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无需复位的机械式汽车自动掉头装置

一种无需复位的机械式汽车自动掉头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需复位的机械式汽车自动掉头装置,包括大地以及安装到大地上的圆形导轨以及掉头转盘,掉头转盘上对称设置有下压踏板,二者始终一个高于转盘,一个与转盘相平。第一辆汽车下压其中一个踏板,带动转盘转动,同时升高另一个踏板,第二辆车下压被升高的踏板,带动转盘反转,第一次被下压的踏板上升,之后的汽车重复此动作。同时掉头转盘上还有自锁机构,保证掉头转盘转到位后不会晃动。自锁装置会在汽车下压踏板时解锁。本发明除汽车自身重力外不使用其他任何外部能源,结构简单,无需复位,且除下压踏板外,掉头转盘在转动过程中在高度方向上不会有任何变化,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不适,并且可适用于现有所有的汽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600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89670.5

  • 发明设计人 李嘉赓;张锦平;姚进;

    申请日2021-01-22

  • 分类号B60S13/02(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610065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4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40:1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辅助掉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械式汽车自动掉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攀升,近些年由于空间窄小而导致车辆掉头难引起的事故频发,这不仅给车主带来了许多麻烦,更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例如堵塞消防通道却无法及时将车辆移开。因此,如何在窄小空间方便快速地对车辆进行掉头,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CN206299184U公开了“一种汽车掉头转盘”,CN204415358U公开了“自助式汽车掉头器“,这两种专利虽然都实现了汽车的自动掉头,但是都存在着转盘的高度会有变化的问题,而且CN206299184U中使用了电动的自锁解锁装置,CN204415358U中的转盘面甚至是一个斜面,极大的影响了使用体验。CN109849870A公开了” 一种固定式汽车掉头平台“,虽然其转盘高度不会有变化,但是其只适用于前驱的汽车,应用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利用机械式结构完成汽车自动掉头的同时,掉头的转盘在高度方向上不会有变化,始终与地面向平,装置可连续使用,无需复位,且适用于所有汽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一种无需复位的机械式汽车自动掉头装置,包括大地以及安装到大地上的圆形导轨,所述大地侧壁对称的设有凹槽,所述的圆形转导轨上装有掉头转盘,所述掉头转盘侧壁对称的开有一对孔,孔内各有一个自锁杆,所述自锁杆通过一个压缩弹簧与所述转盘相连。同时,所述掉头转盘上对称的装有一对下压踏板,所述的一对下压踏板下侧各固连一个圆形滑轨,所述的一对圆形滑轨上各装有一个楔形滑块,所述的一对楔形滑块下侧同时与一个转杆相配合,所述的转杆与一个二级增速齿轮组的输入齿轮相固连,并一起安装到大地上,所述的二级增速齿轮组的输出齿轮与所述的掉头转盘相固连。

假设初始状态时下压踏板a在远离装置入口的一侧,下压踏板b在靠近装置入口的一侧,此时下压踏板a高于掉头转盘,下压踏板b与转盘相平。第一辆汽车驶入时,先经过下压踏板b,,但是不起作用,完全驶上转盘后,下压下压踏板a,下压踏板a与固连的圆形滑轨a一起下降,并推动楔形滑块下降,进而推动转杆转动,转杆再通过二级增速齿轮带动掉头转盘转动,并带动转盘侧壁的伸缩杆沿大地侧壁凹槽滑出,完成解锁。此过程位于转杆另一侧的楔形滑块b、圆形滑轨b以及下压踏板b将被转杆推动而上升。完成掉头后,下压踏板a与下压踏板b调换位置,且此时下压踏板b高于掉头转盘,下压踏板a与转盘相平。第二辆车驶入时下压下压踏板b,装置与下压下压踏板a时运动相反,且转盘反向转动。第二辆车完成掉头后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之后再有车辆驶入时重复上述动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无需借助任何额外的能源,只使用汽车的重力势能即可完成掉头。

本发明的掉头转盘在高度方向上不会有任何变化,只是下压踏板会有些许下降,极大的提升了使用的舒适度。

本发明可连续使用,无需复位。

本发明可适用于各种尺寸的汽车,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结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主要传动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二级增速齿轮组结构图。

