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三面一体异形瓶自动上料贴标设备

一种三面一体异形瓶自动上料贴标设备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贴标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三面一体异形瓶自动上料贴标设备,解决了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一种三面一体异形瓶自动上料贴标设备,包括机架、上料组件、贴标组件和送标组件,所述贴标组件位于上料组件的出料端处,所述贴标组件包括滑动架、滑动杆、转动杆和辊压机构,所述滑动杆靠近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顶块,所述转动杆靠近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送标组件包括送标架、送标筒、送标导辊、回收导辊、回收筒和卡板。实现了对包装瓶的三个面粘贴一体成型的标签的功能,能够使标签平贴于包装瓶表面,保证贴标质量,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多面一体的标签进行贴标的难题,达到适用性较高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9124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市艾格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70781.2

  • 发明设计人 罗斌斌;

    申请日2020-12-14

  • 分类号B65C3/08(20060101);B65C9/04(20060101);B65C9/18(20060101);B65C9/36(20060101);

  • 代理机构44407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沈威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竹料商贸城商业六街4号101厂(自主申报)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9:05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贴标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三面一体异形瓶自动上料贴标设备。

背景技术

贴标机是用于将成卷的胶纸标签粘贴在规定包装上的设备,是现代产品包装制造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贴标机中,通过将标签和底纸分离后,通过不干胶使标签粘接在包装瓶上,再通过辊轮辊压粘接在包装瓶上的标签,使标签贴紧包装瓶,从而完成贴标。例如,公告号为CN109132066A的中国发明专利于2019年1月4日公开了一种立式高精度圆瓶贴标机,其包括宽网带供瓶装置、贴标星型转盘、贴标系统、标签三点定位滚贴装置、漏贴标检测装置、不良品剔除装置以及出瓶装置,其中所述宽网带供瓶装置与贴标星型转盘相连,所述贴标星型转盘与贴标系统、标签三点定位滚贴装置相连接,所述出瓶装置与所述贴标星型转盘相连,所述漏贴标检测装置和所述不良品剔除装置依次安装于所述出瓶装置上。

而目前对于多面异形瓶的贴标,尤其是对横截面为多边形的瓶体的多个外表面粘贴一体成型的标签时,现有的贴标设备容易出现贴不紧和贴不齐的现象,导致贴标设备的适用性降低。故现有技术中的贴标设备存在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面一体异形瓶自动上料贴标设备,具有适用性较好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面一体异形瓶自动上料贴标设备,包括机架、上料组件、贴标组件和送标组件,所述上料组件、贴标组件和送标组件均安装于机架,所述贴标组件位于上料组件的出料端处,所述贴标组件包括滑动架、滑动杆、转动杆和辊压机构,所述滑动架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与滑动架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杆靠近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顶块,所述转动杆靠近滑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辊压机构安装于机架,所述送标组件包括送标架、送标筒、送标导辊、回收导辊、回收筒和卡板,所述送标架安装于机架,所述送标筒、送标导辊、回收导辊和回收筒均转动连接于送标架,所述卡板固定安装于送标架,所述卡板靠近辊压机构的一侧设有抵接段,所述抵接段位于定位块和顶块的上方,所述送标导辊和回收导辊均位于抵接段靠近卡板的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压机构包括辊压座、辊压架和辊压导辊,所述辊压座固定安装于机架,所述辊压架转动连接于辊压座,所述辊压导辊转动连接于辊压架,所述辊压架与辊压座之间设有弹性驱动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驱动件为位于两端分别与辊压架和辊压座转动连接的辊压气缸,所述辊压气缸与辊压架的连接位置不与辊压架的转动中心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辊压架和辊压导辊均共设置2个,2个所述辊压导辊分别连接于2个辊压架,所述定位块的转动轴心位于2个辊压导辊位于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标架固定安装有送标电机,所述送标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回收导辊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绕设有同步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收导辊固定安装有主动带轮,所述回收筒固定安装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绕设有柔性皮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标架设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与机架水平滑动连接,所述送标架与升降架竖向滑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料组件包括输送带、托架和推杆,所述输送带安装于机架,所述托架与机架竖向滑动连接,所述托架位于定位块与输送带之间,所述推杆水平滑动连接于机架,所述托架设有沿远离推杆的方向依次排列的上料托位和定位托位,所述滑动架安装有2个夹持气缸,所述夹持气缸的顶杆固定连接有与滑动架滑动连接的夹持杆,所述托架位于2个夹持杆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设有摇杆和上料气缸,所述推杆转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摇杆两端分别与联动杆和机架转动连接,所述上料气缸与摇杆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连杆和上料气缸的顶杆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固定连接有挡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定位气缸推动驱动杆、转动杆和定位块转动,并带动包装瓶旋转,使包装瓶与标签贴合的面朝向辊压机构,继续驱动滑动架和包装瓶向辊压机构移动,使2个辊压导辊与标签的两端抵接并分别对标签的两端进行辊压,从而使标签的两端再贴合包装瓶的另外两个面,进而实现了在异形瓶的3个面上粘贴一体成型的标签的功能。

