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中药油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中药油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中药组分和活性肽,中药通过各组分相互作用,协同得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皮肤创面微循环,促进烧伤部位细胞再生,降低烧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快消肿生肌之功效,有效提升对烧伤的治疗效果;活性肽进一步促进中药的吸收,加强中药组合物对烧伤的治疗效果,加强皮肤的修复功能,避免或抑制疤痕的形成。本发明通过中药组分与活性肽的协同作用实现抗炎止痛、促进愈合、修复细胞、抑制疤痕、避免粘连的功效,有效治疗烧伤,缩短烧伤的治疗周期,降低烧伤患者的痛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1864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王水龙;

    申请/专利号CN202011610630.2

  • 发明设计人 王水龙;王韦懿;

    申请日2020-12-30

  • 分类号A61K36/896(20060101);A61K36/886(20060101);A61K36/756(20060101);A61K38/02(20060101);A61P17/02(20060101);A61K31/045(20060101);A61K33/0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471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宋艳艳

  • 地址 037000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御河人家6楼1单元102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5:2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中药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外对烧伤创面处理方法主要有1.干燥疗法:通过烧伤喷雾剂使创面干燥结痂达到痂下愈合;2.湿润疗法:涂抹软膏剂类药物使创面逐步愈合;3包扎疗法;通过局部使用消毒剂、抗(抑)菌剂,如碘伏、磺胺嘧啶银类结合敷料包扎方法使创面逐渐闭合;4.局部使用生长因子或凝胶制剂。5手术植皮;6其他等疗法。上述方法对不同深浅度、不同部位的创面有不同的疗效,各有优劣势。针对伤者皱褶活动部位(颈部、肘膝关节、腋窝腘窝、腹股沟、会阴等部位)的皮肤深度烧伤创面处置仍是临床医护难题,也是伤者痊愈的关键环节。处置不当,给伤者带来很难逆转的后遗症和高昂费用。现有技术针对烧伤患者皱褶活动部位的处理效果,均不甚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治疗烧伤尤其对皱褶活动部位深度创面的治疗具有显著疗效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中药组合物的治疗烧伤的中药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油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

积雪草20-30份,紫草20-30份,丹参10-20份,黄柏10-15份,侧柏叶10-15份,芙蓉叶10-20份,地榆炭10-15份,乳香3-10份,没药3-10份,红花5-15份,冰片0.01-0.02份和活性肽1-5份。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中药组分和活性肽,中药以积雪草、紫草、丹参为君药,积雪草中含有积雪草甙,紫草中含有萘醌类,丹参中含有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及其异构体、原儿茶醛、丹参素、丹酚酸B,积雪草、紫草和丹参中的活性有效成分共同作用,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烧伤部位伤口的愈合,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加快烧伤的治疗速度,促进皱褶烧伤部位的皮肤快速生长;以黄柏、侧柏叶、芙蓉叶、地榆炭为臣药,臣药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热燥湿,解毒疗疮,抗菌作用,能够促进烧伤创面保护膜的形成,降低烧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强君药的功效;以乳香、没药、红花为佐助药,共同作用,提升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生长的功效。本发明的中药通过各组分相互作用,协同得到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烧伤部位细胞再生,降低烧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快消肿生肌的功效,有效提升对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活性肽具有促进细胞生长、修复、更新的作用,对皮肤渗透力强,可透过角质层与皮肤上皮组织结合,参与和改善皮肤细胞代谢,为细胞提供营养,达到滋养皮肤之效果。还可直接渗透到真皮层中补充流失的胶原蛋白,重整皮肤纤维组织结构,恢复皮肤弹性,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还具有消炎和更新皮肤的作用。活性肽进一步促进中药的吸收,加强所述中药组合物对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加强皮肤的修复功能,避免或抑制疤痕的形成,实现抗炎止痛、促进愈合、修复细胞、抑制疤痕、避免粘连的功效。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通过中药组分与活性肽的配合达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对皱褶部位的烧伤创面功效更加突出,有效缩短烧伤的治疗周期。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提供各组分的功效。

积雪草:止血止痛、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对增殖性瘢痕、烧伤、创口、牛皮癣等有确切疗效。积雪草的提取物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增加I型胶原蛋白的产生以及减少瘢痕和炎症反应的形成。

