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大型深远海环保型养殖工船

一种大型深远海环保型养殖工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深远海环保型养殖工船,船体艏部设置有艏部系泊设备区域,船体艉部设置有推进器室,船体艏部与船体艉部之间设置有养殖舱和服务舱以及压载舱;养殖舱通过开口与外界连通,开口处设置网格;服务舱内设置有饲料储存及投饵设备舱,饲料储存及投饵设备舱通过投饵管道与每个养殖舱连通;服务舱内还设置有排泄物储存舱,排泄物储存舱通过排泄物管道与每个养殖舱的内底部连通;第一压载舱的顶部设置有沿船舶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轨道上架设有用于吊起渔网的甲板行吊。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而言自动化程度高,经济性强,对海洋环境友好。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海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大型深远海环保型养殖工船。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养殖行业蓬勃发展,传统形式的近海遮蔽区域养殖已经不足以跟上养殖业发展的步伐,目前养殖行业已将目光投向深远海工业化养殖。深远海养殖具有海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养殖区域更为广阔,开发价值稳定等优势。当下离岸养殖主要以网箱养殖为主,面临着高人工成本,动能资源受限,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一型自动化程度高的适用于深远海大型环保型养殖工船的提出将对深远海养殖业发展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深远海大型工业化养殖中人工成本高,能源受限,以及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集自动化程度高,能源使用量低,经济性强,环境友好等优势为一体的大型深远海养殖工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深远海环保型养殖工船,包括船体,船体艏部设置有艏部系泊设备区域,船体艉部设置有推进器室,船体艏部与船体艉部之间为类L型或U型(两个L型形成U型)的第一压载舱;第一压载舱通过舱底及两个舷侧舱壁围出顶部开口的船体内部区域;

船体内部区域通过多个竖向且垂直于中线面的舱壁分割为多个沿着船体长度方向排列开的分舱;位于船体中部的至少一个分舱为服务舱,除了服务舱外的分舱为养殖舱;养殖舱(1)的舱顶为大开口开放型式。

船体内部区域还设置有位于中线面的第二压载舱,第二压载舱将每个养殖舱分割为左部养殖舱与右部养殖舱;左部养殖舱与右部养殖舱通过开设于第二压载舱上的内开口互相连通;左部养殖舱与右部养殖舱还通过开设于第一压载舱舷侧壁上的外开口分别与船体外部连通;内开口与外开口处均设置有格网;

服务舱内设置有饲料储存及投饵设备舱,饲料储存及投饵设备舱通过投饵管道与每个养殖舱连通;

服务舱内还设置有排泄物储存舱,排泄物储存舱通过排泄物管道与每个养殖舱的内底部连通;

第一压载舱的顶部设置有沿船舶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轨道上架设有用于吊起渔网辅助收鱼集鱼操作的甲板行吊。

推进器室内设置的推进器包括一台或多台全回转推进器;艏部系泊设备区域内设置的艏部系泊系统为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或外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或其他系泊系统。

对养殖舱内的水进行更换的方式如下:将养殖工船通过艏部系泊系统系泊于固定位置,然后通过全回转推进器朝养殖工船的侧面推力以使得养殖工船的长度方向与海水的流向垂直,换水效果由养殖舱监控系统监测。

对养殖舱内的水进行更换的方式如下:将养殖工船通过艏部系泊系统系泊于固定位置,然后通过全回转推进器朝养殖工船的一侧侧面推力,使得养殖工船持续绕着固定位置转动,换水效果由养殖舱监控系统监测。

服务舱的顶部设置有封闭甲板,封闭甲板上方设置有居住舱室,居住舱室上方设置有驾驶室。

服务舱内还设置有机舱、燃油舱、电气设备舱以及机械设备舱。

甲板行吊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服务舱前方与后方。

船舶艉部还设置有位于推进器室上方的第三压载舱。

艏部系泊设备区域上方设置有艏楼甲板室。

养殖舱的舱底为朝中部向下汇聚的漏斗构型。

各部件的功能如下:

