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婴童黄荆子护型枕

一种婴童黄荆子护型枕

摘要

本发明属于婴幼儿床上用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婴童黄荆子护型枕,包括枕芯和枕套,所述枕套内填充有黄荆子、决明子、艾叶、薰衣草和绿豆;按重量计:所述黄荆子150g、决明子100g、艾叶50g、薰衣草50g;所述枕芯由棉麻材料制成,枕套由棉布材料制成;所述枕芯与枕套之间设置有防水层;本发明通过生产装置实现出该婴童黄荆子护型枕中枕芯的生产,并且在生产前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避免了因原料发生霉变对婴童造成伤害的情况,又在缝制前对原料进行了压实处理,使枕芯内部有一个空腔,以便枕芯更好的塑型。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1254528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吉祥三宝高科纺织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2011428599.0

  • 发明设计人 马晓飞;张丽;张志成;

    申请日2020-12-09

  • 分类号A47G9/10(20060101);

  • 代理机构34142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管秋香

  • 地址 236500 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城产业园人民东路708号

  • 入库时间 2023-06-19 10:25:58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婴幼儿床上用品领域,具体为一种婴童黄荆子护型枕。

背景技术

黄荆子又被称作五指甘子,是一种温性中草药,它具有很好的疏风发汗,去痰化湿,行气运血的功效。

传统枕头的圆形凹槽和托板结构枕头不能有效保护婴幼儿头部呈圆形,达不到及时纠正扁偏尖等不良头型的效果;现中国专利提供一种婴童黄荆子护型枕(专利号:CN201410286649.4),通过加入黄荆子、苎麻和野菊花等中药达到杀菌、舒适、凉爽等特点,但婴童在睡眠使容易出汗,汗液则会通过枕套下渗入枕芯内部从而使枕芯内的黄荆子产生霉变,损害婴童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童黄荆子护型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婴童黄荆子护型枕,包括枕芯和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内填充有黄荆子、决明子、艾叶、薰衣草;按重量计:所述黄荆子150g、决明子100g、艾叶50g、薰衣草50g。

优选的,所述枕芯由棉麻材料制成,枕套由棉布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枕芯与枕套之间设置有防水层。

本发明提供还提供该婴童黄荆子护型枕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料放入生产装置内得到枕芯;

S2:人工将枕芯与枕套进行缝制,并在枕芯与枕套间加入30g干燥剂;

所述生产装置包括干燥组件、输送组件和缝制组件;所述干燥组件包括干燥壳体、热风机和电热管;所述干燥壳体正面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一侧转动连接有密封门板,干燥壳体内壁中部水平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干燥壳体内壁对应转轴位置处开设有凹槽,转轴设置于凹槽内部且转轴与干燥壳体内壁转动连接,转轴一端贯穿干燥壳体与干燥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支撑板另一端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滑块,干燥壳体内壁对应开设有弧形滑槽,支撑板通过滑块与弧形滑槽的配合与干燥壳体内壁转动连接;干燥壳体顶部一侧安装固定有热风机,热风机输出端与壳体内部连通,干燥壳体顶部另一侧连通有出风管道,出风管道内部设置有阀门;所述支撑板底面安装固定有若干电热管。

优选的,所述输送组件设置于干燥壳体内部底端,输送组件包括输送带、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输送带水平设置且输送带左端设置于干燥壳体内部,输送带右端贯穿干燥壳体向外延伸,输送带左右两端内部分别设置有主动辊和从动辊;所述主动辊一端贯穿干燥壳体与输送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从动辊两端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另一端固定于地面表面;当所述支撑板转动至弧形滑槽底端时支撑板底端与输送带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缝制组件设置于输送组件末端,缝制组件包括缝制壳体、挡板和枕芯辊;所述缝制壳体设置于输送带末端下方,缝制壳体上下两端设置有开口,缝制壳体内部靠近顶端位置对称固定有枕芯辊,枕芯辊上缠绕有枕芯布,缝制壳体内部对应枕芯辊下方一侧竖直固定有挡板,缝制壳体内部对应挡板上下两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缝制头和第二缝制头;所述第一缝制头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另一端与第一缝制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缝制头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第二推杆另一端与第二缝制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缝制气缸和第二缝制气缸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于缝制壳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缝制壳体顶部一侧竖直向上固定有竖板,竖板表面水平安装固定有直线导轨,直线导轨一端设置于两枕芯辊之间,直线导轨表面设置有滑动座且滑动座与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与压实气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实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底端与压板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生产装置实现出该婴童黄荆子护型枕中枕芯的生产,并且在生产前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避免了因原料发生霉变对婴童造成伤害的情况,又在缝制前对原料进行了压实处理,使枕芯内部有一个空腔,以便枕芯更好的塑型。

2.本发明在枕套与枕芯间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内填充有干燥剂,防水层能够防止婴童头部的汗液下渗使枕芯内部的原料发生霉变的情况,提高该护型枕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生产装置整体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生产装置中干燥组件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生产装置中缝制组件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生产装置中缝制组件的侧视图。

图中:1、干燥组件;101、干燥壳体;102、进料口;103、密封门板;104、转轴;105、干燥电机;106、滑块;107、弧形滑槽;108、热风机;109、出风管道;110、电热管;111、支撑板;2、输送组件;201、输送带;202、主动辊;203、从动辊;204、输送电机;205、支架;3、缝制组件;301、缝制壳体;302、枕芯辊;303、枕芯布;304、挡板;305、第一缝制头;306、第一推杆;307、第一缝制气缸;308、第二缝制头;309、第二推杆;310、第二缝制气缸;4、竖板;5、直线导轨;6、滑动座;7、支撑杆;8、压实气缸;9、压杆;10、压板;100、枕芯;150、防水层;200、枕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婴童黄荆子护型枕,包括枕芯100和枕套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100内填充有黄荆子、决明子、艾叶、薰衣草;按重量计:所述黄荆子150g、决明子100g、艾叶50g、薰衣草50g;所述枕芯100由棉麻材料制成,枕套200由棉布材料制成;所述枕芯100与枕套200之间设置有防水层150;