紫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对血热毒盛烧烫伤等均有治疗效果。

丹参:祛瘀止痛、活血抗炎,具有促进皮肤细胞生长、修复创面之功效。

黄柏:清热燥湿,解毒疗疮,延缓皮肤角质化,保持皮肤滑润,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杀灭抑制作用。

侧柏叶:凉血止血,含挥发油、黄酮类成分,还含钾、钠、氮、磷、钙、镁、锰和锌等微量元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芙蓉叶:凉血敛疮,消肿排脓。其叶、花流浸膏具有明显抗菌作用,能促使烧伤创面渗出液吸收,分泌物减少;用药后局部凉爽舒适、止痛迅速,减少瘢痕形成。

地榆炭:止血消肿,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形成保护膜,防止烧伤早期休克,降低死亡率。

乳香:活血止痛,消肿生肌。

没药:散瘀定痛,去腐生肌。

红花: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具有润泽肌肤,软化皮肤角质层,防止疤痕形成的作用。

冰片:开窍醒神、清热止痛。镇静镇痛,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有抗炎、抗菌等作用。与乳香、没药同用主治烧烫伤。

活性肽:活性肽是构成人体所有细胞的基本原料,具有促进细胞生长、修复、更新的功效,对皮肤渗透力强,可透过角质层与皮肤上皮组织结合,参与和改善皮肤细胞代谢,为细胞提供营养,达到滋养皮肤之效果。还可直接渗透到真皮层中补充流失的胶原蛋白,重整皮肤纤维组织结构,恢复皮肤弹性,促进细胞新陈代谢,还具有消炎和更新皮肤的作用。

本发明采用的多肽为吉林省维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分子胶原活性肽。

上述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地,还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大叶桉6-15份,马齿苋20-30份,芦荟5-10份,三七3-6份和血竭1-3份。

针对较严重的烧伤的治疗中,本发明还加入上述的组分,当烧伤产生水疱,化脓等症状,大叶桉和马齿苋针对烧伤产生的脓疱疹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芦荟促进皮肤再生及消炎作用,三七和血竭具有加强活血化瘀,活血定痛的功效。

上述的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优选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积雪草25份,紫草25份,丹参15份,黄柏12份,侧柏叶12份,芙蓉叶12份,地榆炭13份,乳香5份,没药5份,红花10份,冰片0.01份,活性肽3份,大叶桉10份,马齿苋25份,芦荟8份,三七5份和血竭2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油,包括上述的中药组合物和亚麻籽油,所述中药组合物与亚麻籽油的重量比为1:2-3。优选地,还包括臭氧,所述臭氧的浓度为20-60%,所述臭氧的体积量为亚麻籽油体积的50-100%。本发明为了方便使用,将中药组合物与亚麻籽油结合,得到便于使用的油剂,并且亚麻籽油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与药物有效成分共同作用,提高创面的修复能力。本发明在中药、活性肽的组成基础上还包括臭氧,臭氧可加强抗炎、抑菌作用。

本发明提供上述治疗烧伤的中药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积雪草,干燥,粉碎,然后加入到乙醇中,回流提取2-3次,得到浸膏,然后将浸膏加入到水中,然后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再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浓缩干燥,得到积雪草提取物;

本发明提供的积雪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先将积雪草进行乙醇回流提取,得到积雪草中的醇溶性组分,然后进行萃取,得到含有积雪草甙的提取物。得到的积雪草提取物具有止血止痛、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其中的积雪草甙对增殖性瘢痕、烧伤、创口、牛皮癣等有确切疗效,可以刺激成纤维细胞增殖,增加I型胶原蛋白的产生以及减少瘢痕和炎症反应的形成。

(2)取紫草,加入到乙醇中,加热至55-60℃,浸泡3.5-4.5h,过滤,得到第一上清液和滤渣,取滤渣,加入乙醇,加热至55-60℃,浸泡2-3h,过滤,得到第二上清液,合并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紫草提取物;

本发明提供的紫草提取物中含有有效成分萘醌类,具有抗菌、愈合伤口的作用,还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对血热毒盛烧伤创面具有良好的治疗功效。由于萘醌类的稳定性不佳,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保证萘醌类的活性,避免萘醌类在提取过程中被破坏。