养殖舱舱口为大开口形式,保证舱内充足的阳光照射,同时各个养殖舱靠近船两舷侧及船中纵舱壁上开大孔与外界海水联通,用于养殖舱内换水操作。

主船体艏部系泊装备可采取内转塔、外转塔或其他系泊设备,供本发明船型系泊定位使用,此系泊装备在风暴自存工况下可解脱,同时兼具辅助养殖舱换水操作功能。

主船体尾部设置一台或多台全回转推进器,供本发明船型自航、定位、辅助养殖舱换水操作使用。

服务舱前后两侧各设置一台行吊,电动液压驱动,用于辅助集鱼收鱼作业。

机舱内设置柴油发电机为本船提供动能。

主船体内饲料储存及投饵设备舱内布置投饵设备,且沿主甲板向各个养殖舱布置饲料运输管线,利用高速空气流将饵料输送到各养殖舱进行抛洒,进行定时、定量、定参数自动投喂。

主甲板上方布置活鱼输送管路网络,以实现活鱼在活鱼运输船和本船间以及本船各养殖舱之间的相互驳运。

驾驶室内设置养殖舱环境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对养殖舱内含氧量、温度、流速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主船体内设置鱼类排泄物收集系统,并在驾驶室内设置远程控制台。本发明船型养殖舱舱底为利于鱼排泄物聚集的倾斜漏斗状结构,在漏斗结构末端设置了吸污口,当需要进行排污作业时,启动吸污泵吸取聚集在吸污口内的鱼排泄物污水混合物,并将其输送至排泄物储存舱,经过分解处理后外输。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船型适用于深远海海域,作业范围广,水体容量大,适用于各类型海洋鱼类养殖;

2.区别于网箱结构,本发明船型具有鱼排泄物收集系统,避免排泄物直接排海,具有更高环保性;

3.本发明船型配置的主被动大流量自动化换水系统,对于大型养殖工船可以节约大量动能输出;

4.本发明船型投饵系统、监控系统以及活鱼转运系统的设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大大降低海上养殖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工船的侧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工船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工船的径向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工船水质更换示意图。

图中,1、养殖舱,21、第一压载舱,22、第二压载舱,23、第三压载舱,31、外开口,32、内开口,4、燃油舱,5、机械设备舱,6、电气设备舱,7、饲料储存及投饵设备舱,8、淡水舱,9、排泄物储存舱,10、机舱,11、推进器室,12、艏部系泊设备区域,13、艏楼甲板室,14、居住舱室,15、驾驶室,16、甲板行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大型深远海环保型养殖工船,包括船体,船体艏部设置有艏部系泊设备区域12,船体艉部设置有推进器室11,船体艏部与船体艉部之间为类L型或U形的第一压载舱21;第一压载舱21通过舱底及两个舷侧舱壁围出顶部开口的船体内部区域;

船体内部区域通过多个竖向且垂直于中线面的舱壁分割为多个沿着船体长度方向排列开的分舱;位于船体中部的至少一个分舱为服务舱,除了服务舱外的分舱为养殖舱1;

船体内部区域还设置有位于中线面的第二压载舱22,第二压载舱22将每个养殖舱1分割为左部养殖舱与右部养殖舱;左部养殖舱与右部养殖舱通过开设于第二压载舱22上的内开口32互相连通;左部养殖舱与右部养殖舱还通过开设于第一压载舱21舷侧壁上的外开口31分别与船体外部连通;内开口32与外开口31处均设置有格网;

服务舱内设置有饲料储存及投饵设备舱7,饲料储存及投饵设备舱7通过投饵管道与每个养殖舱1连通;

服务舱内还设置有排泄物储存舱9,排泄物储存舱9通过排泄物管道与每个养殖舱1的内底部连通;

第一压载舱21的顶部设置有沿船舶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轨道上架设有用于吊起渔网的甲板行吊16。

推进器室11内设置的推进器包括一台或多台全回转推进器;艏部系泊设备区域12内设置的艏部系泊系统为内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或外转塔式单点系泊系统或其他系泊方式。

对养殖舱1内的水进行更换的方式如下:将养殖工船通过艏部系泊系统系泊于固定位置,然后通过全回转推进器朝养殖工船的侧面推力以使得养殖工船的长度方向与海水的流向垂直,换水效果由养殖舱监控系统监测。

