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山地富硒西红柿专用肥料及避雨栽培方法

一种山地富硒西红柿专用肥料及避雨栽培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山地富硒西红柿专用肥料及避雨栽培方法,属于西红柿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包括搭棚、建设蓄水池与铺设滴灌管道、富硒EM菌有机肥与富硒EM菌水肥的制作、播种育苗、嫁接、整地施肥与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和采收;本发明所述的西红柿富硒避雨栽培方法能避免雨水对西红柿植株的冲刷,有效提高西红柿果实中硒的含量,并能相对降低硒肥的损耗量,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效,培肥地力,并提高西红柿果实品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9809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36948.2

  • 申请日2021-01-12

  • 分类号C05G3/80(20200101);C05G5/20(20200101);C05F17/20(20200101);A01G22/05(20180101);A01G13/00(20060101);A01G9/24(20060101);A01G9/14(20060101);A01G2/30(20180101);A01C2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65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赵徐平

  • 地址 541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雁山街85号广西植物研究所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16:0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西红柿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地富硒西红柿专用肥料及避雨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华南、西南山地夏秋季节因存在较高的昼夜温差,其产出的西红柿口感浓郁,深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显著;且西红柿富含硒元素,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身体的多种疾病与硒缺乏相关(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癌症、贫血等)。

但华南、西南山地年降雨量较高,春季低温多雨,夏季常降暴雨,秋季阴雨绵绵,西红柿种植主要是露地栽培,由于其开花结果期正好处于高温多雨的季节,阴雨天气不仅会影响其开花授粉,还会导致西红柿裂果,从而降低品质;雨水过多造成高温高湿的小气候环境常引起各类西红柿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西红柿产量和品质;且人们为了提高西红柿的含硒量,在种植时提高硒肥的施加量,并且大部分都是用无机态的硒肥,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长期对土壤施用无机态的硒肥,不仅提高了种植成本,又会造成营养元素过剩,影响土壤营养元素构成,且随着时间的增加,西红柿根系对于硒的吸收效果不断下降,显然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模式。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山地富硒西红柿专用肥料及栽培方法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富硒西红柿专用肥料及避雨栽培方法,能减轻雨水对西红柿的影响,改善其生长的小气候环境,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避免西红柿裂果,提高座果率,并延长采收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地富硒西红柿专用肥料,制备方法包括:

(1)富硒EM菌有机肥的制备:将EM菌原液活化和扩繁,按体积比,将EM原液与浓度为10%的红糖水以1:(0.5-3)混匀,密封发酵5-7天,得EM菌发酵液;将EM菌发酵液、新鲜猪粪、花生麸、磷酸二氢钾与亚硒酸钠以(50-100):(50-200):(50-100):(5-20):(0.5-2)质量比混合,搅拌,将水分控制在60%-65%,在20-40℃下,盖膜密封发酵25-30天,得到富硒EM菌有机肥;

(2)富硒EM菌水肥的制备:将富硒EM菌有机肥与清水以1:(5-2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后,沉淀1-3天,取上清液为富硒EM菌水肥;

一种山地富硒西红柿的避雨栽培方法,步骤包括:

(1)播种育苗:3月-4月,将富硒EM菌有机肥和培养土按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制得育苗基质;砧木比接穗早7天播种,温度保持20℃-35℃,相对空气湿度在60%-90%;

优选的,播种前,将育苗基质淋透富硒EM菌水肥;

优选的,播种前,先用清水浸种3-4h,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泡5-10min,再将种子捞出清洗干净后催芽至露白后播种将种子播种于育苗穴盘基质中;

(2)嫁接:砧木和接穗幼苗长出4-7片真叶时进行嫁接,嫁接前1天,砧木和接穗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5%;嫁接时,砧木保留2片真叶,接穗为2叶一心,嫁接后3天内遮阴,3天后逐渐增加光照;

优选的,在4月1日至4月30日之间;

