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手术室设备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一种手术室设备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摘要

本发明涉及手术室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室设备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存储录入的设备基础信息,并将设备上的条形码与基础信息对应;接收设备上的无源RFID芯片发送的位置信息,判断该设备的具体所处位置并显示;当检测到设备的接口开启时,开始记录设备的工作时间和频率,存储设备的工作时间和频次信息;对设备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频次进行叠加,当设备的总工作时间或者次数超过设定值时,则发出设备保养的预警通知;当接收当设备保养完成指令时,重新开始累计设备的工作时间或频次。本发明通过手术室设备信息化统一管理,采用RFID技术高效流程化管理设备,杜绝漏报,瞒报,补报等问题,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3503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2011566373.7

  • 发明设计人 杨睿智;汤旭锋;赵建瑞;

    申请日2020-12-25

  • 分类号G16H40/40(20180101);

  • 代理机构32257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丁博寒

  • 地址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汉江西路103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2:14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室设备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术室设备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上普遍上线使用的设备管理系统,重点应用对象为医技类大型设备,如CT设备、数字X线摄影(CR,DSA)设备、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超声设备等,这些设备的特点在于固定于所属的医技类科室,并因为价格偏高、使用频繁等现状会由厂商专门定期进行巡检、维修和保养管理,其设备的使用情况也相对简单,通过每日检查检验的患者数量即可得出,使用时长基本保持正常医院上下班时长段即可计算得出;但是面对手术室设备,例如无影灯、监护仪、麻醉机、高频电刀、颅脑动力系统、腹腔镜、内窥镜、电动吸引器、双极电凝、C形臂等,由于其专业性,目前的设备管理系统往往不涉及功能的延伸和扩展。

手术室目前在设备管理上,由于其所属设备的多样性、不固定性、时长混乱等复杂因素,仍会采用手工记录的管理模式,造成了设备存放位置不详、术间借用归还管理混乱、使用记录缺失、定期巡检等记录不真实等问题的发生,由于采用手工记录,会根据场景不同,产生多张重复性的记录表,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漏填、错填、一次性虚假填写的管理漏洞,容易造成手术室在安全和运营上出现隐患。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术室设备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实现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一种手术室设备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存储录入的设备基础信息,并将设备上的条形码与所述基础信息对应;

接收设备上的无源RFID芯片发送的位置信息,判断该设备的具体所处位置并显示;

当检测到设备的接口开启时,开始记录设备的工作时间和频率,存储设备的工作时间和频次信息;

对设备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频次进行叠加,当设备的总工作时间或者次数超过设定值时,则发出设备保养的预警通知;

当接收当设备保养完成指令时,重新开始累计设备的工作时间或者频次。

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巡检指令时,计算并发送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至移动终端处。

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培训指令时,发送电子视频资料至移动终端处。

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查看指令时,发送设备的基础信息和图片信息。

进一步地,当接收到移动端发送的借领指令时,发送登记页面至移动端,当接收到登记信息后,显示登记信息于管理终端处;

同时发送位置信息至管理终端,并且存储设备使用事件,当接收到手术结束事件后,发送归还提示信息至移动终端;

当接收到归还指令时,判断设备位置信息是否与预设位置信息相符,若相符,则记录归还信息。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手术室设备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终端、移动终端和多个设备;

所述设备上具有用于显示设备信息以及与设备进行交互用的条形码,所述设备上还绑定有无源RFID芯片,所述无源RFID芯片用于设备的定位;

所述管理终端与多个所述设备通讯连接,用于记录所述设备的基础信息以及位置信息;

