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5G基站设备用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源管理设备

一种5G基站设备用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源管理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G基站设备用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源管理设备,包括电源管理设备,电源管理设备的外侧设有防破坏机构,防破坏机构包括防破坏保护罩,防破坏保护罩上安装有检测机构,防破坏保护罩内设有安装板,安装板靠近电源管理设备的一侧设有移动防护板,移动防护板与防破坏保护罩之间设有辅助防护板,移动防护板的两侧均连接有移动滑块。本发明通过对电源管理设备增加相应的防破坏机构和报警机构,大大降低了电源管理设备出现人为损坏的情况,显著的提高了电源管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降低了由于电源管理设备损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提高了5G基站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升了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7222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胡增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87813.X

  • 发明设计人 胡增永;

    申请日2020-12-16

  • 分类号H04Q1/02(20060101);G08B21/00(20060101);G08B7/06(20060101);H04N7/18(20060101);H04W88/08(2009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050501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南寨乡院同村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8:3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5G基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G基站设备用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源管理设备。

背景技术

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是用来提供无线覆盖,在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进行无线信号传输的信号传输设备,5G基站主要用于提供5G空口协议功能,支持与用户设备、核心网之间的通信,按照逻辑功能划分,5G基站可分为5G基带单元与5G射频单元,二者之间可通过CPRI或eCPRI接口连接。

5G基站主要包括机房、基站机柜、电源管理设备、光纤、支撑塔和AUU组成,机房对基站机柜、电源管理设备等起到保护作用,基站机柜用于安装信号传输控制单元、BUU等模块,电源管理设备用于对5G基站的电源进行控制管理,支撑塔用于安装AUU,起到提高信号传输效果的作用,AUU又称有源天线单元由射频模块和天线模块集成,主要起到传输信号的作用。