图中,1-掉头转盘,2-自锁杆b,3-自锁杆a,4-圆形导轨,5-下压踏板a,6-下压踏板b,7-圆形滑轨a,8-圆形滑轨b,9-楔形滑块a,10-楔形滑块b,11-二级增速齿轮组,12-转杆,13-限位支架a,14-限位支架b,15-限位支架c,16-限位支架d,17-大地,18-压缩弹簧b,19-压缩弹簧a,111-第一级输入齿轮,112-第一级输出齿轮,113-第二级输入齿轮,114-第二级输出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图5所示,一种无需复位的机械式汽车自动掉头装置,包括大地17以及安装到大地17上的圆形导轨4,所述大地侧壁对称的设有凹槽,所述圆形转导轨4上装有掉头转盘1,所述掉头转盘1可通过圆形导轨4相对于大地17转动。所述掉头转盘1侧壁对称的开有一对孔,孔内分别有一个自锁杆(a)3与自锁杆(b)2,所述自锁杆(a)3与自锁杆(b)2分别通过一个压缩弹簧(a)19和压缩弹簧(b)18与所述掉头转盘1相连,自锁杆(a)3与自锁杆(b)2可在孔内伸缩,并带动压缩弹簧沿轴向运动。同时,所述掉头转盘1上对称的装有一对下压踏板(a)5与下压踏板(b)6,所述下压踏板(a)5与下压踏板(b)6可分别相对于掉头转盘1上下移动,但与掉头转盘1一起转动。所述一对下压踏板下侧分别固连一个圆形滑轨(a)7和圆形滑轨(b)8,所述圆形滑轨(a)7和圆形滑轨(b)8分别与相连的下压踏板一起移动或转动。所述的一对圆形滑轨上分别装有一个楔形滑块(a)9和楔形滑块(b)10,所述楔形滑块(a)9和楔形滑块(b)10分别与相连的圆形滑轨一起上下移动,但可相对转动。每个楔形滑块两侧分别装有限位支架(a)13、限位支架(b)14、限位支架(c)15、限位支架(d)16,所述四个限位支架与大地17固连,不可转动或者移动,所述限位支架用于限制楔形滑块的转动,使其只能上下移动,不能转动。所述一对楔形滑块下侧分别与一个转杆12的两端通过斜面相配合,所述一对楔形滑块中的一个下降,就可通过配合斜面推动所述转杆12转动一个角度,与此同时,所述转杆12通过另一个斜面推动另一个楔形滑块上升。所述的转杆12与一个二级增速齿轮组11的第一级输入齿轮相固连,并一起安装到大地17上,二者同轴,可以一起转动,但不可移动。所述的二级增速齿轮组的第二级输出齿轮与所述的掉头转盘1相固连,二者同轴,可以一起转动。通过所述的二级增速齿轮组11,转杆转过一个小角度便可以带动掉头转盘1转过180度。

如图6所示,所述二级增速齿轮组由第一级输入齿轮111、第一级输出齿轮112、第二级输入齿轮113以及第二级输出齿轮114组成。所述第一级输入齿轮111与第一级输出齿轮112相配合,第一级输入齿轮111转动就可带动第一级输出齿轮112转动。所述第二级输入齿轮113与第二级输出齿轮114相配合,第二级输入齿轮113转动就可带动第二级输出齿轮114转动。所述第一级输出齿轮112与第二级输入齿轮113相固连,并安装到大地17上,二者可一起转动,不可移动,第一级输出齿轮112转动就会带动第二级输入齿轮113转动。

假设初始状态时下压踏板(a)5在远离装置入口的一侧,下压踏板(b)6在靠近装置入口的一侧,此时下压踏板(a)5高于掉头转盘1,下压踏板(b)6与转盘1相平。

第一辆汽车驶入时,先经过下压踏板(b)6,但是不起作用,汽车完全驶上转盘后,下压下压踏板(a)5,下压踏板(a)5与固连的圆形滑轨(a)7一起下降,并推动楔形滑块(a)9下降,进而通过斜面推动转杆12转动,楔形滑块(a)9因限位支架的限制只能上下移动,不能转动。转杆12再通过二级增速齿轮组11带动掉头转盘1转动,并带动转盘侧壁的自锁杆(a)3和(b)2沿大地17侧壁滑出凹槽,完成解锁,此时压缩弹簧(a)19和 (b)18被压缩。此过程中,位于转杆12另一端的楔形滑块(b)10在转杆12的斜面推动下会上升,进而推动圆形滑轨(b)8以及下压踏板(b)6上升。

掉头转盘1在推动下压踏板与圆形滑轨转动时,因楔形滑块套在圆形滑轨上,可沿圆形滑轨转动,所以不会卡住。

任一下压踏板未受力时,压缩弹簧和限位杆不会滑出凹槽,只有当汽车下压某一个下压踏板,推动掉头转盘1转动时,压缩弹簧和限位杆才会滑出凹槽。

完成掉头后,下压踏板(a)5与下压踏板(b)6调换位置,且此时下压踏板(b)6高于掉头转盘,下压踏板(a)5与掉头转盘1相平。转盘侧壁的自锁杆(a)3和(b)2在压缩弹簧(a)19和 (b)18的作用下滑入大地17侧壁的与原滑槽相对应的另一侧滑槽内完成自锁。

第二辆车驶入时下压下压踏板(b)6,装置与下压下压踏板(a)5时运动相反,且掉头转盘1反向转动。第二辆车完成掉头后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之后再有车辆驶入时重复上述动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