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

一种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包括倾斜支撑架和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设置在倾斜支撑架的下端面上,所述倾斜支撑架上设置有橡胶承托垫;本发明中通过该改进现有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改进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智能化程度高,从而可以达到便捷操控的效果,同时改进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在按摩过程中,可以达到多角度和多方式的按摩效果,这样可以有效加快康复过程,因此在对肢体康复过程中,该改进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具有更高的市场前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9096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哈尔滨体育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10195978.8

  • 申请日2021-02-22

  • 分类号A61H23/02(20060101);

  • 代理机构50239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熊军

  • 地址 15000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大成街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1:00:2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康复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顾名思义是在中医理疗过程中,通过对肢体按摩作用,从而加快肢体恢复的设备。但是现有的康复治疗机器人,由于结构复杂,在康复的过程中,需要多步骤控制,从而实现对肢体的康复过程起作用,这样在操作时,既存在繁琐的问题,同时又使得该康复治疗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低;并且,现有的康复治疗机器人在康复过程中,存在按摩和方式单一的问题,这样不利于肢体的快速康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中提出了一种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包括倾斜支撑架和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设置在倾斜支撑架的下端面上,所述倾斜支撑架上设置有橡胶承托垫。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支撑架上设置有敲动结构,敲动结构的设置,用于实现对肢体进行敲击按摩的效果,从而加快康复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敲动结构包括支撑箱和驱动电机,所述支撑箱固定设置在倾斜支撑架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箱的外侧壁上,且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一号转动杆,所述一号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支撑箱上,且一号转动杆外固定套设有椭圆形抵触板,所述椭圆形抵触板与矩形抵触块抵触设置,且矩形抵触块固定设置在推动板上,所述推动板活动设置在支撑箱内,且推动板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支撑组件的一端,所述导向支撑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倾斜支撑架的侧壁上,所述推动板远离一号转动杆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且滑动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支撑弹簧的一端,且一号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槽的侧壁上,所述滑动块位于滑动槽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敲击杆,且敲击杆活动插接在倾斜支撑架上,所述敲击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敲击球,且敲击球与橡胶承托垫相互靠近的一侧抵触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支撑组件包括导向支撑杆、导向支撑筒和导向支撑弹簧,所述导向支撑杆活动插接在导向支撑筒内,所述导向支撑弹簧缠绕连接在导向支撑杆外,且导向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支撑杆的侧壁上和导向支撑筒的外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支撑架上设置有按压机构,按压机构的设置,用于从上方对肢体起到挤压按摩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机构包括橡胶按压板和支撑块,所述橡胶按压板设置在橡胶承托垫的上方,且橡胶按压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滑动设置在滑动孔内,且滑动孔开设在竖向支撑箱上,所述竖向支撑箱固定设置在倾斜支撑架上,所述支撑块位于竖向支撑箱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号连接板上,且一号连接板活动设置在竖向支撑箱内,所述一号连接板上活动插接有支撑滑杆,且支撑滑杆固定设置在竖向支撑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支撑滑杆外缠绕连接有三号支撑弹簧,且三号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号连接板的侧壁上和支撑滑杆的侧壁上,所述一号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一号牵引钢绳的一端,且一号牵引钢绳的另一端缠绕连接在绕线轴上,所述绕线轴固定套设在二号转动杆外,且二号转动杆转动设置在竖向支撑箱内,所述二号转动杆上缠绕连接有二号牵引钢绳的一端,且二号牵引钢绳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并固定连接在旋转支撑板的侧壁上,所述定滑轮转动设置在竖向支撑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旋转支撑板可旋转设置在三角支撑板上,且三角支撑板固定设置在竖向支撑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旋转支撑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弹簧的一端,且二号支撑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竖向支撑箱的内侧壁上,所述旋转支撑板上还铰接有一号推动杆的一端,且一号推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推动板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敲动结构内设置有震动机构,震动机构的设置,用于在敲击球对肢体进行抵触敲击的情况下,可在实现震动敲击的作用,从而加快康复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震动机构包括震动杆和震动孔,所述震动杆上开设有若干个震动孔,且震动孔与敲击杆的数量匹配设置,所述敲击杆可活动设置在震动孔内,所述震动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板,且二号连接板上活动插接在支撑滑杆,所述支撑滑杆上缠绕连接有四号支撑弹簧,且四号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二号连接板的侧壁上和支撑滑杆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滑杆固定设置在固定挡板上,且固定挡板固定设置在支撑箱的内侧壁上,所述二号连接板的侧壁铰接有二号推动杆的一端,且二号推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环的外侧壁上,所述支撑环活动套设置在U型支撑杆外,且U型支撑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三号转动杆,所述三号转动杆转动设置在支撑箱的内侧壁上,且三号转动杆外固定套设有一号锥齿轮,所述一号锥齿轮与二号锥齿轮相啮合,且二号锥齿轮固定套设在一号转动杆外。

