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血压检测装置、血压检测系统及血压监测方法

血压检测装置、血压检测系统及血压监测方法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血压检测装置、血压检测系统及血压监测方法。该血压监测方法包括:控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血压检测装置对其气囊中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接收到压力检测结果,并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血压检测装置对所述用户进行血压检测。本申请能够实现24小时监测,无需用户操作,提高血压检测装置的智能化。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2646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大富智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11072610.1

  • 发明设计人 李铁才;罗宇;

    申请日2019-11-05

  • 分类号A61B5/022(20060101);A61B5/16(20060101);A61B5/02(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80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李庆波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蚝一社区锦程路大富厂13栋二层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6:5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血压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血压检测装置、血压检测系统及血压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由于膳食结构及作息时间不合理、运动不足、抽烟饮酒等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慢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而病患者的年龄却逐步减小,心血管疾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过程中发现,现有的血压计需要在用户操作下检测用户的血压,导致血压计无法实现24小时监测用户的血压。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血压计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血压检测装置、血压检测系统及血压监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压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血压检测装置对其气囊中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

接收到压力检测结果,并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血压检测装置对所述用户进行血压检测。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压检测系统,包括血压检测装置、终端及服务器,所述终端分别与所述血压检测装置及所述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用于实现上述的血压监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血压检测装置,所述血压检测装置为上述血压检测装置,其包括主机和袖带,所述主机设置有与所述终端连接的接口,所述终端向所述血压检测装置提供第一电压;在所述血压检测装置进行血压检测时,所述袖带与人体动脉接触,所述主机通过所述袖带检测用户的血压检测数据和心率检测数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控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血压检测装置对其气囊中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接收到压力检测结果,并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控制血压检测装置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即本申请能够实时对气囊中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并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控制血压检测装置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进而实现24小时监测,无需用户操作,提高血压检测装置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血压检测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血压监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步骤S202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血压监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血压监测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血压监测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图1实施例检测的一脉象波形图;

图8是图1实施例检测的另一脉象波形图;

图9是图1实施例检测的又一脉象波形图;

图10是本申请血压检测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实施例的血压检测系统101,该血压检测系统101包括血压检测装置102、终端104及服务器105。其中,血压检测装置102可以佩戴在用户的左手臂或者右手臂。

终端104分别与血压检测装置102以及服务器105建立通信连接。其中,终端104可以与血压检测装置102建立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终端104可以与服务器105建立无线连接。

本实施例的终端104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及可穿戴设备等,服务器105可以为分布在网络或云端的智能计算机系统。

本申请提供一实施例的血压监测方法,该血压监测方法应用于血压检测系统101,如图2所示,该血压监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控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血压检测装置对其气囊中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

服务器105控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血压检测装置102对其气囊中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其中,服务器105预先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对其气囊预充预设压力的气体,以使得血压检测装置102的气囊设有预留的气体。在用户的情绪状态为情绪异常状态时,例如用户情绪激动,则用户身体的肌肉紧张,以使血压检测装置102的气囊中预留的气体的压力产生变化,因此血压检测装置102实时对其气囊中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以得到压力检测结果,该压力检测结果可以包括气体压力。

S202:接收到压力检测结果,并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控制血压检测装置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

服务器105可以通过终端104从血压检测装置102接收到压力检测结果,并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具体地,服务器105可以根据压力检测结果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气体的压力变化幅度,并将压力变化幅度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服务器105判断到压力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时,则服务器105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若服务器105判断到压力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时,则服务器105间隔预设的第一时间控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血压检测装置102对其气囊中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

例如,服务器105可以从压力检测结果获取在预设时间间隔(如1分钟)内最大的气体压力,获取最大的气体压力与预设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值,压力变化幅度可以为压力差值;服务器105将压力差值与变化幅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服务器105判断到压力差值大于变化幅度阈值,即用户的情绪状态为情绪异常状态时,服务器105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以使服务器105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

因此,本实施例的服务器105通过血压检测装置102可以实现24小时监测,例如24小时监测用户的情绪状态,在用户的情绪状态为情绪异常状态时服务器105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此外,血压检测装置102无需用户操作,提高血压检测装置102的智能化,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其他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血压监测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104,例如终端104控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血压检测装置102对其气囊中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终端104接收到压力检测结果,并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步骤S2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从压力检测结果获取用户的心率检测数据。

