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节油减排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节油减排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油减排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中,节油减排装置包括高压电离机构、输气机构及输气连接件,所述输气机构与所述高压电离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气管,且所述输气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气管与所述高压电离机构连通,所述高压电离机构与所述输气连接件之间设有出气管,所述输气连接件通过所述出气管与所述高压电离机构连通,且所述输气连接件上设有输气孔。该装置能降低汽车油耗,利于燃油材料充分燃烧,实现汽车的节油减排,且该装置便于安装及维检更换,性价比高,能满足大众需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469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5-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奥瑞迪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88617.3

  • 发明设计人 李永明;蔡荣鸿;曾伟志;陈明;

    申请日2021-01-22

  • 分类号F02M27/04(20060101);

  • 代理机构44365 广州广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谢伟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街道福中社区金田路4018号安联大厦23B01-02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52:4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节油减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油减排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汽车基本成为家家户户的出门代步工具。汽车是汽油等燃油材料的消耗大户,由于燃油材料完全燃烧时需要大量氧气,氧气不足直接导致燃料燃烧不充分,不仅增大汽车油耗、降低了燃油材料的使用效率,燃烧不充分的产物还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现有的用于改进燃料效率的装置结构复杂,不便于装置的安装及维检更换,而且性价比不高,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油减排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其中,该装置能降低汽车油耗,利于燃油材料充分燃烧,实现汽车的节油减排,且该装置便于安装及维检更换,性价比高,能满足大众需求。

其技术方案如下:

节油减排装置,包括高压电离机构、输气机构及输气连接件,所述输气机构与所述高压电离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气管,且所述输气机构通过所述连接气管与所述高压电离机构连通,所述高压电离机构与所述输气连接件之间设有出气管,所述输气连接件通过所述出气管与所述高压电离机构连通,且所述输气连接件上设有输气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壳体及控制电路板,所述高压电离机构及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高压电离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控制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与所述输气机构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壳体,所述输气机构包括气泵、输气管及内部中空的筒体,所述气泵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筒体内设有干燥过滤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筒体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上,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所述输气管与所述筒体其中一端连通,所述筒体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气管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泵上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远离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一端设有导接插针,所述第二连接线上设有与所述导接插针适配的导接插槽,且所述第一连接线上套设有第一连接帽,所述第二连接线上套设有第二连接帽,所述第一连接帽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帽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气连接件远离与所述出气管连接的一端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呈锥形设置,且所述插接部为实心结构,所述输气孔位于所述输气连接件靠近所述插接部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气连接件靠近所述插接部的一端设有示位槽,所述示位槽沿所述输气连接件的周向延伸设置于输气连接件的外壁上,所述输气孔位于所述示位槽与所述插接部之间,且所述输气孔与所述示位槽之间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电离机构包括高压电离组件、散热片及连接片,所述散热片套设于所述高压电离组件上,所述散热片与所述连接片一体连接,且所述高压电离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片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安装盒体,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所述安装盒体内,所述安装盒体内设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控制电路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出风端朝向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所述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出风端朝向所述第一壳体外部。

节油减排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输气连接件插接于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管上,输气连接件的输气孔与进气管连通;

输气机构工作,输气机构通过连接气管向高压电离机构输送空气原料;

空气原料进入高压电离机构,高压电离机构对空气原料中的氧气进行电离、高压处理产生高能氧;

含有高能氧的气体通过出气管流动至输气连接件,并从输气连接件的输气孔进入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管内。

本发明所提供的节油减排装置,将输气连接件直接插接于发动机的进气管上,实现装置与汽车的连接,安装操作方便,同时利于维检更换;输气机构向高压电离机构输送空气原料,高压电离机构工作产生高能氧,含有高能氧的气体通过输气连接件进入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管,并通过进气管进入发动机内,使得发动机内的燃油材料燃烧更加充分,降低汽车油耗,提高燃油材料的使用效率,实现汽车的节油减排;该装置结构简单,性价比高,能满足大众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的具体实例,并与具体实施方式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原理及效果。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也可能会采用不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节油减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节油减排装置中输气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节油减排装置中第一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节油减排装置中第二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节油减排装置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节油减排装置控制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高压电离组件;11、散热片;12、连接片;

20、输气机构;21、气泵;22、筒体;23、输气嘴;

30、输气连接件;31、输气孔;32、插接部;33、示位槽;

40、连接气管;41、出气管;42、输气管;

50、第一壳体;51、底盖;52、面盖;53、第一侧壁;54、第二侧壁;55、进气嘴;56、出气嘴;57、第一散热风扇;58、第二散热风扇;

60、控制电路板;61、第一连接线;62、第二连接线;63、导接插针;64、导接插槽;65、第一连接帽;66、第二连接帽;