(3)取丹参,加入到乙醇中,浸泡2-4h,过滤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滤渣,然后取第一滤渣,加入乙醇,提取1-2h,过滤,得到第二上清液和第二滤渣,合并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浓缩,得到第一提取物;取第二滤渣,加入水,浸泡4-6h,过滤,取上清液,浓缩,得到第二提取物;合并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干燥,得到丹参提取物;

本发明提供的丹参提取物中含有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及其异构体和原儿茶醛、丹参素、丹酚酸B,丹酚酸具有抗氧化作用,提高人体免疫力,丹参酮具有活血化瘀,通行血脉的作用,丹酚酸B、丹参酮丹ⅡA、隐丹参酮具有协同作用,隐丹参酮也能够在人体内转化为丹参酮ⅡA;本发明提供的丹参提取物通过水溶性和醇溶性提取物共同作用,改善皮肤微循环,减少炎性渗出,加快组织液的吸收、转化、代谢,具有促进皮肤细胞生长、修复创面的功效。

(4)取黄柏、侧柏叶、芙蓉叶,粉碎,加入到乙醇中,浸提2-3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得到混合提取物;

本发明提供的黄柏、侧柏叶提取物中含黄柏碱、小檗碱、木兰碱等多种生物碱,还含有茴香酮、樟脑、乙酸龙脑酯、侧柏烯等活性物质,还含有芙蓉叶总黄酮;本发明提供的混合提取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延缓皮肤角质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抑制作用,能够促使烧伤创面渗出液吸收,减少分泌物,且能够迅速止痛,减少瘢痕形成。

(5)取除步骤(1)-(4)得到的提取物及冰片、活性肽以外剩余的组分,粉碎,混合,得到混合粉,加入到亚麻籽油中,搅拌均匀,浸泡3-5天,离心,弃渣,得到浸提油;

(6)将步骤(1)得到的积雪草提取物、步骤(2)得到的紫草提取物、步骤(3)得到的丹参提取物、步骤(4)得到的混合提取物以及冰片、活性肽,加入到步骤(5)得到的浸提油中,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治疗烧伤的中药油。

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提取原料中的有效成分,避免活性成分被破坏。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乙醇的浓度为95%。

优选地,步骤(3)中,第一次乙醇的加入量为丹参重量的4-6倍,第二次乙醇的加入量为滤渣重量的2-3倍。

优选地,步骤(5)中,所述混合粉的粒径为50-90μm。所述混合粉与亚麻籽油的重量比为1:3-5。

优选地,步骤(6)中,混合均匀之后,还包括加入臭氧,臭氧的浓度为20-60%,所述臭氧的体积量为亚麻籽油体积的50-100%。

优选地,步骤(6)中,加入臭氧之后,还包括灭菌,灌装,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伤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中药组分和活性肽,中药组分中以积雪草、紫草、丹参为君药,积雪草中含有积雪草甙,紫草中含有萘醌类,丹参中含有丹参酮ⅡA、丹参酮ⅡB、隐丹参酮及其异构体、原儿茶醛、丹参素、丹酚酸B,积雪草、紫草和丹参中的活性有效成分共同作用,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皮肤创面微循环,促进烧伤部位伤口的愈合,促进皮肤细胞生长,缩短烧伤的治疗时间,利于皱褶活动部位烧伤皮肤快速生长;以黄柏、侧柏叶、芙蓉叶、地榆炭为臣药,臣药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热燥湿,解毒疗疮,抗菌作用,能够促进烧伤创面保护膜的形成,降低烧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强君药的功效;以乳香、没药、红花为佐助药,佐助药共同作用,提升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生长的功效。本发明的中药通过各组分相互作用,协同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微循环,促进烧伤部位细胞再生,降低烧伤部位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快消肿生肌的功效,有效提升对烧伤的治疗效果。活性肽进一步促进中药的吸收,加强所述中药组合物对烧伤的治疗效果,加强皮肤的修复功能,避免或抑制疤痕的形成,实现抗炎止痛、促进愈合、修复细胞、抑制疤痕、避免粘连的功效。

2.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提取原料中的有效成分,避免活性成分被破坏,药物有效成分之间能够相互作用,提升对烧伤,特别是皱褶部位烧伤的之功效,缩短治疗周期,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典型病例1患者烧伤治疗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典型病例1患者烧伤治疗第1天状态示意图;

图3是典型病例1患者烧伤治疗第2天的状态示意图;