由于5G基站AAU采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造成设备功率增大,5G基站功率约为4G基站的3-4倍,因此5G基站设备中的电源管理设备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电源管理设备由于缺乏相应的防破坏和报警机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较低,大大增加了5G基站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同时电源管理设备容易被人为破坏,不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造成5G基站运行过程不稳定,降低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5G基站设备用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源管理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5G基站设备用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源管理设备,以解决上述电源管理设备使用过程中无法防破坏,使用安全性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5G基站设备用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源管理设备,包括电源管理设备,所述电源管理设备的外侧设有防破坏机构,所述防破坏机构包括防破坏保护罩,所述防破坏保护罩上安装有检测机构,所述防破坏保护罩内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靠近电源管理设备的一侧设有移动防护板,所述移动防护板与防破坏保护罩之间设有辅助防护板,所述移动防护板的两侧均连接有移动滑块,所述防破坏保护罩上设有一对螺纹转轴,所述螺纹转轴与移动滑块相匹配,所述安装板与防破坏保护罩之间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螺纹转轴相匹配,所述防破坏保护罩远离电源管理设备的一侧连接有报警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破坏保护罩上开凿有与移动滑块相匹配的滑槽,通过在防破坏保护罩上开凿与移动滑块相匹配的滑槽,一方面起到便于安装螺纹转轴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移动防护板在移动滑块的牵引作用下沿滑槽进行上下移动,通过移动防护板的上下移动对电源管理设备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电源管理设备被人为破坏的风险,提高了电源管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所述移动滑块上开凿有与螺纹转轴相匹配的内螺纹,在移动滑块上开凿与螺纹转轴相匹配的内螺纹,当螺纹转轴转动时,移动滑块在螺纹的作用下沿螺纹转轴进行相应的移动,起到了通过控制螺纹转轴的转动控制移动滑块移动的作用,提高了防破坏机构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所述移动防护板靠近电源管理设备的一侧套设有柔性保护套,当有破坏人员对电源管理设备进行破坏时,移动防护板在移动滑块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对电源管理设备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在电源管理设备上套设柔性保护套降低了移动防护板在进行移动时对破坏人员身体健康造成损伤的风险,提高了防破坏机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当操作人员需要对电源管理设备进行调整时,柔性保护套可以起到防止操作人员与移动防护板发生碰撞导致操作人员受伤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检测摄像头,检测摄像头的设置便于对破坏人员的砸、踹等破坏动作进行检测,起到了提高防破坏机构对电源管理设备的保护能力,同时增加了电源管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所述安装腔内设有控制箱,所述检测摄像头与控制箱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控制箱与检测摄像头电性连接,便于对检测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形单元进行后续分析对比处理,用于判断电源管理设备是否受到破坏,从而便于对电源管理设备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检测机构提高了对电源管理设备进行保护的智能性与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内设有检测系统,通过在控制箱内设置检测系统,便于对电源管理设备是否受到人为破坏进行检测,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存储模块、图形单元对比模块、控制模块和信息传输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对检测摄像头拍摄的图形单元以及系统参照单元进行存储,通过存储模块对检测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形单元进行存储,便于后续对检测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形单元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存储模块内存储有与破坏行为相关的砸、踹等相关动作,便于为后续的对比分析提供参照,所述图形单元对比模块用于将检测摄像头拍摄的图形单元与系统参照单元进行对比,通过设置图形单元对比模块,便于将检测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形单元与存储模块内的图形参照单元进行相关动作的对比分析,从而便于对电源管理设备是否受到破坏的情况进行判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产生控制信号,经由图形单元对比模块判断后,控制模块可根据图形单元对比模块的判断结果对防破坏机构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所述信息传输模块用于传递控制箱产生的控制信号,起到传递控制模块产生的控制信号的作用,便于通过检测系统对破坏人员的相关破坏动作进行检测,从而控制移动防护板对电源管理设备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检测系统,大大减少了出现电源管理设备受到人为破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5G基站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动机,便于为移动防护板的移动提供动力,所述驱动电动机上连接有主动带轮,起到了传递驱动电动机动力的作用,所述主动带轮的一侧设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带,从动带轮在传动带的作用下随主动带轮的转动进行相应的转动,从而使得传动轴随驱动电动机的转动进行相应的转动,所述从动带轮上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两侧均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远离传动轴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随传动轴的转动进行转动,通过设置与主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使得从动锥齿轮随主动锥齿轮的转动进行相应的转动,所述从动锥齿轮安装于螺纹转轴上,便于通过从动锥齿轮的旋转带动螺纹转轴进行旋转,从而起到通过控制驱动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对移动防护板的移动状态起到控制作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一对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与传动轴相匹配,对传动轴起到固定支承的作用,便于通过传动轴传递驱动电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驱动电动机对移动防护板的移动状态进行控制,提高了通过移动防护板对电源管理设备进行保护的可靠性,提高了防破坏机构对电源管理设备进行保护的便捷性。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机构包括警示灯,便于当电源管理设备受到破坏时,通过警示灯的闪烁起到报警作用,所述警示灯的一侧设有蜂鸣器,通过设置蜂鸣器便于起到提示操作人员电源管理设备受到破坏的作用,同时通过蜂鸣器和警示灯对破坏人员起到一定的警示与驱赶的作用,大大降低了电源管理设备由于受到人为破坏导致电源管理设备无法为5G基站提供电源的情况,提高了5G基站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动机、警示灯和蜂鸣器均与控制箱电性连接,通过驱动电动机与控制箱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箱对驱动电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使得防破坏机构可通过检测摄像头对破坏人员的相关破坏动作进行识别,通过控制箱对驱动电动机传递控制信号,从而控制驱动电动机的运行状态,达到对移动防护板移动状态进行控制的作用,提高了防破坏机构对电源管理设备进行保护时的联动性,通过将警示灯和蜂鸣器与控制箱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箱对警示灯和蜂鸣器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当控制箱内的检测系统检测到电源管理设备受到人为破坏时,通过控制箱内的信息传输模块对警示灯和蜂鸣器传输控制信号,从而起到提示操作人员与驱赶破坏人员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内设有身份识别追踪系统,所述身份识别追踪系统包括身份对比识别系统和身份追踪存储系统,所述身份对比识别系统用于对破坏人员进行身份对比识别,通过设置身份对比识别系统,便于对破坏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操作人员可通过身份对比识别系统对破坏人员进行相应的惩处,减少了出现电源管理设备被人为破坏的情况,所述身份追踪存储系统用于对破坏人员进行身份追踪并将追踪到的信息进行存储,操作人员可通过身份追踪存储系统对破坏人员进行身份信息的追踪,通过身份信息的追踪对破坏人员进行罚款等处理,提高了防破坏机构对电源管理设备的保护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对比识别系统包括对比参照模块、图形识别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对比参照模块用于存储对比参照数据库,通过设置对比参照模块,便于存储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为后续的身份识别提供了对比参照,提高了对破坏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的速度,所述图形识别模块用于将检测摄像头拍摄到的图形与对比参照数据库进行对比识别,起到了识别破坏人员身份的的作用,便于后续操作人员可根据识别到的破坏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所述信号传输模块用于传输身份识别的结果,通过设置信号传输模块便于对经过图形识别模块识别后的破坏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传输,便于进行下一步的身份追踪,身份对比识别系统的设置提高了防破坏机构对电源管理设备进行保护的效果,起到了便于对破坏人员进行身份锁定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身份追踪存储系统包括身份追踪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所述身份追踪模块用于对破坏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追踪,身份追踪模块通过接收身份对比识别系统识别后的破坏人员的身份信息对破坏人员的住址等其他信息进行相应的追踪,便于操作人员对破坏人员进行后续的处罚与警示,所述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破坏人员的身份信息,操作人员可通过调看信息存储模块的信息对电源管理设备一段时间内是否受到破坏或破坏人员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查看,提高了防破坏机构对电源管理设备进行保护的可靠性,减少了操作人员需要频繁对5G基站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测的情况,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对电源管理设备增加相应的防破坏机构和报警机构,大大降低了电源管理设备出现人为损坏的情况,显著的提高了电源管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降低了由于电源管理设备损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提高了5G基站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升了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5G基站设备用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源管理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5G基站设备用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源管理设备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2中B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2中C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检测系统的功能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5G基站设备用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源管理设备的俯视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7中D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7中E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一种5G基站设备用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源管理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图10中F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身份识别追踪系统的功能图。

