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在益生菌的筛选

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在益生菌的筛选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在益生菌的筛选。根据上述的建立方法完成的益生菌数据库包含细胞激素资讯数值IL‑10分泌量、IL‑4/IFN‑γ和IFN‑γ/IL‑4所对应的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作为益生菌筛选指标。特别地,上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非常适合应用在个体化益生菌的筛选,达到个体精准化保健的目的。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861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特安康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911084144.9

  • 发明设计人 陈媺蕙;

    申请日2019-11-07

  • 分类号G16B50/00(20190101);C12Q1/02(20060101);C12Q1/14(20060101);C12Q1/04(20060101);C12R1/01(20060101);C12R1/225(20060101);C12R1/07(20060101);C12R1/25(20060101);C12R1/145(20060101);C12R1/46(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19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寿宁;张琳

  • 地址 中国台湾台北市中山区松江路148号5楼-2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5:4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在益生菌的筛选。特别地,上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包含了至少两种以上的益生菌筛选指标,借此进行符合个体化差异的益生菌筛选。

背景技术

现行的健康产业是针对大众而设计的保健产品,因忽视个体差异,其保健效果很有限。『精准医学』的概念是针对个人的体质差异,订定出预防和辅助策略,其概念应用于保健产品开发,则可因个体化差异做产品设计,以其增加保健产品的效用。

综上所述,在现今益生菌相关的健康产业,如何针对个体状况,在有科学依据的平台上进行个体差异化的益生菌研发和筛选仍是一亟需突破和开发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发明背景,为了符合产业上的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及其应用在益生菌的筛选,借此达到益生菌精准化配对给适合个体的目的。

本发明内容一些常用用语的解释如下所述。

本发明内容所述的个体是包含人、宠物、牲畜等所有哺乳动物或其他可应用益生菌调节其生理功能的生物。

本发明内容所述的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筛选及其应用,皆属于个体保健的范围,不涉及疾病的治疗和诊断行为。

本发明内容所述的IL-4是介白素4;IL-10是介白素10;IFN-γ是伽马干扰素

本发明内容所述的Th1辅助细胞是第一型辅助型T细胞(T helper 1cells);Th2辅助细胞是第二型辅助型T细胞(T helper 2cells)。

本发明内容所述的排序,其方式是由高至低进行数值的优先顺序排列,数值最高的代表第一顺位,数值次高的代表第二顺位,再次之的代表第三顺位。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该建立方法包含但不限于如下所述的五个步骤。

步骤一:提供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是指不同菌属的所属菌种,同菌属不同菌种或同菌种但不同菌株,其包含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比菲德氏龙根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婴儿型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格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乳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lacti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约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凯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副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唾液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瑞士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雷特氏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罗伊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普氏栖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或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步骤二: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分别和源自同一个体的生物样本在体外进行共培养。所述的生物样本包含免疫细胞。

步骤三;进行一分析步骤,借此得到分别和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进行共培养后的生物样本所分泌的细胞激素资讯,该细胞激素资讯包含IL-4的分泌量和IFN-γ的分泌量的比值(IL-4/IFN-γ)、IFN-γ的分泌量和IL-4的分泌量的比值(IFN-γ/IL-4)和IL-10的分泌量。

步骤四:进行一排序步骤,该排序步骤是根据该细胞激素资讯的数值,建立该数值由高至低的排序资讯,其排序资讯包含IL-4/IFN-γ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IFN-γ/IL-4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IL-10的分泌量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或以上所述排序的任一组合。

步骤五:进行一配对步骤,借此完成所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该配对步骤包含使该IL-4/IFN-γ和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和该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配对至一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和该IFN-γ/IL-4和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和该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配对至一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创新地,根据本方法所建立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包含了前述细胞激素资讯(IL-10分泌量、IL-4/IFN-γ和IFN-γ/IL-4)所建立的个体化益生菌的选用指标平台,该选用指标平台包含了至少两个以上的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筛选指标,因此能进行符合个体化或个体免疫差异化的益生菌的筛选。

具体地,该符合个体化益生菌的选用指标平台所提供的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筛选指标和资讯包含了IL-4/IFN-γ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IFN-γ/IL-4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IL-10的分泌量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和个体化益生菌的配对资讯。

具体地,该个体化益生菌的配对资讯包含了一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的益生菌适配表或一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的益生菌适配表。