在压力检测结果包括心率检测数据时,服务器105从压力检测结果获取用户的心率检测数据。

S302:根据心率检测数据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用户的心率变化幅度。

服务器105根据心率检测数据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用户的心率变化幅度,例如预设时间间隔可以为1分钟,服务器105从心率检测数据获取在1分钟内用户的心率变化幅度。

S303:若心率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则控制血压检测装置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

服务器105可以设置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并将心率变化幅度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服务器105判断到心率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则服务器105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

与图2所示的血压监测方法相对比,本实施例通过心率检测数据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用户的心率变化幅度,若心率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则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

本申请提供另一实施例的血压监测方法,如图4所示,该血压监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控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血压检测装置对其气囊中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

S402:接收到压力检测结果,并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控制血压检测装置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

步骤S401-S402与步骤S201-S20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服务器105可以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以得到用户的血压检测数据和心率检测数据。

S403:接收到血压检测数据和心率检测数据。

服务器105可以通过终端104从血压检测装置102获取到用户的血压检测数据和心率检测数据,该血压检测数据可以为血压、脑电波或血氧饱和度等。

S404:根据血压检测数据生成随时间变化的第一血压曲线,并根据心率检测数据得到用户在不同时段的情绪状态。

服务器105根据血压检测数据生成随时间变化的第一血压曲线,例如服务器105建立一坐标系,以时间为坐标系的横坐标,以血压检测数据为坐标系的纵坐标;服务器105根据血压检测数据在坐标系上生成随时间变化的第一血压曲线。因此服务器105能够实时监测用户的血压检测数据,可以在血压检测数据异常时提醒用户。

其中,情绪状态可以包括情绪异常状态和非情绪异常状态。在情绪状态为情绪异常状态时,导致用户血压升高,此外情绪异常状态可能会引起用户的血管突然收缩,血压立刻升高,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服务器105根据心率检测数据得到用户在不同时段的情绪状态,以监测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以提醒用户及时调整心情,避免用户的血压突然升高。

其中,服务器105可以根据心率检测数据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用户的心率变化幅度,并根据心率变化幅度确定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具体地,服务器105设置有预设时间,预设时间可以为10分钟,则服务器105根据心率检测数据确定在10分钟间隔内的用户的心率变化幅度,根据心率变化幅度确定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例如,服务器105预设有幅度阈值,服务器105将心率变化幅度与幅度阈值进行比较,若心率变化幅度大于幅度阈值,则服务器105判断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为情绪异常状态。若心率变化幅度小于幅度阈值,则服务器105判断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为非情绪异常状态。

S405:在第一血压曲线上对情绪状态进行标记。

服务器105在第一血压曲线上对情绪状态进行标记;例如服务器105根据时间将情绪异常状态和非情绪异常状态标注在第一血压曲线上。服务器105可以将标记有情绪状态的血压曲线发送给终端104,用户通过终端104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情绪状态对血压检测数据的影响。

本实施例根据血压检测数据生成随时间变化的第一血压曲线,并根据心率检测数据得到所述用户在不同时段的情绪状态,即能够根据心率检测数据得到用户的情绪状态,在所述第一血压曲线上对所述情绪状态进行标记,能够从标记后的血压曲线观察到情绪状态对血压的影响,避免用户误判血压升高的原因,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提供又一实施例的血压监测方法,如图5所示,该血压监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501:控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血压检测装置对其气囊中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

S502:接收到压力检测结果,并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控制血压检测装置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

S503:接收到血压检测数据和心率检测数据。

S504:根据血压检测数据生成随时间变化的第一血压曲线,并根据心率检测数据得到用户在不同时段的情绪状态。

S505:在第一血压曲线上对情绪状态进行标记。

步骤S501-S505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401-S405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506:确认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是否为情绪异常状态。

服务器105确认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是否为情绪异常状态,例如服务器105预设有幅度阈值,服务器105将心率变化幅度与幅度阈值进行比较,若心率变化幅度大于幅度阈值,则服务器105确认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为情绪异常状态,并进入步骤S507;若心率变化幅度小于幅度阈值,则服务器105确认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为非情绪异常状态,则结束。