70、第二壳体;71、机箱座;72、机箱盖;

80、控制盒;81、蓄电池;82、电源连接线;83、信号输入线;

90、安装盒体;91、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结合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现实的场景的情况下,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也可以具有与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相对应的含义。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述”、“该”为相应位置之前所提及或描述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该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与其所提及的技术特征或技术内容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相似的。

毫无疑义,与本发明的目的相违背,或者明显矛盾的技术内容或技术特征,应被排除在外。

如图1至图6所示,节油减排装置,包括高压电离机构、输气机构20及输气连接件30,所述输气机构20与所述高压电离机构之间设有连接气管40,且所述输气机构20通过所述连接气管40与所述高压电离机构连通,所述高压电离机构与所述输气连接件30之间设有出气管41,所述输气连接件30通过所述出气管41与所述高压电离机构连通,且所述输气连接件30上设有输气孔31及位于末端的插接部32,所述输气连接件30的插接部32呈锥形设置,且所述插接部32为实心结构,所述输气孔31位于所述输气连接件30靠近所述插接部32的一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输气连接件30采用不锈钢材料,连接气管40及出气管41为采用具有弹性及耐氧化性材料制成的气管。

在启动装置前,先将输气连接件30直接插接于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管,使输气连接件30上的输气孔31与进气管的内部连通,实现装置与汽车的连接,安装操作方便,在维修更换装置时,只需将输气连接件30从进气管中拔出或将出气管41从输气连接件30中拔下即可,设计更加方便,无需专业的汽修人员也可实现装置的安装及更换;将末端的插接部32设置呈锥形,利于将输气连接件30直接插入进气管,插接部32为实心结构,更加结实不易变形同时更加受力,无需其他辅助工具可将装置直接与汽车连接;装置启动后,输气机构20向高压电离机构输送空气原料,高压电离机构工作产生高能氧,含有高能氧的气体通过输气连接件30进入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管,并通过进气管进入发动机内,使得发动机内的燃油材料燃烧更加充分,降低汽车油耗又能提高汽车的动力,提高燃油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及空气环境起保护作用,实现汽车的节油减排;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好且价格亲民,能满足大多数普通百姓的需求,利于推广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高能氧是指具有较高能量的活性氧分子团构成,空气中的氧气经过电离后,在高压作用下将电离的氧气压缩形成活性氧分子团;高能氧可以完成对空气中污染物的氧化降解,从而可以使得汽车发动机内的燃油材料燃烧更加充分。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输气连接件30靠近所述插接部32的一端设有示位槽33,所述示位槽33沿所述输气连接件30的周向延伸设置于输气连接件30的外壁上,所述输气孔31位于所述示位槽33与所述插接部32之间,且所述输气孔31与所述示位槽33之间间隔设置。示位槽33的设置用于提示输气孔31的位置,当输气连接件30插入进气管后,通过示位槽33判定输气孔31是否进入至进气管内,从而避免装置的气体无法正常进入进气管内。

所述输气连接件30的中间部弯曲,使输气连接件30呈近似“L”型,连接部位于其中一端,另一端与出气管41连通。通过以上设置,输气连接件30远离连接部的一端可作为把手,施力更加方便;另外,中间部弯曲,对出气管41起一定的限位作用,可防止出气管41与输气连接件30连接过度导致将输气孔31遮挡。

如图1至图5所示,还包括第一壳体50及控制电路板60,所述高压电离机构及所述控制电路板60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50内,所述控制电路板60与所述高压电离机构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60上连接有第一连接线61,所述控制电路板60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线61与所述输气机构20电性连接。第一壳体50的设置有利于保护高压电离机构及控制电路,避免装置内部的工作部件直接裸露,有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控制电路板60通过第一连接线61与输气机构20连接,从而控制输气机构20工作。

还包括第二壳体70,所述输气机构20包括气泵21、输气管42及内部中空的筒体22,所述气泵21设于所述第二壳体70内,所述筒体22内填充有例如海绵等干燥过滤件,所述第二壳体70上设有安装槽,所述筒体22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上,所述气泵21的出气端通过所述输气管42与所述筒体22其中一端连通,所述筒体2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气管40连通。利用气泵21提供空气原料,从气泵21输出的空气通过输气管42进入筒体22内,空气中的水分以及灰尘被干燥过滤件过滤,从而得到干燥及干净的空气原料,避免高压电离机构工作时电场被击穿,而导致高压电离机构损坏,进而有利于保护高压电离机构,延长装置的工作寿命。