(3)整地:西红柿嫁接苗定植前15-20天,每667m

(4)定植:嫁接苗后10天至25天都可以,伤口愈合后,搭建避雨拱棚,南北走向,拱棚下设置2条种植畦,畦宽1-1.1m,畦高0.2-0.25m,两畦间距0.3m;嫁接苗成活后15天到25天,以株距0.6m-0.8m,行距0.7m-0.8m的规格畦上定植,定植后一次性淋透定根水,定植后20天到40天,保留主枝和第一花序叶腋下的一条侧枝,其余侧芽长到10厘米长时抹除;

(5)追肥:

1)嫁接苗种植成活后,每667m

2)当第一盘果直径达到3cm时,配制每667m

3)坐果后20天,将硫酸钾复合肥与富硒EM菌水肥按照1:500的重量比混匀,得富硒EM菌叶面肥;每667m

(6)水分控制:

定植后,保持土壤湿度在60-65%;

优选的,还包括(7)采收:当西红柿果实有1/2转色变红后,及时采收;

优选的,采收方法为:用剪刀靠近果柄剪下,果柄尽量与西红柿平齐,避免过长刺破其他西红柿果皮;

优选的,还包括(8)病虫害综合防治:

1)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立枯病、青枯病和叶霉病防治:定植后,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水剂300倍液或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对西红柿进行喷施和灌根,灌根药液量为100mL/株,每15天施用一次,共4次;

2)晚疫病防治:可用69%的安克500倍或72.2%普力克600倍或64%杀毒矾500倍喷雾防治;

3)灰霉病防治:苗期和成株期,异菌脲(扑海因)50%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1次50g,15天后再喷一次;

4)早疫病防治:用50%乙烯菌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或利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等药剂对早疫病进行防治;

5)病毒病防治:NS-83增抗剂100倍或病毒必克800倍或2%宁南霉素250倍液或喷施1.5%的植病灵1000倍液或抗毒剂1号1200倍液;

6)虫害防治:在虫孵化盛期至二龄期,蚜虫用10%吡虫啉2000倍防治,也可利用黄板诱杀蚜虫;美洲斑潜蝇用1.8%爱福丁3000倍液;棉铃虫用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斜纹夜蛾用20%米满悬浮剂1000倍、10%除尽悬浮剂1000倍或5%抑太保4000倍液等防治;

有益效果:病虫害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治,避雨栽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防治方法,通过在植株顶部覆盖薄膜避免雨水淋湿植株,阻断病菌通过雨水传播的途径,减少夏季高温高湿常发病害,避雨栽培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但并不能彻底防止病虫害发生,晚疫病、灰霉病、溃疡病和病毒病等病害或者是蚜虫、潜叶绳、棉铃虫和斜纹夜蛾等虫害有时还是会发生,本发明使用抗青枯病的嫁接苗可预防西红柿青枯病,这是农业防治法,对西红柿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立枯病、青枯病和叶霉病等常大面积发生的真菌病害,采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防治;有效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采取黑光灯和高压汞灯对害虫进灭杀处理,能够将对西红柿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EM菌剂原液中的活菌数为≧5×10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培养土为泥炭土或林下腐殖土;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嫁接为劈接法;

优选的,步骤(1)中还包括西红柿种子消毒步骤,将西红柿种子置于50℃-60℃的1%硫酸铜溶液中或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30分钟。

优选的,步骤(1)中还包括育苗基质消毒步骤,将育苗基质淋透富硒EM菌水肥后,并用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淋透消毒处理;

优选的,接穗品种至少为百利、永利、桂宝6号、格雷、杰瑞、瑞菲、喜力中的一种;砧木品种至少为桂蔬福砧、西大砧木一号、宝砧5号中的一种;

优选的,避雨拱棚长4m-20m,棚宽2.5m-2.6m,立柱间距为2.3m;立柱长约2.1m,埋入土中约0.3m,立柱地面部分高1.8m,拱高0.4m;相邻两棚立柱间距0.4m,两棚下缘间距0.1m-0.2m;