图中:1.电源管理设备、2.防破坏机构、201.防破坏保护罩、202.检测机构、203.安装板、204.移动防护板、205.辅助防护板、206.移动滑块、207.螺纹转轴、208.驱动机构、209.柔性保护套、210.检测摄像头、211.控制箱、212.驱动电动机、213.主动带轮、214.从动带轮、215.传动带、216.传动轴、217.主动锥齿轮、218.从动锥齿轮、219.支撑底座、3.报警机构、301.警示灯、302.蜂鸣器、4.驱赶机构、401.储气罐、402.三通接头、403.电磁阀门、404.导引管道、405.喷洒支架、406.喷头、407.保护端盖、408.螺纹套筒、409.驱动轴、410.转动电动机、411.支撑座、412.负压风机、413.排气扇、414.排气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5G基站设备用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的电源管理设备,参图1-图12所示,包括电源管理设备1,电源管理设备1的外侧设有防破坏机构2,防破坏机构2包括防破坏保护罩201,防破坏保护罩201设于电源管理设备1的外侧,便于对电源管理设备1起到防破坏的作用,降低电源管理设备1受到人为破坏的风险,防破坏保护罩201上安装有检测机构202,便于对电源管理设备1是否收到破坏进行检测,通过设置检测机构202,便于对破坏人员的相关破坏动作进行检测,从而及时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保护,防破坏保护罩201内设有安装板203,对驱动机构208起到了固定支撑的作用,安装板203靠近电源管理设备1的一侧设有移动防护板204,通过移动防护板204的移动对电源管理设备1起到防破坏的作用,移动防护板204与防破坏保护罩201之间设有辅助防护板205,辅助移动防护板204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保护,当移动防护板204的长度无法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保护时,移动防护板204通过带动辅助防护板205进行移动,对电源管理设备1起到辅助保护的作用,移动防护板204的两侧均连接有移动滑块206,起到了带动移动防护板204进行移动的作用,同时在移动防护板204的移动过程中对移动防护板204具有矫正作用,避免移动防护板204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情况,提高了移动防护板204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防破坏保护罩201上设有一对螺纹转轴207,螺纹转轴207与移动滑块206相匹配,对移动滑块206起到固定与带动移动滑块206进行移动的作用,安装板203与防破坏保护罩201之间形成有安装腔,起到便于安装驱动机构208的作用,同时防破坏保护罩201对驱动机构208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降低了驱动机构208受环境中灰尘等因素的影响,安装腔内设有驱动机构208,驱动机构208与螺纹转轴207相匹配,通过驱动机构208对螺纹转轴207的旋转状态进行控制,从而使得通过控制驱动机构208的运行状态对移动防护板204的移动状态进行控制,提高了移动防护板204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保护的能力。

