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

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包括仿生母吸盘、主负压引流导管、仿生子吸盘、子负压引流导管、负压引流连接端口;所述仿生母吸盘通过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四周环绕式连接所述仿生子吸盘,所述仿生母吸盘上连接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其设置为起到缓冲作用微螺旋气液分隔的多腔导管结构,使液体与气体分隔流通,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的另一端用以与外接负压源相连接。小吸盘可以根据伤口面积大小数量增减,用以灵活应用于多种形状或面积的创伤面。本发明利用章鱼仿生学设计,将吸力向周围分散,从而使压力均匀覆盖伤口,构造合理,避免了传统吸盘吸力不均,易致伤口渗液积聚而感染的缺陷。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916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倪美琴;

    申请/专利号CN202110249710.8

  • 发明设计人 倪美琴;

    申请日2021-03-08

  • 分类号A61M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24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蒋真

  •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牛塘镇丫河村委普综村1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7:4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伤口治疗设施技术领域和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负压伤口治疗医用设施新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为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技术的辅助耗材。

背景技术

负压伤口疗法为近年来越来越普及的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辅助性治疗方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用内含有引流管的医用伤口敷料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连接负压源,通过负压引流创口过多渗血、渗液,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传统的方法采用带孔皮管插在海绵材料中,利用海绵的微孔和优良的吸血、吸液特性,在负压源作用下形成。传统的方法存在吸引效率低、海绵利用率低,连接固定困难等不足。后期出现了一种创面负压引流疗法中用的负压引流吸盘,该吸盘能克服传统方法中采用带孔皮管插在海绵中进行负压引流中的不足之处,但是由于吸盘的结构为内开通道形式的双层结构,故不易歪曲变形将过滤层贴合到创面上形成负压空间,过滤层容易将引流孔堵塞,导致引流不畅。

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吸盘式引流管进行负压引流工作,而现有技术中的负压吸盘多为单吸盘设置且负压吸盘的吸附位置一般集中在伤口中央,容易出现负压死角,在引流时易造成吸盘阻塞,不便于患者进行护理和治疗,且吸盘的吸附效果较差,容易导致伤口渗液积聚,增加感染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尤其运用了章鱼吸盘的仿生原理,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单一式吸盘构造,添加了多个可自由拆卸的子吸盘,可任意黏贴于机体不同部位,子吸盘可以根据伤口面积大小数量增减,既可以适应不同的伤口形状,又可以使伤口吸引压力分散均匀,保持伤口360度负压吸引无死角,对吸引组织面粘合性好,有利于伤口彻底引流。

本发明的目的是将吸力向周围分散,从而使压力均匀覆盖伤口,引流通畅,构造合理,进而更好的去除渗出物和含感染性的物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消退水肿、把创缘拉拢,收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生母吸盘1、主负压引流导管2、仿生子吸盘3、子负压引流导管4、负压引流连接端口5;所述仿生母吸盘1通过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四周环绕式连接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仿生母吸盘1上连接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

作为优选,所述仿生母吸盘1由一个母吸盘负压腔101、母吸盘自粘性膜102以及母吸盘吸附座103构成,其中,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粘附在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上用以固定所述仿生母吸盘1,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与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设置为章鱼头形状,增大了负压腔内部容积;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上设置有螺旋连接端口104和主导管连接座105,所述螺旋连接端口104用以连接子负压引流导管4,继而连接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主导管连接座105用以连接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

作为优选,所述仿生子吸盘3由一个子吸盘负压腔301、子吸盘自粘性膜302以及子吸盘吸附座303构成,其中,所述子吸盘自粘性膜302粘附在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上用以固定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与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设置为章鱼头形状,增大了负压腔内部容积;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上设置有一个子导管连接座305,用以连接子负压引流导管4使所述仿生子吸盘3与所述仿生母吸盘1相互连通;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与所述子吸盘自粘性膜302为硅胶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的末端设置有负压引流连接端口5,其上设置有鲁尔母接头52,可与相对应的鲁尔公接头51连接用以封闭负压腔或者与手动负压装置6相连,也可连接其他外接负压源;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的管道设置为气液分隔的多腔导管结构,使液体与气体分隔流通,包括位于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中央横截面为圆形的液体流通管道201以及横截面为豌豆形状的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所述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呈膛线式放射状设置于所述液体流通管道201的外沿四周,所述液体流通管道201与所述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相互分隔;所述呈膛线式放射状旋转的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可以对负压气体的流通起到缓冲作用,进而维持负压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靠内侧圆环上设置有散射状排列的母吸盘第一均压槽1031,其外侧圆环上设置有散射状排列的母吸盘第二均压槽1032,所述二者用以使分散腔内气压使其均匀分布在吸附表面;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亦相应设置有散射状排列的子吸盘第一均压槽3031以及子吸盘第二均压槽3032。

