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由底座、锚杆、格构梁、生态箱、植生袋等组成。混凝土底座位于岩质边坡坡脚处,纵横正交的格构梁由锚杆固定在岩质边坡上。生态箱由立柱、横梁、挡板、水平隔板、排水孔等组成,从底座开始,生态箱至下而上浇筑在底座及格构梁上,形成后退式框架结构。将植生袋充填种植土后堆码在生态箱水平隔板上,植生袋粘有种子的袋面朝上放置。还公布了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可使岩质边坡同时具有生态性及安全稳定性,结构新颖,实施方便。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6097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叶合欣;叶济华;

    申请/专利号CN201910946641.9

  • 发明设计人 叶济华;叶合欣;袁以美;

    申请日2019-10-06

  • 分类号E02D17/20(20060101);E02D5/7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1063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寿路116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30:40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坡防护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交通、建筑等行业,由于修建水库大坝、水电站、道路、房屋等建筑物,开挖采石采矿厂,常形成人工岩质边坡。岩质边坡岩石裸露,缺少植物基本生存条件,因此缺乏生态特性。此外,高而陡的边坡常伴随着崩塌、滑坡、落石等地质灾害。

现有技术,如放坡、喷锚、喷锚网、挂防护网等技术措施均可解决滑坡、崩塌、落石等问题,但不能同时具有生态特性。

为此,提出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施工方法,可使岩质边坡同时具有生态特性及安全稳定性,结构新颖,实施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可使岩质边坡在具有安全稳定性的同时,还具有生态特性,结构新颖,实施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由底座、锚杆、格构梁、生态箱、植生袋等组成。混凝土底座位于岩质边坡坡脚处,纵横正交的格构梁由锚杆固定在岩质边坡上。生态箱由立柱、挡板、水平隔板、排水孔等组成,从底座开始,生态箱至下而上浇筑在底座及格构梁上,形成后退式框架结构。将植生袋充填种植土后堆码在生态箱水平隔板上,植生袋粘有种子的袋面朝上。

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 在岩质边坡的坡脚处浇筑混凝土底座;

S2. 在岩质边坡上布设锚杆,按间距5mx5m,正方形布置锚孔;

S3. 向锚孔压灌水泥砂浆;

S4. 在锚孔内安装锚筋;

S5. 浇筑混凝土格构梁;

S6. 用锚头锁住格构梁;

S7. 浇筑生态箱的浇筑立柱及横梁,与底座及后方格构梁连接成一个框架结构;

S8. 浇筑水平隔板及挡板,设排水孔;

S9. 在生态箱内堆码植生袋,粘有种子的一面朝上;

S10. 植生袋浇水养护1-3个月,每周浇水1次,以湿透0.1m土体为宜,特别干旱期应加大浇水频率及土体湿透厚度,雨季可减小浇水频率及土体湿透厚度,或不浇水。

有益效果

(1)格构梁与锚杆保证岩质边坡的结构稳定性。

(2)生态箱内置植生袋,为岩质边坡提供了生态特性。

(3)生态箱前伸式的水平隔板及挡土板可拦蓄大气降水,为生态箱内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份。

(4)生态箱后退式的框架结构,与后方格构梁连接在一块,保证生态箱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立面图;

图3是锚杆结构图;

图4是生态箱结构图;

图5是底座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101-防滑墙,102-反坡,103-浆砌石,104-排水沟,2-锚杆,201-锚头,202-锚固体,203-锚筋,204-水泥砂浆,3-格构梁,4-生态箱,401-立柱,402-挡板,403-水平隔板,404-排水孔,405-横梁,5-质边坡线,6-植生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包括:底座1、锚杆2、格构梁3、生态箱、植生袋6。

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底座1承担着上部生态箱4及箱内土体、山坡落石等传来的竖向荷载及冲击力,底座1尺寸需要满足整体结构稳定性。底座1采用现浇C25混凝土,厚1-2m,宽2-3m,底部前端设防滑墙101,墙深0.5-1m,墙厚0.5-1m。为增加抗滑力,底部设为1:20的反坡102。岩质边坡坡面地表水难以下渗,径流系数较大,坡面较陡,坡面径流速度较大,冲刷力较强,因此,底座1前脚处设浆砌石103排水沟104防冲,排水沟104宽0.5-1m,深0.5-1m。

进一步的,岩质边坡格构梁3断面0.5mx0.5m,每隔20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宽2cm。锚杆2为Φ18压力注浆锚杆,入射角均为30°,锚杆长4m,间距为5mx5m。

优选的,锚杆采用风枪打眼,钻孔方向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锚杆孔径大于杆体直径15mm,锚杆孔深允许偏差为±50mm。孔深、孔径验收后灌注水泥砂浆204,注浆孔口压力控制在0.4~0.6MPa之间。注浆结束后即将锚杆杆体即锚筋203插入,锚筋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的95%,并有水泥砂浆204从孔口流出。

实施例二: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浇筑生态箱4时,立柱401截面尺寸应能随上部荷载并有一定的安全裕度,截面尺寸不宜小于0.5x0.5m。每层立柱401顶部设横梁405与后方格构梁3相连,相邻立柱401之间也设横梁405相连,形成后退式的空间框架结构。横梁405截面尺寸0.15x0.15m。

优选的,生态箱4高1.2-1.4m,宽3.5-4.5m,深1.2-1.5m。水平隔板403厚0.1m,外侧挡板402高0.2m,厚0.1m。生态箱4后部设排水孔404,直径0.05m。

优选的,生态箱4内的植生袋6,是将种子、肥料、保水剂、土壤改良剂等与纤维网整体粘合并缝制形成的,内部填土后适宜植物生长的袋状物。袋内种子的选择,应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搭配,并尽量选用本地物种。将植生袋6装满种植土,扎牢袋口,植生袋6装土前尺寸为60 x 40cm,装土后尺寸宜为50 x 30 x 10cm。

优选的,植生袋6在生态箱4里码放时粘有种子的一面必须朝上,以利于袋内植物生长。植生袋6浇水养护1-3个月,每周浇水1次,以湿透0.1m土体为宜,特别干旱期应加大浇水频率及土体湿透厚度,雨季可减小浇水频率及土体湿透厚度,或不浇水。

实施例三: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在岩质边坡的坡脚处浇筑混凝土底座1。在岩质边坡上布设锚杆2,按间距5mx5m,正方形布置锚孔,压灌水泥砂浆204,安装锚筋203。浇筑混凝土格构梁3,用锚头201锁住格构梁3。浇筑生态箱4,浇筑立柱401及横梁405,浇筑水平隔板403、挡板402,设排水孔404。在生态箱4内堆码植生袋6,粘有种子的一面必须朝上。养护植生袋4。

优选的,植生袋4浇水养护1-3个月,每周浇水1次,以湿透0.1m土体为宜,特别干旱期应加大浇水频率及土体湿透厚度,雨季可减小浇水频率及土体湿透厚度,或不浇水。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