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列车站台垃圾收集系统

一种列车站台垃圾收集系统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列车站台垃圾收集系统,包括多个列车车厢、全真空收集管道、垃圾分类收集单元、动力单元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多个列车车厢通过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连接所述垃圾分类收集单元,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多个列车车厢以及所述动力单元通信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动力单元启动,动力单元用于在启动后,进行真空抽吸,进而将多个列车车厢内存储的垃圾收集至垃圾分类收集单元。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445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仁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15613.0

  • 发明设计人 李宪坤;郭俊辉;

    申请日2020-12-18

  • 分类号B61D35/00(20060101);B65G51/18(20060101);B65G51/04(20060101);B02C19/00(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02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旭红;吴落

  • 地址 5107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大道50号1901B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6:5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站台垃圾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火车,又称铁路列车,是指在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车辆,通常由多节车厢所组成,为人类的现代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在列车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的垃圾,该垃圾需要进行处理。

现有列车中垃圾的处理方式通常为通过人工收集及站台人力运输垃圾,人力收集及站台人力运输垃圾的方式效率低下,且人力运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列车中垃圾的处理方式通常为通过人工收集及站台人力运输垃圾,人力收集及站台人力运输垃圾的方式效率低下,且人力运营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站台垃圾收集系统,包括多个列车车厢、全真空收集管道、垃圾分类收集单元、动力单元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多个列车车厢通过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连接所述垃圾分类收集单元,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多个列车车厢以及所述动力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动力单元启动;

所述动力单元用于在启动后,进行真空抽吸,进而将所述多个列车车厢内存储的垃圾收集至所述垃圾分类收集单元。

进一步地,针对每个列车车厢,所述列车车厢包括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垃圾收集装置的下端设有排放阀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通过所述排放阀门与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连接,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垃圾收集装置用于将投放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内部的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并对破碎处理后的垃圾进行存储。

进一步地,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包括车站全真空收集主管道、多个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所述多个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分别与所述多个列车车厢进行连接,一个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连接一个列车车厢,所述多个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连接所述车站全真空收集主管道的一端,所述车站全真空收集主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垃圾分类收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分类收集单元包括转向阀、垃圾分离器、排放阀门、垃圾收集箱;

所述转向阀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中每一个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中的垃圾的收集;

所述垃圾分离器用于将垃圾与气流进行分离;

所述排放阀门用于分别阻断所述垃圾分离器与所述多个列车车厢中垃圾收集装置的连接;

所述排放阀门用于阻断所述垃圾分离器与所述垃圾收集箱,进而将所述垃圾分离器内的垃圾排放至所述垃圾收集箱;

所述垃圾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垃圾分离器的下部,用于收集所述垃圾分离器排放的垃圾。

进一步地,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上设有多个传感器,所述多个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内的气流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列车车厢内分别设有站台分控单元,所述多个列车车厢内分别设有的站台分控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多台风机设备,所述多台风机设备用于对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进行抽气,抽气时将产生比非投放时管道负压真空常态更大的真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多个列车车厢、全真空收集管道、垃圾分类收集单元、动力单元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多个列车车厢通过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连接所述垃圾分类收集单元,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多个列车车厢以及所述动力单元通信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动力单元启动,动力单元用于在启动后,进行真空抽吸,进而将多个列车车厢内存储的垃圾收集至垃圾分类收集单元,解决了列车车厢内人工收集及站台人力运输的效率问题、卫生问题、环境问题、运营成本问题;在列车上就解决了垃圾分类问题;在列车上就解决了垃圾的破碎问题,便于小管道输运;解决了单根输送管道进行不同种类的分类垃圾的输运及收集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列车站台垃圾收集系统示意图;

图2是一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列车站台垃圾收集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火车,又称铁路列车,是指在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车辆,通常由多节车厢所组成,为人类的现代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在列车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的垃圾,该垃圾需要进行处理。

现有列车中垃圾的处理方式通常为通过人工收集及站台人力运输垃圾,人力收集及站台人力运输垃圾的方式效率低下,且人力运营成本较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一种列车站台垃圾收集系统,包括多个列车车厢、全真空收集管道、垃圾分类收集单元、动力单元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多个列车车厢通过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连接所述垃圾分类收集单元,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多个列车车厢以及所述动力单元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动力单元启动;

