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及其接触件的制造方法

一种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及其接触件的制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接插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及其接触件的制造方法,其中,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包括弹性本体和多块导电块,所述弹性本体包括两个连接环和间隔设于两个连接环之间的多个栅格条,所述栅格条包括分别与两个连接环连接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位于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和第四侧相对设置,所述栅格条的第三侧扭转使栅格条的第三侧位于靠近连接环的中心方向,每个所述栅格条上设置导电块。本接触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导电性,不易出现疲劳,电阻值小。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2110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友成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36758.8

  • 发明设计人 杨柳;

    申请日2021-02-01

  • 分类号H01R13/02(20060101);H01R13/15(20060101);H01R43/16(20060101);

  • 代理机构44599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勇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燕川第四工业区16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2:0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插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及其接触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目前市场上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是采用的罐簧结构提供弹性与导电进行导体连接的,或者是通过扭转罐簧角度结构提供弹性与导电进行导体连接的,这两种方式均需要使用特殊原材料才能使接触件同时具备弹性和导电功能,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特殊原材料价格昂贵及制造工艺被国外垄断。

(2)特殊原材料在材料弹性上容易出现疲劳,导致连接件出现电阻值大,导致温度升高,容易出现燃烧现象,不安全,随着现在对产品的小型化与多功能化,通过的电流不断加大,这个时候燃烧现象会越加频繁,解决方案是对外部绝缘塑胶材料的耐高温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还不能解决问题。

(3)特殊原材料在增加材料弹性时,是通过牺牲导体的导电性能,在原有导电体材料基础上添加其它不导电的金属分子材料进行融合加工的,也就是特殊原材料的导电性差,越强的弹性材料导电性能越差,通过的电流越小,材料越容易出现疲劳与越容易出现燃烧,只能通过加大导电体来实现功能与减小风险。

(4)特殊原材料对表面处理的要求与成本也高,只能采用电镀昂贵的金属材料来保证电镀的附着力及多次插拔的要求(金材料、银材料)。

(5)形成导电连接的材料原素不同,导致在长时间的挤压中,会在不同材料的表面形成另外一种绝缘存,加大接触电阻,到最后有可能出现不导电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种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导电性,不易出现疲劳,电阻值小。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种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简单,可控性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其包括弹性本体和多块导电块,所述弹性本体包括两个连接环和间隔设于两个连接环之间的多个栅格条,所述栅格条包括分别与两个连接环连接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位于第一侧和第二侧之间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第三侧和第四侧相对设置,所述栅格条的第三侧扭转使栅格条的第三侧位于靠近连接环的中心方向,每个所述栅格条上设置导电块。

其中,所述栅格条的第三侧向靠近连接环中心的方向转动30-70度。

其中,所述导电块为矩形块,所述栅格条贯穿导电块的中部连接导电块,所述导电块设于栅格条的中部。

其中,所述导电块的侧边均设置为弧形导向面。

其中,所述导电块靠近连接环中心的一角设置倾斜导向面,所述倾斜导向面从导电块与栅格条连接的端面向导电块的侧面延伸并逐渐向靠近连接环中心的方向倾斜。

其中,所述导电块与栅格条卡接配合。

其中,所述栅格条位于导电块的两侧设有用于阻挡导电块运动的两个限位部。

其中,所述连接环上设有让位口。

其中,两个所述连接环和多个栅格条一体成型。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取平板不锈钢材料,然后通过冲压模具在平板不锈钢材料上冲压出多条间隔设置的栅格条以及分别与多条栅格条的两端连接的两个连接板,得不锈钢工件;

步骤二、取两个导电材料,通过冲压模具在其中一个导电材料的两相对侧上冲压出凸起的卡接结构,在另一个导电材料上冲压出与卡接结构卡接配合的凹槽;

步骤三、将步骤二冲压后的两个导电材料分别设于栅格条的两侧,并通过两个导电材料上的卡接结构和凹槽的卡接配合将两个导电材料卡设与栅格条上;

步骤四、通过冲压模具将卡设于栅格条上的导电材料进行冲压,使相互卡接配合的两个导电材料被冲压成平板结构;

步骤五、通过冲压模具将经步骤四冲压后的固定有导电材料的栅格条进行冲压弯折,使导电材料和栅格条的一侧发生转动;