优选地,第一壳体50与第二壳体70独立设置,控制电路板60的第一连接线61从第一壳体50中伸出,气泵21上连接有与第一连接线61适配的第二连接线62,且第二连接线62从第二壳体70中伸出,将第一连接线61与第二连接线62连接即可实现控制电路板60控制气泵21的工作。由于装置整体安装体积较大,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在汽车发动机附近空间有限,很难有合适安装的位置;因此,将装置结构分为两部分,减小了装置整体体积,只需在车内找到两处较小空位即可将装置安装在车内,降低装置的安装要求,安装更加方便快捷,并且可以满足各种车型,无需对车型进行限定,提高装置的适用范围。

所述第一连接线61远离与控制电路板60连接的一端设有导接插针63,所述第二连接线62上设有与所述导接插针63适配的导接插槽64,且所述第一连接线61上套设有第一连接帽65,所述第二连接线62上套设有第二连接帽66,所述第一连接帽65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帽66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适配的外螺纹。由于控制电路板60以及气泵21分开安装,将第一连接线61的导接插针63对准第二连接线62的导接插槽64插入,实现两个连接线的连接,安装以及拆卸操作方便,另外,两根连接线非一体连接,可以将第一壳体50及第二壳体70安装好后,再进行连接,更方便装置的安装;将两根连接线连接帽螺纹连接,可以防止两根连接线松脱,导致装置无法正常运行,同时,采用螺纹连接可以达到防水防潮的目的。

所述第一连接帽65套于所述第一连接线61的外壁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帽65与所述第一连接线61的外壁之间设有活动空隙,所述第二连接帽66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线62上。活动空隙的设置有利于连接帽的活动,同时有利于连接帽的螺纹连接运动正常进行。

所述第一连接线61的外壁上固定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所述第一连接线61靠近导接插针63的一端,当第一连接帽65与第二连接帽66完全连接时,限位环抵紧第一连接帽65。设置限位环,可防止连接帽脱落丢失;另外,当两个连接帽完全连接时,限位环还能防止水从活动空隙进入两根连接线的连接位,起到防水的作用,有利于保护电路。

所述第一壳体50包括底盖51及面盖52,所述高压电离机构与所述控制电路板60设于所述底盖51上,所述面盖52覆盖所述底盖51,且所述面盖52与所述底盖51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以上设置,避免高压电离机构与控制电路板60结构直接裸露,对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面盖52可拆卸,便于安装高压电离机构及控制电路板60,以及便于维修更换。

所述第二壳体70包括机箱座71及机箱盖72,所述机箱座71内部中空形成有安装腔,所述气泵21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机箱盖72覆盖所述安装腔,且所述机箱盖72与所述机箱座71之间可拆卸连接。同理,通过以上设置,避免气泵21结构直接裸露,对内部起保护作用;机箱盖72可拆卸,便于安装及维修更换气泵21。

所述底盖51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连接线61从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机箱座71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线62从所述第二通孔中伸出。通过设置通孔,实现两个外壳的内部结构的电性连接。

所述高压电离机构包括高压电离组件10、散热片11及连接片12,所述散热片11套设于所述高压电离组件10上,所述散热片11与所述连接片12一体连接,且所述高压电离组件10通过所述连接片12安装于所述底盖51上。通过将散热片11套在高压电离组件10上,可实现对高压电离组件10的散热;散热片11与连接片12一体连接,将散热片11套在高压电离组件10上后,直接利用螺钉固定连接片12,从而实现高压电离机构的安装固定。

所述底盖51包括第一侧壁53及第二侧壁54,所述第一侧壁53与所述第二侧壁54相对设置,所述底盖51上设有进气嘴55及出气嘴56,且所述进气嘴55、出气嘴56以及第一通孔均位于第一侧壁53上,所述高压电离组件10的其中一端通过输气管42与所述进气嘴5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嘴56连通,且所述连接气管40与所述进气嘴55连通,所述出气管41与所述出气嘴56连通。气泵21输进的空气原料依次通过连接气管40及进气嘴55进入高压电离组件10中,高压电离组件10产生的高能氧依次通过出气嘴56、出气管41及输气连接件30进入发动机的进气管;进气嘴55及出气嘴56的设置,方便装置两个工作部分的气路连接;通过将进气嘴55、出气嘴56以及第一通孔均设置在同一侧上,更有利于装置的安装,避免占用过多的空间资源。

所述第一侧壁53上设有第一散热风扇57,所述第一散热风扇57的出风端朝向所述高压电离组件10,所述所述第二侧壁54上设有第二散热风扇58,所述第二散热风扇58的出风端朝向所述底盖51外部。通过在两个侧壁上设置散热风扇,其中一侧进风,另一侧出风,在第一壳体50内形成风路,加速内部空气流动,将内部的热量带走,从而提高高压电离组件10的散热效率。

