侧斜块相通,底部结构设有左部支杆、气缸,底座包括中部轴板、右部伸缩支杆、底座本体,中部轴板、右部伸缩支杆安装在底座本体上,本发明上部结构可对工件较大幅度的倾斜,左部移动器、右部移动器配合对工件位移,后端移动器对工件上下移动,人工仅需辅助移动即可,较为省力,既能够灵活调整也能够将工件固定,使用灵活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352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泉州惠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03959.8

  • 发明设计人 刘培芬;

    申请日2021-01-26

  • 分类号B22D35/04(20060101);B22D33/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5267 泉州早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蔡奂

  • 地址 362132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山霞镇山腰村山腰4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24:2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机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倾斜式重力铸造机械。

背景技术

铸造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是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得到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再经过锤凿加工成指定形状的设备。

现有技术加工时工人通过拽动零件对其定位固定,以锤砸的方式对零件加工成型,为保证零件的表面的均匀平整需反复移动,反复拖拉、翻转零件较为费力,若拉力度过大还会导致零件从设备上滑动,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倾斜式重力铸造机械,以解决加工时工人通过拽动零件对其定位固定,以锤砸的方式对零件加工成型,为保证零件的表面的均匀平整需反复移动,反复拖拉、翻转零件较为费力,若拉力度过大还会导致零件从设备上滑动,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倾斜式重力铸造机械,其结构包括上部结构、中部结构、底部结构、底座,所述上部结构底部与中部结构胶连接,所述中部结构前后两侧与底部结构安装连接,所述底部结构底部与底座焊接,所述上部结构设有左部移动器、后端移动器、右部移动器,所述中部结构由上垫板、侧斜块、中固块组成,所述上垫板底部与侧斜块、中固块焊接,所述上垫板与侧斜块相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部结构设有左部支杆、气缸,所述底座包括中部轴板、右部伸缩支杆、底座本体,所述中部轴板、右部伸缩支杆安装在底座本体上。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垫板包括缓冲沙板、锥体装置、沙孔,所述缓冲沙板位于锥体装置上方,所述锥体装置左右两端设有沙孔,所述沙孔左右两端安装有抽沙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锥体装置包括杆支架、分板锥罩、支撑活动轮,所述杆支架底部与分板锥罩轴连接,所述分板锥罩与支撑活动轮左端配合。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分板锥罩包括栓轴、拼块、分板、伸缩头,所述拼块与分板焊接,所述分板底部安装有栓轴,所述分板上端装设有伸缩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伸缩头包括活动角块、活动方块,所述活动角块与活动方块右端通过轨道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活动轮包括移送转轮、安装轴、轮装架,所述移送转轮与安装轴轴连接,所述安装轴与轮装架轨道连接。

