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效环保型光诱隔季老蟹精准诱捕装置

一种高效环保型光诱隔季老蟹精准诱捕装置

摘要

一种高效环保型光诱隔季老蟹精准诱捕装置,包括N个五边形捕捉网房、固定网脚和引诱光源,所述多个五边形捕捉网房依次连接形成一个连排捕捉网房,尾部网袋设置在连排捕捉网房的末端,固定网脚设置在连排捕捉网房的下端,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内部都设有引诱光源,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的屋面和墙面上设有单向诱捕窗口,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的底部设有水泥块式固定网脚。透明的单向诱捕窗口,能全方位对隔季老蟹进行引诱入网,本发明能精准和高效地诱捕隔季老蟹,固定铅质网脚的改进,用水泥块取代了铅块,且通过增设咬合杆使水泥块与网绳之间实现防串动咬合,消除了金属铅块对水体的污染,提高养殖户的综合经济效益。

著录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虾和河蟹捕捉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湖泊、河塘等浅水水域鱼、虾和河蟹混养的虾蟹的专门捕捞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户都在进行虾、蟹、鱼的套养,青虾、小龙虾、沙塘鳢、花白鲢、鳜鱼等这些产品均可以与河蟹一起混养,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养殖户单位池塘面积的收入。但是在套养过程中如何防止各种水产品之间的相互伤害是关键技术,在这种混养池塘中,在鱼类繁育期,水体中有遗捕留存的隔季老蟹,其外壳坚硬而锐利,它们在水中爬行中坚硬的外壳不仅很容易对鱼卵及幼苗造成伤害,而且会残食鱼卵,因此,在这一时段必需对隔季老蟹进行捕捞,这样才能有效减少或避免隔季老蟹对其他鱼类水产的鱼卵及幼苗造成伤害,提高水体多种类水产品套养效益。目前,采用的捕捞装置是普通的地笼。现有的地笼都是四边形叠折式地笼,在每节地笼的一侧面设有一个外大内小的尾网式入口,在地笼的底部系有铅质网脚,以便地笼下沉,确保地笼与水底的地面稳定触底,防止大风天气水体的浪浪推动地笼移动,影响地笼的捕捞效果。现有的捕捞地笼的捕捞效率不高,精准度太差,不能将隔季老蟹较为彻底地捕捞清除,这种地笼其他鱼类同样也容易入网被同时捕捞,同时,现有地笼的铅质网脚不仅穿系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而且需要消耗大量金属铅,金属铅是一种对人体及水产品有一定伤害的重金属,使用铅质网脚会造成水体重金属超标,甚至影响混养池塘的鱼、虾和河蟹等水产品的品质,现在养殖户迫切需要一种能对隔季老蟹进行高效精准环保型诱捕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型光诱隔季老蟹精准诱捕装置,它是一种专门捕捞隔季老蟹的高效精准诱捕装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环保型光诱隔季老蟹精准诱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N个五边形捕捉网房、固定网脚、引诱光源和尾部网袋,所述多个五边形捕捉网房依次连接形成一个连排捕捉网房,尾部网袋设置在连排捕捉网房的末端,固定网脚设置在连排捕捉网房的下端,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内部都设有引诱光源,在相邻的两个五边形捕捉网房之间设有单向通道,所有单向通道都向尾部网袋方向同侧设置,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的屋面和墙面上设有单向诱捕窗口,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的底部设有水泥块式固定网脚。

进一步,五边形捕捉网房包括二个间隔设置的五边形骨架、网布,网布围固在两个五边形骨架之间形成一间网状房,在网状房的屋面及两侧墙面的网布上分别开设单向诱捕窗口,单向通道设置两相邻五边形捕捉网房的分隔墙上,它是两间五边形捕捉网房之间实现单向通行的通道。

更进一步,单向诱捕窗口由外大内小的透明塑料锥筒、攀爬网段、弹性收口和限位坠块,所述透明塑料锥筒的大开口端与网袋固定连接,在透明塑料锥筒的小开口端依次接有攀爬网段和弹性收口,在弹性收口处设有限位坠块,限位坠块确保单向诱捕窗口位于五边形捕捉网房内,透明塑料锥筒的轴向长度大于最大河蟹的腿脚伸展的长度,弹性收口的孔径小于隔季老蟹的最小壳径。

更进一步,透明塑料锥筒的大开口端与网布之间通过拉链链接。

更进一步,在第一个五边形捕捉网房的前端墙侧面上也设有单向诱捕窗口。

更进一步,固定网脚包括水泥块和绳索,水泥块间隔地固定浇筑在绳索上,在水泥块和绳索结合处设有防串动咬合结构。

更进一步,所述防串动咬合结构为在水泥块内的绳索上固定有咬合杆。

更进一步,引诱光源包括灯罩和灯珠,灯珠设置在灯罩下端。

更进一步,引诱光源还包括聚光镜,聚光镜设置在灯罩与灯珠之间。

更进一步,引诱光源由绳索固定于五边形捕捉网房内的顶部网布上或任一五边形骨架上。

本发明改变了现有地笼的结构,将常规的四边骨架改成五边骨架,使第一节地笼构成五边形捕捉网房,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内部都设有引诱光源,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的每一外露面上都设有透明的单向诱捕窗口,残留的隔季老蟹通过光诱后能从四个面上的透明的单向诱捕窗口被引入,一旦进入单向诱捕窗口则落入五边形捕捉网房内,无法逃脱,由于在相邻的两个五边形捕捉网房之间设有单向通道,所有单向通道都向尾部网袋方向设置,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的屋面和墙面上设有单向诱捕窗口,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的底部设有水泥块式固定网脚。