所述第二壳体70上的安装槽设有两条,分别为第一安装槽及第二安装槽,其分别位于机箱座71的两侧的侧壁上,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且间隔设置,两个安装槽沿侧壁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筒体22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所述筒体22的两端均设有输气嘴23,其中一个所述输气嘴23从所述第一安装槽中伸出,另一个所述输气嘴23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伸出,并通过螺母与两端的输气嘴23螺纹连接,实现筒体22的安装。由于筒体22内的干燥过滤件在长时间工作后,干燥过滤性能降低,因此需要更换;通过以上安装方式,方便拆卸旧的筒体22,换上具有新的干燥过滤件的筒体22,从而保证干燥过滤性能;另外,将输气嘴23从安装槽中伸出,即可对筒体22起一定的限位作用,又可以方便气管的连接。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节油减排装置控制结构,包括汽车控制盒80、蓄电池81以及上述节油减排装置的控制电路板60、高压电离机构、输气机构20,控制电路板60通过引线与高压电离机构电性连接,控制电路板60上除了连接有控制输气机构20工作的第一连接线61外,还连接有电源连接线82以及信号输入线83,其中,电源连接线82分为正极线及负极线,并且与蓄电池81的正极与负极对应连接,信号输入线83与汽车控制盒80电性连接。通过以上连接方式,装置通过电源连接线82与蓄电池81连接向装置提供电能,当汽车启动时,汽车控制盒80发出工作信号,并通过信号输入线83传输至控制电路板60,控制电路板60接收工作信号,控制输气机构20工作,向高压电离机构提供空气原料,并控制高压电离机构工作产生高能氧,实现装置与汽车的同步启动;同理,当汽车熄火时,装置停止工作;从而实现装置与汽车的同步控制,实现智能控制,设计更加人性化。

如图1及图3所示,第一壳体50内还固定有安装盒体90,控制电路板60固定于安装盒体90的底部,安装盒体90内设有保护层91,所述保护层91覆盖所述控制电路板6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保护层91为在安装盒体90上进行灌封形成的灌封胶,该保护层91具有防水、耐高温及耐低温的性能,其中,最高能承受120℃以及最低可承受-60℃。由于汽车行驶时,路面及环境温度情况复杂,将控制电路板60进行灌封保护,可以保证控制电路板60正常工作;另外,对控制电路板60进行灌封可防止连接的电线松脱,连接得更加稳固。

优选地,为了保证控制电路板60能顺利与其他结构连接,在进行灌封前,先把第一连接线61、电源连接线82、信号输入线83等其他引线与控制电路板60连接后引出至盒体外,再进行灌封,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线61、电源连接线82、信号输入线83等其他引线从保护层91中伸出,连接更加方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节油减排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输气连接件30的插接部32插接于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管上,输气连接件30的输气孔31与进气管的内部连通;

汽车启动,汽车控制盒80发出工作信号,控制电路板60接收工作信号,控制气泵21以及高压电离组件10工作;

气泵21工作从外界引入空气原料,空气通过输气管42进入筒体22,经过筒体22时,空气中的水分及灰尘等被筒体22内的干燥过滤件阻挡,从而输出干燥的空气原料;

干燥的空气通过连接气管40流动至高压电离组件10,高压电离组件10工作,对空气原料中的氧气进行电离、高压处理产生高能氧;

含有高能氧的气体流出高压电离组件10,并通过出气管41流动至输气连接件30,并从输气连接件30的输气孔31进入汽车发动机的进气管内,再通过进气管送入汽车发动机内,使得发动机内的燃油材料燃烧更加充分。

通过以上方法,汽车启动,节油减排装置同步启动,使得发动机工作时,燃油材料燃烧更加充分,降低汽车油耗又能提高汽车的动力,提高燃油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及空气环境起保护作用,实现汽车的节油减排。

本发明提供的节油减排装置,安装操作方便,在维修更换装置时,只需将输气连接件30从进气管中拔出或将出气管41从输气连接件30中拔下即可,设计更加方便,无需专业的汽修人员也可实现装置的安装及更换;将末端的插接部32设置呈锥形,利于将输气连接件30直接插入进气管,插接部32为实心结构,更加结实不易变形同时更加受力,无需其他辅助工具可将装置直接与汽车连接;能使发动机内的燃油材料燃烧更加充分,降低汽车油耗又能提高汽车的动力,提高燃油材料的使用效率,减少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及空气环境起保护作用,实现汽车的节油减排;该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好且价格亲民,能满足大多数普通百姓的需求,利于推广使用。

以上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性的再现与推导,并以此完整的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及效果,其目的是使公众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发明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