图4是典型病例1患者烧伤治疗第4天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典型病例1患者烧伤治疗第16天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典型病例1患者烧伤治疗第22天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典型病例2患者烧伤治疗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典型病例2患者烧伤治疗第1天的状态示意图;

图9是典型病例2患者烧伤治疗第6天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典型病例2患者烧伤治疗第7天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活性肽均为市售,选自吉林省维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分子胶原活性肽。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油,包括以下重量原料:

积雪草20g,紫草20g,丹参10g,黄柏10g,侧柏叶10g,芙蓉叶10g,地榆炭10g,乳香3g,没药3g,红花5g,冰片0.01g,活性肽1g,亚麻籽油205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积雪草,干燥,粉碎,然后加入到乙醇中,回流提取2次,得到浸膏,然后将浸膏加入到水中,然后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再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浓缩干燥,得到积雪草提取物;

(2)取紫草,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中,加热至60℃,浸泡3.5h,过滤,得到第一上清液和滤渣,取滤渣,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至60℃,浸泡2h,过滤,得到第二上清液,合并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紫草提取物;

(3)取丹参,加入4倍浓度为75%的乙醇中,浸泡2h,过滤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滤渣,然后取第一滤渣,加入2倍浓度为75%的乙醇,提取2h,过滤,得到第二上清液和第二滤渣,合并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浓缩,得到第一提取物;取第二滤渣,加入4倍重量的水,浸泡6h,过滤,取上清液,浓缩,得到第二提取物;合并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干燥,得到丹参提取物;

(4)取黄柏、侧柏叶、芙蓉叶,粉碎,加入到3倍浓度为75%的乙醇中,浸提2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得到混合提取物;

(5)取除步骤(1)-(4)得到的提取物及冰片、活性肽以外剩余的组分,粉碎,混合,得到粒径为50-90μm混合粉,加入到亚麻籽油中,搅拌均匀,浸泡3天,离心,弃渣,得到浸提油;

(6)将步骤(1)得到的积雪草提取物、步骤(2)得到的紫草提取物、步骤(3)得到的丹参提取物、步骤(4)得到的混合提取物以及冰片、活性肽,加入到步骤(5)得到的浸提油中,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治疗烧伤的中药油。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油,包括以下重量原料:

积雪草30g,紫草30g,丹参20g,黄柏15g,侧柏叶15g,芙蓉叶20g,地榆炭15g,乳香10g,没药10g,红花15g,冰片0.02g,活性肽5g,亚麻籽油555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积雪草,干燥,粉碎,然后加入到乙醇中,回流提取3次,得到浸膏,然后将浸膏加入到水中,然后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再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浓缩干燥,得到积雪草提取物;

(2)取紫草,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中,加热至55℃,浸泡4.5h,过滤,得到第一上清液和滤渣,取滤渣,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至55℃,浸泡3h,过滤,得到第二上清液,合并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紫草提取物;

(3)取丹参,加入6倍浓度为75%的乙醇中,浸泡4h,过滤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滤渣,然后取第一滤渣,加入3倍浓度为75%的乙醇,提取2h,过滤,得到第二上清液和第二滤渣,合并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浓缩,得到第一提取物;取第二滤渣,加入6倍重量的水,浸泡4h,过滤,取上清液,浓缩,得到第二提取物;合并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干燥,得到丹参提取物;

(4)取黄柏、侧柏叶、芙蓉叶,粉碎,加入到5倍浓度为75%的乙醇中,浸提3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得到混合提取物;

(5)取除步骤(1)-(4)得到的提取物及冰片、活性肽以外剩余的组分,粉碎,混合,得到粒径为50-90μm混合粉,加入到亚麻籽油中,搅拌均匀,浸泡5天,离心,弃渣,得到浸提油;

(6)将步骤(1)得到的积雪草提取物、步骤(2)得到的紫草提取物、步骤(3)得到的丹参提取物、步骤(4)得到的混合提取物以及冰片、活性肽,加入到步骤(5)得到的浸提油中,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治疗烧伤的中药油。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油,包括以下重量原料:

积雪草30g,紫草30g,丹参20g,黄柏15g,侧柏叶15g,芙蓉叶20g,地榆炭15g,乳香10g,没药10g,红花15g,冰片0.02g,活性肽5g,大叶桉15g,马齿苋30g,芦荟10g,三七6g,血竭3g,亚麻籽油50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积雪草,干燥,粉碎,然后加入到乙醇中,回流提取3次,得到浸膏,然后将浸膏加入到水中,然后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再加入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浓缩干燥,得到积雪草提取物;

