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

一种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包括制冷设备和两个冷敷袋,两个冷敷袋内设有隔层,且隔层的侧壁与冷敷袋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两个冷敷袋的侧壁均固定连通有第一软管,且两个第一软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隔层的上下两侧设置,每个第一软管的外壁均活动套设有螺纹管,且螺纹管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一软管连接,其中一个冷敷袋的侧壁对称固定连通有两个第二软管,制冷设备的两个输出端和两个第二软管分别与多个螺纹管螺纹连接设置,另一个冷敷袋的侧壁固定连通有U型连接管,且U型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位于隔层的上下两侧设置。该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能够便于需要来对需要冷敷袋的个数进行调节,且冷敷的效果好,便于儿童的使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5475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军强;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48154.8

  • 发明设计人 张军强;

    申请日2021-01-14

  • 分类号A61F7/10(20060101);A61G7/05(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1400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同乐路12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5:4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患儿经常出现高烧不退的情况,大多数家长都采取服用退烧药达到退烧降温目的,而患儿经常服用退烧药不仅会影响患儿自身抵抗力,还会对药物产生依赖,不利于患儿健康发育。

目前,医院多是采用冷敷袋来对儿童进行物理降温,而冷敷袋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根据使用面积来进行调节冷敷大小,且冷敷袋的冷敷效果较差,一段时间后容易失效,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具备能够便于需要来对需要冷敷袋的个数进行调节,且冷敷的效果好,便于儿童使用的优点,解决了冷敷袋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根据使用面积来进行调节冷敷大小,且冷敷袋的冷敷效果较差,一段时间后容易失效,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包括制冷设备和两个冷敷袋,两个所述冷敷袋内设有隔层,且隔层的侧壁与冷敷袋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两个所述冷敷袋的侧壁均固定连通有第一软管,且两个第一软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隔层的上下两侧设置,每个所述第一软管的外壁均活动套设有螺纹管,且螺纹管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一软管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冷敷袋的侧壁对称固定连通有两个第二软管,所述制冷设备的两个输出端和两个第二软管分别与多个螺纹管螺纹连接设置,另一个所述冷敷袋的侧壁固定连通有U型连接管,且U型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位于隔层的上下两侧设置,两个所述冷敷袋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顶部通过旋转套转动连接有魔术贴,所述制冷设备上还设有夹持机构。

优选的,每个所述连接机构均包括环形块和多个弹簧,所述环形块与第一软管的外壁固定套接,所述螺纹管的内壁开设有与环形块相匹配的环形槽,多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与环形块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多个弹簧的另一端均与环形槽的侧壁相抵设置。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螺纹杆和两个夹板,所述固定板与制冷设备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壁转动连接,且螺纹杆的杆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两个所述夹板均与螺纹杆螺纹连接,且两个夹板呈对称设置,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凹槽的侧壁并向外延伸。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设有定位杆,两个所述夹板均与定位杆活动套设,且定位杆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且转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两个所述夹板相向一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

优选的,两个所述冷敷袋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硅胶垫片,两个所述冷敷袋的外壁均固定设有保温层。

优选的,每个所述魔术贴均包括绑带、毛刺层和毛毡层,所述毛刺层和毛毡层分别与绑带的两侧固定连接设置。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通过设有的螺纹管,拧动螺纹管,能够使螺纹管与制冷设备的两个输出端和两个第二软管之间进行螺纹连接,从而使两个输出端和两个第二软管分别与两个第一软管之间连接一起,当环形槽与环形块的侧壁相接触时,继续拧动螺纹管,能够带动环形块移动,从而使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之间抵紧设置,保证其连通的密封性,再通过设有与的弹簧,弹簧的弹力能够抵动螺纹管,从而提高螺纹管在螺纹连接时的稳定性,防止其自动转动,从而通过制冷设备能够将冷却水输入至冷敷袋内,并通过U型连接管和隔层,能够回流至制冷设备内,从而保证冷敷袋的使用效果,且便于人们根据需要来对冷敷袋的个数进行调节,便于人们的使用。