优选的,搭建避雨拱棚后,建设蓄水池和滴灌管道:在西红柿种植地海拔上方5-15米建造蓄水池;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硫酸钾型复合肥N-P-K为15-15-15。

综上所述,本发明操作简单,降低了富硒西红柿生产的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本发明利用EM菌(有效微生物)配合红糖、猪粪、花生麸与硒元素进行发酵产生有机硒,从西红柿育苗开始,到西红柿开花、座果直至果实成熟阶段,利用滴灌和喷施叶面肥等方式,一直为西红柿提供充足的有机硒和EM菌,使得西红柿在整个生长周期都可以从土壤和叶面肥中吸收有机硒,并且使EM菌(有效微生物)在西红柿根系土壤和叶片表面定殖,从而提高了西红柿利用硒元素的效率,收获的西红柿果实中的硒含量得到显著提高。本发明利用避雨棚及其配套设施,进行避雨栽培富硒西红柿,并配合滴灌和喷施硒肥,避雨措施可以减少雨水对土壤硒肥和植株叶面硒肥的淋溶,改变自然气候对西红柿吸收硒肥干扰的状态,使西红柿能长期吸收硒元素,减少硒肥的浪费,达到了高效生产富硒西红柿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西红柿避雨棚主视图,长度单位:cm;

图2为本发明西红柿避雨棚侧视图,长度单位:cm;

图3为西红柿避雨棚真实图片(俯视图);

图4为西红柿避雨棚真实图片(平视图);

图5为实施例1的西红柿,果实无裂果,无病害;

图6为对比例1(不避雨栽培)的西红柿,果实存在裂果,病害(病毒病)较为严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富硒EM菌有机肥和水肥的制备:

(1)富硒EM菌有机肥的制备:将EM菌原液活化和扩繁,按体积比,将活菌数≧5×10

(2)富硒EM菌水肥的制备:将富硒EM菌有机肥与清水以1:5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后,沉淀1天,取上清液为富硒EM菌水肥。

山地富硒西红柿的避雨栽培方法:

(1)搭建育苗棚:2019年2月23日,在桂林市资源县车田苗族乡黄宝村白石界进行,试验地面积600m

(2)搭建避雨拱棚:棚架立柱材料为水泥柱,棚架支架和横梁用竹子做,棚长10m,棚宽2.6m,两棚下缘间距0.1m,不同棚的两立柱间距0.4m,同一棚的立柱间距为2.3m,立柱长2.1m,埋入土中约0.3m,立柱地面部分高1.8m,棚横架高1.8m,拱高0.4m,拱棚横截面呈半弧形,拱棚下做2条栽培畦,畦与拱棚同长,畦宽1m,两畦之间为过道,宽0.3m,在同一个避雨棚纵向两端的拱顶用竹条设纵梁,同一个避雨棚纵向两端的拱下缘之间拉2条铁丝,纵向每隔1m用竹条作拱片,在西红柿坐果后盖聚氯乙烯薄膜,不设裙膜。

(3)建设蓄水池与滴灌管道:在西红柿种植地上方附近建造蓄水池,蓄水池与种植地落差为10米,建造蓄水池时把灌溉水管同时由蓄水池引出到田间后,预留出水口和水阀。

(4)播种育苗:2019年3月20日进行穴盘育苗,选用抗病砧木品种进行嫁接育苗,接穗品种为从荷兰瑞克斯旺种苗公司引进的硬果型品种—格雷,砧木品种西大砧木一号(南宁福井番茄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育苗基质为泥炭土与富硒EM菌有机肥以1: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而成,以50孔的穴盘进行育苗害,播种前把育苗盘的穴孔中装上育苗基质并淋透步富硒EM菌水肥,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再用50℃的1%硫酸铜溶液浸泡30分钟进行浸种杀菌消毒,捞出摊开,在20℃,相对空气湿度在60%下保温保湿催芽2天,当有60%的种子露白时播种,将种子直接点播入育苗盘穴孔中,一穴一粒种子,播种后均匀铺上一层细土,并盖上一层湿稻草以保湿,在稻草上盖上农膜以保温保湿,当有部分种子拱土而出后,撤去稻草、掀起农膜改为拱棚保温保湿;

