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模

一种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模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模,包含底座、底模、外模和内模;所述底模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在底模的外侧四周设置有多条外导轨,在底模的内侧四周设置有多条内导轨;所述外模设置有四块,且分别安装在外导轨上,合模时能组成矩形;每块所述外模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连接板;所述外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放置的外连接孔;所述内模设置有八块,且分别安装在内导轨上,合模时能组成矩形;每块所述内模的两端均设置有内连接板;所述内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放置的内连接孔;本发明能将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一次浇筑成型,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可以满足大断面矩形隧道的受力要求,有利于矩形断面隧道的推广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5745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银旭隧道机械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80189.X

  • 发明设计人 张银生;薛晓;张宇峰;席琪凯;

    申请日2021-01-21

  • 分类号B28B7/18(20060101);B28B7/30(20060101);B28B7/00(20060101);B28B17/00(20060101);B28B23/02(20060101);

  • 代理机构32331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薛芳芳

  • 地址 21522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八坼大桥西堍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5:46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模。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盾构隧道断面为圆形,主要因为圆形隧道断面结构受力合理,但是圆形隧道结构断面利用率低;而矩形隧道断面结构相比圆形结构,具有充分利用断面结构、节约20%以上的有效使用面积和减少隧道结构施工深度等优势,因此矩形断面结构在我国城市地铁出入口通道、过街通道、下立交通道等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由于矩形隧道断面的尺寸较大,在矩形盾构施工中,采用预制管片分段拼接的施工方法,将矩形隧道管节分割成十几块子分段,于工厂内预制成型,再将各个子分段运送至施工现场进行拼装,因矩形的各个子分段结构不同,需定制不同的模具才能制得相应的预制件,使得预制管片分段的成本较高,且拼接处需要承受很大的荷载,无法满足大断面矩形隧道的受力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模,包含底座、底模、外模和内模;所述底模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在底模的外侧四周设置有多条外导轨,在底模的内侧四周设置有多条内导轨;所述外模设置有四块,且分别安装在外导轨上,合模时能组成矩形;每块所述外模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连接板;所述外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放置的外连接孔;所述内模设置有八块,且分别安装在内导轨上,合模时能组成矩形;每块所述内模的两端均设置有内连接板;所述内连接板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放置的内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底模外侧面上在外模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支撑件;每个所述支撑件上均设置有与外模垂直放置的导柱;所述导柱上设置有销孔;所述外模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支撑件对应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便于导柱穿过的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外模的外表面和内模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多条纵横交叉放置的加强筋。

优选的,每块所述外模的两端均呈弧形;所述外连接板与外模的夹角为45度。

优选的,所述内模包括四块侧模和四个角模;所述角模的截面呈梯形。

优选的,所述底模外侧面上在外模的下方还设置有多个呈L形用于放置预埋钢圈的定位件。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在内模内设置有浇筑台。

优选的,所述外模和内模的顶部通过多根拉杆连接;所述内模的顶部和底部通过多根撑杆与浇筑台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能将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一次浇筑成型,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可以满足大断面矩形隧道的受力要求,有利于矩形断面隧道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模合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模开模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图3中去除两块外模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模浇筑时的俯视图。

其中:1、底座;11、外导轨;12、内导轨;2、底模;21、支撑件;22、导柱;23、销孔;24、定位件;3、外模;31、定位板;32、加强筋;33、外连接板;34、外连接孔;4、内模;41、侧模;42、角模;43、内连接板;5、浇筑台;6、预埋钢圈;7、拉杆;8、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6为本发明所述的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模,包含底座1、底模2、外模3和内模4;所述底模2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在底模2的外侧四周设置有多条外导轨11,在底模2的内侧四周设置有多条内导轨12;所述外模3设置有四块,且分别安装在外导轨11上,合模时能组成矩形;每块所述外模3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连接板33;所述外连接板33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放置的外连接孔34;所述内模4设置有八块,且分别安装在内导轨12上,合模时能组成矩形;每块所述内模4的两端均设置有内连接板43;所述内连接板43上设置有多个竖直放置的内连接孔;合模时,将四块外模3沿着多条外导轨11向底模2外侧靠拢,然后通过螺栓组件穿过多个外连接孔34将四块外模3固定连接,同时将八块内模4沿着多条内导轨12向底模2内侧靠拢,然后通过螺栓组件穿过多个内连接孔将八块内模4固定连接,此时底模2与四块外模3和八块内模4形成与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形状对应的浇筑空腔,最后在浇筑空腔内进行浇筑,即可将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一次浇筑成型,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可以满足大断面矩形隧道的受力要求,有利于矩形断面隧道的推广应用;开模时,将连接四块外模3的所有螺栓组件拆除,再将四块外模3沿着多条外导轨11向外移动,同时将连接八块内模4的所有螺栓组件拆除,再将八块内模4沿着多条内导轨12向内移动,使得脱模更加省时省力。

进一步,所述底模2外侧面上在外模3的下方设置有多个支撑件21;每个所述支撑件21上均设置有与外模3垂直放置的导柱22;所述导柱22上设置有销孔23;所述外模3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与支撑件21对应的定位板31;所述定位板31上设置有便于导柱22穿过的定位孔;合模时:定位板31在外模3的带动下向底模2外侧靠拢,导柱22对应穿过定位板31的定位孔,可起到导向作用,且四块外模3完全靠拢后,可通过销轴穿过定位孔,对外模3底部进行固定,能有效避免外模3的底部浇筑后发生变形,提高产品质量。

进一步,所述外模3的外表面和内模4的内表面均设置有多条纵横交叉放置的加强筋32,能提高外模3和内模4的强度,有效避免外模3和内模4浇筑后发生变形,提高产品质量。

进一步,每块所述外模3的两端均呈弧形;所述外连接板33与外模3的夹角为45度,便于相邻外模3进行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模4包括四块侧模41和四个角模42;所述角模42的截面呈梯形;合模时:先将四块侧模41沿着多条内导轨12向底模2内侧靠拢,再将四个角模42沿着内导轨12向底模2内侧角落靠拢,即完成合模;开模时:先将四个角模42沿着内导轨12向内移动,再将四块侧模41沿着多条内导轨12向内移动,即完成开模。

进一步,所述底模2外侧面上在外模3的下方还设置有多个呈L形用于放置预埋钢圈6的定位件24;因为有些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的一端要求有钢圈,这种结构可以放置预埋钢圈6,浇筑时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底座1上在内模4内设置有浇筑台5;由于大断面矩形隧道管节的断面尺寸较大,工作人员可站在浇筑台5上进行浇筑,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外模3和内模4的顶部通过多根拉杆7连接;所述内模4的顶部和底部通过多根撑杆8与浇筑台5连接;通过增加拉杆7和撑杆8,可起到加强作用,能有效避免外模3和内模4浇筑后发生变形,提高产品质量,其中拉杆7和撑杆8为现有技术,故不在对其结构进行详细叙述。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