不仅实现了对包装瓶的三个面粘贴一体成型的标签的功能,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能够使标签平贴于包装瓶表面,保证贴标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多面一体的标签进行贴标的难题,达到适用性较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输送带、托架和滑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推杆、滑动架和送标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辊压气缸、定位气缸、同步带和柔性皮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机架;12、输送带;13、托架;14、上料托位;15、定位托位;16、夹持气缸;17、夹持杆;21、推杆;22、摇杆;23、上料气缸;24、联动杆;25、连杆;26、挡板;31、滑动架;32、滑动杆;33、顶块;34、转动杆;35、定位块;69、升降架;41、辊压座;42、辊压架;43、辊压导辊;44、辊压气缸;51、驱动杆;52、定位气缸;53、滑动气缸;54、滑动电机;55、滑动丝杆;61、送标架;62、送标筒;63、送标导辊;64、回收导辊;65、回收筒;66、卡板;67、抵接段;68、贴标导辊;71、送标电机;72、主动齿轮;73、从动齿轮;74、同步带;75、主动带轮;76、从动带轮;77、柔性皮带;81、底纸;82、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三面一体异形瓶自动上料贴标设备,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机架11、上料组件、贴标组件和送标组件,上料组件、贴标组件和送标组件均安装于机架11,贴标组件位于上料组件的出料端处。机架11用于支撑上料组件、贴标组件和送标组件,上料组件用于将包装瓶输送至贴标组件处,送标组件用于将标签输送至贴标组件处,贴标组件用于将标签粘贴在包装瓶上。

贴标组件包括滑动架31、滑动杆32、转动杆34和辊压机构,滑动架31与机架11滑动连接,滑动杆32与滑动架31滑动连接,滑动杆32靠近转动杆3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顶块33,转动杆34靠近滑动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块35,辊压机构安装于机架11。滑动杆32与滑动架31之间设有滑动气缸53,滑动气缸53两端分别与滑动杆32和滑动架31固定连接。支架固定安装有滑动电机54,滑动架31螺纹连接有滑动丝杆55,滑动丝杆55与滑动电机5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送标架61转动连接有贴标导辊68,贴标导辊68位于抵接段67远离卡板66的一侧。

辊压机构包括辊压座41、辊压架42和辊压导辊43,辊压座41固定安装于机架11,辊压架42转动连接于辊压座41,辊压导辊43转动连接于辊压架42,辊压架42与辊压座41之间设有弹性驱动件。弹性驱动件为位于两端分别与辊压架42和辊压座41转动连接的辊压气缸44,辊压气缸44与辊压架42的连接位置不与辊压架42的转动中心重合。辊压架42和辊压导辊43均共设置2个,2个辊压导辊43分别连接于2个辊压架42,定位块35的转动轴心位于2个辊压导辊43位于之间。

转动杆34固定连接有驱动杆51,驱动杆51与滑动架31之间设有定位气缸52,定位气缸52两端分别与驱动杆51和滑动架31转动连接,转动杆34和定位气缸52分别连接于驱动杆51的两端。

送标组件包括送标架61、送标筒62、送标导辊63、回收导辊64、回收筒65和卡板66,送标架61安装于机架11,送标筒62、送标导辊63、回收导辊64和回收筒65均转动连接于送标架61,卡板66固定安装于送标架61,卡板66靠近辊压机构的一侧设有抵接段67,抵接段67位于定位块35和顶块33的上方,送标导辊63和回收导辊64均位于抵接段67靠近卡板66的一侧。送标架61设有升降架69,升降架69与机架11水平滑动连接,送标架61与升降架69竖向滑动连接。