所述动力单元用于在启动后,进行真空抽吸,进而将所述多个列车车厢内存储的垃圾收集至所述垃圾分类收集单元。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针对每个列车车厢,所述列车车厢包括垃圾收集装置,所述垃圾收集装置的下端设有排放阀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通过所述排放阀门与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连接,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所述垃圾收集装置用于将投放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内部的垃圾进行破碎处理,并对破碎处理后的垃圾进行存储。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包括车站全真空收集主管道、多个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所述多个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分别与所述多个列车车厢进行连接,一个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连接一个列车车厢,所述多个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连接所述车站全真空收集主管道的一端,所述车站全真空收集主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垃圾分类收集单元。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垃圾分类收集单元包括转向阀、垃圾分离器、排放阀门、垃圾收集箱;

所述转向阀用于控制所述多个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中每一个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中的垃圾的收集;

所述垃圾分离器用于将垃圾与气流进行分离;

所述排放阀门用于分别阻断所述垃圾分离器与所述多个列车车厢中垃圾收集装置的连接;

所述排放阀门用于阻断所述垃圾分离器与所述垃圾收集箱,进而将所述垃圾分离器内的垃圾排放至所述垃圾收集箱;

所述垃圾收集箱设置在所述垃圾分离器的下部,用于收集所述垃圾分离器排放的垃圾。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上设有多个传感器,所述多个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内的气流特征。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列车车厢内分别设有站台分控单元,所述多个列车车厢内分别设有的站台分控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

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多台风机设备,所述多台风机设备用于对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进行抽气,抽气时将产生比非投放时管道负压真空常态更大的真空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垃圾分类投放真空管道收集装置直接设置在列车各节车厢内,在列车进站停定后,站台的全真空收集管道与车厢抽吸管进行对接,在中央控制单元控制下,系统对各节车厢内的分类垃圾进行抽吸收集。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列车车厢单元、车站管网单元、垃圾分类收集单元、动力单元、系统控制单元。列车车厢单元包括列车垃圾分类投放真空管道收集装置、车厢抽吸管、车厢内信号与控制线路。车站管网单元包括车站全真空收集主管道、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站台抽吸接驳管、进气清洗阀、通断阀、排气净化与消音装置。垃圾分类收集单元包括转向阀、转向阀、转向阀、垃圾分离器、排放阀、垃圾收集箱。动力单元包括风机机组及配套设施。系统控制单元包括各类传感器(如压力控测器、压力控测器)、中央控制单元、站台分控单元、通信线路、站台信号与控制线路、站台接驳线路。本申请将垃圾分类投放真空管道收集装置设置在列车各节车厢内。分类垃圾投放后,在装置内进行破碎并暂存。待列车进站停定后,站台的全真空收集管道与车厢抽吸管进行对接,信号与控制线路对接。此时,车站管网单元与列车车厢单元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真空抽吸管网。在系统控制单元控制下,动力单元对整个管网进行真空抽吸。在整个管网真空度达到预设值时,系统控制单元控制垃圾分类收集单元,实现对列车各节车厢内的分类垃圾进行抽吸和分类收集。

如图2所示,将通过一示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举例说明,应该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局限于下述示例。

(一)系统架构:

假设某城市的列车车站,有6个站台,编号1#站台、2#站台直至6#站台。本系统是将列车进站停定后的车厢内已投放并破碎和暂存的分类垃圾抽走并收集起来。

系统的前端收集装置,为列车车厢单元的列车垃圾分类投放真空管道收集装置1、车厢抽吸管2、车厢内信号与控制线路3。假设列车有18节车厢,即共有18套车厢单元。

系统的分支管路,为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4,对应6个站台,共设置6条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4。每个站台,对应列车进站停定后的车厢位置在站台边设置相应的站台抽吸接驳管7及站台接驳线路8。