其中,驱动机构208的一侧设有驱赶机构4,驱赶机构4包括储气罐401,储气罐401内存储有一定量的压缩刺激性气体,储气罐401的一侧设有三通接头402,起到连通电磁阀门403与导引管道404的作用,三通接头402与储气罐401之间连接有电磁阀门403,通过设置电磁阀门403便于对储气罐401与三通接头402的连通状态进行控制,三通接头402的两侧均连接有导引管道404,起到输送刺激性气体的作用,导引管道404远离三通接头402的一端均连接有喷洒支架405,对喷头406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安装板203上开凿有与喷洒支架405相匹配的滑槽,喷洒支架405可在防破坏保护罩201内进行移动,当需要向破坏人员喷洒刺激性气体时,喷洒支架405带动喷头406进行移动,将喷头406伸出防破坏保护罩201对破坏人员喷洒刺激性气体,喷洒支架405上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喷头406,便于向破坏人员喷洒刺激性气体,起到驱赶破坏人员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电源管理设备1的防破坏能力,防破坏保护罩201上开凿有与喷头406相匹配的喷气孔,喷气孔上设有保护端盖407,通过设置保护端盖407,便于对喷头406起到保护作用,减小环境中灰尘等因素对喷头406造成的不利影响,喷洒支架405远离电源管理设备1的一侧连接有螺纹套筒408,起到的带动喷洒支架405进行移动的作用,螺纹套筒408内连接有驱动轴409,通过驱动轴409的旋转,在螺纹的作用下驱动轴409带动螺纹套筒408进行移动,从而起到控制喷洒支架405伸出复位的作用,驱动轴409上设有与螺纹套筒408相匹配的外螺纹,驱动轴409的一侧连接有转动电动机410,起到带动驱动轴409旋转的作用,安装板203上设有多个与驱动轴409相匹配的支撑座411,对转动电动机410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防破坏保护罩201的两侧均连接有负压风机412,当破坏人员被驱赶后,便于通过负压风机412对喷洒到空气中的刺激性气体进行回收,减小了刺激性气体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了驱赶机构4使用过程中的适用性,防破坏保护罩201远离移动防护板204的一侧安装有排风扇413,排风扇413远离防破坏保护罩201的一侧连接有排气管道414,排气管道414可与通风管道相连通,通过排风扇413对负压风机412收集到的刺激性气体进行抽取,通过排气管道414进行排放,减小了刺激性气体对操作人员的影响。

参图2-图3所示,防破坏保护罩201上开凿有与移动滑块206相匹配的滑槽,通过在防破坏保护罩201上开凿与移动滑块206相匹配的滑槽,一方面起到便于安装螺纹转轴207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移动防护板204在移动滑块206的牵引作用下沿滑槽进行上下移动,通过移动防护板204的上下移动对电源管理设备1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电源管理设备1被人为破坏的风险,提高了电源管理设备1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移动滑块206上开凿有与螺纹转轴207相匹配的内螺纹,在移动滑块206上开凿与螺纹转轴207相匹配的内螺纹,当螺纹转轴207转动时,移动滑块206在螺纹的作用下沿螺纹转轴207进行相应的移动,起到了通过控制螺纹转轴207的转动控制移动滑块206移动的作用,提高了防破坏机构2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移动防护板204靠近电源管理设备1的一侧套设有柔性保护套209,当有破坏人员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破坏时,移动防护板204在移动滑块206的作用下进行移动对电源管理设备1起到保护作用,通过在电源管理设备1上套设柔性保护套209降低了移动防护板204在进行移动时对破坏人员身体健康造成损伤的风险,提高了防破坏机构2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当操作人员需要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调整时,柔性保护套209可以起到防止操作人员与移动防护板204发生碰撞导致操作人员受伤的情况。