送标架61固定安装有送标电机71,送标电机7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72,回收导辊64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73,主动齿轮72与从动齿轮73之间绕设有同步带74。回收导辊64固定安装有主动带轮75,回收筒65固定安装有从动带轮76,主动带轮75与从动带轮76之间绕设有柔性皮带77。

上料组件包括输送带12、托架13和推杆21,输送带12安装于机架11,托架13与机架11竖向滑动连接,托架13位于定位块35与输送带12之间,推杆21水平滑动连接于机架11,托架13设有沿远离推杆21的方向依次排列的上料托位14和定位托位15,滑动架31安装有2个夹持气缸16,夹持气缸16的顶杆固定连接有与滑动架31滑动连接的夹持杆17,托架13位于2个夹持杆17之间。托架13与机架11之间设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两端分别与机架11和托架13固定连接,升降气缸用于驱动托架13在机架11上滑动。

机架11设有摇杆22和上料气缸23,推杆21转动连接有联动杆24,摇杆22两端分别与联动杆24和机架11转动连接,上料气缸23与摇杆22之间设有连杆25,连杆25两端分别与连杆25和上料气缸23的顶杆转动连接。推杆21固定连接有挡板26。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送标筒62绕设有离型纸,离型纸包括底纸81和标签82,标签82设有不干胶,通过不干胶使标签82在初始状态时粘接在底纸81上。离型纸从送标筒62展开并依次绕设于送标导辊63、抵接段67、回收导辊64和回收筒65。抵接段67与底纸81抵接。在送标架61上驱动回收导辊64和回收筒65转动,从而能通过回收导辊64和回收筒65拉动离型纸运动,实现驱动底纸81带动标签82向靠近贴标组件的方向移动的功能。通过送标架61与送标筒62和送标导辊63之间的摩擦力,给离型纸的运动提供阻力,从而使底纸81在抵接段67处保持张紧状态。由于送标导辊63和回收导辊64均位于抵接段67靠近卡板66的一侧,从而使得绕设于送标导辊63和回收导辊64的底纸81在抵接段67处产生一个折角,而标签82具有保持原本形态的趋势,进而使标签82与抵接段67在抵接段67的折角处分离。

滑动架31向上料组件移动,并使上料组件输送的包装瓶位于顶块33和定位块35之间,通过滑动气缸53驱动滑动杆32和顶块33向定位块35移动,使顶块33和定位块35夹紧包装瓶。驱动滑动架31带动包装瓶向辊压机构移动,在包装瓶移动过程中,标签82位于包装瓶的运动路径上,从而使包装瓶在移动过程中与标签82接触并使标签82粘接在包装瓶上。继续移动包装瓶,通过包装瓶拉动标签82,使标签82从底纸81上脱落。由于抵接段67位于定位块35和顶块33的上方,因此标签82从底纸81上脱落后能通过重力作用直接下落到包装瓶上,并通过贴标导辊68对包装瓶上的标签82进行辊压,使包装瓶朝上的表面粘接贴合。通过定位气缸52推动驱动杆51、转动杆34和定位块35转动,并带动包装瓶旋转,使包装瓶与标签82贴合的面朝向辊压机构,继续驱动滑动架31和包装瓶向辊压机构移动,使2个辊压导辊43与标签82的两端抵接并分别对标签82的两端进行辊压,从而使标签82的两端再贴合包装瓶的另外两个面,进而实现了在异形瓶的3个面上粘贴一体成型的标签82的功能。

不仅实现了对包装瓶的三个面粘贴一体成型的标签82的功能,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并能够使标签82平贴于包装瓶表面,保证贴标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对多面一体的标签进行贴标的难题,达到适用性较高的优点。

包装瓶拉动标签82从底纸81上脱落的过程中,通过底纸81与标签82之间的摩擦力,使标签82在被拉动的过程中保持张紧的状态,从而使标签82能够平贴于包装瓶的外表面。