其中上述的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的益生菌适配表是以IL-4/IFN-γ和IL-10的分泌量作指标,其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配对至所述的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其中上述的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的益生菌适配表是以IFN-γ/IL-4和该IL-10的分泌量作指标,其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配对至所述的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个体化免疫力的益生菌的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是根据第一目的所建立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资讯进行所述调节个体化免疫力的益生菌的筛选。其过程不经过人为心智判断,直接由资讯处理系统产出筛选结果。换言之,本筛选方法是创新应用益生菌的大数据分析,进而筛选配对出符合个体化免疫力的益生菌。

具体地,该筛选方法包含筛选IL-4/IFN-γ和所分别对应的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第一顺位的益生菌给予一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或筛选IFN-γ/IL-4和所分别对应的多个益生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第一顺位的益生菌给予一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Th1辅助细胞主要作用为对抗细胞内细菌及原虫的免疫反应。当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产生的IFN-γ相对过多时,则会引起自体免疫疾病,例如多发性硬化症、干癣、类风湿关节炎,以及第一型糖尿病、器官移植排斥等。

Th2辅助细胞主要作用为对抗细胞外多细胞寄生虫的免疫反应。当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产生的IL-4相对过多时,则会引起过敏相关的疾病,例如过敏性鼻炎、气喘及异位性皮肤炎。

较佳地,该筛选方法还包含筛选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第一顺位的益生菌给予该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该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或一同时具有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和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据此,本发明第二目的所述的调节个体化免疫力的益生菌的筛选方法是依据上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中的个体化益生菌的选用指标平台对具有不同T辅助型细胞表现的个体进行精准化的益生菌筛选配对。也就是本发明第二目的所提供的益生菌筛选方法是针对个体差异,筛选出适合的益生菌,借此达到根据个体化差异,选用合适的益生菌进行精准化个体保健或调节个体免疫力的目的。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筛选具有调节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方法,其是根据第一目的所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所得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进行该具有调节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筛选;其中筛选IL-4/IFN-γ和所分别对应的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作为所述的具有调节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

较佳地,上述筛选具有调节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方法还包含筛选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第一顺位的益生菌给予该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借由提高该个体的IL-10的分泌量,调节该个体Th1辅助细胞的数量和其他免疫细胞的数量达到平衡,如Th2辅助细胞,同时抑制该个体的发炎,降低过敏或自体免疫反应。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筛选具有调节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方法,其是根据第一目的所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所得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进行该具有调节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筛选;其中筛选IFN-γ/IL-4和所分别对应的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作为所述的具有调节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

较佳地,上述筛选具有调节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方法还包含筛选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第一顺位的益生菌给予该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借由提高该个体的IL-10的分泌量,调节该个体Th2辅助细胞的数量和其他免疫细胞的数量达到平衡,如Th1辅助细胞,同时抑制该个体的发炎,降低过敏或自体免疫反应。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内容包含(1).提供一种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该方法建立了包含以前述细胞激素资讯作为个体化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选用指标平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其包含了IL-4/IFN-γ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IFN-γ/IL-4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IL-10的分泌量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和个体化益生菌的配对资讯,借此作为个体化益生菌筛选适配的依据。(2)提供一调节个体化免疫力的益生菌的筛选方法,该方法是针对不同个体状况,应用双指标系统筛选出适合不同个体的益生菌,借此达到根据个体化差异,精准选用合适的益生菌进行个体保健或调节个体免疫力的目的。(3)提供一筛选具有调节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方法,该方法是筛选IL-4/IFN-γ和所分别对应的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作为所述的具有调节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且同时或进一步再筛选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第一顺位的益生菌作为所述的具有调节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4)提供一筛选具有调节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方法,该方法是筛选IFN-γ/IL-4和所分别对应的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作为所述的具有调节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且同时或进一步再筛选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第一顺位的益生菌作为所述的具有调节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本发明所述的各个益生菌筛选方法是以本发明所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做筛选衡量系统,应用大数据分析,不经过人为心智判断,直接由资讯处理系统筛选配对出符合个体化差异的益生菌菌株。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为了能彻底地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尽的步骤及其组成。显然地,本发明的施行并未限定于该领域的技艺者所熟习的特殊细节。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组成或步骤并未描述于细节中,以避免造成本发明不必要的限制。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会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地施行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且本发明的范围不受限定,其以之后的专利范围为准。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该建立方法包含但不限于如下所述的五个步骤。