进一步地,包括如下过程:

将肢体放置在橡胶承托垫和橡胶按压板之间,接着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工作会带着一号转动杆转动,一号转动杆的转动,会带着椭圆形抵触板转动,椭圆形抵触板的转动会对矩形抵触块起到抵触作用,由于椭圆形抵触板的结构设置为椭圆形结构,因此在对矩形抵触块进行抵触时,可时间循环间断抵触的效果,这样间断式对矩形抵触块形成抵触的过程中,会通过矩形抵触块推着推动板运动,推动板的运动会通过敲击杆带着敲击球抵触橡胶承托垫,从而通过橡胶承托垫将抵触力,传导到肢体上,用于实现对肢体的按摩,从而对肢体起到康复的作用,由于矩形抵触块是循环被抵触的,因此可保证敲击球循环式对肢体进行挤压敲击作用,这样既可以避免频繁敲击,造成肢体二次伤害的风险,同时,又可以起到加快康复过程的作用;

推动板在起挤压敲击康复的过程中,会推着一号推动杆运动,一号推动杆的运动,会推着旋转支撑板发生顺时针旋转,旋转支撑板的旋转,会拉着二号牵引钢绳运动,二号牵引钢绳的运动,会拉着二号转动杆做顺时针旋转,二号转动杆的旋转会带着绕线轴做顺时针旋转,绕线轴的旋转,会使得一号牵引钢绳发生缠绕,从而在一号牵引钢绳的拉动下,使得一号连接板发生运动,一号连接板的运动通过支撑块带着橡胶按压板向靠近肢体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肢体的按压,进而对对肢体起到进一步按摩的作用;由于敲击球和橡胶按压板的运动具有同步性,既二者可以通过对肢体进行敲击和按压,这样可使得上述两组对肢体按摩过程,均是间断式循环完成,这样一方面可对肢体起到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提高肢体的康复效果;

在一号转动杆转动的过程中,会带着二号锥齿轮转动,二号锥齿轮的转动会通过一号锥齿轮带着三号转动杆转动,三号转动杆的转动会带着U型支撑杆发生转动,U型支撑杆的转动,会通过二号推动杆和支撑环推着二号连接板相对驱动电机做循环远离和靠近运动,在二号连接板运动时,会带着震动杆做相应的运动,震动杆的运动会使得敲击杆循环撞击到震动孔的侧壁上,在撞击的过程中,可以加大敲击杆的震动频率,这样可保证敲击杆具有对肢体挤压敲击的功能,同时,又可以实现震动的功能,从而在敲击杆双重功能的作用下,加快肢体的康复过程。

(3)有益效果:

A、本发明中通过该改进现有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改进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智能化程度高,从而可以达到便捷操控的效果,同时改进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在按摩过程中,可以达到多角度和多方式的按摩效果,这样可以有效加快康复过程,因此在对肢体康复过程中,该改进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具有更高的市场前景。

B、本发明中增设了敲动结构和橡胶承托垫的组合结构,敲动结构的设置,通过对肢体的挤压敲击,从而可以加快康复过程中,并且敲动结构的敲击作用力,通过橡胶承托垫进行传导,这样可以有利于对肢体的保护。

