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及设备

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及设备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及设备。所述系统包括:人员管理模块,用于对作业人员进行管理;隧道状态检测管理模块,用于对隧道的安全状态进行检测;动态仿真模块,用于动态显示作业人员信息及环境信息;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报警事件启动相应的处置预案;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划分用户的操作权限;报表模块,用于生成预警结果报表、历史趋势报表、人员工具统计报表及报警事件报表。本发明可以实现作业人员在轨行区规范化作业,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作业人员及工具遗落轨区造成事故,根据对轨行区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实现对作业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92683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利智华(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55164.1

  • 发明设计人 王敏;

    申请日2021-02-04

  • 分类号G06Q10/06(20120101);G06Q50/30(20120101);

  • 代理机构11014 北京恒和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周君

  • 地址 100096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建材城西路87号院8号楼5层2-502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9:1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安全管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机动车快速增长,特大型和一、二线城市城区道路交通量已达到饱和限度。建立以地铁轨道交通为骨干、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现代化、多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是解决大型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由之路。建设轨道交通可以为沿线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机遇,从而支持、引导城市分散组团式空间布局,促进市中心区和外围组团的协调发展。随着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每天载客量的大幅度增加,势必对轨道交通造成巨大的检修压力。虽然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培训下,但在高强度的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违背安全作业的流程和操作规范。因此,开发一种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及设备,可以对轨行区安全运维作业进行有效管理,就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及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包括:人员管理模块,用于对作业人员进行管理;隧道状态检测管理模块,用于对隧道的安全状态进行检测;动态仿真模块,用于动态显示作业人员信息及环境信息;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报警事件启动相应的处置预案;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划分用户的操作权限;报表模块,用于生成预警结果报表、历史趋势报表、人员工具统计报表及报警事件报表。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所述人员管理模块,包括:培训考核模块,用于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对违规作业人员进行二次培训;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通过考核人员的信息,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作业区域授权,对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时刻设定,并绑定作业人员人数;单兵防护作业模块,用于为作业人员配发单兵防护系统;人员积分模块,用于对作业人员的作业操作进行积分管理;黑名单模块,用于将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作业人员拉入黑名单;工具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工具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发出报警,直至作业人员找回工具。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所述单兵防护作业模块,包括:生命体征定位探测模块,用于探测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照明供电模块,用于为照明光源供电;实况转播模块,用于实况转播作业工况;5G移动终端,用于收发报警信息,查看隧道安全,监测气体状态,电子地图定位及进行紧急呼叫。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包括:管理员模块,用于软件管理及维护;人员信息采集员模块,用于采集人员的基本信息;审核员模块,用于审核作业人员信息,作业人员的培训考试是否通过,设置审核等级;制证员模块,用于对经过二级审核合格的人员进行人员权限认证,对工作区域进行授权管理,并发放单兵防护系统套装;认证员模块,用于对进出轨行区的人员进行身份核验及携带工具核验。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所述隧道状态检测管理模块,包括:门禁系统模块,用于认证进出人员权限,认证携带工具,核销出轨行区人员的工具;隧道体状态监测预警模块,用于对隧道塌方及透水进行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有害气体浓度监测模块,用于对有害气体浓度超标进行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箱状态监测模块,对应急箱中的物品进行检查更新,对应急箱非法开启进行上报;逃生路线指引模块,用于出现撤离警报后提示作业人员就近撤离。

在上述系统实施例内容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所述动态仿真模块,包括:3D动态仿真模型,用于动态显示作业人员生命体征轨迹、有害气体浓度、隧道状态、应急箱状态、单兵系统状态及工具状态;联动模块,用于将事件预警与处置预案进行联动。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处理器通信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

存储器存储有可被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处理器调用程序指令能够执行第一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

第三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使计算机实现第一方面的各种实现方式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及设备,通过将人员管理模块、隧道状态检测管理模块、动态仿真模块、报警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及报表模块进行系统集成,可以实现作业人员在轨行区规范化作业,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作业人员及工具遗落轨区造成事故,根据对轨行区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实现对作业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员管理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员管理模块运行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单兵防护作业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管理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隧道状态检测管理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动态仿真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各个实施例或单个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结合,以形成可行的技术方案,这种结合不受步骤先后次序和/或结构组成模式的约束,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参见图1,该系统包括:人员管理模块,用于对作业人员进行管理;隧道状态检测管理模块,用于对隧道的安全状态进行检测;动态仿真模块,用于动态显示作业人员信息及环境信息;报警模块,用于根据报警事件启动相应的处置预案;用户管理模块,用于划分用户的操作权限;报表模块,用于生成预警结果报表、历史趋势报表、人员工具统计报表及报警事件报表。

基于上述系统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所述人员管理模块可以参见图3,该模块包括:培训考核模块,用于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及对违规作业人员进行二次培训;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通过考核人员的信息,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作业区域授权,对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时刻设定,并绑定作业人员人数(即保证进入轨行区的人数要与离开轨行区的人数相等,否则报警);单兵防护作业模块,用于为作业人员配发单兵防护系统;人员积分模块,用于对作业人员的作业操作进行积分管理;黑名单模块,用于将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作业人员拉入黑名单;工具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工具与作业人员的距离发出报警,直至作业人员找回工具。人员管理模块的运作流程可以参见图4。作业人员工作上岗之前需经过人员培训及考核,考核通过才能进行人员信息采集,经过审批模块完成作业人员相应区域授权,关联绑定审批作业工具。配发作业人员单兵防护系统。设定作业人员施工规范,对于作业人员违规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进行积分管理,达到扣分阈值进行二次培训,屡教不改者加入黑名单。考核合格后进行作业人员信息采集,采集作业人员基本信息,包括单位、工种、身份证号、人脸照片;对人员基本信息资料进行审核(含初审、二审、终审授权);之后授权作业区间,共同作业人员、带入工具数量及作业时长;最后执行工具管理,包括作业人员绑定工具,工具的申请、验证、定位及核销。