参图2-图4所示,检测机构202包括检测摄像头210,检测摄像头210的设置便于对破坏人员的砸、踹等破坏动作进行检测,起到了提高防破坏机构2对电源管理设备1的保护能力,同时增加了电源管理设备1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安装腔内设有控制箱211,检测摄像头210与控制箱211电性连接,通过设置控制箱211与检测摄像头210电性连接,便于对检测摄像头210拍摄到的图形单元进行后续分析对比处理,用于判断电源管理设备1是否受到破坏,从而便于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检测机构202提高了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保护的智能性与可靠性。

参图6所示,控制箱211内设有检测系统,通过在控制箱211内设置检测系统,便于对电源管理设备1是否受到人为破坏进行检测,检测系统包括存储模块、图形单元对比模块、控制模块和信息传输模块,存储模块用于对检测摄像头210拍摄的图形单元以及系统参照单元进行存储,通过存储模块对检测摄像头210拍摄到的图形单元进行存储,便于后续对检测摄像头210拍摄到的图形单元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存储模块内存储有与破坏行为相关的砸、踹等相关动作,便于为后续的对比分析提供参照,图形单元对比模块用于将检测摄像头210拍摄的图形单元与系统参照单元进行对比,通过设置图形单元对比模块,便于将检测摄像头210拍摄到的图形单元与存储模块内的图形参照单元进行相关动作的对比分析,从而便于对电源管理设备1是否受到破坏的情况进行判断,控制模块用于产生控制信号,经由图形单元对比模块判断后,控制模块可根据图形单元对比模块的判断结果对防破坏机构2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信息传输模块用于传递控制箱211产生的控制信号,起到传递控制模块产生的控制信号的作用,便于通过检测系统对破坏人员的相关破坏动作进行检测,从而控制移动防护板204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保护,通过设置检测系统,大大减少了出现电源管理设备1受到人为破坏的情况,从而提高了5G基站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图2-图8所示,驱动机构208包括驱动电动机212,便于为移动防护板204的移动提供动力,驱动电动机212上连接有主动带轮213,起到了传递驱动电动机212动力的作用,主动带轮213的一侧设有从动带轮214,主动带轮213与从动带轮214之间连接有传动带215,从动带轮214在传动带215的作用下随主动带轮213的转动进行相应的转动,从而使得传动轴216随驱动电动机212的转动进行相应的转动,从动带轮214上连接有传动轴216,传动轴216的两侧均连接有主动锥齿轮217,主动锥齿轮217远离传动轴216的一侧啮合有从动锥齿轮218,主动锥齿轮217随传动轴216的转动进行转动,通过设置与主动锥齿轮217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218,使得从动锥齿轮218随主动锥齿轮217的转动进行相应的转动,从动锥齿轮218安装于螺纹转轴207上,便于通过从动锥齿轮218的旋转带动螺纹转轴207进行旋转,从而起到通过控制驱动电动机212的运行状态对移动防护板204的移动状态起到控制作用,安装板203上设有一对支撑底座219,支撑底座219与传动轴216相匹配,对传动轴216起到固定支承的作用,便于通过传动轴216传递驱动电动机212产生的动力,通过驱动电动机212对移动防护板204的移动状态进行控制,提高了通过移动防护板204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保护的可靠性,提高了防破坏机构2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保护的便捷性。

参图1-图4所示,防破坏保护罩201远离电源管理设备1的一侧连接有报警机构3,报警机构3包括警示灯301,便于当电源管理设备1受到破坏时,通过警示灯301的闪烁起到报警作用,警示灯301的一侧设有蜂鸣器302,通过设置蜂鸣器302便于起到提示操作人员电源管理设备1受到破坏的作用,同时通过蜂鸣器302和警示灯301对破坏人员起到一定的警示与驱赶的作用,大大降低了电源管理设备1由于受到人为破坏导致电源管理设备1无法为5G基站提供电源的情况,提高了5G基站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驱动电动机212、警示灯301、蜂鸣器302、电磁阀门403、转动电动机410、负压风机412和排风扇413均与控制箱211电性连接,通过驱动电动机212与控制箱211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箱211对驱动电动机212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使得防破坏机构2可通过检测摄像头210对破坏人员的相关破坏动作进行识别,通过控制箱211对驱动电动机212传递控制信号,从而控制驱动电动机212的运行状态,达到对移动防护板204移动状态进行控制的作用,提高了防破坏机构2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保护时的联动性,通过将警示灯301和蜂鸣器302与控制箱211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箱211对警示灯301和蜂鸣器302的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当控制箱211内的检测系统检测到电源管理设备1受到人为破坏时,通过控制箱211内的信息传输模块对警示灯301和蜂鸣器302传输控制信号,从而起到提示操作人员与驱赶破坏人员的作用,电磁阀门403与控制箱211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箱211对电磁阀门403的开闭状态进行控制,转动电动机410与控制箱211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箱211对转动电动机410的运行状态进行控制,从而对喷洒支架405的移动状态进行控制,负压风机412和排风扇413与控制箱211电性连接,便于通过控制负压风机412和排风扇413的运行状态对喷洒出的刺激性气体进行排放。