C、本发明中增设了按压机构,在敲动结构从下方对肢体进行按摩时,同步可通过按压机构实现对肢体上方的按摩,这样通过多方位同步按摩,可以使得肢体的恢复过程,更加的高效。

D、本发明中增设了震动机构,震动机构的设置,用于改变该设备的按摩方式,既在敲动结构敲击按摩的前提下,通过震动机构可控制敲动结构实现震动作用,这样在敲动结构对肢体进行按摩时,可同步以敲击和震动的两种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加快康复过程。

E、本发明中结构设计合理,在敲动结构完成对肢体敲击的过程中,可以使得按压机构和震动机构同步完成相应的按摩过程,从而使得三者实现有效的联动作用,这样既降低了设备的操作难度,从而使得操作过程,更加的便捷,同时,也可保证设备按摩过程中的高效性,该设备可集不同方位和不同方式于一体的按摩过程,并可同步实现,这样可以确保肢体达到快速恢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的实施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的是实施例正视内部切割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图2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图2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图2中椭圆形抵触板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倾斜支撑架1、敲动结构2、支撑箱21、驱动电机22、一号转动杆23、椭圆形抵触板24、矩形抵触块25、推动板26、滑动槽27、滑动块28、一号支撑弹簧29、敲击杆210、敲击球211、导向支撑组件212、橡胶承托垫3、支撑底座4、按压机构5、橡胶按压板51、支撑块52、滑动孔53、竖向支撑箱54、一号连接板55、一号牵引钢绳56、绕线轴57、二号转动杆58、二号牵引钢绳59、定滑轮510、旋转支撑板511、二号支撑弹簧512、三角支撑板513、一号推动杆514、支撑滑杆515、三号支撑弹簧516、震动机构6、震动杆61、震动孔62、二号连接板63、支撑滑杆64、四号支撑弹簧65、固定挡板66、二号推动杆67、支撑环68、U型支撑杆69、三号转动杆610、一号锥齿轮611、二号锥齿轮6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智能化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包括倾斜支撑架1和支撑底座4,支撑底座4固定设置在倾斜支撑架1的下端面上,倾斜支撑架1上设置有橡胶承托垫3,本发明中通过该改进现有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改进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智能化程度高,从而可以达到便捷操控的效果,同时改进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在按摩过程中,可以达到多角度和多方式的按摩效果,这样可以有效加快康复过程,因此在对肢体康复过程中,该改进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具有更高的市场前景。

本实施例中,倾斜支撑架1上设置有敲动结构2,敲动结构2的设置,用于实现对肢体进行敲击按摩的效果,从而加快康复过程,敲动结构2包括支撑箱21和驱动电机22,支撑箱21固定设置在倾斜支撑架1上,驱动电机22固定设置在支撑箱21的外侧壁上,且驱动电机22的驱动端连接有一号转动杆23,一号转动杆23转动设置在支撑箱21上,且一号转动杆23外固定套设有椭圆形抵触板24,椭圆形抵触板24与矩形抵触块25抵触设置,且矩形抵触块25固定设置在推动板26上,推动板26活动设置在支撑箱21内,且推动板26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支撑组件212的一端,导向支撑组件2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倾斜支撑架1的侧壁上,推动板26远离一号转动杆23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滑动槽27,且滑动槽27内滑动设置有滑动块28,滑动块28的侧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一号支撑弹簧29的一端,且一号支撑弹簧2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动槽27的侧壁上,滑动块28位于滑动槽27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敲击杆210,且敲击杆210活动插接在倾斜支撑架1上,敲击杆210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有敲击球211,且敲击球211与橡胶承托垫3相互靠近的一侧抵触设置,本发明中增设了敲动结构2和橡胶承托垫3的组合结构,敲动结构2的设置,通过对肢体的挤压敲击,从而可以加快康复过程中,并且敲动结构2的敲击作用力,通过橡胶承托垫3进行传导,这样可以有利于对肢体的保护。