步骤一:提供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是指不同菌属的所属菌种,同菌属不同菌种或同菌种但不同菌株,其包含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比菲德氏龙根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婴儿型比菲德氏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格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乳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lacti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约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凯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副干酪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唾液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短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短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reve)、嗜酸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瑞士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雷特氏双岐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鼠李糖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罗伊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普氏栖粪杆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或阿克曼氏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步骤二: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分别和源自同一个体的生物样本在体外进行共培养。所述的生物样本包含免疫细胞。

步骤三;进行一分析步骤,借此得到分别和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进行共培养后的生物样本所分泌的细胞激素资讯,该细胞激素资讯包含IL-4的分泌量和IFN-γ的分泌量的比值(IL-4/IFN-γ)、IFN-γ的分泌量和IL-4的分泌量的比值(IFN-γ/IL-4)和IL-10的分泌量。

步骤四:进行一排序步骤,该排序步骤是根据该细胞激素资讯的数值,建立该数值由高至低的排序资讯,其排序资讯包含IL-4/IFN-γ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IFN-γ/IL-4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IL-10的分泌量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或以上所述排序的任一组合。

步骤五:进行一配对步骤,借此完成所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该配对步骤包含使该IL-4/IFN-γ和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和该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配对至一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和该IFN-γ/IL-4和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菌株和该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配对至一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生物样本包含免疫细胞。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免疫细胞是由一血液检体或一口腔黏膜检体所分离得到。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分析步骤所使用的分析方法包含酵素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流式细胞仪、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或流式微珠阵列多重分析系统。较佳地,该分析方法是酵素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IL-4的分泌量和IFN-γ的分泌量的比值(IL-4/IFN-γ)和该IL-10的分泌量是作为一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的益生菌选用指标。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IFN-γ的分泌量和IL-4的分泌量的比值(IFN-γ/IL-4)和该IL-10的分泌量是作为一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的益生菌选用指标。

在一具体实施例,该排序步骤和配对步骤是由一资讯处理系统执行。

在一代表实施例,其流程步骤包含:(1)确认个体的差异,此步骤可以借由过敏原测试或个体调查得知;(2)采取上述个体的血液或口腔黏膜样本;(3)由该血液或口腔黏膜样本分离出免疫细胞;(4)该免疫细胞和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进行共培养;(5)以ELISA技术分析该免疫细胞和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共培养后所分泌细胞激素的含量,该细胞激素包含IFN-γ、IL-4和IL-10;(6)由装配有生物资讯统计运算系统的电脑输出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和上述细胞激素相关资讯的排序,该排序的顺位是上述细胞激素相关资讯的数值由高至低依序排列,其排序包含IL-4/IFN-γ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IFN-γ/IL-4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和IL-10的分泌量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的排序;和(7)产出个体化差异的益生菌适配表,其中该IL-4/IFN-γ和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和该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配对至一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和该IFN-γ/IL-4和所分别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和该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配对至一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借此完成所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调节个体化免疫力的益生菌的筛选方法,其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所得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进行该调节个体化免疫力的益生菌的筛选;其包含筛选IL-4/IFN-γ和所分别对应的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第一顺位的益生菌给予一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或筛选IFN-γ/IL-4和所分别对应的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第一顺位的益生菌给予一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较佳地,所述的调节个体化免疫力的益生菌的筛选方法,还包含筛选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第一顺位的益生菌给予该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该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或一同时具有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和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筛选具有调节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方法,其是根据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所得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进行该具有调节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筛选;其中筛选IL-4/IFN-γ和所分别对应的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作为所述的具有调节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

较佳地,所述的筛选具有调节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方法,还包含筛选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第一顺位的益生菌给予该Th1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筛选具有调节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方法,其是根据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所得到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进行该具有调节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筛选;其中筛选IFN-γ/IL-4和所分别对应的多个益生菌菌种或同种不同菌株的排序的前三顺位的益生菌作为所述的具有调节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