(5)嫁接:砧木和接穗幼苗长出4-7片真叶时进行嫁接,嫁接前1天,砧木和接穗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5%;嫁接时,砧木保留2片真叶,接穗为2叶一心,嫁接后3天内遮阴,3天后逐渐增加光照;

(6)整地:2019年5月3日定植,西红柿嫁接苗定植前15天,每667m

(7)定植:嫁接苗后10天至25天,伤口愈合后,开沟起畦,畦宽1m,沟宽0.3m,平整畦面淋透水后,铺设滴灌设备,盖地膜,以土块压实地膜四周;设置3个小区,小区面积25m

(8)水肥管理:

a、水分管理:盖地膜以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湿度在60-65%,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水分亏缺情况进行适度灌溉,以步骤3中的EM菌水肥倒入蓄水池中进行滴灌;

b、施肥:

(1)提苗肥:嫁接苗种植成活后,每667m

(2)坐果肥:2019年6月18日,当第一盘果直径达到3cm时,每667m

(3)追施富硒EM菌叶面肥:坐果后20天,将N-P-K为15-15-15的硫酸钾复合肥与富硒EM菌水肥按照1:50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后得到富硒EM菌叶面肥,用喷雾器喷施西红柿植株叶片正反两面,每667m

(9)病虫害综合防治:使用抗青枯病的嫁接苗预防西红柿青枯病,对西红柿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立枯病、青枯病和叶霉病等常大面积发生的真菌病害,采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防治,在西红柿定植后,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对西红柿进行喷施和灌根,喷施为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对西红柿全株(包括叶片正反面)进行喷施,灌根药液量为100mL/株,每15天施用一次,共4次;采取黑光灯和高压汞灯对害虫进灭杀处理,利用黄板诱杀蚜虫;

(10)采收:2019年6月下旬,西红柿第一盘果有1/2变红,开始采收。

统计座果数(个/株)、平均单果重和平均单株产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2

富硒EM菌有机肥和水肥的制备:

(1)富硒EM菌有机肥的制备:将EM菌原液活化和扩繁,按体积比,将活菌数≧5×10

(2)富硒EM菌水肥的制备:将富硒EM菌有机肥与清水以1:12.5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后,沉淀2天,取上清液为富硒EM菌水肥。

山地富硒西红柿的避雨栽培方法:

(1)搭建育苗棚:2019年2月23日,在桂林市资源县车田苗族乡黄宝村白石界进行,试验地面积600m

(2)搭建避雨拱棚:棚架立柱材料为水泥柱,棚架支架和横梁用竹子做,棚长10m,棚宽2.6m,两棚下缘间距0.1m,不同棚的两立柱间距0.4m,同一棚的立柱间距为2.3m,立柱长2.1m,埋入土中约0.3m,立柱地面部分高1.8m,棚横架高1.8m,拱高0.4m,拱棚横截面呈半弧形,拱棚下做2条栽培畦,畦与拱棚同长,畦宽1m,两畦之间为过道,宽0.3m,在同一个避雨棚纵向两端的拱顶用竹条设纵梁,同一个避雨棚纵向两端的拱下缘之间拉2条铁丝,纵向每隔1m用竹条作拱片,在西红柿坐果后盖聚氯乙烯薄膜,不设裙膜。

