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

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包括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和插板,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设有卸料口,插板通过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侧开的插板口设置在卸料口内,插板上设置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上设有往复伸缩机构。该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解决了底卸式刮板输送机卸料设计影响刮板输送机运行以及设计尺寸较大难以在巷道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安装的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7843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陕西蓝山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86971.3

  • 申请日2020-12-16

  • 分类号B65G19/18(20060101);B65G47/34(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刘娜

  • 地址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文姬北路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1:4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充填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煤矿干法充填开采所用的底卸式刮板输送机卸料口插板多采用油缸进行驱动,按照油缸布置方式主要有油缸平行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和油缸垂直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两种布置形式。油缸平行布置中部槽结构形式,两个油缸分别平行布置于中部槽两侧,用于卸料口插板的闭合及开启,但该种结构形式插板与中部槽中板不在同一平面,刮板输送机运行时容易出现卡链及跳链现象,同时不利于油缸的检修、更换;油缸垂直布置中部槽结构形式的油缸垂直中部槽,用于卸料口插板的闭合及开启,这种方式开合比较方便,但缺点是在插板推拉方向尺寸偏大,占用空间过大,不利于煤矿井下有限空间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解决充填刮板输送机卸料口插板推拉方向尺寸偏大,占用空间过大,不利于煤矿井下有限空间的使用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包括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和插板,刮板输送机中部槽设有卸料口,插板通过刮板输送机中部槽侧开的插板口设置在卸料口内,插板上设置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上设有往复伸缩机构。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还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设置在刮板输送机的侧部,插板滑动装配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插板的前端设置有限位板。

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相对的侧部均设置有滑槽,插板的两侧分别设置在滑槽中。

连杆机构为油缸平行置剪式连杆机构或者油缸斜置剪式连杆机构;往复伸缩机构包括油缸和油缸a,油缸a用于驱动油缸平行布置剪式连杆机构运动,油缸用于驱动油缸斜置剪式连杆机构运动。

油缸斜置剪式连杆机构,包含:

第一滑轨,第一滑轨设置在插板的前端侧部;

第二滑轨,第二滑轨设置在刮板输送机的外侧;

油缸倾斜设置在刮板输送机的外侧;

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板上,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中,油缸的驱动端与第一连杆相铰接;

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中,另一端与插板的前端铰接,油缸的底座与第二连杆相铰接;

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侧部均设置有滑移槽,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移槽中;第二连杆的一端和第一滑轨均设置在限位板上。

油缸平行置剪式连杆机构,包含:

滑轨a和滑轨b,滑轨a和滑轨b分别设置在刮板输送机外部两侧;

油缸a平行设置在刮板输送机的外侧;

连杆a,连杆a一端滑动设置在滑轨a中,另一端与限位板铰接;

连杆b,连杆b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轨b中,另一端与限位板铰接,油缸的底座与连杆a一端相铰接;油缸a的驱动端与连杆b一端相铰接。

滑轨a和滑轨b的侧部均设置有滑移槽,连杆a一端和连杆b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移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的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其油缸铰接在刮板输送机的外侧,避免油缸平行中部槽布置方式插板与中部槽中板不在同一平面,刮板输送机运行时容易出现卡链及跳链现象。(2)本发明的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油缸等部件铰接的方式,解决了油缸垂直布置中部槽结构形式在插板推拉方向尺寸偏大,占用空间过大,不利于煤矿井下有限空间的使用的问题(3)本发明的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其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前景。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刮板输送机中部槽,2.卸料口,3.第二滑轨,4.第二支撑板,5.油缸,6.第一滑轨,7.第一连杆,8.第二连杆,9.插板,10.第一支撑板,11.限位板,12.滑轨a,13.滑轨b,14.油缸a,15.连杆a,16.连杆b,17.插板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插板开合装置,包括刮板输送机中部槽1和插板9,刮板输送机中部槽1设有卸料口2,插板9通过刮板输送机中部槽1侧开的插板口17设置在卸料口2内,插板9上设置有连杆机构,连杆机构上设有往复伸缩机构。

