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眼科专业用医疗护理装置

一种眼科专业用医疗护理装置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眼科专业用医疗护理装置,包括L型支板,所述L型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竖板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竖板上转动连接有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矩形管与L型支板、转动杆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矩形管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与矩形管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L型支板上固定连接有竖杆。本发明结构合理,可以对患者的眼部进行一轻一重的揉动且可以正反转揉动,护理效果更佳。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5666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张建华;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12897.8

  • 发明设计人 张建华;

    申请日2020-12-20

  • 分类号A61H7/00(20060101);A61H9/00(20060101);A61M35/00(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纬四路15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0:1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科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眼科专业用医疗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眼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

常见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干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失明、弱视、散光、沙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膜炎、老花眼、色盲、虹膜异色症、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脱落、近视、远视、针眼、雪盲症、霰粒肿、青光眼、飞蚊症等。

目前在眼科诊疗康复过程中经常使用一些设备帮助患者加快恢复,最常见最有效的便是一些护理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对患者的眼部做物理保健,加快血液循环,帮助视力快速恢复。

但是现有的眼科专用护理设备大多功能单一,或通过揉动的方式或采用振动的方式分布对眼部进行按摩护理,动作单调,护理效果不佳,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眼科专业用医疗护理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眼科专业用医疗护理装置,其可以对患者的眼部进行一轻一重的揉动且可以正反转揉动,护理效果更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眼科专业用医疗护理装置,包括L型支板,所述L型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贯穿竖板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竖板上转动连接有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矩形管与L型支板、转动杆之间设有传动机构,所述矩形管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杆,所述矩形杆与矩形管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L型支板上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往复丝杆贯穿套管并与其丝扣连接,所述L型支板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驱动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驱动杆与圆板偏心安装,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头,所述L型支板与滑动板之间设有吹气机构,所述L型支板上固定连接有头部护垫。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L型支板底部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转动连接有短杆,所述短杆上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共轴的第四齿轮,所述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所述矩形管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均为不完全齿轮。

优选地,所述圆板上偏心固定连接有关节轴承,所述驱动杆与关节轴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板上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球,所述驱动杆贯穿转动球并与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固定在L型支板底部的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和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位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贯穿滑动板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横杆的另一端与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与第三固定块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均贯穿第三固定块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气囊上固定连接有喷管,所述喷管贯穿第二固定块并与其固定连接,且所述喷管的底部管口与按摩头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通过多个螺栓与L型支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头部护垫与按摩头相对设置,且所述头部护垫上设有弧形槽,且所述头部护垫的表面设有海绵垫。

优选地,所述按摩头为充气软质胶垫,且所述按摩头安装在薄板上,所述薄板与驱动杆固定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当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时,此时第三齿轮不与第六齿轮啮合,相反,当第三齿轮与第六齿轮啮合时,此时第一齿轮不与第二齿轮,如此可以实现矩形管的正反转,从而实现按摩头的正反转,可以对患者的眼部进行按摩,有利于治疗;

同时,往复丝杆在套管上往复移动,可以带动按摩头前后移动,如此可以对患者的眼部进行一轻一重的按摩,对眼部的按摩效果更好,更加有利于治疗;

同时,连接杆带动驱动杆和转动球也会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板往复移动,滑动板往复移动会带动气囊移动,实现气囊挤压出气和负压吸气,如此可以将空气吹向患者眼部按摩的地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也可以在喷管上安装有带药剂的喷头,可以将药剂喷在患者的眼部,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合理,可以对患者的眼部进行一轻一重的揉动且可以正反转揉动,护理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专业用医疗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专业用医疗护理装置中吹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专业用医疗护理装置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眼科专业用医疗护理装置中第一齿轮的侧视图。

图中:1L型支板、2竖板、3驱动电机、4转动杆、5第一齿轮、6薄板、7矩形管、8第二齿轮、9第六齿轮、10矩形杆、11关节轴承、12竖杆、13安装板、14套管、15往复丝杆、16连接杆、17圆板、18滑动板、19转动球、20驱动杆、21按摩头、22头部护垫、23第一固定块、24第二固定块、25第三固定块、26连接块、27导向杆、28气囊、29喷管、30横杆、31短杆、32第五齿轮、33第四齿轮、34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4,一种眼科专业用医疗护理装置,包括L型支板1,L型支板1可以安装在相应的安装架上;L型支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板2,竖板2与L型支板1的短边间隔预设距离且平行设置,竖板2上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与外部电源相连接;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4,转动杆4贯穿竖板2并与其转动连接,转动杆4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竖板2上转动连接有矩形管7,矩形管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第二齿轮8与第一齿轮5相啮合,如此转动杆4转动会带动第一齿轮5和第二齿轮8转动,从而实现矩形管7的转动。