S507:若为异常状态,则进一步查询是否存在历史记录的在相同时间段内用户未处于情绪异常状态的第二血压曲线。

服务器105进一步查询是否存在历史记录的在相同时间段内用户未处于情绪异常状态(即非情绪异常状态)的第二血压曲线。例如,服务器105确认用户当前的情绪状态为情绪异常状态的时间段为17点至17点10分,则查询历史记录在相同时间段内(17点至17点10分)用户未处于情绪异常状态,即服务器105判断到历史记录在相同时间段内的心率变化幅度小于幅度阈值,用户处于非情绪异常状态,获取该时间段内的第二血压曲线,并进入步骤S508。

S508:若存在第二血压曲线,则将第一血压曲线和第二血压曲线进行关联。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血压曲线和第二血压曲线分别进一步关联有治疗介入方案,即服务器105进一步预先设置有与第一血压曲线关联的治疗介入方案和与第二血压曲线关联的治疗介入方案,治疗介入方案可以包括医生建议的调节步骤或者药物。若服务器105从历史记录查询到多个第二血压曲线,则服务器105从多个第二血压曲线中选择治疗介入方案最接近的第二血压曲线与第一血压曲线进行关联,即服务器105根据与第一血压曲线关联的治疗介入方案从多个第二血压曲线中选择治疗介入方案最接近的第二血压曲线,与第一血压曲线关联的治疗介入方案和与被选择的第二血压曲线关联的治疗介入方案最接近。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5将第一血压曲线和第二血压曲线进行关联,即服务器105从第二血压曲线上截取相同时间段内的部分曲线,并与第一血压曲线进行关联,以使得所截取的部分曲线能够与第一血压曲线能够同步显示。例如服务器105从第二血压曲线上截取17点至17点10分的部分曲线,并将部分曲线与第一血压曲线能够同步显示,以使得用户能够快速观察到情绪异常状态和非情绪异常状态对血压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5将第一血压曲线和第二血压曲线进行关联,即服务器105根据相同时间段内的第一血压曲线和第二血压曲线所表征的血压值之间的差值针对当前的情绪状态形成管理建议。其中,服务器105将差值与预设的差值阈值进行比较;若服务器105判断到差值大于预设的差值阈值,则服务器105形成报警信号,以提醒用户控制情绪。例如,血压检测装置102设置有报警单元,血压检测装置102根据报警信号产生报警,报警信号可以包括振动信号或语音信号。在其他实施例中,终端104接收到报警信号,并根据报警信号产生报警,避免血压检测装置102额外设置报警单元。

服务器105进一步根据报警信号控制佩戴于用户身体上的血压检测装置102以预定方式对血压检测装置102的气囊充气,以对用户产生按压提示,以使用户根据按压提示调整情绪状态。

本申请提供又一实施例的血压监测方法,如图6所示,该血压监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01:控制佩戴在用户身体上的血压检测装置对其气囊中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

S602:接收到压力检测结果,并根据压力检测结果控制血压检测装置对用户进行血压检测。

S603:接收到血压检测数据和心率检测数据。

S604:根据血压检测数据生成随时间变化的第一血压曲线,并根据心率检测数据得到用户在不同时段的情绪状态。

S605:在第一血压曲线上对情绪状态进行标记。

步骤S601-S605与上述实施例的步骤S401-S405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606:控制血压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动作检测数据,并接收到动作检测数据。

服务器105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检测用户的动作检测数据,并接收到动作检测数据。其中,服务器105可以在步骤S602时同步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检测用户的动作检测数据,或者在步骤605之后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检测用户的动作检测数据。血压检测装置102可以通过其集成的运动传感器检测用户的动作检测数据,运动传感器可以为红外传感器。

S607:根据动作检测数据确定用户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并根据心率检测数据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用户的心率变化幅度。

服务器105根据动作检测数据确定用户是否处于运动状态,并根据心率检测数据确定在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用户的心率变化幅度。

其中,服务器105设置有预设时间间隔和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服务器105从心率检测数据获取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用户的心率变化幅度。

服务器105可以预设有动作幅度阈值和动作频率阈值,从动作检测数据得到动作幅度和动作频率。服务器105将动作幅度和动作频率分别与动作幅度阈值和动作频率阈值进行比较,以确认用户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例如,服务器105判断到动作幅度小于动作幅度阈值,或动作频率小于动作频率阈值,则服务器105确认用户未处于运动状态,并进入步骤S608。