系统的主干管道为车站全真空收集主管道9,连接有进气清洗阀10、通断阀18、排气净化与消音装置21。

系统的主干管道与车站的中央收集站连接,中央收集站内为垃圾分类收集单元的1#转向阀12、2#转向阀13、3#转向阀14、垃圾分离器15、排放阀16、垃圾收集箱17。

中央收集站内同时设置有动力单元的风机机组20和配套设施。

中央收集站内设有机房,机房内设置中央控制单元22。而站台分控单元5 则设置在各站台相应位置。各类传感器(如1#压力控测器11、2#压力控测器19) 设置在管网的相应位置。

当列车进站停定后,全真空收集管道4与车厢抽吸管2进行对接,信号与控制线路对接。车站管网单元与列车车厢单元组合成一个大型的车站站台垃圾分类真空管道收集管网。

(二)车厢内的列车垃圾分类投放真空管道收集装置1组成

由分类投放口1-1,操作面板1-2,破碎机构1-3,进气孔1-4,暂存箱1-5,前端排放阀1-6,进气管道冲洗阀1-7,排污口1-8,通断阀1-9。通断阀1-9与车厢内的车厢抽吸管2相连。

本实施例的列车垃圾分类投放真空管道收集装置1有四个分类投放口1-1,分别对应投放收集A、B、C、D类不同的垃圾。其中前三类A、B、C垃圾需要进行投放后的破碎并暂存。所以分类投放口1-1下方都带有破碎机构1-3。D类垃圾不需要进行破碎,投放后直接在暂存箱1-5暂存。D类垃圾的投放口下方不带有破碎机构1-3。A、B、C、D类垃圾在本实施例中仅代表某类垃圾,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灵活设置某类垃圾需破碎,某类不需破碎。不需破碎的分类垃圾一般应为体积小,重量轻的垃圾。

(三)实施例列车垃圾收集方式

收集A类垃圾:

1、列车上乘客按列车垃圾分类投放真空管道收集装置1上的垃圾分类标识进行分类投放。

2、投入到投放口后的垃圾马上被破碎,并落入到暂存箱中暂存。

3、列车进站停定,各节车厢抽吸管2通过站台抽吸接驳管7与站台全真空收集管道4对接相连。各节车厢的信号与控制线路3通过站台接驳线路8与站台信号与控制线路6对接相连。

4、中央控制单元22集中控制下,通过站台分控单元5实现对各节车厢的抽吸控制。

5、中央控制单元22启动风机机组20对车站全真空收集主管道9进行抽真空,通过压力探测器1及2的信号反馈实现预设真空度。

6、中央控制单元22控制转向阀1、转向阀2、转向阀3、通断阀18的启闭。

7、中央控制单元22控制列车垃圾分类投放真空管道收集装置1的前端排放阀(或通过专人操作列车垃圾分类投放真空管道收集装置1的操作面板)打开。此时车厢内的A类垃圾被抽吸到车站的收集主管道。

8、中央控制单元22控制转向阀1、转向阀2、转向阀3、通断阀18的有序组合,最终A类垃圾被抽吸到分离器15处进行气固分离,排放阀16打开,A 类垃圾落入到收集箱17中,完成了A类垃圾的收集。

同理,B、C、D类垃圾以同样方式从列车各节车厢内被抽走并收集。

本实施例中,车站全真空收集主管道9可通过进气清洗阀10,在全部前端排放阀关闭状态下,中央控制单元22控制抽气,可以实现管道的气流冲洗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多个列车车厢、全真空收集管道、垃圾分类收集单元、动力单元以及控制系统,所述多个列车车厢通过所述全真空收集管道连接所述垃圾分类收集单元,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多个列车车厢以及所述动力单元通信连接,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动力单元启动,动力单元用于在启动后,进行真空抽吸,进而将多个列车车厢内存储的垃圾收集至垃圾分类收集单元,解决了列车车厢内人工收集及站台人力运输的效率问题、卫生问题、环境问题、运营成本问题;在列车上就解决了垃圾分类问题;在列车上就解决了垃圾的破碎问题,便于小管道输运;解决了单根输送管道进行不同种类的分类垃圾的输运及收集的问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