步骤六、将经步骤五处理后的不锈钢工件通过模具进行包圆处理,使不锈钢工件上的连接板的两端相互靠近直至不锈钢工件形成圆环状,制得接触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弹性本体和导电块,当另一端的端子插头插入该接触件内时,由于插头抵压导电块,进而使导电块和栅格条同时受到插头向外的抵压力,由于弹性本体具有弹性,进而使栅格条的第三侧带动导电块向外转动,使插头顺利插入接触件内,且由于弹性本体的栅格条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栅格条给予导电块向连接环中部转动的弹性力,进而使导电块始终抵压住插头的表面,进而使导电块和插头保持良好的电连接。

本发明的接触件由弹性本体提供弹性,由导电块提供导电性,使接触件的导电性和弹性不会相互影响,制作时,可以选用价格较低的弹性材料来制备弹性本体,并选用导电性较好的导电材料来制备导电块,进而使本发明的接触件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导电性,且不会因为弹性本体出现疲劳而导致导电块的电阻值增大,可以降低接触件工作时的温度,避免出现燃烧的现象,提高了接触件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接触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接触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接触件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不锈钢材料上冲压栅格条和连接板后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导电材料上冲压卡接结构和凹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放置于栅格条两面时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在栅格条两侧卡接配合后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不锈钢工件包圆过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弹性本体;11、连接环;111、让位口;112、第一定位部;113、第二定位部;12、栅格条;121、第一侧;122、第二侧;123、第三侧;124、第四侧;125、连接部;126、限位部;127、卡接部;2、导电块;21、第一导电部;211、卡接结构;22、第二导电部;221、凹槽;3、弧形导向面;4、倾斜导向面;5、不锈钢材料;6、连接板;7、导电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1

一种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如图1-4所示,其包括弹性本体1和多块导电块2,所述弹性本体1包括两个连接环11和间隔设于两个连接环11之间的多个栅格条12,所述栅格条12包括分别与两个连接环11连接的第一侧121和第二侧122以及位于第一侧121和第二侧122之间的第三侧123和第四侧124,所述第三侧123和第四侧124相对设置,所述栅格条12的第三侧123扭转使栅格条12的第三侧123位于靠近连接环11的中心方向,每个所述栅格条12上设置导电块2。

本发明通过设置弹性本体1和导电块2,当另一端的端子插头插入该接触件内时,由于插头抵压导电块2,进而使导电块2和栅格条12同时受到插头向外的抵压力,由于弹性本体1具有弹性,进而使栅格条12的第三侧123带动导电块2向外转动,使插头顺利插入接触件内,且由于弹性本体1的栅格条1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栅格条12给予导电块2向连接环11中部转动的弹性力,进而使导电块2始终抵压住插头的表面,进而使导电块2和插头保持良好的电连接。

本发明的接触件由弹性本体1提供弹性,由导电块2提供导电性,使接触件的导电性和弹性不会相互影响,制作时,可以选用价格较低的弹性材料来制备弹性本体1,并选用导电性较好的导电材料7来制备导电块2,进而使本发明的接触件同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导电性,且不会因为弹性本体1出现疲劳而导致导电块2的电阻值增大,可以降低接触件工作时的温度,避免出现燃烧的现象,提高了接触件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弹性本体1为不锈钢弹性本体1,其弹性好,有利于确保导电块2始终稳定地抵压插头表面,保证导电块2与插头保持良好的电连接,所述导电块2为铜导电块2,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电率可以达到99%以上(最好的特殊原材料的导电率只有16%),更高的导电率的导体材料的电阻值越小,在同样厚度与大小的接触件时的温升越小,可以通过的电流越大,性能越安全,对连接器外部需要的塑胶材料的耐高温材料要求越底。形成导电连接的材料原素相同,在长期工作中不会出现其它物质影响导电功能。

其中,所述栅格条12的第三侧123向靠近连接环11中心的方向转动30-70度,栅格条12的扭转角度不仅可以使端子插头顺利的插入多个导电块2之间,还可以使端子插头插入接触件后,导电块2稳定的抵压端子插头表面,使导电块2和端子插头之间保持良好的电连接,避免导电块2和插头之间出现断路的情况。当栅格条12扭转的角度过小时,难以确保导电块2可以始终抵压住端子插头表面,使导电块2和插头之间容易出现断路现象,当栅格条12扭转的角度过大时,端子插头难以顺利插入接触件内,影响安装效率。

其中,所述导电块2为矩形块,所述栅格条12贯穿导电块2的中部连接导电块2,所述导电块2设于栅格条12的中部,进而使导电块2更加容易连接两个端子的插头。

其中,为了便于端子插头插入接触件内,所述导电块2的侧边均设置为弧形导向面3,弧形导向面3可以使插头接触到导电块2时,可以沿着弧形导向面3顺利的滑入多个导电块2之间,提高安装效率。