2、该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通过设有的魔术贴,能够将冷敷袋绑定在儿童身体的各个位置,保证冷敷袋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再通过设有的螺纹杆,拧动螺纹杆,由于定位杆对两个夹板的位置进行了限定,从而通过螺纹杆旋转能够带动两个夹板相互靠近,能够便于将制冷设备固定在病床上,保证其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魔术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制冷设备、2冷敷袋、3隔层、4第一软管、5螺纹管、6 U型连接管、7固定块、8魔术贴、81绑带、82毛刺层、83毛毡层、9第二软管、10环形块、11弹簧、12环形槽、13固定板、14螺纹杆、15夹板、16定位杆、17转柄、18硅胶垫片、19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包括制冷设备1和两个冷敷袋2,两个冷敷袋2内设有隔层3,且隔层3的侧壁与冷敷袋2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两个冷敷袋2的侧壁均固定连通有第一软管4,且两个第一软管4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隔层3的上下两侧设置,每个第一软管4的外壁均活动套设有螺纹管5,且螺纹管5通过连接机构与第一软管4连接,其中一个冷敷袋2的侧壁对称固定连通有两个第二软管9,制冷设备1的两个输出端和两个第二软管9分别与多个螺纹管5螺纹连接设置,另一个冷敷袋2的侧壁固定连通有U型连接管6,且U型连接管6的两端分别位于隔层3的上下两侧设置,两个冷敷袋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的顶部通过旋转套转动连接有魔术贴8,制冷设备1上还设有夹持机构。

每个连接机构均包括环形块10和多个弹簧11,环形块10与第一软管4的外壁固定套接,螺纹管5的内壁开设有与环形块10相匹配的环形槽12,多个弹簧11的一端均与环形块10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多个弹簧11的另一端均与环形槽12的侧壁相抵设置。

夹持机构包括固定板13、螺纹杆14和两个夹板15,固定板13与制冷设备1的底部固定连接,且固定板1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螺纹杆14的两端均通过轴承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壁转动连接,且螺纹杆14的杆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旋向相反的螺纹,两个夹板15均与螺纹杆14螺纹连接,且两个夹板15呈对称设置,螺纹杆14的一端贯穿凹槽的侧壁并向外延伸。

凹槽内设有定位杆16,两个夹板15均与定位杆16活动套设,且定位杆16的两端分别与凹槽的两侧壁固定连接设置,能够提高夹板15移动的稳定性。

螺纹杆14延伸至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17,且转柄17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便于拧动螺纹杆14旋转,两个夹板15相向一侧的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垫片,提高两个夹板15夹持的稳定性。

两个冷敷袋2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硅胶垫片18,两个冷敷袋2的外壁均固定设有保温层19,通过设有的硅胶垫片18,能够提高冷敷降温时的舒适性,再通过设有的保温层19,能够降低冷敷袋2内的冷气向外散发。

每个魔术贴8均包括绑带81、毛刺层82和毛毡层83,毛刺层82和毛毡层83分别与绑带81的两侧固定连接设置。

综上,该高效儿科医用物理降温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有的螺纹管5,拧动螺纹管5,能够使螺纹管5与制冷设备1的两个输出端和两个第二软管9之间进行螺纹连接,从而使两个输出端和两个第二软管9分别与两个第一软管4之间连接一起,当环形槽12与环形块10的侧壁相接触时,继续拧动螺纹管5,能够带动环形块10移动,从而使第一软管4与第二软管9之间抵紧设置,保证其连通的密封性,再通过设有与的弹簧11,弹簧11的弹力能够抵动螺纹管5,从而提高螺纹管5在螺纹连接时的稳定性,防止其自动转动,从而通过制冷设备1能够将冷却水输入至冷敷袋2内,并通过U型连接管6和隔层3,能够回流至制冷设备1内,从而保证冷敷袋的使用效果,且便于人们根据需要来对冷敷袋2的个数进行调节,便于人们的使用,再通过设有的魔术贴7,能够将冷敷袋2绑定在儿童身体的各个位置,保证冷敷袋2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再通过设有的螺纹杆14,拧动螺纹杆14,由于定位杆16对两个夹板15的位置进行了限定,且通过螺纹杆14上设有的两个相反螺纹,从而通过螺纹杆14旋转能够带动两个夹板15相互靠近,能够便于将制冷设备1固定在病床上,保证其使用的稳定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