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一种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60‑70份聚碳酸酯,27‑37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3‑5份相容剂,0.5‑5份细玻纤,0.1‑0.5份抗氧剂,0.2‑1.0份紫外线吸收剂和0.1‑0.5份润滑剂。本发明的合金材料中添加有单丝直径较细的细玻纤对PC和PBT材料进行改性,使得改性后的PC/PBT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高硬度和高耐刮擦特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4634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跃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110094431.9

  • 发明设计人 徐青华;魏高峰;但伟军;

    申请日2021-01-22

  • 分类号C08L69/00(20060101);C08L67/02(20060101);C08K13/04(20060101);C08K7/1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684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另婧

  • 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经济开发区荆山东路9-1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6:57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改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PC)是一种性能突出的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光泽特性,同时具有较高冲击韧性、耐热性、刚性、抗蠕变、具有优异的尺寸稳定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是一种较新的工程塑料,性能优良、用途广泛,也具有较高光泽度,PBT材料结晶速度快,可高速成型,易于成型加工,耐候性佳,耐化学品行优异,耐磨耐刮擦性能优异,同时具有吸水性低,耐疲劳性好等的优良特点。PC/PBT合金综合了PC、PBT各自优点,性能形成互补,PC与PBT材料分子链结构中主链均含有苯环和酯基,化学结构相近,所得PC/PBT合金材料,除了保持较高光泽,同时具有良好冲击性能、耐热性、加工性,广泛应用于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电子电器工业、仪器仪表工业、家电行业等。

然而对于汽车常用高光材料如高光PC/ABS、PC/ASA合金材料和高光纯PC材料,这些材料表面硬度均比较低,零部件表面耐刮擦效果不佳,在汽车内饰如仪表板和中控台周边高光饰件,长期受到人们手触碰,零部件表面容易留下明细的划痕。本发明针对汽车内饰高光零部件的不耐刮擦问题,对材料进行了创新改进,使得高光零部件具有高硬度和高耐刮擦性。同时采用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免喷漆环保,节约喷漆成本,广泛应用于中控台按键、饰条、饰圈等零部件,则研究开发生产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该合金材料中添加有单丝直径较细的细玻纤对PC和PBT材料进行改性,使得改性后的PC/PBT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高硬度和高耐刮擦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60-70份聚碳酸酯(PC),27-37份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3-5份相容剂,0.5-5份细玻纤,0.1-0.5份抗氧剂,0.2-1.0份紫外线吸收剂和0.1-0.5份润滑剂。

在本技术方案中,添加细玻纤,结合相容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以及润滑剂作为辅料对PC和PBT进行改性,使得改性后的PC/PBT合金材料具有高硬度特性和高耐刮擦特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按重量份数及包括:60-70份PC,27-37份PBT,3-5份相容剂,3-5份细玻纤,0.1-0.5份抗氧剂,0.2-1.0份紫外线吸收剂和0.1-0.5份润滑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按重量份数及包括:按重量份数计包括:60-70份PC,27-37份PBT,3份相容剂,5份细玻纤,0.2份抗氧剂,0.4份紫外线吸收剂和0.2份润滑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按重量份数及包括:按重量份数计包括:65份PC,32份PBT,3.5份相容剂,5份细玻纤,0.3份抗氧剂,0.5份紫外线吸收剂和0.3份润滑剂。

进一步地,所述细玻纤为单丝直径为7-15μm的短切细玻纤。

在本技术方案中,选用单丝直径为7-15μm的短切细玻纤对PC/PBT合金材料的改性效果最好,同时不影响PC/PBT合金材料的高光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细玻纤为单丝直径为7-10μm的短切细玻纤。

进一步地,所述PC的熔指为10-20g/min,所述PBT的粘度为0.8-1.5dl/g。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PC的熔指为10g/min,所述PBT的粘度为1.0dl/g。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紫外线吸收剂UV-234;所述相容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乙烯-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E-MA-GMA)、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乙酯三元聚合物(MGE)、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物(SMA)中的一种;所述润滑剂为PETS。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备得到的PC/PBT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硬度和耐刮擦特性,适合用于制作汽车免喷涂高光内饰件,例如中控台按键、饰圈、饰条等制件,也适用于制作割草机壳体等电动工具外壳,其应用广泛,可有效避免因接触而造成划痕的现象,保证外观的美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硬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重量份数比例称取PC、PBT、相容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和润滑剂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料;将混合料投入挤出设备,同时将细玻纤从侧喂料口下料,高速下共混,然后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切粒冷却得到高强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挤出机为双螺杆挤出机,所述的挤出机的螺杆转速为300-600r/min。

