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车载设备线束生产工艺

一种车载设备线束生产工艺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设备线束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开线,将导线端部的绝缘层剥开露出芯线;S2、预装,将芯线预装入端子内;S3、压接,根据端子类型确认压接参数并进行压接,压接采用机制端子压接机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加工速度快,产品稳定性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8211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广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626788.9

  • 发明设计人 谢文仙;

    申请日2020-12-30

  • 分类号H01R43/05(20060101);

  • 代理机构35225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温洁

  •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虹路20号101、201、301、401单元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2:0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束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线束压接方式:使用手动压接钳,将端子放入钳内,再将导线插入压接空中,闭合压接钳。此作业方式加工效率极低,同时由于压接时一只手需要扶住导线,另一只手闭合压接钳,易造成产品导线装不到未,进而出现压接不良现象,压接质量不稳定,且作业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设备线束生产工艺,其自动化程度高,压接质量稳定。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设备线束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开线,将导线端部的绝缘层剥开露出芯线;

S2、预装,将芯线预装入端子内;

S3、压接,根据端子类型确认压接参数并进行压接,压接采用机制端子压接机构,机制端子压接机构,包括基座、机壳、端盖、压接组件和驱动组件。

所述机壳包括C型罩,所述C型罩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与所述基座形成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压接组件。

所述压接组件包括固定圆块、至少两组配对的滑动杆和弹簧、转动环。

所述固定圆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C型罩同轴。所述固定圆块的中心设有压接孔,所述固定圆块的周部设有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指向所述固定圆块的中心,所述滑槽的底部设有指向所述固定圆块的中心的通孔,并连通所述压接孔。

所述滑动杆包括顶针和滑块,所述顶针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所述顶针套入所述弹簧并依次插入所述滑槽和通孔,所述滑块插入所述滑槽,一端顶住所述弹簧,另一端露出所述滑槽。

所述转动环的外径等于所述C型罩的内径,安装在所述固定圆块和C型罩之间。所述转动环的内圈对应所述滑动杆设有对称的弧形凸块。转动所述转动环,所述弧形凸块按压所述滑动杆,所述顶针的尖端伸入所述压接孔。所述转动环靠近所述C型罩的缺口的位置向外延伸有摆动杆。

所述端盖的内侧面设有挡圈,所述端盖封盖所述C型罩时,所述挡圈抵住所述转动环,防止转动环前后晃动。

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联动所述摆动杆,进而带动所述转动环。

工作时,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摆动杆,所述摆动杆带动所述转动环转动,转动环挤压滑动杆,顶针朝向压接孔中心移动,并顶住压接孔内的机制端子的外周,并使其变形,与内部的导线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滑动杆和弹簧有四组,对应的,所述滑槽和通孔有四组,所述弧形凸块也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滑块朝外的一端设有弧形面,减少转动环的转动阻力。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连接所述驱动件,另一端的周部设有凸点或螺孔。所述摆动杆远离所述C型罩的一端设有垂直所述驱动杆的条形孔;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凸点和条形孔联动所述摆动杆,或者,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螺孔、条形孔和一螺钉联动所述摆动杆。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为气缸,所述驱动杆连接活塞杆。

优选的,所述C型罩和端盖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圆块朝向所述端盖的一面设有螺孔,所述端盖上对应所述螺孔设有圆孔,所述端盖通过螺钉、圆孔和螺孔安装在所述固定圆块上并封盖所述C型罩。

优选的,所述压接组件还包括激光感应探头,所述固定圆块的周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压接孔,所述激光感应探头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并朝向所述压接孔,所述激光感应探头通过导线串联所述驱动组件和电源。通过激光感应探头感应压接孔内的机制端子是否插入到位,到位时,驱动组件才能启动。

优选的,所述激光感应探头还连接指示灯,用于指示机制端子是否插入到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自动化方式压接机制端子,提高压接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2、采用自动化方式压接机制端子,降低人工成本,也降低作业劳动强度;

3、采用转动环同步驱动滑动杆,结构简单有效;

4、采用传感器采集机制端子是否插入到位,降低产品报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机制端子压接机构的轴侧视图一;

图2是一种机制端子压接机构的正视图;

图3是压接组件的正视图;

图4是一种机制端子压接机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机制端子的轴侧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基座1、C型罩2、端盖3、压接组件4、圆块41、压接孔411、滑槽412、通孔413、滑动杆42、顶针421、滑块422、弹簧43、转动环44、弧形凸块441、摆动杆442、驱动组件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设备线束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开线,将导线端部的绝缘层剥开露出芯线;

S2、预装,将芯线预装入端子内;

S3、压接,根据端子类型确认压接参数并进行压接,压接采用机制端子压接机构。请参阅图1和图2,机制端子压接机构,包括基座1、C型罩2、端盖3、压接组件4和驱动组件5。C型罩2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与所述基座1形成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压接组件4。

请参阅图3,所述压接组件4包括固定圆块41、四组配对的滑动杆42和弹簧43、转动环44。

所述固定圆块41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C型罩2同轴。所述固定圆块41的中心设有压接孔411,所述固定圆块41的周部设有对称的滑槽412,所述滑槽412指向所述固定圆块41的中心,所述滑槽412的底部设有指向所述固定圆块41的中心的通孔413,并连通所述压接孔411。

所述滑动杆42包括顶针421和滑块422,所述顶针421的一端为尖端,另一端连接所述滑块422。所述顶针421套入所述弹簧43并依次插入所述滑槽412和通孔413,所述滑块422插入所述滑槽412,一端顶住所述弹簧43,另一端露出所述滑槽412。

所述转动环44的外径等于所述C型罩2的内径,安装在所述固定圆块41和C型罩2之间。所述转动环44的内圈对应所述滑动杆42设有对称的弧形凸块441。转动所述转动环44,所述弧形凸块441按压所述滑动杆42,所述顶针421的尖端伸入所述压接孔411。为减少转动环44的转动阻力,所述滑块422朝外的一端设有弧形面。所述转动环44靠近所述C型罩2的缺口的位置向外延伸有摆动杆442。

请参阅图4,所述端盖3的内侧面设有挡圈,所述端盖3封盖所述C型罩2时,所述挡圈抵住所述转动环44,防止转动环44前后晃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圆块41朝向所述端盖3的一面设有螺孔,所述端盖3上对应所述螺孔设有圆孔,所述端盖3通过螺钉、圆孔和螺孔安装在所述固定圆块41上并封盖所述C型罩2。

所述驱动组件5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并联动所述摆动杆442,进而带动所述转动环44。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气缸和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一端连接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另一端的周部设有凸点。所述摆动杆442远离所述C型罩2的一端设有垂直所述驱动杆的条形孔。所述驱动杆通过所述凸点和条形孔联动所述摆动杆442。

请参阅图1到图5,工作时,驱动组件5带动所述摆动杆442,所述摆动杆442带动所述转动环44转动,转动环44挤压滑动杆42,顶针421朝向压接孔411中心移动,并顶住压接孔411内的机制端子6的外周,并使其变形,与内部的导线7固定安装。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压接组件4还包括激光感应探头,所述固定圆块41的周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压接孔411,所述激光感应探头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并朝向所述压接孔411,所述激光感应探头通过导线串联所述驱动组件5和电源。通过激光感应探头感应压接孔411内的机制端子是否插入到位,到位时,驱动组件5才能启动。所述激光感应探头还连接指示灯,用于指示机制端子是否插入到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