参图12所示,控制箱211内设有身份识别追踪系统,身份识别追踪系统包括身份对比识别系统和身份追踪存储系统,身份对比识别系统用于对破坏人员进行身份对比识别,通过设置身份对比识别系统,便于对破坏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操作人员可通过身份对比识别系统对破坏人员进行相应的惩处,减少了出现电源管理设备1被人为破坏的情况,身份追踪存储系统用于对破坏人员进行身份追踪并将追踪到的信息进行存储,操作人员可通过身份追踪存储系统对破坏人员进行身份信息的追踪,通过身份信息的追踪对破坏人员进行罚款等处理,提高了防破坏机构2对电源管理设备1的保护能力。

参图12所示,身份对比识别系统包括对比参照模块、图形识别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对比参照模块用于存储对比参照数据库,通过设置对比参照模块,便于存储相关人员的身份信息,为后续的身份识别提供了对比参照,提高了对破坏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的速度,图形识别模块用于将检测摄像头210拍摄到的图形与对比参照数据库进行对比识别,起到了识别破坏人员身份的的作用,便于后续操作人员可根据识别到的破坏人员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信号传输模块用于传输身份识别的结果,通过设置信号传输模块便于对经过图形识别模块识别后的破坏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传输,便于进行下一步的身份追踪,身份对比识别系统的设置提高了防破坏机构2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保护的效果,起到了便于对破坏人员进行身份锁定的作用。

参图12所示,身份追踪存储系统包括身份追踪模块和信息存储模块,身份追踪模块用于对破坏人员的身份信息进行追踪,身份追踪模块通过接收身份对比识别系统识别后的破坏人员的身份信息对破坏人员的住址等其他信息进行相应的追踪,便于操作人员对破坏人员进行后续的处罚与警示,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存储破坏人员的身份信息,操作人员可通过调看信息存储模块的信息对电源管理设备1一段时间内是否受到破坏或破坏人员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查看,提高了防破坏机构2对电源管理设备1进行保护的可靠性,减少了操作人员需要频繁对5G基站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检测的情况,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参图1-图12所示,使用时,通过检测摄像头210与控制箱211内的检测系统对破坏人员的相关破坏动作进行检测识别,当检测到电源管理设备1受到破坏时,控制箱211通过控制驱动电动机212运行,通过传动带215带动从动带轮214旋转,在传动轴216与主动锥齿轮217的传动下,从动锥齿轮218带动螺纹转轴207进行旋转,移动滑块206随螺纹转轴207的转动进行相应的移动,通过移动滑块206带动移动防护板204进行移动,对电源管理设备1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控制箱211控制警示灯301和蜂鸣器302运行,起到提示操作人员与警示破坏人员的作用,当破坏人员仍在破坏时,通过控制箱211控制转动电动机410运行,转动电动机410带动驱动轴409转动,在螺纹套筒408的作用下,喷洒支架405带动喷头406伸出防破坏保护罩201,通过控制箱211控制电磁阀门403的开闭状态,使得储气罐401内存储的刺激性气体通过喷头406喷洒出,对破坏人员起到驱赶作用,当破坏人员被驱赶后,通过控制箱211控制负压风机412和排风扇413运行,将喷洒出的刺激性气体进行排出,控制箱211通过控制转动电动机410和驱动电动机212的工作状态将喷洒支架405与移动防护板204进行复位。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对电源管理设备增加相应的防破坏机构和报警机构,大大降低了电源管理设备出现人为损坏的情况,显著的提高了电源管理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降低了由于电源管理设备损坏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提高了5G基站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升了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