进一步地,所述的挤出机分为9区段,9个区段的设定温度分别为180-200℃、210-230℃、230-250℃、240-260℃、240-260℃、240-260℃、240-260℃、240-260℃、240-260℃。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通过添加细玻纤,结合相容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以及润滑剂作为辅料对PC和PBT进行改性,得到的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具有高硬度特性和高耐刮擦特性。

2、选择单丝直径为7-15μm的细玻纤进行使用,可以使得最终的PC/PBT合金材料保持良好的高光性能,且具有高硬度和高耐刮擦特性。

3、由于该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具有优异的硬度和耐刮擦特性,适用于制造汽车免喷涂高光内饰件,例如中控按键、饰圈、饰条等制件,可以防止因长期碰触而产生划痕;同时适用于制造割草机壳体等电动工具外壳,应用前景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按照重量份数比例称取PC 60份、PBT 37份、相容剂3份、抗氧剂168 0.2份、紫外线吸收剂UV-234 0.4份和PETS 0.2份进行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料;其中相容剂为E-MA-GMA,PC的熔指为10g/min,PBT的粘度为1.0dl/g,细玻纤的单丝直径为7μm。

将混合料投入挤出设备,同时将0.5份细玻纤从侧喂料口下料,在250r/min高速下共混10min,然后通过挤出机熔融挤出,切粒冷却得到高强度高耐刮擦免喷涂高光PC/PBT合金材料。

将本实施例得到的PC/PBT合金材料进行实验检测,检测其光面色板20°光泽(GU)、球压痕硬度(度)、PV3987耐磨光泽保留率(%)、铅笔硬度(等级)、拉伸强度(MPa)以及缺口冲击强度(KJ/m

其中,各个性能参数的检测方法如下所示:

光面色板20°光泽(GU)的检测方法:将150*100*2mm高光板水平放置,用光泽仪按ISO 2813测试20°角光泽数值。

球压痕硬度(度)的检测方法:将直径25mm,厚4mm球压痕圆片水平放置在球压痕硬度测试仪上,用358N负荷测试出球压痕硬度数值。

PV3987耐磨光泽保留率(%)的检测方法:测试高光板尺寸为150*100*2mm,按大众PV3987方法测试耐摩擦实验,记录实验前后高光板20°角光泽数值,计算获得保留率。

铅笔硬度(等级)的检测方法:对150*100*2mm高光板测试出铅笔硬度,所用铅笔为三菱不同硬度等级的铅笔。

拉伸强度(MPa)的检测方法:利用万能拉力实验机,按ISO 527-2对1A拉伸样条测试出拉伸强度数值,实验速度为50mm/min。

缺口冲击强度(KJ/m

对照实验组1:

用于对比不同细玻纤的添加量对于最终PC/PBT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

其中,实施例2到实施例10以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制备步骤、组分与实施例1一致,且各实施例与对比例的组分具体含量如表1所示;将实施例2到实施例10以及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得的PC/PBT合金材料同实施例1做相应的实验检测,其检测数据如表2所示。

表1实施例以及对比例的组分含量

表2实施例以及对比例的实验数据

由表1与表2结合进行对比可知:

1、将实施例1到实施例4与实施例10进行对比和将实施例5到实施例8与实施例9进行对比,其中,仅有细玻纤的含量发生变化,由实施例对比可知,随着细玻纤含量的增加其最终的PC/PBT合金材料的球压痕硬度、PV3987耐磨光泽保留率、铅笔硬度以及拉伸强度是逐渐增大的,缺口冲击强度减小,由此可知,细玻纤在0.5-5的范围之内随着含量的增加,最终改性后的PC/PBT合金材料的耐刮擦特性与硬度特性随之增加,当细玻纤为5份时,性能最好,当细玻纤添加量大于5份时,其光面色板20°光泽降低过多,不能再保持高光性能,因此,优选的细玻纤的范围为0.5-5。