基于上述系统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所述单兵防护作业模块可以参见图5,该模块包括:生命体征定位探测模块,用于探测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照明供电模块,用于为照明光源供电;实况转播模块,用于实况转播作业工况;5G移动终端,用于收发报警信息,查看隧道安全,监测气体状态,电子地图定位及进行紧急呼叫。具体的,该模块包含智能照明模块,生命探测定位头盔模块,集成实况转播模块,反光衣,5G移动终端可以设定作业区域人数,作业时间,对于人员或工具遗落,5G移动终端会发出报警提示给作业人员,避免人员或工具遗落,还可以因为工作未完成发出延时申请,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接收延时申请并进行批准后,则作业人员可以继续施工,若未批准则作业人员就停止施工并返回。一键报警和实时显示轨行区隧道安全状态和气体浓度实时动态模型。该模块能够实施记录更新作业人员位置信息/移动轨迹,设定人员活动阈值,当作业人员在作业区域超过预定时间未发生位移,将向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平台发送报警信号,并在3D动态仿真模型进行动态展示,记录报警事件,开启远程实时语音和视频联动,确定现场实际情况,若作业人员发生险情,按级别启动应急预案。

基于上述系统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所述用户管理模块可以参见图6,该模块包括:管理员模块,用于软件管理及维护(具有最高权限);人员信息采集员模块,用于采集人员的基本信息(如身份证和人像等);审核员模块,用于审核作业人员信息,作业人员的培训考试是否通过,设置审核等级(如一级或二级审核机制);制证员模块,用于对经过二级审核合格的人员进行人员权限认证,对工作区域进行授权管理,并发放单兵防护系统套装;认证员模块,用于对进出轨行区的人员进行身份核验及携带工具核验。

基于上述系统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所述隧道状态检测管理模块可以参见图7,该模块包括:门禁系统模块,用于认证进出人员权限,认证携带工具(认证携带工具的人员和工具数量),核销出轨行区人员的工具;隧道体状态监测预警模块,用于对隧道塌方及透水进行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有害气体浓度监测模块,用于对有害气体浓度超标进行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箱状态监测模块,对应急箱中的物品进行检查更新,对应急箱非法开启进行上报;逃生路线指引模块,用于出现撤离警报后提示作业人员就近撤离。具体的,门禁系统模块负责人员权限验证,对人脸信息和证件进行比对,并对进入作业区间人数进行统计验证,记录作业人员随身绑定的工具。对离开作业区间的人数和工具进行核算,防止人员和工具遗落轨行区。并上台平台原件自动核销。如出现人员或工具遗落,系统提示作业区间班长,通过5G移动终端寻找人员或工具位置,并自动进行扣分处理。同时门禁系统模块与轨行区铁轨地线联动,当工作人员未完全脱离轨行区之前无法脱离底线接地。隧道体状态监测预警模块通过光纤光栅阵列传感器实时监测隧道状态,例如火灾报警。有害气体浓度监测模块在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发出预警,并反馈给工作人员启动应急预案。应急箱状态监测模块,在轨行区设置多个应急箱模块,里边设置应急药品,氧气,应急工具和备用电池,应急箱状态监测模块实时监测应急箱内应急物品的数量,种类、保质期等状态。当出现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时,根据作业人员5G移动终端提交的申请,授权作业人员使用。应急箱具有一键打开功能,用于处理突发事件。逃生路线指引模块,当出现火灾报警或塌方造成隧道内无照明设施,黑暗的条件下,逃生路线指引模块自动启动,通过流水灯带提示作业人员逃生路线。

基于上述系统实施例的内容,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所述动态仿真模块可以参见图8,该模块包括:3D动态仿真模型,用于动态显示作业人员生命体征轨迹、有害气体浓度、隧道状态、应急箱状态、单兵系统状态及工具状态;联动模块,用于将事件预警与处置预案进行联动。具体的,通过动态的3D动态仿真模型,实时监测隧道的安全状态,能够直观的看到作业人员在作业区间的工作状态、位置,气体成分,通过颜色变化来展示气体是否会危害作业人员。联动模块通过不同的报警事件,启动不同的处置预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铁轨行区安全管理系统及设备,通过将人员管理模块、隧道状态检测管理模块、动态仿真模块、报警模块、用户管理模块及报表模块进行系统集成,可以实现作业人员在轨行区规范化作业,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作业人员及工具遗落轨区造成事故,根据对轨行区有害气体浓度进行监测,实现对作业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

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是依托电子设备实现的,因此对相关的电子设备有必要做一下介绍。基于此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processor)2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204、至少一个存储器(memory)202和通信总线203,其中,至少一个处理器201,通信接口204,至少一个存储器202通过通信总线2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至少一个处理器201可以调用至少一个存储器202中的逻辑指令,以实现系统实施例中提供的各种系统。

此外,上述的至少一个存储器202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全部系统或部分系统。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实现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或系统。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基于这种认识,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在本专利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它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