滑动架31驱动包装瓶向辊压机构移动的过程中,2个辊压导辊43同时与标签82的两端抵接,并将标签82压在包装瓶标签。

2个辊压导辊43同时辊压标签82的两端,能起到提高辊压效率的作用,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辊压导辊43与标签82抵接后,滑动架31带动包装瓶和标签82继续向靠近辊压机构的方向移动,使包装瓶推动辊压导辊43和辊压架42在辊压座41上转动,使辊压导辊43移动并能对标签82的不同位置进行辊压,从而使标签82能够平贴于包装瓶,并使辊压导辊43能够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包装瓶,也能起到提高适用性的作用。

通过辊压气缸44的设置,当包装瓶推动辊压导辊43和辊压架42转动时,辊压架42挤压辊压气缸44并使辊压气缸44内的气体被压缩,从而使辊压气缸44收缩,进而保证包装瓶能够推动辊压导辊43和辊压架42转动。

标签82辊压导辊43完成对标签82的辊压后,通过辊压气缸44驱动辊压架42和辊压导辊43转动,并使辊压导辊43向远离包装瓶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更为方便地取出完成贴标的包装瓶,达到方便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效果。

由于定位块35的转动中心位于2个辊压导辊43之间,从而使得辊压导辊43在标签82和包装瓶上施加压力更为平衡,提高包装瓶和标签82的稳定性,包装标签82能平贴在包装瓶上。

送标电机71驱动主动齿轮72转动,主动齿轮72通过同步带74和从动齿轮73带动回收导辊64转动,从而给回收导辊64提供动力源并通过回收导辊64拉动底纸81,使离型纸保持张紧状态,保证底纸81上的标签82能够平贴于包装瓶。

回收导辊64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主动带轮75转动,主动带轮75通过柔性皮带77和从动带轮76带动回收筒65转动,回收筒65在转动过程中收卷并拉动底纸81,使离型纸保持张紧状态,保证底纸81上的标签82能够平贴与包装瓶。由于回收筒65在收卷底纸81的过程中,最外层底纸81环绕于回收筒65的直径随底纸81的增多而增大,通过柔性皮带77的设置,使柔性皮带77能适应回收筒65与回收导辊64之间的转速差,能起到防止回收筒65与回收导辊64将底纸81拉断,起到提高可靠性的效果。

通过在支架上水平滑动升降架69,再在升降架69上竖向滑动送标架61,从而调节送标架61与辊压机构和上料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使送标组件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包装瓶,起到提高适用性的效果。

将包装瓶放置在输送带12上,通过输送带12将包装瓶输送至推杆21处。上料气缸23通过连杆25带动摇杆22在机架11上转动,摇杆22通过联动杆24推动推杆21在机架11上滑动,从而实现驱动推杆21在机架11上滑动的功能。推杆21推动包装瓶移动到上料托位14上,从而将包装瓶定位于上料托位14处,实现对包装瓶进行定位的功能。在机架11上移动滑动架31,带动夹持杆17移动,并使上料托位14上的包装瓶位于2个夹持杆17之间。通过夹持气缸16驱动2个夹持杆17相互靠近,并使2个夹持杆17将包装瓶夹紧。向下滑动托架13,再通过滑动架31带动包装瓶移动至定位托位15上方,再向上移动托架13,然后通过夹持气缸16驱动夹持杆17松开包装瓶,从而将包装瓶放置在更为靠近贴标组件的定位托位15上,等待定位块35和顶块33将该包装瓶夹紧和贴标组件对该包装瓶进行贴标,实现上料的功能。

连杆25与摇杆22连接于联动杆24和机架11之间,从而能通过摇杆22放大推杆21的行程,使推杆21能够将包装瓶推到更远的位置,起到方便使用的效果。

推杆21将包装瓶推向上料托位14的过程中防止输送带12上的另一个包装瓶卡住推杆21,防止推杆21被卡住,起到提高可靠性和方便连续生产的效果。

驱动杆51与定位气缸52的连接处不与转动杆34的转动轴心重合,通过定位气缸52推动驱动杆51和转动杆34在滑动架31上转动,从而实现驱动转动杆34带动定位块35和包装瓶转动的功能。

通过滑动杆32驱动滑动架31带动顶块33移动,从而实现驱动顶块33向定位块35移动并将包装瓶夹紧的功能。

滑动电机54驱动滑动丝杆55转动,使滑动丝杆55驱动与其螺纹连接的滑动架31在机架11上滑动,实现驱动滑动架31移动的功能。

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发明文件后,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