较佳地,所述的筛选具有调节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益生菌的方法,还包含筛选IL-10的分泌量和所对应的该多个益生菌菌株的排序的第一顺位的益生菌菌株给予该Th2辅助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以下范例是依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内容所进行的实验,并据此做为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实验前置作业包含:配制balanced salt solution(或无菌PBS)、配制洗液(washbuffer(PBS+0.05%Tween-20))、配制终止液(stop solution(2N H

益生菌回溶与杀菌:将胶囊的粉末以无菌PBS 5ml回溶;取1ml菌液80℃,30min(杀菌),然后稀释成需要的浓度在和生物样本共培养步骤时使用。

个体生物样本和共培养:以个体的白血球细胞作为和益生菌株共培养的生物样本,其分离抽取步骤和共培养步骤依序如下:个体的血液检体和balanced salt solution1:1混合成稀释的血液样本;将Ficoll-Paque PLUS摇均匀;离心管加入Ficoll-PaquePLUS;小心加入稀释的血液;离心400×g,30-40分钟(18–20℃);移除最上方的血浆(plasma);取得第二层的LymphocytesMonocytes Platelets;取得的细胞加入至少三倍体积的balanced salt solution并轻柔打散细胞;离心60–100×g,10分钟(18–20℃);移除上清液,加入与步骤8同体积的balanced salt solution并轻柔打散细胞;离心60–100×g,10分钟(18–20℃);移除上清液,以细胞培养液打散细胞,进行细胞计数;将细胞种入24-well盘,4x10

ELISA分析细胞激素的通用步骤

本ELISA分析实验使用BioLegend’s ELISA MAX

分析流程包含的步骤如下所述:96孔盘上固定100ul稀释后的捕捉抗体(如要分析IFN-γ,该捕捉抗体是IFN-γcapture antibody),并在2~8℃静置隔夜;使用PBS缓冲液清洗4次,然后加入200ul含量用稀释液(Assay diluent),在室温下静置1小时;使用PBS缓冲液清洗4次,然后加入100ul稀释的标准品和待测的生物样本,在室温下静置2小时;使用PBS缓冲液清洗4次,然后加入100ul稀释的侦测抗体(如要分析IFN-γ,该侦测抗体是IFN-γdetection antibody),在室温下静置1小时;使用PBS缓冲液清洗4次,然后加入100ul稀释的抗生物素蛋白(Avidin-HRP),在室温下静置0.5小时;使用PBS缓冲液清洗5次,然后在黑暗中加入100ul显色液(TMB substrate solution),在室温下静置20分钟;加入100ul终止液(stop solution)终止反应,然后读取450nm和570nm的仪器分析数值。借此分别得到IFN-γ、IL-4和IL-10的分泌量。

根据上述ELISA分析所得到的细胞激素资讯,输入资讯处理系统完成个体化益生菌的数据库的建立。

个体A:经过生理状况调查,该个体A有自体免疫失调相关的症状和第一型糖尿病;定义分类该个体A为Th1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根据本发明所制作的个体A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排序和适配表部分内容如表一所示,检测分析用的检体是个体A的血液检体。

表一

血液检体

个体B:经过生理状况调查,该个体B有自体免疫失调相关的症状和类风湿关节炎;定义分类该个体B为Th1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根据本发明所制作的个体B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排序和适配表部分内容如表二所示,检测分析用的检体是个体B的口腔检体。

表二

口腔检体

根据表一或表二,优先筛选IL-4/IFN-γ排序顺位1或2的益生菌或IL-10(pg/mL)排序顺位1或2的益生菌给予个体A或个体B。

个体C:经过生理状况调查,该个体C有鼻子过敏和异位性皮肤炎等过敏症状;定义分类该个体C为Th2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根据本发明所制作的个体C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排序和适配表部分内容如表三所示,检测分析用的检体是个体C的血液检体。

表三

血液检体

个体D:经过生理状况调查,该个体D有对花粉过敏的症状;定义分类该个体D为Th2细胞过度表现的个体。

根据本发明所制作的个体D的个体化益生菌数据库的排序和适配表部分内容如表四所示,检测分析用的检体是个体D的口腔检体。

表四

口腔检体

根据表三或表四,优先筛选IFN-γ/IL-4排序顺位1或2的益生菌或IL-10(pg/mL)排序顺位1或2的益生菌给予个体C或个体D。

以上虽以特定范例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熟悉本技艺者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意图及范围下可进行各种变形或变更。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