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

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包括油室和水室,其中,述油室的一侧上端设置有油进口,所述油室远离油进口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油出口;所述油室内设置有内含工质的多条热管吸热段;所述水室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水进口;本发明实现油和水在两个完全隔离的壳体内流动,通过热管作用完成油的冷却,完全杜绝冷却水漏入油系统,保证油的质量不会变质和润滑效果;油和冷却水均走管外,减少系统流动阻力,防止因为结垢等原因造成冷油器堵塞;热管等温性好,传热能力强,其换热性能优于一般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布置灵活,适用于绝大多数冷油器,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72898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能源菏泽发电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32885.4

  • 发明设计人 刘龙;魏小兵;王广兵;

    申请日2020-12-05

  • 分类号F28D15/04(20060101);F01M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光明路1号(发电厂院内)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9:3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油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

背景技术

冷油器是电力系统中汽轮机配套使用的透平油冷却设备,冷油器为光管表面式,采用循环水作为介质实现热交换,从而保证轴承入口油温达到规定值,确保机组正常运行,冷却水流程一般为双流程,冷油器一般为立式安装形式,也可卧式安装,冷油器主要部件有上下水室,壳体管系及充油管路构成,壳体上接有进出水管,进出油管,排水管,排油管,排气管及温度表座。,

现在的冷油器结构复杂,使用起来不够灵活,长时间使用后结垢容易造成冷油器堵塞等情况的发生。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包括油室和水室,其中,述油室的一侧上端设置有油进口,所述油室远离油进口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油出口;所述油室内设置有内含工质的多条热管吸热段;所述水室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水进口,所述水室远离冷却水进口一侧的上端设置有冷却水出口;所述水室内设置有多条热管放热段;所述油室的油出口端与水室的冷却水出口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进口与油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油进口阀门和油出口阀门。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进口与冷却水出口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口阀门和冷却水出口阀门。

优选的,所述油室和水室之间设置有连接法兰。

优选的,所述连接法兰外侧设置有连接法兰紧固件。

优选的,所述连接法兰连上设置固定有热水吸热段和热水放热段的固定圈。

优选的,所述油室内设置有内含工质的十九条热管吸热段。

优选的,所述水室内设置有内含工质的十九条热管放热段。

优选的,所述油室与水室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密封法兰,所述端盖密封法兰分别与油室和水室相连接的之间设置有端盖密封法兰密封垫片。

优选的,所述端盖密封法兰上设置有端盖密封法兰紧固件。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实现油和水在两个完全隔离的壳体内流动,通过热管作用完成油的冷却,完全杜绝冷却水漏入油系统,保证油的质量不会变质和润滑效果;

2.油和冷却水均走管外,减少系统流动阻力,防止因为结垢等原因造成冷油器堵塞;

3.热管等温性好,传热能力强,其换热性能优于一般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

4.结构简单,布置灵活,适用于绝大多数冷油器,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的油室壳体截面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的水室壳体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的连接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的端部密封法兰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油室、2-水室、3-油进口、301-油进口阀门、4-油出口、401-油出口阀门、5-冷却水进口、501-冷却水进口阀门、6-冷却水出口、601-冷却水出口阀门、7-连接法兰、701-连接法兰紧固件、8-端盖密封法兰、801-端盖密封法兰紧固件、802-端盖密封法兰密封垫片、9-热管吸热段、10-热管发热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

请参考说明书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包括油室1和水室2,其中,述油室1的一侧上端设置有油进口3,所述油室1远离油进口3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油出口4;所述油室1内设置有内含工质的多条热管吸热段9;所述水室2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冷却水进口5,所述水室2远离冷却水进口5一侧的上端设置有冷却水出口6;所述水室2内设置有多条热管放热段10;所述油室1的油出口4端与水室2的冷却水出口6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说,所述油进口3与油出口4处分别设置有油进口阀门301和油出口阀门401。

进一步的说,所述冷却水进口5与冷却水出口6上分别设置有冷却水进口阀门501和冷却水出口阀门601。

进一步的说,所述油室1和水室2之间设置有连接法兰7。

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法兰7外侧设置有连接法兰紧固件701。

进一步的说,所述连接法兰7连上设置固定有热水吸热段9和热水放热段10的固定圈。

进一步的说,所述油室1内设置有内含工质的十九条热管吸热段9。

进一步的说,所述水室内设置有内含工质的十九条热管放热段10。

进一步的说,所述油室1与水室2的两端均设置有端盖密封法兰8,所述端盖密封法兰8分别与油室1和水室2相连接的之间设置有端盖密封法兰密封垫片802。

进一步的说,所述端盖密封法兰8上设置有端盖密封法兰紧固件801。

上述冷油器的布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冷油器水平设置,热管水平放置,利用内部工质基于毛细动力作用形成自然循环;另一种是冷油器竖直布置,油室1在下,水室2在上,热管竖直布置,内部工质基于重力作用形成自然循环。

工作原理:油通过油进口3进入到油室1内,放出热量经过油出口4排出;在油室1内,热管吸热段9吸收进油热量,热管吸热段9内的工质吸热汽化,通过热管毛细动力作用或者重力作用自然循坏到热管放热段10;冷却水通过冷却水进口阀门501进入到水室2,吸收热量经过冷却水出口阀门601排出;在水室2内,热管放热段10内工质在冷却水的作用下放出热量液化,通过热管毛细动力作用或者重力作用自然循环工质的变相潜热把热量从冷油器油室1内远远不断的传递给水室2,完成对油的冷却。

上述过程中,本发明实现油和水在两个完全隔离的壳体内流动,通过热管作用完成油的冷却,完全杜绝冷却水漏入油系统,保证油的质量不会变质和润滑效果;油和冷却水均走管外,减少系统流动阻力,防止因为结垢等原因造成冷油器堵塞;热管等温性好,传热能力强,其换热性能优于一般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布置灵活,适用于绝大多数冷油器,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热管技术油水完全分离设计的新型冷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