本发明将圆状工件放置在中部结构上方,左部移动器、右部移动器配合对工件位移,在左部移动器、右部移动器固定的基础上,后端移动器对工件上下移动,用于辅助左部移动器、右部移动器对工件的移动,提高移动的灵活性,气缸与中部轴板配合实现控制上部结构、中部结构的左右倾斜度,左部支杆用于支撑中部结构的左端,右部伸缩支杆用于支撑中部结构的右端同时也能够实现升降,对中部结构进行倾斜辅助,于此同时缓冲沙板起到工件落料的缓冲辅助,锥体装置从锥体装置处上移与工件贴合工件底部,也起到辅助移动的作用,分板锥罩、支撑活动轮沿着杆支架上移,当伸缩头与工件底部接触时,分板锥罩转动即栓轴转动打开分板,转动时活动角块向下滑动,避免转动时与工件发生摩擦(分板闭合的作用是防止沙子落入分板腔内),接着打开后的分板固定在杆支架上,锥体装置上移期间伸缩头会推动沙子,沙子从沙孔处向下滑落,避免沙子将锥体装置阻隔无法上移,锥体装置回位后抽沙机将沙子才抽回原位,接着移送转轮、安装轴也沿着轮装架上移,直至移送转轮与工件贴合,替代人工对工件反复移动,工人辅助调整工件,作业时大大省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上部结构可对工件较大幅度的倾斜,左部移动器、右部移动器配合对工件位移,后端移动器对工件上下移动,人工仅需辅助移动即可,较为省力,既能够灵活调整也能够将工件固定,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种倾斜式重力铸造机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铸造机械的结构示意图,也是上部结构、中部结构倾斜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铸造机械剖切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锥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锥体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图4的B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图3的A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支撑活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部结构1、中部结构2、底部结构3、底座4、左部移动器10、后端移动器11、右部移动器12、上垫板20、侧斜块21、中固块22、左部支杆30、气缸31、中部轴板40、右部伸缩支杆41、底座本体42、缓冲沙板200、锥体装置201、沙孔202、抽沙机2020、杆支架2010、分板锥罩2011、支撑活动轮2012、栓轴50、拼块51、分板52、伸缩头53、活动角块530、活动方块531、移送转轮60、安装轴61、轮装架6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倾斜式重力铸造机械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上部结构1、中部结构2、底部结构3、底座4,所述上部结构1与中部结构2胶连接,所述中部结构2与底部结构3安装连接,所述底部结构3与底座4焊接,所述上部结构1设有左部移动器10、后端移动器11、右部移动器12,所述中部结构2由上垫板20、侧斜块21、中固块22组成,所述上垫板20与侧斜块21、中固块22焊接,所述上垫板20与侧斜块21相通,所述底部结构3设有左部支杆30、气缸31,所述底座4包括中部轴板40、右部伸缩支杆41、底座本体42,所述中部轴板40、右部伸缩支杆41安装在底座本体42上,所述左部支杆30用于支撑中部结构2的左端,右部伸缩支杆41用于支撑中部结构2的右端同时也能够实现升降,所述上垫板20包括缓冲沙板200、锥体装置201、沙孔202,所述缓冲沙板200位于锥体装置201上方,所述锥体装置201左右两端设有沙孔202,所述沙孔202安装有抽沙机2020,所述缓冲沙板200起到工件落料的缓冲辅助。

将圆状工件放置在中部结构2上方,左部移动器10、右部移动器12配合对工件位移,在左部移动器10、右部移动器12固定的基础上,后端移动器11对工件上下移动,用于辅助左部移动器10、右部移动器12对工件的移动,提高移动的灵活性,气缸31与中部轴板40配合实现控制上部结构1、中部结构2的左右倾斜度,左部支杆30用于支撑中部结构2的左端,右部伸缩支杆41用于支撑中部结构2的右端同时也能够实现升降,对中部结构2进行倾斜辅助,于此同时缓冲沙板200起到工件落料的缓冲辅助,锥体装置201从锥体装置201处上移与工件贴合工件底部,也起到辅助移动的作用。

实施例2请参阅图4-8,本发明提供一种倾斜式重力铸造机械技术方案:其结构所述锥体装置201包括杆支架2010、分板锥罩2011、支撑活动轮2012,所述杆支架2010与分板锥罩2011轴连接,所述分板锥罩2011与支撑活动轮2012配合,所述分板锥罩2011包括栓轴50、拼块51、分板52、伸缩头53,所述分板52闭合的作用是防止沙子落入分板52腔内,所述拼块51与分板52焊接,所述分板52安装有栓轴50,所述分板52装设有伸缩头53,所述伸缩头53包括活动角块530、活动方块531,所述活动角块530与活动方块531通过轨道连接,所述分板锥罩2011转动时活动角块530向下滑动,避免转动时与工件发生摩擦,所述支撑活动轮2012包括移送转轮60、安装轴61、轮装架62,所述移送转轮60与轮装架62通过安装轴61轴连接。

分板锥罩2011、支撑活动轮2012沿着杆支架2010上移,当伸缩头53与工件底部接触时,分板锥罩2011转动即栓轴50转动打开分板52,转动时活动角块530向下滑动,避免转动时与工件发生摩擦(分板52闭合的作用是防止沙子落入分板52腔内),接着打开后的分板52固定在杆支架2010上,锥体装置201上移期间伸缩头53会推动沙子,沙子从沙孔202处向下滑落,避免沙子将锥体装置201阻隔无法上移,锥体装置201回位后抽沙机2020将沙子才抽回原位,接着移送转轮60、安装轴61也沿着轮装架62上移,直至移送转轮60与工件贴合,替代人工对工件反复移动,工人辅助调整工件,作业时大大省力。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上部结构1可对工件较大幅度的倾斜,左部移动器10、右部移动器12配合对工件位移,后端移动器11对工件上下移动,人工仅需辅助移动即可,较为省力,既能够灵活调整也能够将工件固定,使用灵活方便。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