(3)建设蓄水池与滴灌管道:在西红柿种植地上方附近建造蓄水池,蓄水池与种植地落差为10m,建造蓄水池时把灌溉水管同时由蓄水池引出到田间后,预留出水口和水阀。

(4)播种育苗:2019年3月20日进行穴盘育苗,选用抗病砧木品种进行嫁接育苗,接穗品种为从荷兰瑞克斯旺种苗公司引进的硬果型品种—格雷,砧木品种西大砧木一号(南宁福井番茄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育苗基质为林下腐殖土与富硒EM菌有机肥以1: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而成,以50孔的穴盘进行育苗害,播种前把育苗盘的穴孔中装上育苗基质并淋透步富硒EM菌水肥,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再用50℃的1%硫酸铜溶液浸泡30分钟进行浸种杀菌消毒,捞出摊开,在25℃,相对空气湿度在75%下保温保湿催芽2天,当有60%的种子露白时播种,将种子直接点播入育苗盘穴孔中,一穴一粒种子,播种后均匀铺上一层细土,并盖上一层湿稻草以保湿,在稻草上盖上农膜以保温保湿,当有部分种子拱土而出后,撤去稻草、掀起农膜改为拱棚保温保湿;

(5)嫁接:砧木和接穗幼苗长出4-7片真叶时进行嫁接,嫁接前1天,砧木和接穗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5%;嫁接时,砧木保留2片真叶,接穗为2叶一心,嫁接后3天内遮阴,3天后逐渐增加光照;

(6)整地:2019年5月3日定植,西红柿嫁接苗定植前18天,每667m

(7)定植:嫁接苗后10天至25天,伤口愈合后,开沟起畦,畦宽1m,沟宽0.3m,平整畦面淋透水后,铺设滴灌设备,盖地膜,以土块压实地膜四周;设置3个小区,小区面积25m

(8)水肥管理:

a、水分管理:盖地膜以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湿度在60-65%,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水分亏缺情况进行适度灌溉,以步骤3中的EM菌水肥倒入蓄水池中进行滴灌;

b、施肥:

(1)提苗肥:嫁接苗种植成活后,每667m

(2)坐果肥:2019年6月18日,当第一盘果直径达到3cm时,每667m

(3)追施富硒EM菌叶面肥:坐果后20天,将N-P-K为15-15-15的硫酸钾复合肥与富硒EM菌水肥按照1:50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后得到富硒EM菌叶面肥,用喷雾器喷施西红柿植株叶片正反两面,每667m

(9)病虫害综合防治:使用抗青枯病的嫁接苗预防西红柿青枯病,对西红柿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立枯病、青枯病和叶霉病等常大面积发生的真菌病害,采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防治,在西红柿定植后,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对西红柿进行喷施和灌根,喷施为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对西红柿全株(包括叶片正反面)进行喷施,灌根药液量为100mL/株,每15天施用一次,共4次;采取黑光灯和高压汞灯对害虫进灭杀处理,利用黄板诱杀蚜虫;

(10)采收:2019年6月下旬,西红柿第一盘果有1/2变红,开始采收。

统计座果数(个/株)、平均单果重和平均单株产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3

富硒EM菌有机肥和水肥的制备:

(1)富硒EM菌有机肥的制备:将EM菌原液活化和扩繁,按体积比,将活菌数≧5×10

(2)富硒EM菌水肥的制备:将富硒EM菌有机肥与清水以1:2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后,沉淀3天,取上清液为富硒EM菌水肥。

山地富硒西红柿的避雨栽培方法:

(1)搭建育苗棚:2019年2月23日,在桂林市资源县车田苗族乡黄宝村白石界进行,试验地面积600m

(2)搭建避雨拱棚:棚架立柱材料为水泥柱,棚架支架和横梁用竹子做,棚长10m,棚宽2.6m,两棚下缘间距0.1m,不同棚的两立柱间距0.4m,同一棚的立柱间距为2.3m,立柱长2.1m,埋入土中约0.3m,立柱地面部分高1.8m,棚横架高1.8m,拱高0.4m,拱棚横截面呈半弧形,拱棚下做2条栽培畦,畦与拱棚同长,畦宽1m,两畦之间为过道,宽0.3m,在同一个避雨棚纵向两端的拱顶用竹条设纵梁,同一个避雨棚纵向两端的拱下缘之间拉2条铁丝,纵向每隔1m用竹条作拱片,在西红柿坐果后盖聚氯乙烯薄膜,不设裙膜。