2、将实施例1-4与对比例1进行对比,同时将实施例5-8与对比例2进行对比,对比不添加细玻纤的PC/PBT合金材料与本发明的PC/PBT合金材料的区别,其中,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光面色板20°光泽(GU)的数值相对于实施例1到实施例8的光面色板20°光泽(GU)的数值要高,因此可知增加细玻纤对PC/PBT合金材料进行改性,对于色泽度稍有影响,但是由相差的数据来看其影响范围不大,同样可以保持高光的性能;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球压痕硬度、PV3987耐磨光泽保留率、铅笔硬度以及拉伸强度的数据明显低于实施例1到实施例8的数据,由此可知,添加细玻纤可以有效地提高PC/PBT合金材料的硬度以及耐刮擦性能,使得PC/PBT合金材料具有高硬度和高耐刮擦性能。

对照实验组2:

用于对比不同直径的细玻纤对于最终PC/PBT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

其中,实施例11到实施例14与实施例4的制备步骤、组分含量均一致,所不同的是细玻纤的单丝直径,其细玻纤的直径如表3所示;将实施例11到实施例14制得的PC/PBT合金材料进行实验检测,且其检测数据与实施例4的数据进行对比,可得如表3所示的检测结果:

表3实施例11到实施例14的组分含量及检测数据

将实施例4与实施例11到实施例14进行对比,实施例11到实施例14的球压痕硬度、PV3987耐磨光泽保留率、拉伸强度的数据均小于实施例4中的数据,因此随着细玻纤单丝直径的增大,对于PC/PBT合金材料的改性效果越差,尤其是当细玻纤的单丝直径大于15μm时,会影响到PC/PBT光面色板20°光泽的效果,从而影响其高光效果;由此可知,添加的细玻纤的单丝直径越小,对PC/PBT合金材料的改性效果越好,当单丝直径为7μm时,PC/PBT合金材料的硬度以及耐刮擦性能最好。目前市场上还未出现单丝直径小于7μm的细玻纤,因此细玻纤的单丝直径为7μm时效果最佳。

对照实验组3:

在细玻纤含量与直径均一致的情况下,对比其他组分含量对最终PC/PBT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

其中,实施例15到实施例19与实施例4的制备步骤一致,其具体的含量如表4所示;将实施例15到实施例19制得的PC/PBT合金材料进行实验检测,且其检测数据与实施例4的数据进行对比,可得如表5所示的检测结果:

表4实施例15到实施例19以及实施例4的组分含量

表5实施例15到实施例19以及实施例4的实验数据

由表4和表5的数据可知,改变相容剂、抗氧剂、紫外吸收剂以及润滑剂对于最终的PC/PBT合金材料的性能影响不大。

对照实验组4:

用于对比不同熔指的PC对于最终PC/PBT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

其中,实施例20到实施例23与实施例4的制备步骤以及组分含量均一致,所不同的是PC的熔指不同,其具体的熔指数值如表6所示;将实施例20到实施例23制得的PC/PBT合金材料进行实验检测,且其检测数据与实施例4的数据进行对比,可得如表6所示的检测结果:

表6实施例20到实施例23的PC熔指数值以及检测结果

由表6的数据可知,PC的不同熔指范围对于最终的PC/PBT合金材料的性能无太大影响,在此选用常规的熔指范围10-20g/min即可。

对照实验组5:

用于对比不同粘度的PBT对于最终PC/PBT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

其中,实施例24到实施例27与实施例4的制备步骤、组分含量均一致,所不同的是PBT的粘度不同,其具体的含量如表7所示;将实施例24到实施例27制得的PC/PBT合金材料进行实验检测,且其检测数据与实施例4的数据进行对比,可得如表7所示的检测结果:

表7实施例24到实施例27以及实施例4的PBT的粘度以及检测结果

由表7的数据可知,PBT的不同熔指粘度范围对于最终的PC/PBT合金材料的性能无太大影响,在此选用常规的粘度范围0.8-1.5dl/g即可。

通过以上的实验对比可知,通过本发明制得的PC/PBT合金材料具有高硬度和高耐刮擦性能,且其光泽较好,适用于制造汽车免喷涂高光内饰件,例如中控按键、饰圈、饰条等制件,可以防止因长期碰触而产生划痕;同时适用于制造割草机壳体等电动工具外壳,应用前景广泛。

以上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