S608:若未处于运动状态,且心率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确定用户处于情绪异常状态。

服务器105在确认用户未处于运动状态时将心率变化幅度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进行比较;若服务器105判断到心率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时,则服务器105确定用户处于情绪异常状态;若服务器105判断到心率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时,则服务器105确定用户处于非情绪异常状态。在服务器105确定用户处于情绪异常状态时,服务器105可以将情绪异常状态标记在第一血压曲线上。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5可以获取多个用户的血压检测数据,并针对每个用户生成经过标记的血压曲线,在多个用户间分享经过标记的血压曲线,经过标记的血压曲线为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血压曲线。其中,在用户通过终端104设置分享血压曲线时,服务器105将经过标记的血压曲线发送给其他用户的终端104,以在多个用户间分享经过标记的血压曲线。

上述实施例所揭示的血压监测方法均可以在终端104上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下详细描述服务器105如何获取人体的健康信息。

因人体健康信息往往需要丰富的经验数据及推理规则得出,而服务器105可以获取丰富的血压检测数据,且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因此本实施例通过服务器105还可以对血压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人体的健康信息,能够提高血压检测及数据处理的准确度。且本实施例的终端104显示健康信息及血压检测数据,能使用户及时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减少疾病风险。

具体地,服务器105可以预存血压检测数据,该血压检测数据可以包括正常的血压检测数据范围、同一人体的多个血压检测数据及多个人体的血压检测数据等。服务器105还可以预存其它生理数据及其它生理数据与血压检测数据之间的映射关系。服务器105可以根据预存的血压检测数据对终端104转发的血压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人体的健康信息。例如,服务器105可以将终端104转发的人体A的血压检测数据与正常的血压检测数据范围进行对比,或者将终端104转发的人体A的血压检测数据与人体A的以往的血压检测数据进行比对,又或者将终端104转发的人体A的血压检测数据与人体B的血压检测数据进行比对等,以根据对比结果获取人体A的健康信息。

其中,血压检测数据可以包括脉搏波,脉搏波是由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沿血管运行而产生的,它是一种周期性的压力波。人体的脉搏波蕴含着丰富的生理信息,如血压、心率及心血管信息等。通过对脉搏波形的分析,能够获取心血管健康信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可选地,为提高健康信息的准确度,服务器105在从终端104获取多个脉搏波之后,需要对多个脉搏波进行滤波处理,以剔除干扰噪声。

具体地,服务器105获取脉搏波的幅值,并判断幅值是否在预设幅值范围内;若是,则服务器105判断幅值在预设范围内的脉搏波为第一脉搏波,并滤除除第一脉搏波之外的脉搏波。进一步地,服务器105可以获取第一脉搏波的特征点的幅值,该特征点可以包括第一脉搏波的反射波点、波峰点、波谷点或者其它极值点或拐点等。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以获取脉搏波的周期,并将周期不在预设周期内的脉搏波滤除,以获取第一脉搏波,即以周期作为滤波条件。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脉搏波的幅值及周期同时作为滤波条件。

不同的人体,或者同一人体处于不同的健康状态时,产生的脉搏波不同,即脉象不同。中医常见的脉象有多种,如滑脉、促脉、弦脉、平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等等,每种脉象的波形存在差异,如图7所示,滑脉、促脉、弦脉及平脉的波形均不同。

不同的脉象表征了人体不同的健康状况,为提高健康信息的准确度,本实施例的服务器105进一步对第一脉搏波进行脉象(波形)识别。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服务器105存储有预设波形,该预设波形至少包括滑脉波形、促脉波形、弦脉波形或平脉波形等。服务器105在对终端104转发的多个脉搏波进行滤波之后,将第一脉搏波与预设波形进行匹配;服务器105进一步获取与第一脉搏波匹配的预设波形为第一预设波形,并根据第一预设波得到健康信息。例如,服务器105判断终端104转发的第一脉搏波与预设的滑脉波形匹配,则判断该第一脉搏波为滑脉;服务器105进一步可以将第一脉搏波或第一预设波形及健康信息“滑脉”回传给终端104。