作为优选,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的内室壁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延伸的分隔端106,所述分隔端106与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的内室壁呈一体式结构,各分隔端106相互不相交,令各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在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内的引流导管延长端401相互分隔开来,以使腔内负压均匀通到各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内。

作为优选,所述仿生子吸盘3通过所述子导管连接座305连接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的另一端设置为螺旋连接端口104,通过所述螺旋连接端口104将仿生子吸盘3连同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从而可根据伤口面积以及大小进行子吸盘数量增减,从而灵活应用于多种形状或面积的创伤面。

作为优选,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和所述子吸盘自粘性膜302粘附在保护膜7之上,使用时,将所述保护膜与吸盘对应的位置剪切出吸盘负压腔直径大小的圆形流通口,所述保护膜用以覆盖直接与伤口接触的医用伤口敷料8。

作为优选,所述医用伤口敷料8可以做成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大小型号,以适合不同大小伤口;所述医用伤口敷料8包含壳聚糖止血粉、壳聚糖护创生物伤口敷料、羚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体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或者医用伤口敷料8为聚氨酯海绵。

作为优选,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的末端可与相对应的鲁尔公接头51连接用以封闭气压腔或者与手动负压装置6相连,也可连接其他外接负压源,所述手动负压装置6可包括无菌注射器,所述外接负压源可以包括负压治疗仪。对于简易伤口可以无菌注射器抽真空,便于保持各吸盘有一定负压吸引力,简单实用,对于渗液比较多创面比较大的伤口,可以接负压伤口引流仪器如负压治疗仪引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仿生子吸盘通过子导管连接座连接子负压引流导管,进而设置为通过多个螺旋连接端口可拆卸式的,用以灵活应用于多种形状或面积的创伤面;

而呈膛线式放射状旋转的螺旋气体流通管道可以对负压气体的流通起到缓冲作用,进而维持负压平稳;

主负压引流导管的末端设置为灵活连接负压源的鲁尔接口,可以与鲁尔公接头连接用以封闭气压腔或者与手动负压装置相连,也可连接其他外接负压源,有着适用广,有利于伤口渗液引流,促进血流灌注,适合临床各种伤口的优点。

本发明可以将吸力向周围分散,从而使压力均匀覆盖伤口,引流通畅,构造合理,可有效避免传统吸盘中间吸力强而周围无吸力致伤口渗液积聚,从而容易感染风险的缺陷。

本发明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仿生学设计,针对伤口吸引压力分散均匀,对吸引组织面粘合性好,可任意黏贴与不同机体部位,保持伤口360度吸引无死角,有利于伤口彻底引流,小吸盘可以根据伤口面积大小数量增减,避免了传统吸盘中间吸力强周围无吸力致伤口渗液积聚感染风险,

本发明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中间吸水层,聚胺脂泡沫减压、半透膜设计透气防水保持真空负压,维持伤口湿性愈合环境

本发明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边缘有粘贴性,硅胶材质,贴合力好,可塑形

本发明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的敷料可以做成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大小型号,适合不同大小伤口

对于简易伤口可以无菌注射器抽真空,便于保持各吸盘有一定负压吸引力,简单实用,适用广,有利于伤口渗液引流,促进血流灌注,适合临床各种伤口

对于渗液比较多创面比较大的伤口,该整个章鱼吸盘可以接负压伤口引流仪器引流

本发明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更好的去除渗出物和含感染性的物质,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消退水肿、把创缘拉拢,收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的负压引流导管的截断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负压引流连接端口设置的鲁尔接头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中:1、仿生母吸盘;101、母吸盘负压腔;102、母吸盘自粘性膜;103、母吸盘吸附座;1031、母吸盘第一均压槽;1032母吸盘第二均压槽;104螺旋连接端口;105、主导管连接座;106、分隔端;2、主负压引流导管;3、仿生子吸盘;301、子吸盘负压腔;302、子吸盘自粘性膜;303、子吸盘吸附座;3031、子吸盘第一均压槽;3032、子吸盘第二均压槽;305、子导管连接座;4、子负压引流导管;401、引流导管延长端;5、负压引流连接端口;6、手动负压装置;201、液体流通管道;202、螺旋气体流通管道;7、保护膜;8、伤口敷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尤其运用了章鱼吸盘的仿生原理,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单一式吸盘构造,添加了多个可自由拆卸的子吸盘,使本发明可与多种不同创伤面积和形状的创伤面相适配。