本实施例中,导向支撑组件212包括导向支撑杆、导向支撑筒和导向支撑弹簧,导向支撑杆活动插接在导向支撑筒内,导向支撑弹簧缠绕连接在导向支撑杆外,且导向支撑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支撑杆的侧壁上和导向支撑筒的外侧壁上,导向支撑组件212的设置,既可以为推动板26的运动起到导向支撑的作用,同时又可以为推动板26的复位运动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中,倾斜支撑架1上设置有按压机构5,按压机构5的设置,用于从上方对肢体起到挤压按摩的效果,按压机构5包括橡胶按压板51和支撑块52,橡胶按压板51设置在橡胶承托垫3的上方,且橡胶按压板5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块52,支撑块52滑动设置在滑动孔53内,且滑动孔53开设在竖向支撑箱54上,竖向支撑箱54固定设置在倾斜支撑架1上,支撑块52位于竖向支撑箱54内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一号连接板55上,且一号连接板55活动设置在竖向支撑箱54内,一号连接板55上活动插接有支撑滑杆515,且支撑滑杆515固定设置在竖向支撑箱54的内侧壁上,支撑滑杆515外缠绕连接有三号支撑弹簧516,且三号支撑弹簧5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号连接板55的侧壁上和支撑滑杆515的侧壁上,一号连接板55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一号牵引钢绳56的一端,且一号牵引钢绳56的另一端缠绕连接在绕线轴57上,绕线轴57固定套设在二号转动杆58外,且二号转动杆58转动设置在竖向支撑箱54内,二号转动杆58上缠绕连接有二号牵引钢绳59的一端,且二号牵引钢绳59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510,并固定连接在旋转支撑板511的侧壁上,定滑轮510转动设置在竖向支撑箱54的内侧壁上,旋转支撑板511可旋转设置在三角支撑板513上,且三角支撑板513固定设置在竖向支撑箱54的内侧壁上,旋转支撑板51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二号支撑弹簧512的一端,且二号支撑弹簧5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竖向支撑箱54的内侧壁上,旋转支撑板511上还铰接有一号推动杆514的一端,且一号推动杆514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推动板26的侧壁上,本发明中增设了按压机构5,在敲动结构2从下方对肢体进行按摩时,同步可通过按压机构5实现对肢体上方的按摩,这样通过多方位同步按摩,可以使得肢体的恢复过程,更加的高效。

本实施例中,敲动结构2内设置有震动机构6,震动机构6的设置,用于在敲击球211对肢体进行抵触敲击的情况下,可在实现震动敲击的作用,从而加快康复过程,震动机构6包括震动杆61和震动孔62,震动杆61上开设有若干个震动孔62,且震动孔62与敲击杆210的数量匹配设置,敲击杆210可活动设置在震动孔62内,震动杆6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板63,且二号连接板63上活动插接在支撑滑杆64,支撑滑杆64上缠绕连接有四号支撑弹簧65,且四号支撑弹簧65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二号连接板63的侧壁上和支撑滑杆64的侧壁上,支撑滑杆64固定设置在固定挡板66上,且固定挡板66固定设置在支撑箱21的内侧壁上,二号连接板63的侧壁铰接有二号推动杆67的一端,且二号推动杆67的另一端铰接在支撑环68的外侧壁上,支撑环68活动套设置在U型支撑杆69外,且U型支撑杆69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三号转动杆610,三号转动杆610转动设置在支撑箱21的内侧壁上,且三号转动杆610外固定套设有一号锥齿轮611,一号锥齿轮611与二号锥齿轮612相啮合,且二号锥齿轮612固定套设在一号转动杆23外,本发明中增设了震动机构6,震动机构6的设置,用于改变该设备的按摩方式,既在敲动结构2敲击按摩的前提下,通过震动机构6可控制敲动结构2实现震动作用,这样在敲动结构2对肢体进行按摩时,可同步以敲击和震动的两种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加快康复过程。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包括如下过程:

将肢体放置在橡胶承托垫3和橡胶按压板51之间,接着启动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的工作会带着一号转动杆23转动,一号转动杆23的转动,会带着椭圆形抵触板24转动,椭圆形抵触板24的转动会对矩形抵触块25起到抵触作用,由于椭圆形抵触板24的结构设置为椭圆形结构,因此在对矩形抵触块25进行抵触时,可时间循环间断抵触的效果,这样间断式对矩形抵触块25形成抵触的过程中,会通过矩形抵触块25推着推动板26运动,推动板26的运动会通过敲击杆210带着敲击球211抵触橡胶承托垫3,从而通过橡胶承托垫3将抵触力,传导到肢体上,用于实现对肢体的按摩,从而对肢体起到康复的作用,由于矩形抵触块25是循环被抵触的,因此可保证敲击球211循环式对肢体进行挤压敲击作用,这样既可以避免频繁敲击,造成肢体二次伤害的风险,同时,又可以起到加快康复过程的作用;

推动板26在起挤压敲击康复的过程中,会推着一号推动杆514运动,一号推动杆514的运动,会推着旋转支撑板511发生顺时针旋转,旋转支撑板511的旋转,会拉着二号牵引钢绳59运动,二号牵引钢绳59的运动,会拉着二号转动杆58做顺时针旋转,二号转动杆58的旋转会带着绕线轴57做顺时针旋转,绕线轴57的旋转,会使得一号牵引钢绳56发生缠绕,从而在一号牵引钢绳56的拉动下,使得一号连接板55发生运动,一号连接板55的运动通过支撑块52带着橡胶按压板51向靠近肢体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肢体的按压,进而对对肢体起到进一步按摩的作用;由于敲击球211和橡胶按压板51的运动具有同步性,既二者可以通过对肢体进行敲击和按压,这样可使得上述两组对肢体按摩过程,均是间断式循环完成,这样一方面可对肢体起到保护的作用,另一方面,可提高肢体的康复效果;

在一号转动杆23转动的过程中,会带着二号锥齿轮612转动,二号锥齿轮612的转动会通过一号锥齿轮611带着三号转动杆610转动,三号转动杆610的转动会带着U型支撑杆69发生转动,U型支撑杆69的转动,会通过二号推动杆67和支撑环68推着二号连接板63相对驱动电机22做循环远离和靠近运动,在二号连接板63运动时,会带着震动杆61做相应的运动,震动杆61的运动会使得敲击杆210循环撞击到震动孔62的侧壁上,在撞击的过程中,可以加大敲击杆210的震动频率,这样可保证敲击杆210具有对肢体挤压敲击的功能,同时,又可以实现震动的功能,从而在敲击杆210双重功能的作用下,加快肢体的康复过程。

本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通过该改进现有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改进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智能化程度高,从而可以达到便捷操控的效果,同时改进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在按摩过程中,可以达到多角度和多方式的按摩效果,这样可以有效加快康复过程,因此在对肢体康复过程中,该改进后的中医康复治疗机器人装置具有更高的市场前景。

本发明中增设了敲动结构2和橡胶承托垫3的组合结构,敲动结构2的设置,通过对肢体的挤压敲击,从而可以加快康复过程中,并且敲动结构2的敲击作用力,通过橡胶承托垫3进行传导,这样可以有利于对肢体的保护。

本发明中增设了按压机构5,在敲动结构2从下方对肢体进行按摩时,同步可通过按压机构5实现对肢体上方的按摩,这样通过多方位同步按摩,可以使得肢体的恢复过程,更加的高效。

本发明中增设了震动机构6,震动机构6的设置,用于改变该设备的按摩方式,既在敲动结构2敲击按摩的前提下,通过震动机构6可控制敲动结构2实现震动作用,这样在敲动结构2对肢体进行按摩时,可同步以敲击和震动的两种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加快康复过程。

本发明中结构设计合理,在敲动结构2完成对肢体敲击的过程中,可以使得按压机构5和震动机构6同步完成相应的按摩过程,从而使得三者实现有效的联动作用,这样既降低了设备的操作难度,从而使得操作过程,更加的便捷,同时,也可保证设备按摩过程中的高效性,该设备可集不同方位和不同方式于一体的按摩过程,并可同步实现,这样可以确保肢体达到快速恢复的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布的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并不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极易根据上述实施例,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并做出不同的引申和变化,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