可选地,服务器105分别获取第一脉搏波的第一特征信息及预设波形的第二特征信息,若第一特征信息与第二特征信息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服务器105判断第一脉搏波与预设波形匹配。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特征信息可以包括第一脉搏波的波形周期及波形驻点(包括极值点及拐点)信息。其中,波形驻点信息包括波形驻点的数量及相邻波形驻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信息。

如图7所示,促脉的波形周期与其它脉象的波形周期相差较大,若服务器105判断第一脉搏波的波形周期与预设的促脉波形的波形周期的差值小于预设差值,则可以判断第一脉搏波为促脉。若服务器105判断该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进一步判断第三脉搏波的波形极值点的数量是否为2(预设的滑脉的波形极值点的数量为2),且判断第二波形驻点的幅值是否较大并且是否比第一波形驻点位置低;若是,则可以判断第三脉搏波为滑脉。若服务器105判断第三脉搏波的波形极值点的数量是等于3,则可以进一步判断第三脉搏波的第一波形驻点与第二波形驻点之间的间隔时间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预设的弦脉的第一波形驻点与第二波形驻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若是,则可以判断第一脉搏波为弦脉。

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脉搏波的波形周期及波形驻点信息识别脉搏波的脉象(波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脉搏波的其它特征信息识别脉搏波的脉象(波形)。当然,服务器105在进行脉象识别前可以先对获取的波形驻点进行过滤,以减少噪声干扰。

脉诊是中医诊断学四诊之一,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它主要是利用手指的感觉来分析脉搏的“位、数、形、势”等特征,借以判断脏腑的功能状态,从而实现无创诊断的目的,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现有的脉象仪虽然可以做到意会切脉过程,将脉搏波图形化并显示,使用户通过脉搏波直观的认识脉象,但从脉象获取健康信息,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非医护人员或非专业医护人员很难从脉象波形中准确的得到健康信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的服务器105进一步对第一脉搏波进行分析,以从第一脉搏波获取更具体的人体健康信息,本实施例的健康信息除了包括脉象信息,还包括血压、脉搏力度、脉率、脉律和反映动脉弹性的反射波增强指数(AI)等信息。

具体地,服务器105获取整个测量过程中脉波幅值最大的几个脉搏波,如3个,并根据波峰点的幅值取均值获取人体的脉搏力度。均值的幅值越大,脉搏力度越大,脉搏力度的大小表征了人体体质的强弱;服务器105还可以从第一脉搏波获取脉率、脉律和AI值等。

服务器105将上述获取的健康信息回传给终端104,终端104显示健康信息,如图8及图9所示。

进一步地,服务器105存储有预设范围,判断上述健康信息是否在预设范围内;若是,则控制终端104上的健康信息显示状态为正常;若否,则终端104上的健康信息显示状态为异常。

服务器105还可将第一脉搏波或者与第一脉搏波对应的脉象波形及第一脉搏波的类型、血压数据等回传给终端104,终端104显示脉象波形及类型、血压数据。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服务器105进一步根据反射波点及波峰点获取人体的血管弹性的健康信息,例如,若服务器105判断反射波点在波峰点的右侧(如图8所示),则获取的健康信息为血管弹性较好;若服务器105判断反射波点在波峰点的左侧(如图9所示),则获取的健康信息为血管弹性较差。

服务器105还可以根据心率数据获取心率过缓或者过速及心率不齐等健康信息;服务器105还可以根据AI值获取动脉健康信息。终端104也可显示这些健康信息。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通过服务器105对血压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人体的健康信息,能够提高血压检测及数据处理的准确度;且本实施例的终端104能够显示详细健康信息,而不只是脉搏波,使得非医护人员也能通过该健康信息清楚了解自身的健康状态。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血压检测装置,如图10所示,本申请的血压检测装置为上述实施例中血压检测装置102,血压检测装置102包括主机11、袖带12和运动传感器13,其中主机11设置有一接口110,该接口110用于与终端104建立连接。运动传感器13可以设置在袖带12上,并且与主机11连接。

具体地,终端104用于向血压检测装置102提供第一电压,即终端104通过接口110向血压检测装置102的主机11供电。接口110可以为USB接口,接口110可以通过数据线21与终端104连接。其中,数据线21可为OTG数据线。在终端104通过数据线21与血压检测装置102连接时,终端104作为主设备,血压检测装置102为从设备。