其中,为了进一步便于插头插入接触件内,进一步提高安装效率,所述导电块2靠近连接环11中心的一角设置倾斜导向面4,所述倾斜导向面4从导电块2与栅格条12连接的端面向导电块2的侧面延伸并逐渐向靠近连接环11中心的方向倾斜。

其中,所述导电块2与栅格条12卡接配合,结构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具体的,所述导电块2包括第一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22,所述第一导电部21两相对的侧部设有凸起的卡接结构211,所述第二导电部22上设有与卡接结构211卡接配合的凹槽221,生产时,将第一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22分别放置于栅格条12的两侧面位置,然后将第一导电部21的卡接结构211卡入第二导电部22的凹槽221内,然后采用模具对卡接在一起的第一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22进行冲压,使第一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22被冲压成矩形的板状结构,通过先在第一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22上设置卡接结构211和凹槽221,对第一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22进行初步定位,便于将第一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22准确的安装于栅格条12上,然后在对第一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22进行冲压使第一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22与栅格条12稳固连接,不会发生松动。

其中,所述栅格条12位于导电块2的两侧设有用于阻挡导电块2运动的两个限位部126。

具体的,每个所述栅格条12包括两个连接部125、两个限位部126和一个卡接部127,两个所述限位部126分别设于卡接部127的两端,两个所述连接部125分别与两个限位部126远离卡接部127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部125远离限位部126的一侧连接连接环11,所述限位部126的两端凸出卡接部127的两侧,也就是说限位部126与卡接部127连接的侧边的长度a大于卡接部127与限位部126连接的侧边的长度b,所述导电块2安装于卡接部127上,限位部126凸出卡接部127的两侧对导电块2进行限位,使导电块2无法沿着栅格条12上下滑动,更有利于提高导电块2与端子插头的电连接,避免出现断路的现象。

其中,为了便于安装设备将接触件插入导体端子的套筒内,所述连接环11上设有让位口111,安装时,通过挤压连接环11,使连接环11的两端向让位口111的位置相互靠近,进而使连接环11的直径减小,便于接触件顺利的安装至导体端子的套筒内,且由于接触件的弹性本体1具有弹性,当接触件安装至导体端子的套筒内后,弹性本体1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具有恢复原形的趋势,进行使接触件的连接环11稳固地卡接在端子导体的套筒内,不易在端子导体的套筒内发生移动。

具体的,所述连接环11位于让位口111处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部112和第二定位部113,所述第一定位部112设于远离导电块2的一侧,所述第二定位部113设于靠近导电块2的一侧,两个所述连接环11的第二定位部113远离导电块2的一面分别抵压两个所述连接环11的第一定位部112靠近导电块2的一面,第一定位部112和第二定位部113的设置可以避免两个连接环11发生上下错位。

其中,两个所述连接环11和多个栅格条12一体成型。

实施例2

一种紧密接插件的接触件的制备方法,如图5-9所示,其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步骤一、取平板不锈钢材料5,如图1所示,通过冲压模具在平板不锈钢材料5上冲压出多条间隔设置的栅格条12以及分别与多条栅格条12的两端连接的两个连接板6,得不锈钢工件;

步骤二、取两条导电材料7,如图6所示,通过冲压模具在其中一条导电材料7的两相对侧上冲压出凸起的卡接结构211,在另一条导电材料7上冲压出与卡接结构211卡接配合的凹槽221,然后根据导电块2的形状对两条导电材料7进行冲压分料;

步骤三、如图7和8,将步骤二冲压分料后的带有凹槽221的导电材料7和带有卡接结构211的导电材料7分别放于栅格条12的两侧,并通过两个导电材料7上的卡接结构211和凹槽221的卡接配合将两个导电材料7卡设与栅格条12上;

步骤四、通过冲压模具将卡设于栅格条12上的导电材料7进行冲压,使相互卡接配合的两个导电材料7被冲压成平板结构,参见图8结构;

步骤五、通过冲压模具将经步骤四冲压后的固定有导电材料7的栅格条12进行冲压弯折,使导电材料7和栅格条12的一侧扭转30-70度;

步骤六、如图9所示,将经步骤五处理后的不锈钢工件通过模具进行包圆处理,使不锈钢工件上的连接板6的两端相互靠近直至不锈钢工件形成圆环状,制得接触件。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