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生母吸盘1、主负压引流导管2、仿生子吸盘3、子负压引流导管4、负压引流连接端口5;所述仿生母吸盘1通过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四周环绕式连接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仿生母吸盘1上连接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

作为优选,所述仿生母吸盘1由一个母吸盘负压腔101、母吸盘自粘性膜102以及母吸盘吸附座103构成,其中,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粘附在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上用以固定所述仿生母吸盘1,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与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设置为章鱼头形状,增大了负压腔内部容积;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上设置有螺旋连接端口104和主导管连接座105,所述螺旋连接端口104用以连接子负压引流导管4,继而连接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主导管连接座105用以连接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

作为优选,所述仿生子吸盘3由一个子吸盘负压腔301、子吸盘自粘性膜302以及子吸盘吸附座303构成,其中,所述子吸盘自粘性膜302粘附在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上用以固定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与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设置为章鱼头形状,增大了负压腔内部容积;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上设置有一个子导管连接座305,用以连接子负压引流导管4使所述仿生子吸盘3与所述仿生母吸盘1相互连通;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与所述子吸盘自粘性膜302为硅胶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的末端设置有负压引流连接端口5,其上设置有鲁尔母接头52,可与相对应的鲁尔公接头51连接用以封闭负压腔或者与手动负压装置6相连,也可连接其他外接负压源;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的管道设置为气液分隔的多腔导管结构,使液体与气体分隔流通,包括位于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中央横截面为圆形的液体流通管道201以及横截面为豌豆形状的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所述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呈膛线式放射状设置于所述液体流通管道201的外沿四周,所述液体流通管道201与所述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相互分隔;所述呈膛线式放射状旋转的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可以对负压气体的流通起到缓冲作用,进而维持负压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靠内侧圆环上设置有散射状排列的母吸盘第一均压槽1031,其外侧圆环上设置有散射状排列的母吸盘第二均压槽1032,所述二者用以使分散腔内气压使其均匀分布在吸附表面;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亦相应设置有散射状排列的子吸盘第一均压槽3031以及子吸盘第二均压槽3032。

作为优选,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的内室壁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延伸的分隔端106,所述分隔端106与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的内室壁呈一体式结构,各分隔端106相互不相交,令各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在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内的引流导管延长端401相互分隔开来,以使腔内负压均匀通到各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内。

作为优选,所述仿生子吸盘3通过所述子导管连接座305连接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的另一端设置为螺旋连接端口104,通过所述螺旋连接端口104将仿生子吸盘3连同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从而可根据伤口面积以及大小进行子吸盘数量增减,从而灵活应用于多种形状或面积的创伤面。

作为优选,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和所述子吸盘自粘性半透明吸盘膜302粘附在保护膜7之上,使用时,将所述保护膜与吸盘对应的位置剪切出吸盘负压腔直径大小的圆形流通口,所述保护膜用以覆盖直接与伤口接触的医用伤口敷料8。

作为优选,所述医用伤口敷料8可以做成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大小型号,以适合不同大小伤口;所述医用伤口敷料8可以添加生物伤口敷料,具体可包括,壳聚糖止血粉、壳聚糖护创生物伤口敷料、羚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体液。

作为优选,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的末端可与相对应的鲁尔公接头51连接用以封闭气压腔或者与手动负压装置6相连,也可连接其他外接负压源,所述手动负压装置6可包括无菌注射器或负压球,所述外接负压源可以包括负压治疗仪。对于简易伤口可以无菌注射器抽真空,便于保持各吸盘有一定负压吸引力,简单实用,对于渗液比较多创面比较大的伤口,可以接负压伤口引流仪器如负压治疗仪引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母或子吸盘负压腔和母或子吸盘吸附座可使用聚氨酯材料制作,安全耐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医用伤口敷料可以添加具有促进创面愈合,起到辅助止血功能的生物辅料,具体可以包括壳聚糖止血粉、壳聚糖护创生物伤口敷料、羚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体液。添加的生物伤口敷料,可以使伤口表面形成良好的仿生隐形膜,保持创面湿润的类组织环境,无刺激反应,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疤痕形成。

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上相应设置拇指夹,可使负压腔内的负压随时暂停流通。

实施例2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本发明的仿生子吸盘设置为可拆卸结构,这就使得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伤口创面的形状和面积,灵活拆卸子吸盘,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患者三角形状的创面形状,选用三个仿生子吸盘,可以有效均匀各处负压,节约成本,强化效果。

一种伤口治疗仿生章鱼负压吸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仿生母吸盘1、主负压引流导管2、仿生子吸盘3、子负压引流导管4、负压引流连接端口5;所述仿生母吸盘1通过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四周环绕式连接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仿生母吸盘1上连接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