袖带12可以穿戴在人体的手臂上,与人体动脉接触,主机11通过袖带12检测人体动脉的血压检测数据和心率检测数据。主机11同步通过运动传感器13检测用户的动作检测数据;主机11通过接口110将血压检测数据、心率检测数据和动作检测数据发送给终端104,终端104将血压检测数据、心率检测数据和动作检测数据发送给服务器105。

本申请的血压检测装置102可以通过接口110与终端104进行数据通信,实现联网功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终端104为血压检测装置102供电,血压检测装置102可以不设置电池,减小血压检测装置102的体积,便于携带。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袖带12可以包括气体通道121和气囊袋122,气体通道121和气囊袋122的气路接口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主机11可以包括控制器111、压力传感器112、气泵113、泄气阀114、气泵驱动电路115、泄气阀驱动电路116、数模转换电路117以及转换器118;压力传感器112、气泵113和泄气阀114分别与控制器111耦接,控制器111用于控制气泵113对气囊袋122进行充气,控制泄气阀114对气囊袋122进行放气,控制压力传感器112对气体通道121中气体的压力进行检测。控制器111还与运动传感器13耦接,用于控制运动传感器13检测用户的动作检测数据。

气体通道121可以延伸到主机11,气体通道121可以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12、气泵113和泄气阀114连接。气泵驱动电路115连接在气泵113和控制器111之间,用于驱动气泵113,即控制器111通过气泵驱动电路115驱动气泵113,以将气体充入气囊袋122。泄气阀驱动电路116连接在泄气阀114和控制器111之间,用于驱动泄气阀114,即控制器111通过泄气阀驱动电路116驱动泄气阀114,以将气囊袋122的气体进行放气。

其中,主机11设置有袖带接口,袖带12的气体通道121与袖带接口可拆卸连接,气体通道121通过袖带接口分别与压力传感器112、气泵113和泄气阀114连接。

数模转换电路117连接在压力传感器112和控制器111之间;在压力传感器112检测到气体通道121中气体的压力时,压力传感器112用于将气体的压力转化为模拟信息,并将模拟信息传输至数模转换电路117;数模转换电路117将模拟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并将数字信息发送给控制器111。

接口110可以包括电源端,电源端分别与气泵驱动电路115和泄气阀驱动电路116连接,用于向气泵驱动电路115和泄气阀驱动电路116提供第一电压V1。转换器118的输入端与电源端连接,用于将第一电压V1转换为第二电压V2;转换器118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111、压力传感器112和数模转换电路117连接,用于向控制器111、压力传感器112和数模转换电路117提供第二电压V2,其中第二电压V2小于第一电压V1。

接口110进一步包括数据传输端,终端104通过数据传输端向控制器111发送检测指令,血压检测装置102根据检测指令检测血压检测数据。具体监测方法见上述方法实施例。

在其他实施例中,气囊袋122可以包括预留的气体。控制器111通过压力传感器112对预留的气体进行压力检测,并根据压力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启动血压检测装置102;若是,则血压检测装置102进行血压检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自动启动血压检测,提高用户的体验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器111进一步获取压力检测结果与第二压力阈值的压力变化幅度,在控制器111判断到压力变化幅度大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时,控制器111启动血压检测。在控制器111判断到压力变化幅度小于预设的变化幅度阈值时,控制器111控制血压检测装置102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功耗。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血压检测装置102的加压阶段时,血压检测装置102采用闭环控制调节气体的充气速度,具体地控制器111控制气泵113对气囊袋122进行充气,控制器111通过压力传感器112采集气体的压力为第一压力,控制器111前一次通过压力传感器112采集到的压力为第二压力;控制器根据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得到袖带12的静压力。

控制器11进一步根据静压力获取气囊袋122中气体的加压速率,并将加压速率与恒定速率进行比较;在控制器111判断到加压速率小于恒定速率时,控制器111控制气泵113的转速增大;在控制器111判断到加速度速率大于恒定速率时,则控制器111控制气泵113的转速减小,以使得加压速率为恒定速率。因此,控制器111控制气泵113对气囊袋122进行充气,进而控制气泵113通过气体通道以恒定速度进行充气,以保证控制器111获得脉搏波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均属于同一发明构思,各实施例的描述各有侧重,在个别实施例中描述未详尽之处,可参考其他实施例中的描述。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