(3)建设蓄水池与滴灌管道:在西红柿种植地上方附近建造蓄水池,蓄水池与种植地落差为10米,建造蓄水池时把灌溉水管同时由蓄水池引出到田间后,预留出水口和水阀。

(4)播种育苗:2019年3月20日进行穴盘育苗,选用抗病砧木品种进行嫁接育苗,接穗品种为从荷兰瑞克斯旺种苗公司引进的硬果型品种—格雷,砧木品种西大砧木一号(南宁福井番茄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育苗基质为泥炭土与富硒EM菌有机肥以1: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而成,以50孔的穴盘进行育苗害,播种前把育苗盘的穴孔中装上育苗基质并淋透步富硒EM菌水肥,并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再用50℃的1%硫酸铜溶液浸泡30分钟进行浸种杀菌消毒,捞出摊开,在35℃,相对空气湿度在90%下保温保湿催芽2天,当有60%的种子露白时播种,将种子直接点播入育苗盘穴孔中,一穴一粒种子,播种后均匀铺上一层细土,并盖上一层湿稻草以保湿,在稻草上盖上农膜以保温保湿,当有部分种子拱土而出后,撤去稻草、掀起农膜改为拱棚保温保湿;

(5)嫁接:砧木和接穗幼苗长出4-7片真叶时进行嫁接,嫁接前1天,砧木和接穗基质含水量控制在65%;嫁接时,砧木保留2片真叶,接穗为2叶一心,嫁接后3天内遮阴,3天后逐渐增加光照;

(6)整地:2019年5月3日定植,西红柿嫁接苗定植前20天,每667m

(7)定植:嫁接苗后10天至25天,伤口愈合后,开沟起畦,畦宽1m,沟宽0.3m,平整畦面淋透水后,铺设滴灌设备,盖地膜,以土块压实地膜四周;设置3个小区,小区面积25m

(8)水肥管理:

a、水分管理:盖地膜以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湿度在60-65%,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水分亏缺情况进行适度灌溉,以步骤3中的EM菌水肥倒入蓄水池中进行滴灌;

b、施肥:

(1)提苗肥:嫁接苗种植成活后,每667m

(2)坐果肥:2019年6月18日,当第一盘果直径达到3cm时,每667m

(3)追施富硒EM菌叶面肥:坐果后20天,将N-P-K为15-15-15的硫酸钾复合肥与富硒EM菌水肥按照1:500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后得到富硒EM菌叶面肥,用喷雾器喷施西红柿植株叶片正反两面,每667m

(9)病虫害综合防治:使用抗青枯病的嫁接苗预防西红柿青枯病,对西红柿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立枯病、青枯病和叶霉病等常大面积发生的真菌病害,采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防治,在西红柿定植后,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对西红柿进行喷施和灌根,喷施为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对西红柿全株(包括叶片正反面)进行喷施,灌根药液量为100mL/株,每15天施用一次,共4次;采取黑光灯和高压汞灯对害虫进灭杀处理,利用黄板诱杀蚜虫;

(10)采收:2019年6月下旬,西红柿第一盘果有1/2变红,开始采收。

统计座果数(个/株)、平均单果重和平均单株产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对比例1

设置2个处理,处理A为实施例2,处理B为不避雨的富硒西红柿栽培方法(露地栽培):除了不设置避雨栽培棚外,其他栽培和管理措施与处理A相同。

测定项目:从第一穗果果实成熟开始到拉秧期,记录西红柿采收期长度(始收期和终收期),测定选定植株的单果重、果实数量和单株西红柿产量,计算平均值,并折算为667m

结果如下:

表1.不同处理西红柿的采收期(始收期和终收期)