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管理终端通讯连接,且所述移动终端上具有扫码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用于对所述移动终端扫描的设备进行指令的发送或者数据的输入。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取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手术室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在设备上设置条形码,通过扫码的方式实现设备的录入,真实还原设备的使用实情和数据来源,杜绝漏报、瞒报、补报的问题;而且通过在设备上绑定无源RFID芯片对设备的位置进行实时追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存放位置不详的问题;通过对设备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频次的统计,对设备的自身使用状况进行自动的预警,有效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效的控制了手术室的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术室设备管理系统的工作界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术室设备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术室设备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手术室设备管理系统的界面图,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手术室设备管理系统中,本系统基于oracle 9g数据库,管理终端框架采用Jeecg实现手术室对设备的管理操作,主要为仪器间和手术间提供核心业务应用,其中仪器间应用主要包括登记、盘点、巡检、追溯、报修、统计等,手术间应用主要包括借用归还,使用记录和术间清点等;移动终端则采用H5实现护工对其业务的执行操作;运用idea、Visual Studioecode等开发工具,通过java、jdk开发语言技术实现通过扫描设备条形码识别设备类型和型号,通过扫码动作辅助完成业务应用等。通过RFID技术实现手术间设备的定位追踪,通过对设备的接口采集解析和设备相关的手术事件记录综合计算出设备的使用时长、频次等。该系统主要为手术室管理者提供设备方面提供真实重要的数据源,并采用集中可视化管理方式高效管理手术室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手术室设备管理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存储录入的设备基础信息,并将设备上的条形码与基础信息对应;如图1中所示,在录入信息时候,会录入设备的编号、名称、分类、使用寿命、使用类型、使用情况、领取时间等内容。通过这种设置,便于对设备的管理和查看。

S20:接收设备上的无源RFID芯片发送的位置信息,判断该设备的具体所处位置并显示;通过无源RFID芯片进行定位属于现有技术,其具体设置这里不再赘述。通过对设备进行定位,不用每一个手术间挨个去找,通过图1中的显示可以清楚地知道设备在那个房间,用来干嘛,处于什么状态。

S30:当检测到设备的接口开启时,开始记录设备的工作时间和频率,存储设备的工作时间和频次信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设备的使用分为两种统计类型,一种是统计使用时间,一种是统计使用次数,当达到一定的使用时长或者使用次数后就需要对设备进行保养。

S40:对设备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频次进行叠加,当设备的总工作时间或者次数超过设定值时,则发出设备保养的预警通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设备的总工作时间和每次保养之后的工作时间是分开来统计的,这样便于管理。

S50:当接收当设备保养完成指令时,重新开始累计设备的工作时间或者频次。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设备上设置条形码,通过扫码的方式实现设备的录入,真实还原设备的使用实情和数据来源,杜绝漏报、瞒报、补报的问题;而且通过在设备上绑定无源RFID芯片对设备的位置进行实时追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备存放位置不详的问题;通过对设备的工作时间以及工作频次的统计,对设备的自身使用状况进行自动的预警,有效的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有效的控制了手术室的设备成本。

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移动终端扫描设备上的条形码可以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检查,当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巡检指令时,计算并发送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至移动终端处。

在新买来的设备需要进行培训时,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存储器中存储视频资料,当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培训指令时,发送电子视频资料至移动终端处。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随时查看设备的使用视频,便于操作和培训。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移动终端发送的查看指令时,发送设备的基础信息和图片信息。通过移动终端扫描设备的条形码会弹出设备的基础信息和照片,供用户进行核实。

在进行手术需要借领设备时,护士根据手术室的需求,使用移动终端扫描条形码启动借领流程,当接收到移动端发送的借领指令时,发送登记页面至移动端,当接收到登记信息后,显示登记信息于管理终端处;

同时发送位置信息至管理终端,并且存储设备使用事件,当接收到手术结束事件后,发送归还提示信息至移动终端;

当接收到归还指令时,判断设备位置信息是否与预设位置信息相符,若相符,则记录归还信息。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管理查看设备的借用和归还情况,不用每一个手术间挨个去找,直接就知道是谁拿走了,用来干嘛了有没有按流程归还以及现在设备放在哪个术间。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如图3中所示的手术室设备30管理系统,包括管理终端10、移动终端20和多个设备30;

设备30上具有用于显示设备30信息以及与设备30进行交互用的条形码,设备30上还绑定有无源RFID芯片,无源RFID芯片用于设备30的定位;

管理终端10与多个设备30通讯连接,用于记录设备30的基础信息以及位置信息;

移动终端20与管理终端10通讯连接,且移动终端20上具有扫码装置和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用于对移动终端20扫描的设备30进行指令的发送或者数据的输入。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取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手术室设备管理方法的步骤。即当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技术方案的部分或者全部通过计算机软件产品的方式得以体现时,上述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者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盘、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