作为优选,所述仿生母吸盘1由一个母吸盘负压腔101、母吸盘自粘性膜102以及母吸盘吸附座103构成,其中,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粘附在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上用以固定所述仿生母吸盘1,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与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设置为章鱼头形状,增大了负压腔内部容积;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上设置有螺旋连接端口104和主导管连接座105,所述螺旋连接端口104用以连接子负压引流导管4,继而连接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主导管连接座105用以连接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

作为优选,所述仿生子吸盘3由一个子吸盘负压腔301、子吸盘自粘性膜302以及子吸盘吸附座303构成,其中,所述子吸盘自粘性膜302粘附在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上用以固定所述仿生子吸盘3;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与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连接,且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设置为章鱼头形状,增大了负压腔内部容积;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上设置有一个子导管连接座305,用以连接子负压引流导管4使所述仿生子吸盘3与所述仿生母吸盘1相互连通;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与所述子吸盘自粘性膜302为硅胶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的末端设置有负压引流连接端口5,其上设置有鲁尔母接头52,可与相对应的鲁尔公接头51连接用以封闭负压腔或者与手动负压装置6相连,也可连接其他外接负压源;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的管道设置为气液分隔的多腔导管结构,使液体与气体分隔流通,包括位于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中央横截面为圆形的液体流通管道201以及横截面为豌豆形状的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所述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呈膛线式放射状设置于所述液体流通管道201的外沿四周,所述液体流通管道201与所述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相互分隔;所述呈膛线式放射状旋转的螺旋气体流通管道202可以对负压气体的流通起到缓冲作用,进而维持负压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母吸盘吸附座103靠内侧圆环上设置有散射状排列的母吸盘第一均压槽1031,其外侧圆环上设置有散射状排列的母吸盘第二均压槽1032,所述二者用以使分散腔内气压使其均匀分布在吸附表面;所述子吸盘吸附座303亦相应设置有散射状排列的子吸盘第一均压槽3031以及子吸盘第二均压槽3032。

作为优选,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的内室壁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延伸的分隔端106,所述分隔端106与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的内室壁呈一体式结构,各分隔端106相互不相交,令各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在所述母吸盘负压腔101内的引流导管延长端401相互分隔开来,以使腔内负压均匀通到各所述子吸盘负压腔301内。

作为优选,所述仿生子吸盘3通过所述子导管连接座305连接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的另一端设置为螺旋连接端口104,通过所述螺旋连接端口104将仿生子吸盘3连同所述子负压引流导管4设置为可拆卸结构,从而可根据伤口面积以及大小进行子吸盘数量增减,从而灵活应用于多种形状或面积的创伤面。

作为优选,所述母吸盘自粘性膜102和所述子吸盘自粘性半透明吸盘膜302粘附在保护膜7之上,使用时,将所述保护膜与吸盘对应的位置剪切出吸盘负压腔直径大小的圆形流通口,所述保护膜用以覆盖直接与伤口接触的医用伤口敷料8。

作为优选,所述医用伤口敷料8可以做成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不同大小型号,以适合不同大小伤口;所述医用伤口敷料8可以添加生物伤口敷料,具体可包括,壳聚糖止血粉、壳聚糖护创生物伤口敷料、羚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体液。

作为优选,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的末端可与相对应的鲁尔公接头51连接用以封闭气压腔或者与手动负压装置6相连,也可连接其他外接负压源,所述手动负压装置6可包括无菌注射器,所述外接负压源可以包括负压治疗仪。对于简易伤口可以无菌注射器抽真空,便于保持各吸盘有一定负压吸引力,简单实用,对于渗液比较多创面比较大的伤口,可以接负压伤口引流仪器如负压治疗仪引流。

作为优选,所述本发明运用了章鱼吸盘的仿生原理,改变了现有技术中单一式吸盘构造,添加了多个可自由拆卸的子吸盘,使本发明可与多种不同创伤面积和形状的创伤面相适配。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选用三个仿生子吸盘可以较好的适应患者呈三角状的伤口创面,既分散其表面的负压,又能使多余的吸盘留有他用,可以节省成本,增强效果。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母或子吸盘负压腔和母或子吸盘吸附座可使用聚氨酯材料制作,安全耐用;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医用伤口敷料可以添加具有促进创面愈合,起到辅助止血功能的生物辅料,具体可以包括壳聚糖止血粉、壳聚糖护创生物伤口敷料、羚氨基葡聚多糖钠生物胶体液。添加的生物伤口敷料,可以使伤口表面形成良好的仿生隐形膜,保持创面湿润的类组织环境,无刺激反应,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疤痕形成。

所述主负压引流导管2上相应设置拇指夹,可使负压腔内的负压随时暂停流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