本发明提供还提供该婴童黄荆子护型枕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原料放入生产装置内得到枕芯100;

S2:人工将枕芯100与枕套200进行缝制,并在枕芯100与枕套200间加入30g干燥剂;

所述生产装置包括干燥组件1、输送组件2和缝制组件3;所述干燥组件1包括干燥壳体101、热风机108和电热管110;所述干燥壳体101正面开设有进料口102,进料口102一侧转动连接有密封门板103,干燥壳体101内壁中部水平设置有支撑板111,支撑板111一端固定连接有转轴104;所述干燥壳体101内壁对应转轴104位置处开设有凹槽,转轴104设置于凹槽内部且转轴104与干燥壳体101内壁转动连接,转轴104一端贯穿干燥壳体101与干燥电机105输出端固定连接,支撑板111另一端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滑块106,干燥壳体101内壁对应开设有弧形滑槽107,支撑板111通过滑块106与弧形滑槽107的配合与干燥壳体101内壁转动连接;干燥壳体101顶部一侧安装固定有热风机108,热风机108输出端与壳体内部连通,干燥壳体101顶部另一侧连通有出风管道109,出风管道109内部设置有阀门;所述支撑板111底面安装固定有若干电热管110。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组件2设置于干燥壳体101内部底端,输送组件2包括输送带201、主动辊202和从动辊203;所述输送带201水平设置且输送带201左端设置于干燥壳体101内部,输送带201右端贯穿干燥壳体101向外延伸,输送带201左右两端内部分别设置有主动辊202和从动辊203;所述主动辊202一端贯穿干燥壳体101与输送电机204输出端固定连接,从动辊203两端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架205,支架205另一端固定于地面表面;当所述支撑板111转动至弧形滑槽107底端时支撑板111底端与输送带201表面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缝制组件3设置于输送组件2末端,缝制组件3包括缝制壳体301、挡板304和枕芯辊302;所述缝制壳体301设置于输送带201末端下方,缝制壳体301上下两端设置有开口,缝制壳体301内部靠近顶端位置对称固定有枕芯辊302,枕芯辊302上缠绕有枕芯100布303,缝制壳体301内部对应枕芯辊302下方一侧竖直固定有挡板304,缝制壳体301内部对应挡板304上下两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缝制头305和第二缝制头308;所述第一缝制头305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杆306,第一推杆306另一端与第一缝制气缸307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缝制头308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杆309,第二推杆309另一端与第二缝制气缸310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缝制气缸307和第二缝制气缸310分别通过第一支撑板111和第二支撑板111固定于缝制壳体301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缝制壳体301顶部一侧竖直向上固定有竖板4,竖板4表面水平安装固定有直线导轨5,直线导轨5一端设置于两枕芯辊302之间,直线导轨5表面设置有滑动座6且滑动座6与直线导轨5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6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另一端与压实气缸8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压实气缸8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压杆9;所述压杆9底端与压板10固定连接。

如图2-5所示,在使用时,先将干燥壳体101正面开设的进料口102开启,将原料放入干燥壳体101内部水平设置的挡板304后,通过密封门板103将进料口102关闭且密封,之后启动热风机108和电热管110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热风机108将热风输入至干燥壳体101内部对原料进行干燥后通过出风管道109排出,原料在干燥壳体101内干燥处理完成后,启动干燥电机105,干燥电机105带动转轴104转动从而使得支撑板111转动,由于支撑板111通过滑块106和弧形滑槽107的配合与干燥壳体101转动连接,从而能够使支撑板111由水平转动至倾斜状态,并且当支撑板111转动至弧形滑槽107底端时,支撑板111底端与输送带201表面接触,而支撑板111表面的原料便可滑动至输送带201表面;

当原料滑至输送带201表面后启动输送电机204,输送电机204带动主动辊202转动从而使得从动辊203和输送带201运动,而通过输送带201的运动便可将原料从干燥组件1输送至缝制组件3内;

缝制组件3包括缝制壳体301、挡板304和枕芯辊302,枕芯辊302对称固定于缝制壳体301内部顶端,两枕芯辊302表面缠绕有枕芯100布303,缝制壳体301内部对应枕芯辊302下方一侧竖直固定有挡板304,缝制壳体301内部对应挡板304上下两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缝制头305和第二缝制头308;当原料位于输送带201表面时,启动位于下方的第二缝制气缸310,第二缝制气缸310带动第二推杆309伸出从而使第二缝制头308将两枕芯100布303底端进行缝制,使两枕芯100布303底端进行缝制,之后原料便通过输送带201的作用落入两枕芯100布303内部底端,之后通过滑动座6与直线导轨5的滑动连接使压实气缸8滑动至两枕芯辊302之间位置,启动压实气缸8,压实气缸8带动压杆9伸出从而使压板10下降,而通过压板10的下降便能够对原料进行压实,之后压板10便通过压实气缸8进行上升,在压板10上升后,启动第一缝制气缸307,第一缝制气缸307带动第一推杆306伸出从而使第一缝制头305运动,第一缝制头305将两枕芯100布303顶端进行缝制,从而完成枕芯100的缝制,而通过压板10的作用能够使枕芯100内部形成一个空腔,从而更便于后续对枕芯100的塑形;

在枕芯100生产出来后,通过人工将枕芯100缝制与枕套200内部,并在枕芯100与枕套200之间加入干燥剂,从而完成该护型枕的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常识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