本发明是根据河蟹喜好光亮这一特点,五边形捕捉网房内加装了引诱光源,它能最大限度将隔季老蟹引诱过来,从各个方向引诱过来的隔季老蟹游至独特结构的单向诱捕窗口时,透明的单向诱捕窗口是隔季老蟹优先选定的入口,它必然沿透明塑料锥筒滑入,由于透明塑料锥筒的轴向长度大于最大河蟹的腿脚伸展的长度,当滑落至攀爬网段时,则会顺沿攀爬网段向弹性收口端争脱,撑大弹性收口落入五边形捕捉网房内,限位坠块能保证透明塑料锥筒、攀爬网段、弹性收口的结合体始终处于五边形捕捉网房内不会随水体的流动而漂到五边形捕捉网房外侧,由于弹性收口的尺寸小于最小隔季老蟹的壳体,这样能杜绝进入五边形捕捉网房内的隔季老蟹的逃脱,能对水体中的隔季老蟹进行精准高效的捕捉,采用本发明与常规的蟹笼在同水体中进行隔季老蟹捕捉经对比试验,用40米的蟹笼和本发明进行同步捕捉12小时,本发明捕捉到的隔季老蟹数为56只,虾23只,杂鱼3条,而对比蟹笼捕捉隔季老蟹数为2只,虾11只,杂鱼4条,第二次捕捉12小时,本发明诱捕2只,对比蟹笼捕捉数为零,这充分证明了本发明能精准和高效地诱捕隔季老蟹,在鱼蟹混养的水体中,在水产鱼类产卵的特定时期使用本发明能精准和高效地诱捕隔季老蟹,减少或免受隔季老蟹对鱼类卵幼体伤害和残食,即使有其它鱼类误入五边形捕捉网房中,由于鱼的头部为锥形,且弹性收口为弹性线,受到扩张时能轻便扩展,它们也能从四周的单向诱捕窗口快速游动逃出,提高对隔季老蟹的捕捉精准率,这样就能便捷精准高效地决了隔季老蟹对其他产卵鱼类水产的伤害,提高鱼类水产的存活率,提高整个混养池塘的养殖效益,有利于混养池塘内每个水产生物的分时段共同生长。由于对现有蟹笼的固定铅质网脚进行了全新地的总体结构改进,用水泥块取代了铅块,且通过增设咬合杆使水泥块与网绳之间实现防串动咬合,不仅不需要再像以前一般通过人工穿设铅块,直接将水泥块间隔浇筑在绳索上,形成一根由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水泥块牢固串联的整体式沉网固定结构,而且无需使用价格昂贵的重金属铅,消除了金属铅块对水体的污染,更加环保,不易造成水质污染,提高养殖户的综合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五边形捕捉网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一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引诱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网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单向诱捕窗口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单向诱捕窗口的正面视图;

图中,1-五边形捕捉网房;2-固定网脚;3-引诱光源;4-尾部网袋;5-单向通道;6-单向诱捕窗口;11-五边形骨架;12-网布;61-透明塑料锥筒;62-攀爬网段;63-弹性收口;64-限位坠块;21-水泥块;22-绳索;23-咬合杆;31-灯罩;32-灯珠;33-聚光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高效环保型光诱隔季老蟹精准诱捕装置,如图1~图7所示,包括N个五边形捕捉网房1、固定网脚2、引诱光源3和尾部网袋4,所述多个五边形捕捉网房1依次连接形成一个连排捕捉网房,尾部网袋4设置在连排捕捉网房的末端,固定网脚2设置在连排捕捉网房的下端,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1内部都设有引诱光源3,在相邻的两个五边形捕捉网房之间设有单向通道5,所有单向通道5都向尾部网袋4方向同侧设置,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1的屋面和墙面上设有单向诱捕窗口6,在每个五边形捕捉网房1的底部设有水泥块式固定网脚2。

所述五边形捕捉网房1包括二个间隔设置的五边形骨架11、网布12,网布12围固在两个五边形骨架11之间形成一间网状房,在网状房的屋面及两侧墙面的网布12上分别开设单向诱捕窗口6,单向通道5设置两相邻五边形捕捉网房1的分隔墙上,它是两间五边形捕捉网房1之间实现单向通行的通道。

所述单向诱捕窗口6包括外大内小的透明塑料锥筒61、攀爬网段62、弹性收口63和限位坠块64,所述透明塑料锥筒61的大开口端与网袋12固定连接,在透明塑料锥筒61的小开口端依次接有攀爬网段62和弹性收口63,在弹性收口63处设有限位坠块64,限位坠块64确保单向诱捕窗口6位于五边形捕捉网房1内,透明塑料锥筒61的轴向长度为15~18厘米,大于最大隔季老蟹的腿脚伸展的长度,弹性收口63的孔径为4~5厘米,小于隔季老蟹的最小壳径。在第一个五边形捕捉网房1的前端墙侧面上也设有单向诱捕窗口6,为了便于被诱捕隔季老蟹等水产活体的倒取,在尾部网袋4的设有快取拉链,在需要倒取时拉链处于打开状态,在诱捕期处于牢固锁闭状态。

在本例中,所述固定网脚2包括水泥块21和绳索22,水泥块21间隔地固定浇筑在绳索22上,在水泥块21和绳索22结合处设有防串咬合杆23,固定网脚2系扣在五边形捕捉网房1底部的两侧边上。

所述引诱光源3包括灯罩31和灯珠32,灯珠32设置在灯罩31下端,为了提高光诱效果,在灯罩31与灯珠32之间增设聚光镜33。

引诱光源3既可设置在顶部网布12上,也可由绳索22固定于五边形捕捉网房1内任一五边形骨架11上。

为了实现透明塑料锥筒61的便捷更换,透明塑料锥筒61大开口端与网布12之间通过拉链链接。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例,只要采用与本发明等同技术方案的所有方案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荡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