对养殖舱1内的水进行更换的方式如下:将养殖工船通过艏部系泊系统系泊于固定位置,然后通过全回转推进器朝养殖工船的一侧侧面推力,使得养殖工船持续绕着固定位置转动,换水效果由养殖舱监控系统监测。

服务舱的顶部为封闭甲板,甲板上方设置有居住舱室14,居住舱室14上方设置有驾驶室15。

服务舱内还设置有机舱10、燃油舱4、电气设备舱6以及机械设备舱5。

甲板行吊16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服务舱前方与后方。

船舶艉部还设置有位于推进器室11上方的第三压载舱23。

艏部系泊设备区域12上方设置有艏楼甲板室13。

养殖舱1的舱底为朝中部向下汇聚的漏斗构型。

对于各个舱室更具体的介绍如下:

养殖舱1:养殖舱1靠近舷侧舱壁设置一个或多个大开口(外开口31),靠近船中侧舱壁设置大开口(内开口32),开口处设置有格网。开口的设置供舱内与外部海水联通,可通过驾驶室15控制监测系统对养殖舱1内含氧量、温度、流速等养殖参数进行监控,当参数不满足养殖要求时,监测系统会向驾驶室15报警,这时,通过艏部系泊系统先系泊,然后与艉部全回转推进器配合,使养殖舱1开设的开口达到最佳迎流角度(即船舶长度方向与海水流向垂直)以改善换水效果,若换水效果仍不理想,可通过艏部系泊系统与艉部全回转推进器配合使本船围绕艏部系泊设备旋转达到最佳换水效果。见图4。

养殖舱1舱顶部呈大开口开放形式,保证鱼舱内阳光照射;

养殖舱1舱底部采用漏斗形状,供舱内鱼排泄物堆积底部后,统一处理。

压载舱:由于养殖舱1与外部海水联通,根据养殖水体容量的需求,通过主船体内部所有压载舱的压载和排压载操作调整船舶吃水,进而调整养殖舱1内水体容量。

燃油舱4:存储燃油,供船上日常动能供应使用。

机械设备舱5和电气设备舱6:分别存放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供船舶日常运行使用。

饲料储存及投饵设备舱7:使用甲板行吊16将补给船提供的袋装饲料吊运至饲料储存及投饵设备舱7内储存;日常投饵操作则是利用舱内气力投饵设备以及布置在从投饵设备沿主甲板(压载舱顶部)到各个养殖舱1的饲料输送管路,利用高速空气流将饲料输送到各个养殖舱1,进行定时、定量、定参数自动投喂。

淡水舱8:存储淡水,供船上人员日常生活使用。

排泄物储存舱9:从各养殖舱1收集到的鱼类排泄物储存于此,由运输船运送至岸上处理使用。

机舱10:设置柴油发电机组,为船舶提供动能。

推进器室11:布置一台或多台全回转推进器,供本船自航及辅助定位使用。同时作为本发明船型主被动大流量自动化换水系统的一部分,通过艏部系泊系统和艉部全回转推进器的配合,保证各养殖舱1换水充分。

艏部系泊设备区域12:可采取内转塔、外转塔以及其他系泊设备,用于本发明船型系泊定位使用,在台风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可做解脱,本船将在解脱后自航至遮蔽海域躲避台风等恶劣天气造成的影响;与此同时作为本发明船型主被动大流量自动化换水系统的一部分,通过艏部系泊设备和艉部全回转推进器的配合,保证各养殖舱1换水充分。

艏楼甲板室13:作为储藏室使用,其顶部甲板上布置本船艏部锚泊设备。

居住舱室14区域:布置居住房间、办公室、娱乐室、医务室、厨房、食品储存库、餐厅舱室,供船上人员生活、办公使用。

驾驶室15:是本船操船的枢纽位置,包括驾驶操控,投饵系统操控,养殖舱监控系统操控,换水系统操控,消防救生、通讯系统操控等。

甲板行吊16:服务舱前后各布置一台甲板行吊16,用于集鱼收鱼作业。行吊为电动液压驱动,沿布置于主甲板两条纵向轨道行走。本船从供应船靠泊区至各养殖舱1以及各个养殖舱1之间均布置了活鱼输送管路,加以甲板行吊16和渔网的辅助,实现活鱼在活鱼运输船和本养殖工船间以及各养殖舱1之间的驳运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