矩形管7与L型支板1、转动杆4之间设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固定在L型支板1长边底部的安装板13,安装板13上转动连接有短杆31,短杆31上安装有第三齿轮34,第三齿轮34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共轴的第四齿轮33,转动杆4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32,第五齿轮32与第四齿轮33相啮合,矩形管7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第六齿轮9,第六齿轮9与第三齿轮34相啮合。

第一齿轮5与第三齿轮34均为不完全齿轮,第一齿轮5的齿牙区与第三齿轮34的齿牙区错开设置,使得第一齿轮5和第三齿轮34交错进入啮合状态,具体为第一齿轮5进入啮合状态时,第三齿轮34进入非啮合状态,第一齿轮5进入非啮合状态时,第三齿轮34进入啮合状态。第一齿轮5与第三齿轮34的具体位置及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

矩形管7内滑动连接有矩形杆10,如此矩形管7与矩形杆10之间可以同步转动;矩形杆10与矩形管7相背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15,往复丝杆15的一端与矩形杆10连接,往复丝杆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6,L型支板1上固定连接有竖杆12,竖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通过多个螺栓与L型支板1相连接;竖杆1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管14,往复丝杆15贯穿套管14并与其配合连接,具体为丝扣连接,如此往复丝杆15可以在套管14内往复移动。

L型支板1长边的底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板18,滑动板18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驱动杆20,连接杆16上固定连接有圆板17,驱动杆20与圆板17偏心安装,圆板17上偏心固定连接有关节轴承11,关节轴承11的外圈固定于圆板17上,驱动杆20与关节轴承11的内圈固定连接,滑动板18上贯穿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球19,驱动杆20贯穿转动球19并与其固定连接,转动球19可自由转动地设于滑动板18上开设的球面腔内,形成球铰副,转动球19能够在球面腔内多角度自由转动。

驱动杆2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摩头21,按摩头21为充气软质胶垫,且按摩头21安装在薄板6上,薄板6与驱动杆20固定连接。

L型支板1与滑动板18之间设有吹气机构,吹气机构包括固定在L型支板1底部的第一固定块23、第二固定块24和第三固定块25,第三固定块25位于第一固定块23和第二固定块24之间,第一固定块23与第二固定块24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横杆30,横杆30贯穿滑动板18并与其滑动连接,横杆30的另一端与第三固定块25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24与第三固定块25相对的一面固定连接有气囊28,气囊2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6,连接块26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杆27,两个导向杆27均贯穿第三固定块25并与其滑动连接,气囊28上固定连接有喷管29,喷管29贯穿第二固定块24并与其固定连接,且喷管29的底部管口与按摩头21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喷管29还设有带药剂的喷头(图中未示)。

L型支板1的短边上固定连接有头部护垫22,头部护垫22与按摩头21相对设置,且头部护垫22上设有弧形槽,且头部护垫22的表面设有海绵垫。

本发明使用时,患者可以将头部放在投头部护垫22上的弧形槽内,然后医护人员启动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转动带动第一齿轮5转动,由于第一齿轮5为不完全齿轮,因此第一齿轮5间歇性的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第二齿轮8转动带动矩形管7转动,从而可以实现矩形杆10、往复丝杆15、连接杆16、圆板17和驱动杆20转动,从而可以实现薄板6和按摩头21转动,按摩头21转动可以对患者的眼部进行按摩;同时,转动杆4转动带动第五齿轮32、第四齿轮33和第三齿轮34转动,由于第三齿轮34为不完全齿轮,因此第三齿轮34间歇性的与第六齿轮9啮合;

具体的,当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8啮合时,此时第三齿轮34不与第六齿轮9啮合,相反,当第三齿轮34与第六齿轮9啮合时,此时第一齿轮5不与第二齿轮8啮合,如此可以实现矩形管7的正反转,从而实现按摩头21的正反转,可以对患者的眼部穴位进行按摩,有利于治疗;

同时,往复丝杆15在套管14上往复移动,可以带动按摩头21前后移动,如此可以对患者的眼部穴位进行一轻一重的按摩,对眼部的按摩效果更好,更加有利于治疗;

同时,连接杆16带动驱动杆20和转动球19也会往复移动,从而带动滑动板18往复移动,滑动板18往复移动会带动气囊28移动,实现气囊28挤压出气和负压吸气,通过在喷管29上安装有带药剂的喷头,可以将药剂喷在患者的眼部,对眼部边上药边按摩,从而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当然也可以不加药剂,而是直接将空气吹向患者眼部按摩的地方,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本发明结构合理,可以对患者的眼部进行一轻一重的揉动且可以正反转揉动,大大提高了对眼部的护理效果,护理效果更佳,使得使用者具有更加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