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4设置在刮板输送机的侧部,插板9可滑动地装配在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4之间。

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4相对的侧部均设置有滑槽,插板9的两侧沿分别设置在两滑槽中,可确保插板9在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4侧部的滑槽中滑动,插板9的前端设置有限位板11;

连杆机构为油缸平行布置剪式连杆机构或者油缸斜置剪式连杆机构。往复伸缩机构包括油缸5和油缸a14,油缸a14用于驱动油缸平行布置剪式连杆机构运动,油缸5用于驱动油缸斜置剪式连杆机构运动。

油缸斜置剪式连杆机构包含:

第一滑轨6,第一滑轨6设置在插板9的前端侧部;

第二滑轨3,第二滑轨3设置在刮板输送机的外侧;

油缸5倾斜设置在刮板输送机的外侧;

第一连杆7,第一连杆7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支撑板10上,另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6中,油缸5的驱动端与第一连杆7相铰接;

第二连杆8,第二连杆8的一端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3中,另一端与插板9的前端铰接,油缸5的底座与第二连杆8相铰接,第二连杆8的一端和第一滑轨6均设置在限位板11上。

第一支撑板10和第二支撑板4设置在刮板输送机1中部槽的卸料口2两侧,第二滑轨3设置在刮板输送机的外侧。当油缸5收缩时,第一连杆7沿着第一滑轨6朝第一滑轨的最外端滑动,于此同时插板9朝刮板输送机中部槽1中的卸料口2中移动,而第二连杆8的一端则沿着第二滑轨3朝第二滑轨3的最外端滑动。直至插板9将卸料口2关闭;当油缸5伸出时,第一连杆7沿着第一滑轨6朝第一滑轨的最内端滑动,与此同时插板9从刮板输送机中部槽1中的卸料口2中抽出,而第二连杆8的一端则沿着第二滑轨3朝第二滑轨3的最内端滑动,卸料口2逐渐打开。

当插板9完全进入卸料口2中时,限位板11将抵挡在刮板输送机中部槽1的外侧,防止插板9过度深入。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煤矿充填刮板输送机的插板开合装置,第一滑轨6和第二滑轨3的侧部均设置有滑移槽,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移槽中。

第一连杆7的另一端销轴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中的滑移槽中;第二连杆8的另一端通过销轴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3的滑移槽中。

如图2所示,油缸平行布置剪式连杆机构,包含:

滑轨a12和滑轨b13,滑轨a12和滑轨b13分别设置在刮板输送机外部两侧;

油缸a14平行设置在刮板输送机的外侧;

连杆a15,连杆a15一端滑动设置在滑轨a12中,另一端与限位板11铰接;

连杆b16,连杆b16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轨b13中,另一端与限位板11铰接,油缸a14的底座与连杆a15一端相铰接;油缸a14的驱动端与连杆b16一端相铰接。

滑轨a12和滑轨b13的侧部均设置有滑移槽,连杆a15一端和连杆b16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移槽中。

如图2所示,当油缸a14收缩时,连杆b16沿着滑轨b13朝滑轨b13的最内端滑动,连杆a15的一端则沿着滑轨a12朝滑轨a12的最内端滑动,与此同时插板9从刮板输送机中部槽1中的卸料口2中抽出,卸料口2逐渐打开。

当油缸a14伸出时,连杆b16沿着滑轨b13朝滑轨b13的最外端滑动,连杆a15则沿着滑轨a12朝滑轨a12的最外端滑动,于此同时插板9朝刮板输送机中部槽1中的卸料口2中移动,直至插板9将卸料口2关闭。

滑轨a12和滑轨b13的侧部均设置有滑移槽,连杆a15一端和连杆b16一端分别通过销轴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滑移槽中。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