(2)取紫草,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中,加热至55℃,浸泡4.5h,过滤,得到第一上清液和滤渣,取滤渣,加入浓度为95%的乙醇,加热至55℃,浸泡3h,过滤,得到第二上清液,合并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浓缩干燥,得到紫草提取物;

(3)取丹参,加入5倍浓度为75%的乙醇中,浸泡3h,过滤得到第一上清液和第一滤渣,然后取第一滤渣,加入3倍浓度为75%的乙醇,提取2h,过滤,得到第二上清液和第二滤渣,合并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浓缩,得到第一提取物;取第二滤渣,加入5倍重量的水,浸泡5h,过滤,取上清液,浓缩,得到第二提取物;合并第一提取物和第二提取物,干燥,得到丹参提取物;

(4)取黄柏、侧柏叶、芙蓉叶,粉碎,加入到5倍浓度为75%的乙醇中,浸提3次,合并滤液,浓缩干燥,得到混合提取物;

(5)取除步骤(1)-(4)得到的提取物及冰片、活性肽以外剩余的组分,粉碎,混合,得到粒径为50-90μm混合粉,加入到亚麻籽油中,搅拌均匀,浸泡5天,离心,弃渣,得到浸提油;

(6)将步骤(1)得到的积雪草提取物、步骤(2)得到的紫草提取物、步骤(3)得到的丹参提取物、步骤(4)得到的混合提取物以及冰片、活性肽,加入到步骤(5)得到的浸提油中,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治疗烧伤的中药油。

实施例4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油,包括以下重量原料:

积雪草25g,紫草25g,丹参15g,黄柏12g,侧柏叶12g,芙蓉叶12g,地榆炭13g,乳香5g,没药5g,红花10g,冰片0.01g,活性多肽3g,大叶桉10g,马齿苋25g,芦荟8g,三七5g,血竭2g,亚麻籽油375g。

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3相同。

实施例5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油,包括以下重量原料:

积雪草25g,紫草25g,丹参15g,黄柏12g,侧柏叶12g,芙蓉叶12g,地榆炭13g,乳香5g,没药5g,红花10g,冰片0.01g,活性肽3g,亚麻籽油275g和臭氧295ml;其中臭氧的来源于采用山东淄博悦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HY-31H的医用臭氧治疗仪制备得到,臭氧浓度为20-60%。

上述治疗烧伤的中药油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4相同,不同的是步骤(6)为:将步骤(1)得到的积雪草提取物、步骤(2)得到的紫草提取物、步骤(3)得到的丹参提取物、步骤(4)得到的混合提取物以及冰片、活性肽,加入到步骤(5)得到的浸提油中,混合均匀,加入臭氧,第一次灭菌,灌装,第二次灭菌,包装,得到所述治疗烧伤的中药油。

实施例6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油,包括以下重量原料:

积雪草25g,紫草25g,丹参15g,黄柏12g,侧柏叶12g,芙蓉叶12g,地榆炭13g,乳香5g,没药5g,红花10g,冰片0.01g,活性肽3g,大叶桉10g,马齿苋25g,芦荟8g,三七5g,血竭2g,亚麻籽油450g和臭氧242ml。

其制备方法与实施例5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1-6得到的治疗烧伤的中药油为清澈、微黄、气味微臭的液体状。

对比例1

一种治疗烧伤的中药油,包括以下重量原料:积雪草25g,紫草25g,丹参15g,黄柏12g,侧柏叶12g,芙蓉叶12g,地榆炭13g,乳香5g,没药5g,红花10g,冰片0.01g,亚麻籽油270g。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除冰片以外剩余的组分,粉碎,混合,得到粒径为50-90μm混合粉,加入到亚麻籽油中,搅拌均匀,浸泡5天,离心,弃渣,得到浸提油;

(2)将冰片加入到步骤(1)得到的浸提油中,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治疗烧伤的中药油。

试验例

1.抗菌性能研究

根据GB15979-2002附录C检测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5得到的治疗烧伤的中药油对白色念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的抑菌抑菌率,结果见表1。