从表1可知,利用避雨栽培措施,可使得西红柿提前4天采收上市,并可将采收期后延19天。避雨栽培的西红柿采收期长达136天,比不避雨栽培的西红柿采收期长23天。

表2.不同处理西红柿的座果数、单果重和单株产量

如表2所示,避雨栽培的西红柿单株座果数为56.51个,显著高于露地栽培西红柿的座果数(46.62个),避雨栽培西红柿座果数与露地栽培西红柿座果数相比,提高了21.21%。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西红柿的单株果实产量分别为9.97kg和8.36kg,避雨栽培西红柿的单株产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西红柿的单株产量,避雨栽培西红柿单株产量与露地栽培西红柿单株产量相比,提高了19.34%。由此可见,避雨栽培措施可以延长采收期(见表1),从而提高西红柿座果数,提高西红柿单株产量和667m2产量。

表3.不同处理西红柿的果实品质指标

如表3所示,避雨栽培西红柿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硒含量都显著高于不避雨栽培的,并且避雨栽培西红柿的裂果率仅为1.34%,显著低于露地栽培西红柿的裂果率(17.95%),裂果率降低了16.61%。由此可见,避雨栽培措施对西红柿营养品质指标有显著影响,可以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硒含量,使其达到了符合国家食品中硒限量卫生标准GB 1305-91中的富硒含量值,从而提高西红柿的营养价值,显著提升了产品价值;还可以降低西红柿裂果率,从而提高西红柿的外观品质。

表4.不同处理西红柿的病害发生率

由表4可知,避雨栽培的西红柿主要病害发生率都比露地栽培的低,避雨栽培西红柿的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病毒病发生率显著低于露地栽培西红柿的,由此可见,避雨栽培能避免大部分的西红柿植株茎叶被雨水淋湿,同时还能避免栽培地畦面被雨水淋湿,并控制雨水天气棚下空气湿度,创造了不利于病菌繁殖相对干燥的小环境,阻断病菌传播途径,因而避雨栽培西红柿的病害发生率较低。

对比试验1小结:由对比试验1可看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避雨栽培方法避免了雨水对西红柿植株和栽培土壤的冲刷,避免硒肥被雨水淋溶流失,提高了硒肥利用率,克服了西红柿在开花座果期遇高温多雨造成病虫害严重发生及果实裂果等问题,并可有效避免或减轻因多雨引发的西红柿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和病毒病等主要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和化肥施用量,还可以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硒含量,从而提高西红柿的营养价值,提高西红柿果实产量和品质,避雨栽培可延长采收期至11月份,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约20%,经济效益显著,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对比例2

设置3个处理,处理1为本发明实施例2,处理2为在实施例2中除了不添加EM菌外,其他栽培和管理措施与实施例2相同;处理3为在实施例2中除了不添加亚硒酸钠外,其他栽培和管理措施与实施例2相同。测得试验地的土壤中硒含量平均值为0.42mg/kg。

测定项目:硒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西红柿病害调查,定植后2个月(2019年7月,高温多雨季节,为西红柿病害高发期)调查所有处理小区的西红柿病害情况。病害分级调查,0级为未发生,一级为5%以内植株发病,二级为5%~25%以内植株发病,三级25%~50%以内植株发病,四级为50%~75%以内植株发病,五级为75%以上植株发病。

表5.不同处理西红柿的病害发生率和果实中硒含量

由表5可知,处理2的西红柿灰霉病、早疫病和晚疫病和病毒病等病害比处理1的高,存在显著差异,由此说明,施用EM菌对防治和减轻西红柿病害有着显著作用,EM菌能较快而稳定地占据西红柿植株和土壤中的生态地位,形成有益的微生物菌的优势群落,和病原微生物争夺营养的竞争,从而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对西红柿的侵袭,表5还显示,三个处理的硒含量由大到小依次是处理1>处理2>处理3,由此可知,相对于处理3(不施用硒肥),施用硒肥可以提高西红柿果实中的硒含量,而在施用硒肥的同时添加EM菌(本发明),能促进西红柿对硒肥的利用效率,使果实中硒含量更高。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上述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