表1抑菌结果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伤的中药油对白色念珠球菌的抑菌率在52.3%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到91.3%以上,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98.2%以上,其中实施例6在加入臭氧之后,对各种细菌的抑菌率均有提升。而对比例1得到的中药油的抑菌效果与本发明实施例相比相差甚远。这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烧伤的中药油抑菌效果突出,能够防止细菌感染烧伤部位。

2.本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收治观察156例病例患者,浅二度以下创面59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得到的中药油对烧伤患者治疗观察,结果:59例浅二度以下创面患者,在6至12天痊愈。实施例1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治愈后无疤痕;深二度以上创面患者97例,采用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中药油对烧伤患者治疗观察,94例在10至19天临床治愈,3例19天至26天治愈,深二度患者无明显疤痕;总有效率达100%。这充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6提供的中药油能够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抑制瘢痕形成,治疗效果显著。

本发明人在研发过程中,最初采用对比例1的中药油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例1虽然能够治疗烧伤,但对患者疼痛感的减轻效果不佳,治愈之后疤痕较明显,经临床治疗证明实施例6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深二度烧伤患者治愈之后疤痕不明显,轻二度烧伤创面患者无疤痕。这充分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油能够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痛苦,治疗效果显著。

典型病例

(1)患儿张某,男,4岁,2020年2月9日中午11时40分不慎被开水烧伤左手及前臂,4小时后就诊,疼痛啼哭,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手背、前臂内侧表皮推移、重叠、脱落,创面渗出水肿明显。诊断:二度烧伤,深浅相间,面积4.5%。治疗:给予创面清洁后,局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中药油对烧伤患者治疗观察,用消毒单层纱布蘸取前述中药油剂覆盖创面,然后用无菌双层纱布盖护,每日向油纱布上点中药油剂3-5次,保持湿润为度。经10至19天,期间无输液,无住院,无感染,无瘢痕痊愈。(见附图1-6)。

(2)患儿王某,男,2岁,于2020年7月19日6时许,不慎扒倒开水壶,致前胸腹部、右腹股沟并双大腿前内侧烧伤。次日8时30分就诊,神志清,倦怠,痛苦状,哭啼,声哑,唇干裂,体温38.6°,创面污染(自行涂抹牙膏),分泌物多,色黄,皮肤推移,皱褶,破溃,部分水泡,渗出多,肿胀。小便少。诊断:前胸腹部、右腹股沟、双大腿二度烧伤18%。治疗:当即嘱咐家属给予患儿口服补充牛奶、含维生素C等口服液。局部清创后,采用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中药油,对烧伤患者治疗观察,用消毒单层纱布蘸取前述中药油剂覆盖创面,然后用无菌多层纱布盖护,每日向油纱布上点中药油剂3-5次,保持湿润为度。连续复诊三日,病情稳定后,继续如法局部用药,经7至18天痊愈,期间无输液,无住院,无感染,无瘢痕。(见附图7-10)

(3)患者,赵某,男,48岁,2020年7月10日7时45分不慎被蒸汽烧伤右下肢,次日就诊。行走不便,神志清,痛苦貌,见创面渗出多,皮肤缺损,部分水泡,推移,重叠。诊断:右下肢二度烧伤8%。治疗:给予清创,采用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中药油剂,用消毒单层纱布蘸取前述中药油剂覆盖创面,然后用无菌多层纱布盖护,每日向油纱布上点中药油剂3-5次,保持湿润为度。经10-19天治疗观察,创面愈合。未见明显疤痕形成。期间无打针输液,无住院,无感染。

(4)患者李某,男32岁,电工,2019年4月17日作业时,不慎被电弧烧伤右手。当即就诊,神志清,痛苦状,见创面色黑,触之麻木,诊断:右手电弧烧伤二度1%。经清创,见右手鱼际肌皮肤缺损,无水泡。采用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中药油剂,浸湿纱布覆盖创面,多层消毒纱布包扎。每日更换油纱布一次,18日后受损创面无感染,无疤痕愈合。

本发明人在经过两年临床观察中,采用本发明实施例6得到的中药油剂不但对烧伤创面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对其它多种创面(如褥疮、痔疮、粘膜溃疡、外伤创面等)均有抗炎修复功效。这说明本发明的中药油剂不但对烧伤创面有确切显著效果,对其他创面如外伤、褥疮等形成的皮肤创面也有促进修复,抗炎,避免或减少疤痕形成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